五大右派儲安平:一條河流般的憂鬱

  • 第2期2013.11.18

    分享到

    71

    編輯的話:儲安平,中國著名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大新聞人。數年前,章詒和女士回憶錄《往事並不如煙》中有儲安平先生一章,令人悲戚。與儲安平相關的書籍,謝泳先生所著甚豐,有《儲安平評傳》、《儲安平:一條河流般的憂鬱》,等等。今年,適逢海豚出版社「海豚文叢」陳子善先生主編系列中,收入儲安平《歐行雜記》,使我們大體了解到他作為新月派文學青年向政論家和新聞人的轉變。鳳凰讀書編成此專題,以緬懷儲安平先生,回望他所處的大爭時代。 [我要評論]

    .share-bar-btn a{float:left;display:block;width:36px!important;height:28px!important;margin:0!important;padding:0!important;background:url(http://y1.ifengimg.com/e01ed39fc2da5d4a/2013/0722/sharebg.gif) no-repeat!important}.share-bar-btn span{float:left;line-height:28px;}.share-bar-btn .bds_tsina{background-position:0 0!important;}.share-bar-btn a.bds_tsina:hover{background-position:0 -114px!important;opacity:1.0!important;filter:alpha(opacity=100)!important;}.share-bar-btn .bds_qzone{background-position:0 -38px!important;}.share-bar-btn a.bds_qzone:hover{background-position:0 -152px!important;opacity:1.0!important;filter:alpha(opacity=100)!important;}.share-bar-btn .bds_tqq{background-position:0 -76px!important;}.share-bar-btn a.bds_tqq:hover{background-position:0 -190px!important;opacity:1.0!important;filter:alpha(opacity=100)!important;}

    儲安平,江蘇宜興人,1909年出生。儲家是宜興的望族。對於他的家世,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一份文字材料還是儲安平 自己寫的一篇散文,這是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題目是《母親》。

    >> 【早年儲安平】我生下來了六天,我的母親就死了

    「我生下來了六天,我的母親就死了。還只有六天生命的小生物的我,所給予我母親的印象,就像白煙一般的淡吧!」這是儲安平一篇自敘性的散文,雖然他自己沒有說明這是一篇有關他自己早年生活的文字。[詳細]

    >> 【一段求學】儲安平光華大學事考(1928-1932)

    儲安平的族侄儲傳能在《儲安平百年祭》一文中提到:「安叔幼年聰明好學,入聖約翰大學,因校方歧視華人,學子、教授憤而離校,創辦光華大學」。 實際上,這段話屬於誤記。1928年,光華大學特屆畢業生潘序祖、史乃康編輯了一本聖約翰離校運動三周年紀念冊,名為《六三血淚錄》。書中附有六三離校大中學學生名單共562人,其中有比較熟悉的趙家璧、周耀(有光)、姚璋(舜欽)等人,而無儲安平之名。[詳細]

    >> 【文學青年】「我內心裡常常有一種矛盾。我的理智叫我離開文學

    關於自己的文學寫作活動,儲安平在他的小說集《說謊者》的自序中曾說過:「我最初是學習散文的。但是人的年紀太輕,人的感情太浮,這使人覺得自己還沒有寫散文的才氣。我這一點不能數的年齡,我這一點不夠掂量的人生體驗,能夠容許我寫得出什麼深含哲理的東西?……」(《說謊者》第1頁)[詳細]

    >> 【婚姻】儲安平前妻端木露西:蔚藍中的一點黯淡

    ……儲安平也太簡單,太樸素,乃至有些「摳門」。從小清貧日子過慣了,「一塊豆腐乳要分幾天吃」。就是以後當了主編,每天晚上回家,也是讓保姆單為自己炒一碟小菜,也無非是肉絲炒蒜苗之類。物質上不奢華是儲安平一生的特點,也是難得的優點。但面對妻子,這樣的習性還是優點嗎?恐怕就很難講了。湯顯祖在《牡丹亭》里詠「如花美眷」,唱「似水流年」,殊不知如花美眷最怕那似水流年。任何婚姻,哪怕再和美,都可能潛藏著變數與危機。[詳細]

    >> 【《客觀》與《觀察》】最後的同人刊物 理想主義精神的家園

    對於《觀察》的誕生,儲安平說:"但在《客觀》出版的時候,我們獲得各方面的鼓勵。特別是許多前輩,他們都是自由思想而保持超然地位的學人,他們鼓勵我們繼續在這一方面努力。許多朋友和讀者也一致惋惜《客觀》的夭折,希望我們繼續努力。在這種鼓勵下,我們漸漸計劃自己來辦一個刊物--不僅刊物的立場、態度、水準等,能符合我們的理想,並且這個刊物機構在辦事上也能多少貫徹我們的精神。"(《觀察》第1卷第1期第24頁)[詳細]

    【1957】儲安平:向毛主席、周總理提些意見

    解放以後,知識分子都熱烈地擁護黨、接受黨的領導。但是這幾年來黨群關係不好,成為目前我國政治生活中急需調整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究竟何在?據我看來,關鍵在『黨天下』的這個思想問題上。我認為黨領導國家並不等於這個國家即為黨所有;大家擁護黨,但並沒有忘記了自己也還是國家的主人。[詳細]

    >> 【儲安平之死】他的死成為傳說

    關於儲安平的死,現在還是一個謎,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的最終結局,我曾和他的女兒說起過這件事,她也說不清楚。有人說他是在北京一個地方跳河死了,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在天津跳海了,也有說他是在青島跳的海,也有人說他在新疆改造時,逃到蘇聯去了,前幾年還有人寫文章說他沒有死,而是在江蘇某地一個山上當了和尚。這些說法,都是傳說,沒有一點文獻材料為證。[詳細]

    >> 【口述儲望華】父親儲安平之死

    回想起來,我與父親的最後一面,是1966年6月3日,那是個星期天,也是「文革」爆發的第三天。我那時已經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平時住在學校的教員宿舍,每周末回家探望父親。

    那之前兩天,《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那篇著名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作為著名「大右派」,父親肯定在被「掃蕩」之列。父親的情緒非常不好,我也感到無比恐慌,不知該和父親說些什麼,氣氛異常沉悶。只是在告別時,我緊緊握著父親很瘦削的手:「爸爸,您多保重吧!」沒料到這竟是我們父子最後的訣別。[詳細]

    >> 中國」十大右派」之一儲安平的失蹤之謎

    儲安平在《向人民投降》的發言中說:「我6月1日在統戰部座談會上的發言及我在光明日報的工作,都犯了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嚴重錯誤。經過全國人民對我的批判,我現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真心誠意地向全國人民低頭認罪。」[詳細]

    謝泳:儲安平評傳(摘錄)

    人物年表:

    1928年儲安平入上海光華大學英文系學習,愛好文學創作,為「新月派」後起之秀。

    1931年編過一本叫《中日問題各家論見》的政論集。

    1931年-1934年大約寫了十二三篇小說,自認為文學才能不高,所以開始轉向政治學。

    1933年任南京《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同時在戲劇學校兼課。

    1935年考入倫敦大學政治系,師從著名自由主義思想家拉斯基教授。在英國期間,擔任《中央日報》駐歐洲記者。

    1945年春,在湖南任《中國晨報》主筆,年底到重慶編《客觀》雜誌。

    1946年到上海創辦《觀察》。

    1948年12月25日《觀察》被國民黨查封。

    1949年到北平參加中共領導的"新政協",並參加民盟和九三學社。1949年11月《觀察》復刊,仍任主編。

    1950年5月第14期後,《觀察》改名為《新觀察》。

    1957年4月1日,經胡喬木推薦,出任《光明日報》總編輯。

    1957年6月1日,儲安平以《向毛主席和周總理提些意見》為題發言。

    1957年8月,儲安平、徐鑄成等被打成大右派,被撤職並送郊縣勞動改造。

    1966年8月31日與老舍同一日投湖自殺,老捨去世,儲安平則自殺未遂。

    1966年9月上旬失蹤,生死不明。

    「我們不能同意任何代表少數人利益的集團獨斷國事,漠視民意。我們不能同意政府的一切設施措置都只是為了一部分少數人的權力和利益。國家政策必須容許人民討論,政府進退必須由人民決定,而一切施政必須對人民負責。民主的政府必須以人民的最大福利為目的:保障人民的自由,增進人民的幸福。」(儲安平《觀察》創刊號發刊詞)

    >> 儲安平:一條河流般的憂鬱

    我常常為許多極瑣小的事,不自制地悲傷著。看見好山水,也會流下淚來。一切為旁人所引為非常滿足的事,在我感受來是依然失望的。[詳細]

    >> 儲安平:英國採風錄

    ……上述一則故事表現了英人的涵容和體貼,假如那個美國年輕軍官一到,那對夫婦就哭著告訴他他們兒子殉難的噩耗,這對於那個美國朋友,該是多麼一個嚴重的打擊,不僅僅是普通的煞風景,簡直是太悲慘了![詳細]

    >> 儲安平:悼志摩先生

    三月江南又是一片好春光。在今夜,在這十六分外圓的月亮下,憑我嚮往對他的一宗刻實的信心,寫下這短短的兩千字紀念他。我祝福他在天的靈魂永遠的輕鬆著;他的精神永遠是不死的。[詳細]

    >> 儲安平《觀察》創刊號發刊詞:我們的志趣和態度

    創辦這個刊物,此不僅因為我們具有理想,具有熱忱,亦因我們深感在今日這樣一個國事殆危,士氣敗壞的時代,實在急切需要有公正、沉毅、嚴肅的言論,以挽救國運,振奮人心。[詳細]

    >> 儲安平《觀察》政論:失敗的統治

    國民黨一黨專政,前後垂20年。20年執政的結果:一般人民的物質生活,愈來愈艱難;一般社會的道德生活愈來愈敗壞。國民黨有主義,有理想,當初也是滿懷熱血,以救國救民為己任;志士仁人,前仆後繼。何以執政20年,反弄成今日這樣一個局面?[詳細]

    >> 儲安平政論:共產黨的前途

    我個人覺得,假如中國能真正實行民主,共產黨在大選中可能獲得的選票和議席,為數恐不在少。共產黨掌握政權之遲或早,是和以後中國的執政黨的政績如何互為因果的。[詳細]

    >> 儲安平《觀察》政論:我們對於美國的感覺

    當中國的政府、人民、軍隊,依然被驅於中國西部的山谷地帶時候,羅斯福總統去世的噩耗傳來,不知引起中國多少男女的悲悼哀思!中國人感激美國,器重美國,甚至崇拜美國!這種廣泛普遍的友情,在國際歷史中亦不多見。[詳細]

    《說謊者》/上海書店出版 1992年

    《英人、法人、中國人》/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5-11-01

    《歐行雜記》/ 海豚出版社 2013-9

    在將近20年的過程中,自由主義思想仍然有頑強的生命力,雖然這期間左翼力量的不斷強大給自由主義思想以各種形式的打擊,但信奉這種理想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還是在不斷地追求著自己所認定的目標,這種自由主義思潮的力量在《觀察》時期曾非常活躍,聚集在《觀察》周圍的大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對自由主義思潮的爭論和不同理解,構成了20世紀40年代中國思想文化領域中的一場主要論爭,儘管這場論爭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並給予恰當的評價。

    >> 謝泳:《觀察》的精神來源

    這種自由主義思潮的力量在《觀察》時期曾非常活躍,聚集在《觀察》周圍的大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對自由主義思潮的爭論和不同理解,構成了20世紀40年代中國思想文化領域中的一場主要論爭,儘管這場論爭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並給予恰當的評價。[詳細]

    >> 關於「《觀察》撰稿人」: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自覺聯合

    「《觀察》撰稿人」是一個特定的概念,不是指所有曾經給《觀察》寫過文章的人,而是從《觀察》創刊號上起,一直列在《觀察》封面下的那一批人。對「《觀察》撰稿人」,1947年初,《觀察》出滿第24期後,儲安平曾寫過一篇題為《辛勤?忍耐?向前——本刊的誕生?半年來的本刊》的文章。[詳細]

    >> 胡適與儲安平的分歧:兼述胡適為何不為《觀察》撰稿

    儲安平與胡適同屬於新自由主義,與哈耶克一派的古典自由主義不同。胡適的自由主義思想淵源出自恩師杜威,杜威的新自由主義思想與後來羅斯福新政暗合,可謂在美國挽救了日益式微的自由主義。儲安平曾留學於費邊社主持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他的自由主義思想來自老師拉斯基。[詳細]

    >> 《觀察》的兩次爭論:「中國出路」與「自由主義往何處去」

    1947年下半年,在《觀察》周刊上,曾進行過一次關於「中國出路」問題的討論,直接和間接捲入這場論戰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很多,其中以梁漱溟、張東蓀和樊弘為主,另外,費孝通、谷春帆和郭叔壬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場討論在中國現代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跡,但以往多數中國現代史都對這場論戰做了否定性的評價。[詳細]

    《觀察》雜誌,由知名人士儲安平1946年9月在上海創辦。

    儲安平是一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以充滿血性的政論聞名於當世。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他是一個極其活躍的政論家。但進入五十年代後期,他就從讀者的視野中消失了。把他從塵封的歷史中打撈出來的人,首推謝泳。

    >> 謝泳:悲劇儲安平

    儲安平的檔案今天的研究者還看不到,根據他1949年後工作的變化,我們可以從四個地方去尋訪儲安平的檔案,即中國民盟、九三學社、中國新聞出版署和《光明日報》社,因為他曾在這四個單位供職,有可能留下有關的歷史資料。在我們目前接觸到的有關儲安平的歷史資料中,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幾乎沒有他自己寫的自傳性文字,1949年以後,儲安平並沒有停止寫作,但對於自己的生平很少提起。[詳細]

    >> 喻中:儲安平的自由觀及其限度

    在他並不算太長的政論生涯中,英國式的自由理念,在相當程度上充當了他評論中國現實的標尺。但是,我們也毋庸諱言,他對於自己恪守的自由觀念是缺乏反思的。他沒有注意到,英國式的自由乃是多種因素的產物:宗教傳統、商業精神、經驗主義的哲學思想,這些因素相互融合在一起,才形成了英式自由得以生長的土壤。[詳細]

    >> 田曉明:拿自由做交易的儲安平

    儲安平與共產黨在觀念上有著許多不合拍之處,但是這並未妨礙他留在中國大陸,顯然,是其他的因素促使他留了下來。這些因素是什麼?儲安平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同時,他又是一個擁護社會主義的人,知道了這些,我們就可以知道儲安平為什麼會留在中國。[詳細]

    >> 程巢父:胡適與儲安平 兩代自由思想

    須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種全盤考慮,便是胡適40年代後期發言和批評政府的原則立場。從《觀察》創刊到終刊,儲安平的政論文字凡批評政府多取激烈態度,而胡適在批評政府時多注意分寸。對學潮,儲安平全盤肯定,完全支持,尤其激烈地批評政府,所有《觀察》刊登的報導學潮的新聞和儲安平撰寫的評論學潮的文章,都有助長之勢。[詳細]

    >> 崔珏:儲安平黨派身份淺析

    作為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儲安平,秉承文人論政不參政的傳統,一直不願意參加任何黨派。儲安平的理想是做一個能以超然姿態對國事發表意見的言論代表,正如他在《觀察》發刊詞中所表明的:「這個刊物確是一個發表議論的刊物,然而決不是一個政治鬥爭的刊物。我們除大體上代表著一般自由思想分子,並替善良的廣大人民說話以外,我們背後另無任何組織。」[詳細]

    《尋找儲安平》 鄧加榮 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995-10

    《儲安平與<觀察>》 謝泳 著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5-09-01

    《梁漱溟 王實味 儲安平》 戴晴 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1989-6

    葉聖陶日記中有一則儲安平請客的記載,可見出儲安平的風格:「儲安平請客單印有三事,別開生面:一、客不多邀,以五六人為度。二、菜不多備,以夠吃為度。三、備煙不備灑。曾參觀其社友工作情形,十數人將新出版之雜誌插入封套,預備投郵。其出版日為星期六,而今日星期三已印就,定閱者於星期五即可收到。又以紙版分寄台灣北平兩地,因而該兩地與上海附近同樣,可於星期五閱讀。此君作事有效率,可佩。《觀察》銷數到六萬份,蓋為發行量最多之一種周刊矣」。

    >> 儲望華:懷念我的父親儲安平

    1966年8月底,父親孓身一人在北京西郊青龍橋潮白河投水自盡,被人撈上後,就押送到九三學社中央辦公室,在後院廚房旁一間小屋禁閉多日。與這幫殺人殺紅了眼的「西糾」紅衛兵同處一院。在自殺未遂驚恐萬狀的心情環境中,父親儲安平度過了他人生生命中的最後幾天……[詳細]

    >> 儲安平與章伯鈞:兩片落葉,偶爾吹在一起

    在我所結識的父輩長者當中,最感生疏的人,是儲安平[1]。而我之所以要寫他,則是出於父親(章伯鈞)說的一段話:「人生在世,一要問得過良心,二要對得住朋友。(19)57年的反右,讓我對不住所有的人,其中最對不住的一個,就是老儲(安平)。」[詳細]

    >> 胡適與儲安平的分歧:兼述胡適為何不為《觀察》撰稿

    儲安平與胡適同屬於新自由主義,與哈耶克一派的古典自由主義不同。胡適的自由主義思想淵源出自恩師杜威,杜威的新自由主義思想與後來羅斯福新政暗合,可謂在美國挽救了日益式微的自由主義。儲安平曾留學於費邊社主持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他的自由主義思想來自老師拉斯基。[詳細]

    >> 儲安平、徐鑄成的交往:那一位「不克擔任」的撰稿人

    徐鑄成在《我的同鄉》里說:「我和他第一次見面,還是在1942年。他在湖南藍田國立師院任教,兼為附近一報社寫社論,道出桂林,曾來訪晤。1945年他和吳世昌在渝創刊《觀察》(應為《客觀》),抗戰勝利後移滬出版,曾邀我為特約撰述。我不同意他們標榜的第三條道路,未予答覆。……「[詳細]

    >> 儲安平和梁漱溟:他是支持儲安平說話的

    在儲安平的一生中,他早年傾心的多數是具有這種性格的人,雖然50年代初儲安平一度丟失了自己的獨立性,為了能讓《觀察》儘快復刊,他曾被迫放棄了過去《觀察》所追求的那些東西。從梁漱溟的日記中可以看出,他和儲安平的友誼是一直保持下來的,梁漱溟對儲安平也很關心。[詳細]

    老照片:儲安平

    1957年《光明日報》總編儲安平

    1936年,《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儲安平赴英國考察留學,張充和接任副刊編輯,她的一些小說和散文在此期間發表。

    儲安平,一個擁有憂鬱文學氣質的自由主義新聞人,大半生輾轉,沐英國自由之風,辦刊議政,四九年後,妥協潛行,卻終於忍不住書生意氣,一聲「黨天下」,風波陡起,引十年磨難,竟然致死,屍骨難尋。真可謂:為了自由,捨去性命;同人議政,仍是書生。

    推薦閱讀:

    傷感憂鬱的句子
    十二星座憂鬱時的化解法
    心情有點煩又有點不安,憂鬱的心誰明了
    —★神韻遺夢‖一組死憂鬱
    憂鬱哀傷的唯美短句說說

    TAG:河流 | 右派 | 憂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