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使人心靈純美 寬宏度量蔭澤後代 微笑是修養:你的冷漠,是對他人的傷害
07-29
佛法使人心靈純美寒山寺 智 海 佛教之道,綿綿不絕,究其根底,在明心見性, 自凈其意。因為心為渚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擴展胸懷,放大心量,息滅貪、瞠、痴,由個體而家庭而社區而國家而天下,則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而禪宗的最高境界也曾被大德歸結為「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這也正是人們對於生活的一種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渴望。 但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並不僅僅只是一種形式,不是僅指回歸山野村居,或遊山玩水,呼吸新鮮空氣,從禪的層面上來說,返璞歸真最主要的是要達到心靈的回歸,讓心靈從繁複的層面回歸簡單,遠離那些使人煩惱重重的虛名浮利,徹底領悟自然界的純樸與真實。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佛教引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位信佛虔誠的居士,在自家屋後開闢了一片花園,種了四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於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葉茂盛、花香襲人。這位居土常將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有一天,這位居士遇見寺院的住持禪師,也將花供養禪師。 禪師說: 「花的新鮮與我們身心清凈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常常自我凈化、調整心念,才能適應環境,無法要求環境來適應我們的心啊!」 這位居士聽完後,隨即接著說: 「我若能常在寺院里,不知該有多好!我很期待有一天能放下一切,在寺院寧靜的環境中好好聆聽佛法,學習佛經梵音的唱誦。」 禪師又說: 「其實,呼吸之間就是梵音聲。只要把混亂的心念時時消除,這種天地宇宙、周圍環境,乃至於你內在的身心動作,無一不是清凈梵音聲。你兩耳就是現成的菩薩道,身體就是清凈的道場廠 也可以這樣理解禪師的浯意:只有當心靈回歸到無我、物我兩忘的樸實境界,只有當靈魂徹底拋棄世間的浮華,人才能達到和自然和諧統一,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擁有心靈的純美。 心靈的純美是一種精神美,內在美。它是人內在素質美的體現,是人美的核心。 心靈的純美是道德美、情感美、才識美和性格美的有機結合,是人的教養、涵養、氣度等的表現。一個人有教養就能承受生活考驗,繼而能奠定其人生觀,這是人們追求心靈純美的條件之一。教養好,相應涵養就好,氣質也好。心靈的純美與美德是分不開的。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心靈的純美就意味著較高的個人修養。對於成功人士而言,自身修養比職業素質更重要。心靈是一個人的最為神秘之處,是一個人一切行為的「決策機關」,心靈的純美,能指導人的行動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為社會造福,為自己增輝,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們平時所提倡的「五講四美」便有心靈美這一項。而「四美」中的心靈美正是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的基礎。因為心靈美是內在的美,其他「三美,,都是心靈美的外在表現。只有心靈純美了,我們才能夠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和環境美。 心靈的純美可以讓我們樹立起是非標準,具備辨別美與丑的能力,棄惡揚善:心靈的純美可以給予我們追求真理和突破科學禁區的勇氣;心靈的純美還可以讓我們擁有創造財富的精神。 只有心靈的純美才是持久的美。一個心靈骯髒的人不論他的外貌有多麼的漂亮,他最終都不會得到別人長久的讚美。 如果一個人不具有出眾的外貌,但卻具有純美的心靈,那麼,心靈美就會彌補他外貌的缺陷,從而使他具有不凡的風度和受人尊敬的性格。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是…—位相貌十分醜陋的人,然而他正是因為具有純美的心靈和睿智的頭腦,他才得到別人的讚譽而千古留名。 中國的很多古人也都把追求心靈的純美當作自己的人生日標。功名利祿在他們看來,不過是浮雲般虛無縹緲,根本不值得——顧。正因為如此,他們不會斤斤計較於個人名利得失,更不會為爭名逐利而勾心鬥角,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充實自己,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宋品味人生。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時期的陶淵明,為了追求心靈的自由,毅然拋棄了官位和豐厚的物質生活,他卻收穫了一種怡然自得的快樂。 還有很多人,長期追求功名利祿而不得,在身心俱疲之後,往往會猛然醒悟:人生的全部價值,就在於保存一顆純凈美麗的心:只有心靈的純美才是永恆的! 佛教認為,人類之所以不能夠達到純美的境界源自於人有諸多煩惱,而種種煩惱主要來源於自身心識的貪、瞠、痴,即所謂「三毒」。同時,這「三毒」也是人類身、口、意等一切惡行的根源。貪是對名聲、財物等己所愛好的東西沒有滿足的一種精神作用:瞠是對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從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寧的一種精神作用;痴是指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一種精神作用。這些精神作用的擴張,使得人與人之間無法和諧相處,從而產生矛盾和問題,相互糾纏不已,以至在苦難之中不能解脫。佛法認為,這「三毒」是魔王,只有用佛法的正見去讓自己除掉三毒心,才能恢復清凈的本性,因而佛教導人們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瞠痴」,是要人們通過戒定慧的自我修養,去除貪慾心、瞠心和愚痴心,凈化自己的心靈。在具體實踐上,則是要人們以布施去轉化貪慾心,以慈悲去轉化瞠心,以智慧去轉化愚痴心。 禪宗認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本性清凈,眾生與佛本無差別。如有差別,則在於一迷一悟,迷即眾生,悟即是佛。而所謂悟的根本內容,就是能「自凈其心」。六祖慧能大師在其經典《壇經》中提出了很多這樣的論點,如: 「心但無不凈,西方去此不遠」、 「但願自家修清凈,即是西方」等等。 所以,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凈,無雜無染。我們在生活中如果好好用心、反觀自性,就能自我凈化心地,則無處不是清凈的道場!何須等待時間與空間的配合?修行,就是要時時攝伏、調伏自己的心。內心如果清凈,大地一切的境界無一不是美景:宇宙之間,萬物的聲音無不是生命的朝氣與大地的生機! 這種來自心靈純美的和諧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是一種看破世俗的智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躲開功名利祿的紛紛擾擾,讓我們的心靈在生命的原野上自由自在地馳騁,我們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心靈的純美才會擺脫種種慾望曹溪水 智海 佛教之道,綿綿不絕,究其根底,在明心見性,自凈其意。因為心為諸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擴展胸懷,放大心量,熄滅貪、嗔、痴,由個體而家庭而社區而國家而天下,則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而禪宗的最高境界也曾被大德歸結為「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這也正是人們對於生活的一種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渴望。 但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並不僅僅只是一種形式,不是僅指回歸山野村居或遊山玩水,呼吸新鮮空氣,從禪的層面上來說返璞歸真最主要的是要達到心靈的回歸,讓心靈從繁複的層面回歸簡單,遠離那些使人煩惱重重的虛名浮利,徹底頓悟自然界的純樸與真實。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佛教引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位信佛虔誠的居士,在自家屋後開闢了一片花園,種了四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於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葉茂盛、花香襲人。這位居土常將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有一天,這位居士遇見寺院的住持禪師,也將花供養禪師。禪師很歡喜地說:「你每天都來插花、換水,確實是功德無量!佛經里說:"以花供佛,能生生世世得莊嚴 』」。 居土說:「我不求什麼!只是每天整理花草、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內心就會特別寧靜、清涼、輕安,這是我每天喜歡來供佛的原因。」 禪師說:「是啊! 學佛的人心中應無所求,當下就是清凈。」 「但是回到家就會有煩惱,心不得安寧 ! 我要用什麼方法,讓我的心清凈呢?」居士問。 禪師說:「花瓶里的花,一段時間後就會凋謝 ! 你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鮮花保持新鮮嗎?」 居士說:「要時常換水。因為花的莖浸在水中容易腐爛,無法吸收水分供給花朵,花就容易凋謝。所以必須要每天換水,並且剪掉爛掉的莖,這樣就能保持花的新鮮。」 禪師說:「花的新鮮與我們身心清凈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常常自我凈化、調整心念,才能適應環境;無法要求環境來適應我們的心啊 !」 這位居士聽完後,隨即接著說:「我若能常在寺院里,不知該有多好! 我很期待有一天能放下一切,在寺院寧靜的環境中好好聆聽佛法,學習佛經梵音的唱誦。」 禪師又說:「其實,呼吸之間就是梵音聲。只要把混亂的心念時時消除,這種天地宇宙、周圍環境,乃至於你內在的身心動作,無一不是清凈梵音聲。你兩邊的耳朵就是現成的菩薩道,身體就是清凈的道場!」 也可以這樣理解禪師的語意:只有當心靈回歸到無我樸實境界,只有當靈魂徹底拋棄世間的浮華,人才能達到和自然和諧統一,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擁有心靈的純美。 心靈的純美是一種精神美,內在美。它是人內在素質美的體現,是人的美的核心。因為人不但是自然的人,更是社會的人,而作為社會的人,精神的價值往往居於首位。所以,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實篤,將心靈的美列為決定人的價值的第一標準。 心靈的純美是道德美、情感美、才識美和性格美的有機結合,是人的教養、涵養、氣度等的表現。一個人有教養就能承受生活考驗,繼而能奠定其人生觀,這是人們追求心靈純美的最大努力條件之一,教養好,相應涵養就好,氣質也好。心靈的純美與美德是分不開的。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心靈的純美就意味著較高的個人修養。對於成功人士而言,自身修養比職業素質更重要。心靈是一個人的最為神秘之處,是一個人一切行為的「決策機關」,心靈的純美,能指導人的行動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為社會造福,為自己增輝,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心靈的純美可以讓我們樹立起是非標準,具備辨別美與丑的能力,棄惡揚善;心靈的純美可以給予我們追求真理和突破科學禁區的勇氣;心靈的純美還可以讓我們擁有勤勞,創造財富的精神。 只有心靈的純美才是持久的美。一個心靈骯髒的人不論他的外貌有多麼的漂亮,他最終都不會得到別人長久的讚美。心靈骯髒的人總是喜歡損人利己,蠅營狗苟,他們不可能為自己贏得良好的人緣,更不會具備值得他人信任的迷人魅力。他們總是喜歡耍一些陰暗的手段,投機取巧,雖然可以取得一時的成功,但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同。一時的成功只會讓他們露出小人得志的嘴臉,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如果一個人不具有出眾的外貌,但卻具有純美的心靈,那麼,心靈美就會彌補他外貌的缺陷,從而使他具有迷人的風度和受人歡迎的性格,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是一位相貌十分醜陋的人,然而他正是因為具有純美的心靈和睿智的頭腦,才得到別人的讚譽而千古留名。 中國的很多古人也都把追求心靈的純美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功名利祿在他們看來,不過是浮雲般虛無縹緲,根本不值得一顧。正因為如此,他們不會斤斤計較於個人的名利得失,更不會為爭名逐利而勾心鬥角,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充實自己,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品味和享受人生。「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時期的陶淵明,為了追求心靈的自由,毅然拋棄了高官位和豐厚的物質生活,他卻收穫了一種怡然自得的快樂。 還有很多人,在長期追求功名利祿而不得,身心俱疲之後,往往會猛然醒悟:人生的全部價值,就在於保存一顆純凈美麗的心;只有心靈的純美才是永恆的! 佛教認為,人類之所以不能夠達到純美的境界,源自於人有諸多煩惱,而種種煩惱主要來源於自身心識的貪、嗔、痴,即所謂「三毒」。同時,這「三毒」也是人類身、口、意等一切惡行的根源。貪是對名聲、財物等己所愛好的東西沒有滿足的一種精神作用;嗔是對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從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寧的一種精神作用;痴是指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一種精神作用。這些精神作用的擴張,使得人與人之間無法和諧相處,從而產生矛盾和問題,相互糾纏不已,以至在苦難之中不能解脫。佛法認為,這「三毒」是魔王,只有用佛法的正見讓自己除掉三毒心,才能恢復清凈的本性,才是真佛,因而教導人們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是要人們通過戒定慧的自我修養,去除貪慾心、怒心和愚痴心,凈化自己的心靈。在具體實踐上,則是要人們以布施去轉化貪慾心,以慈悲去轉化怒心,以智慧去轉化愚痴心。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大乘起信論》),又謂:「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 而禪宗的理論中,佛教凈化心靈的教義得到了充分的發屜。禪宗認為,人人本性清凈,眾生與佛本無差別。如有差別,則在於一迷一悟,迷即眾生,悟即是佛。而所謂悟的根本方向,就是能 「自凈其心」。六祖惠能大師在其經典《壇經》中提出了很多這樣的論點,如:「心但無不凈,西方去此不遠」、「但願自家修清凈,即是西方」等等。 所以,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凈,無雜無染。我們在生活中如果好好用心、反觀自性,就能自我凈化心地,則無處不是清凈的道場!何須等待時間與空間的配合。修行,就是要時時攝伏,調伏自己的心。內心如果清凈,大地一切的境界無一不是美景;宇宙之間,萬物的聲音無不是生命的朝氣與大地的生機! 只有心靈的純美才會讓我們擺脫種種慾望的糾纏,不為外物所累,而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和諧。這種來自心靈純美的和諧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是一種看破世俗的智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躲開功名利祿的紛紛擾擾,讓我們的心靈在生命的原野上自由自在地馳騁,我們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教養是細水長流的 教養不是天生的。一個小孩子如果沒有人教給他良好的習慣和有關的知識,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淺的。當然,這個「教」是廣義的,除了指入學經師,也包括家長的言傳身教和環境的耳濡目染。 教養和財富一樣,是需要證據的。你說你有錢不成,得拿出一個資產證明。教養的證據不是你讀過多少書,家庭背景如何顯赫,也不是你通曉多少禮節規範,能夠熟練使用刀叉會穿晚禮服……這些僅僅是表面的氣泡,最關鍵的證據可能有如下若干。 熱愛大自然。把它列為有教養的證據之首,是因為一個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類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與教養謬之千里。這也許怪不得他,因為如果不經教育,一個人是很難自發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類的微薄的。沒有相應的自然科學知識,人除了顯得蒙昧和狹隘以外,註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愛護花草,正是這種偉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訓練。若是看到一個成人野蠻地攀折林木,通常人們就會毫不遲疑地評判到——這個人太沒有教養了。可見,教養和綠色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懂得與自然協調地相處,懂得愛護無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廣之,他多半也可能會愛惜更多的動物,愛護自己的同類。 一個有教養的人,應該能夠自如地運用公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和同他人交流,並能妥帖地付諸文字。我所說的公共語言,是指大家——從普通民眾到知識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潔和明亮的語言。這個要求並非畫蛇添足,因為和人的交流的掌握,特別是和陌生人的溝通,通常不是自發產生的,是要通過學習和練習來獲得的。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辭彙是有限和貧乏的,除了描繪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餓了、渴了、睡覺以及生殖的慾望之外,他們對於自己的內心感知甚為模糊,因為那些描述內心感受的辭彙,通常是抽象和長於比興的。不通過學習,難以明確恰當地將它表達來。那些雖然擁有一技之長,但無法精彩地運用公共語言這種神聖的媒介來溝通和解讀自我心靈的人,難以算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一個有教養的人,對歷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身而為人,我們走過了怎樣曲折的道路。當然,教養並不能使每個人都像歷史學家那樣博古通今,但是教養卻能使一個有思考愛好的人,知曉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教養通過歷史,使我們不單活在此時此刻,也活在從前和以後,如同生活在一條奔騰的大河裡,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一個有教養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還會不由自主地想劍他遠大的目標。教養把人的注意力拓展廠,變得宏人和光明。每一個個體都有沉沒在黑暗峽谷的時刻,跋涉和攀援中,雖然傷痕纍纍,因為你具有的教養,確知時間是流動的,明了暫時與永久,你才能相信和感知在遙遠的地方,定有峽谷的出口,哪裡有瀑布在轟鳴。 一個有教養的人,對自己的身心,有著親切的了解和珍惜之情。知道它們各自獨有的清晰的名稱,明了它們是精緻和潔凈的,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並九高低貴賤的區別。他知道自己的快樂和滿足,有很大的一部分足建築在這些功能靈敏的感知上和健個的完整上的。他也毫無疑義地知道,他的大腦是他的身體的主宰。他不會任由他的器官牽制他的所作所為,他是清醒和由駕馭力的。他在尊重自己身體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身體。在尊重自我的權利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權利。在馳騁自我意志的駿馬時,也精心維護著他人的茵茵草地。 一個有教養的人,對人類種種優秀的品質,比如忠誠、勇敢、信任、勤勉、互助、含己救人、臨危不懼、吃苦耐勞、堅貞不屈……允滿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夠身體力行,但他們懂得愛戴和歌頌。人小足不可以怯懦和懶惰,但他不能把這些丙習偽裝成高風亮節,不能山丁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詆毀所有做到了這些的人是偽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個世界的胸膛,並因此煞有介事地說到處都是污垢。 有教養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陽光,陽光下有正義的懲罰。由於害怕正義的懲罰,因而約束自我,是意志力堅強的一種體現。 有教養的人知道仰視高山和宇宙,知道仰視那些偉大的發現和人格,知道對於自己無法企及的高度表達尊重,而不是糊塗地閉上眼睛或是居心叵測地嘲諷。 教養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養是細水長流的。教養是可以遺失也可以撿拾起來的。教養也具有某種堅定的流傳和既定的軌道性。教養是一些習慣的總和,在某種程度上,教養不是活在我們的皮膚上,是繁衍在我們的骨髓里。教養必須要有酵母,在潛移默化和條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夠的時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發出香氣。教養是衡量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一張x片。臉面上可以依靠化妝繁花似錦,但只有內在的健碩,才經得起沖刷和考驗。寬宏度量蔭澤後代 《歷史感應統記語譯》 錢徽。為禮部侍郎。宰相段文昌。學士李紳。並以所善委徽。求致第籍。徽不能如二人請。文昌即奏徽取士以私。貶江州刺史。或勸徽出文昌書自直。徽曰。苟無愧於心。安事辨證耶。敕子弟焚書。州有牛田錢百萬。刺史以給宴飲。徽曰。此農耕之備。可他用哉。命代貧民租入。後拜吏部尚書。年七十五。子孫皆貴顯。(《錢徽傳》) 白話譯文 錢徽 唐朝 吳興(今浙江省 嘉興縣西)人,字蔚章,進士及第,官任禮部侍郎,掌管科舉會試事宜。 當時宰相段文昌和學士李紳,都寫信推薦自己所親善的應考士子,請託錢徽幫忙科第中式。錢徽職責在身,秉持公道,以才錄取,對於二人的請託,未能如願。宰相段文昌,記恨在心,便上奏說錢徽會試取士,全憑私心,於是錢徽被貶為江州刺史。有人勸錢徽說:「何不拿出文昌所寫的書信,自我表白,洗雪冤屈呢?」錢徽回答說:「如果我自己問心無愧,何用辨白求證呢?」隨即命令子弟將書信燒掉。 州內備有輔導農作金錢百萬,歷來刺史都充作聚會宴飲之用。錢徽到任後說:「這筆錢是備用於農田耕種的資金,怎可充作其他用途呢?」於是命令將這筆錢濟助貧民租田耕種,由此改善了州內貧困農民的生活,深受百姓感戴。 後來唐文宗聞知錢徽的賢明德政,於是提升任用他為吏部尚書官職。錢徽享年七十五歲,子孫都很顯貴。 受人誣告而不自辯白,更進一步燒掉足以洗雪冤屈的私信。此等寬宏度量,偉大人格,豈是常人所能做到?至於廢除宴飲費用,以代貧民租田耕種,改善生活,處理至為允當,如此德量,應該享受富貴壽考,福澤遺留子孫。 ——敬錄自《歷史感應統記語譯》體燥心不安,不能悟道 衍洪法師 注意口德。要想到,中國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人在信佛,有多少門派,八萬四千法門,門門法門能到極樂世界,門門法門能悟道,不要說人家的不好。 每一個人有他的不解之緣,第一個是佛緣,佛的因緣機緣成熟。接下來是人緣,行緣,語緣,口緣…… 兩人見面以後有好感叫相貌緣;福地因緣,前世師徒緣,父子緣,姊妹緣等(這是親密緣,不僅僅是感情緣,還是福德緣)。 國緣。不論在哪一個工作崗位上,始終要記住要愛國,我是中國人,要對得起中國共產黨,要對得起我的祖國,我要愛我的祖國,不要在祖國形象上抹黑,有祖國強大,必有佛緣。 民緣。要愛中國,中國人是黃皮膚,都是兄弟姐妹。血脈緣,不能忘本,要愛國,愛民,愛教,你才能夠真正有資格「悟道」。悟道當中,不是為自己,要為大眾服務,把世間看得「無」,你才能夠成佛。 不管是做什麼事,就是在悟道,你盡心做,用心做,把事情做得非常好,做得非常完滿,這叫「悟道」,這叫一德。 別人殘疾,你寬容,愛護他,是一德。心裡裝著國家,幫助每一個人,這是一德。尊老愛幼,是一德。 悟道之中,想到我這個家庭,能夠過日子,還有飯吃,別人沒得飯吃,你把你這一餐飯給別人吃,這叫大德。供養僧人,也是一德。為國家獻出你的生命,這叫無量之德。為了救人,捨去你的生命,這叫菩薩之德。 我們修行的,千萬不要損害別人的利益,要做到良心無愧,要做到心中有德。 要懂得孝,要懂得順,你只孝敬他,你不順從你的父母,你這不叫孝順,你這叫口頭的孝,不是良心上的孝。要做到言行一致,你這叫修行。 放下,自在,無我相無他相,行菩薩道,見如來光。 我們每一個人,在修行的路上,比如建設寺廟,身上弄破皮了,你是在為寺廟爭光,為佛菩薩爭氣,你就真正是在學佛,放下色身。把皮肉看無了,得自在,見如來光,你必定大徹大悟,小徹小悟。 你想不到,你就永遠不能夠有悟;你想不到,你就永遠不能夠開悟。一件很小很小的東西,這個火柴劃不燃,你把它放到耳朵裡面轉一轉,再劃,它就燃了,這也叫悟道。很簡單的例子,做什麼事,要心誠,心想,手做,眼心手腳連同一致,這也叫悟道,就是說:無處不是禪吶,無處不是法。自己要找法,要懂得法理,要懂得戒律,以戒為師,這就是法。要懂得有國法,有家法,有廟法,你才有資格悟道。 人家說的,是他的水平。有水平,不一定有悟性;有悟性,不一定有文化;素質高不等於文化高。修養素質,包括道德品質和家庭教養。 穿得不整潔,扣子亂扣著,這是衣中無德,這走出去沒得形象,這叫衣帽無德。 有的人,坐著:無體格(身體沒得格了)。有的女眾和男眾,腳蹺得很高,走路是蛇身子,上身搖,搖手,體型搖擺無格。 還有的人:腳不定,心不安,東張西望,這不配修行,不能悟道。所謂「心安體不煩」,若體燥心不安,此人不能悟道,沒得定力。 幹活中,裝熊,叫苦;口袋裡有錢,卻說口袋裡沒有錢,吃飯都沒錢了,這叫口無德。說假話,妄語,這叫欺騙。 在修行的路上,說話不真實,就是沒靈魂了,三魂七魄都不在了,這個人不配修行,不能夠悟道,沒得定力,五心不定,六神不安,修行容易走火入魔,容易招冤孽和孤魂野鬼上身。 舉個例子,有的人掃地,東張西望,這叫魂不附體。掃地要有闊到邊,先遠後近,要有收尾線。做事沒有一點方,沒有一點法,證明你也不能夠悟道。 學佛第一點,要學會做人,人都做不好,你還怎麼能夠學佛啊? 包括我這樣修行,都叫狗屁不通,我只是嘴巴說得好,我並沒有一點智慧,我希望你們後浪推前浪,你們成才成道,帶著我往生。你們要有一定的定力,要有一定的悟性,還要有一定的善根和智慧,你才能夠真正悟道。 做人不是做給別人看的,第一點,是做給你自己看的,你想了生死,是給你自己了生死,不是給別人了生死。你念阿彌陀佛,迴向七世的父母師長,怨親債主,你自己都沒修好,你還迴向他? 首先你自己修好你自己,你自己做好人,學會做人,才能學佛,你才能夠念佛念法念僧,你才能夠處處都是禪,處處都是法,處處都是定,你才真正得心定,身定,念佛安心。 有的人,吃飯吃菜,可以看出你這個人的悟性,可以看出你這個人的修行,可以看出你的德行。做事,打掃衛生,個人的房間,一看,就曉得這個人智商高不高,是不是做好了人。 有一個居士,來拜見我,說:「頂禮上衍下洪老和尚。」我說:「一拜」。居士說:「我想到你這裡出家。」我說:「阿彌陀佛!功德無量,又來了一個好菩薩。」居士說:「我大事做不得,小事不會做。」這一句話就聽出來了。居士說:「我念經念得倒背如流。」既然念經念得倒背如流,還說這句話? 看得破,你跳不過,你「放得下」,是假的。你還有一點點自私,看得破,也不會成功;你看得破,你跳不過。要首先修好自己的本心,做一個人不是那麼容易,學佛的人要有智慧心,要有菩薩心,還要有行菩薩道之心。(本文是衍洪法師在仙岳寺的開示,道葦法師根據錄音整理)明心見性與功德修養陳音如熱心於參禪的人,因急於要明心見性,往往忽視了功德修養,以為只要明心見性,就算成佛了。個中誤解有二:1)見性並不等於成佛;2)見性離不開功德修養。這裡的功德包括福慧兩個方面。下面分三個方面來說明:一、修養功德是為了更好地見性見性並不是憑空成就的,它需要各處福德資糧和加行具足才行。天台宗講,修行首先要具五緣(持戒清凈、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得善知識)、訶五欲(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棄五蓋(貪慾、瞋恚、睡眠、掉悔、疑)。沒有這些條件,要進道幾乎是不可能的。唯識宗也講,在真正地見道修行之前,還必須有一個艱苦的積累資糧的過程,這就是資糧位和加行位。沒有這兩個位作基礎,見道位是沒辦法進入的。再看六祖慧能大師,雖然他特彆強調要「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並以此作為立宗之本,但是他同時也特彆強調要培福修慧。大家只要翻一下《壇經》就明白了。為什麼祖師們都一致地強調要修養功德呢?因為一切法都是因緣法,修行也不例外。要獲得一個好的外在修行環境和內在修行素質,自己不去努力地與人為善、自覺利他、培福修慧,又怎麼可能得到呢?更何況,障蔽人心、使人不能明心見性的許多煩惱習氣,如貪、瞋、痴、慢、疑等,若不依止於修養功德,如慈悲利他、布施忍辱等菩薩行,是很難消除的。修行人若一開始執於空慧,自我封閉,拒斥正常的社會交往,厭棄正常的世俗事務,對周圍的人不聞不問,麻木不仁,這樣做,會給自己的修行帶來許多逆因緣和諸多煩惱。當然,這並不排斥,功德修養到一定階段,隱跡專修,用功加火。當福慧資糧具備了,為了擺脫愛欲、名利、世務的纏繞,而主動地摒棄外緣,獨居靜處,用功參究,以期明心見性,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明白、摒棄外緣、獨居靜處,只是方便,不是究竟,更不是目的。二、見性是為了更究竟地圓滿功德見性並不排斥功德修養。一方面,功德修養可以成為明心見性的助緣,甚至是明心見性的基礎;另一方面,只有真正明心見性了,功德修養才能夠達到究竟圓滿的境地。禪宗強調明心見性的重要,並沒有否定功德修養的價值,相反,其目的倒是要求修行人要站在明心見性這一更高的角度,來完成功德修養,以便趨向無上菩提。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認為明心見性之後,便萬事大吉,一了百了。還有一個「悟後起修」的過程。明心見性僅僅相當於唯識宗五位修行中的通達位(即見道位),離究竟位(佛果)相去甚遠,中間還必須經過修習位(即修十波羅密,斷十重障,超越十地)。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成佛必須是福慧圓滿;有慧無福不能成佛,有福無慧同樣不能成佛。圓滿的福體現在自利利他,圓滿的慧體現在自覺覺他。所以古人講,修行要福慧雙修。福慧雙修就是悲智雙運。所謂修悲者,就是要恆順眾生,利樂有情,拔眾生苦,即修養功德是。所謂修智者,就是要定慧等持,止觀雙運,體道證真,即明心見性是。所以說,明心見性還不是究竟。還必須在見性的基礎上去圓滿福德的修養。沒有見性之前所修養的功德,因沒有斷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是有漏的,只能稱為人天福業。明心見性之後所修養的功德,才是真正的無漏業。所以《金剛經》上講,若人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布施,其福德超過以恆河沙珍寶布施之功德。可見,在明心見性的基礎上行一切善法,是獲得佛果的必經階段。換句話來說,究竟圓滿的福慧莊嚴,只有在明心見性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明心見性之後,還必須繼續加強功德的培植。不過這種培植不是有心的,而是無心的。明心見性之後,可以自在、圓融地把生活和修行結合起來,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可以讓更多的人趨向開悟、解脫,可以讓世界更和諧、更光明。這是一個不求功德而自成無上功德的過程。三、在六度中完成福慧雙修明心見性與功德修養實際上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推進的過程。這一點可從六波羅密中看出。六波羅密不僅是修養功德的具體過程,同時也是明心見性的用功方法。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踐行六波羅密,既可以對治自身的無明煩惱,消除宿世的業障,同時又可以饒益有情,攝受眾生;而這些正是明心見性、成就無上菩提的必要條件。例如,六度中的第一度布施可以用來對治慳貪,利益眾生;持戒可以防非止惡,奉行眾善;忍辱可以滅盡瞋怨,增長慈悲,不損惱眾生;精進可以對治懈怠,遠離諸不善法;禪定可以對治昏沉、散亂,引得內心安住;般若可以對治愚痴、不正見、契入諸法實相,樹立正信、正見、正行等。由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能夠凈化我們的心靈,拓展我們的心胸,提高我們的定力,開發我們的智慧,所以,欲求明心見性,非行六度不可,而這行六度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修養功德的過程,二者是二而一的關係。另一方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功德修養,若不是以無求、無得、無分別心去行,便只能算作是有漏的三界善業,不能導引出離輪迴,不能稱為「波羅密多」。換句話來說,唯有見性之後,以無所得、無所求、無分別心去行布施等六波羅密,其所得功德才是清凈的,圓滿的。由此可見,六度作為大乘修行的總持法門,實際上已經統攝了悲與智、福與慧、功德修養與明心見性兩個方面。在這裡,功德修養與明心見性,非但互不排斥,相反,還互相促進,互為增上,互即互入。明白了這個道理,作為修禪的人,就應當自覺地行持六波羅密,加強功德修養,不要人為地將二者對立起來,好象修養功德不是真正的修行似的。若急於事功,不合時宜地自絕於人群,不去修養功德,恐怕煩惱起來了,難以敵住,更不用說明心見性了。總之,修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髮長遠心、廣大心、精進心,積累好福德資糧,腳踏實地地默默無聞地去行好每一步,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好高鶩遠,不要有有所得心。若能以無所得心去踐行六度,去修養功德,無上菩提也就為期不遠了。隨和是一種素質和修養 很久以來,總是在思考,什麼是隨和? 有人說,隨和就是順從眾議,不固執己見;有人說,隨和就是不斤斤計較,為人和藹;還有人說,隨和其實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沒有原則。那麼,隨和到底是什麼? 隨和,是一種素質,一種文化,一種心態。隨和是淡泊名利時的超然,是曾經滄海後的井然,是狂風暴雨中的坦然。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有隨和的人,才能發現周圍的真善美,才可以真正享受生活賜予我們的快樂。在隨和中,我們可以擁有寬廣的胸懷、高瞻遠矚的目光和無以倫比的智慧。隨和是一種素質和修養 但隨和決不是沒有原則。隨和的人,首先是聰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隨和的人,是謙虛的人,他始終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隨和的人,是寬宏大量的人,在人與人之間發生摩擦時,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他能夠以謙和的態度對待對方;隨和的人,是沒有貪慾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慾望…… 我們如何才能做到「隨和待人,隨和處世」呢? 隨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養。要善於和有不同意見的人溝通,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感恩;要真誠地讚賞別人,誇獎別人;要不吝嗇自己的微笑。 隨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隨和是一種素質和修養 隨和需要與人為善的品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為惡小而為之」是做人的準則。善良作為人們最美好的品質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一個與人為善從善如流的人總是受到人們的稱讚和尊重。對周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的雙手給他一份力量;面對他人過錯,善意地給予詮釋和諒解……與人為善,善待他人,我們就會多一份坦然,增一份愉悅,添一份好心情。如此說來,善待他人不正是善待自己嗎? 品味隨和的人會成為智者;享受隨和的人會成為慧者;擁有隨和的人就擁有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善於隨和的人,方能悟到隨和的真諦。 真正做到為人隨和,確實得經過一番歷練,經過一番自律,經過一番升華。 為人隨和一點,我們會感受到生活更加精彩美好!微笑是修養:你的冷漠,是對他人的傷害 智慧啟引:『在一定的境遇中,如果做不到友好地交流,那麼最起碼的善意的表示也是必要的。而故意的無視和冷淡,不僅會給對方造成不必要的糾結,也會使自己的粗俗無禮、缺乏教養暴露無遺。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無論如何,讓我們都生活得更自信一些,別吝嗇適時地給人——即便是陌生人以微笑吧,不只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多一份陽光,也是對我們自身的一種必要的修養。』 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坐火車去外地進修,只顧想自己的心思,大半天不看對面座上的旅客一眼,更別說搭話了。 下了車,各走各的,到了學校才知道,原來我們不光同班,還分在同一間寢室。都是文學發燒友,他說,當時你那樣子怪嚇人的,像誰欠了你棺材錢。 我親身經歷的這件事告訴我,即使是陌生人,在一定的境遇中,如果做不到友好地交流,那麼最起碼的善意的表示也是必要的。而故意的無視和冷淡,不僅會給對方造成不必要的糾結,也會使自己的粗俗無禮、缺乏教養暴露無遺。 在報上看到,有所大學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即使被陌生人忽視也會使人受到傷害。那項研究的過程是這樣的:研究人員隨機對散步的路人進行測試: 對部分人微笑並做出眼神接觸,對另一部分人故意忽視,而後,再由另一位研究人員前去詢問被忽視和被關注的人。 結果發現,看到對方微笑的人表示有種被關注感,而被忽視的人明顯感到沮喪。這說明,即使是陌生人不理睬,甚至完全忽視一個人的存在,那個人一定會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在研究報告中說:這個實驗的有趣之處在於進一步證實了人類社會關係的強大力量。「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在這首《蝶戀花》里狀寫了一種失意:人家院牆外的小路上,一個行人只聽見牆裡女子盪鞦韆的笑聲,沒法看到佳人姿容,想駐足多聽一會,孰料佳人卻一走了之,哪裡曉得牆外有一個多情的行人。何其惆悵! 世間帶有普遍性與必然性的「人世多錯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蓋此間佳人的「無情」,是不知牆外有「多情」行人存在。 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明明有讓別人——即便是陌生人——得到愉悅的機會,卻有意無意地放棄甚至擯棄掉,以至給別人——即便是陌生人——造成心理的傷害,也讓自己被人所不屑,這不只是可惜,幾乎是一種不幸。 當然,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懶得給成就、名氣、財富、地位等等不如自己的人一個正眼,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許多時候,以自負來顯示的自尊,顯示的恰恰是不自信,是自卑,是心地的陰暗。 讓我們都生活得更自信一些,別吝嗇適時地給人——即便是陌生人以微笑吧,不只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多一份陽光,也是對我們自身的一種必要的修養。(智者:陳世旭)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周立波:感謝糟蹋我的人,我是周王的後代丨艾問
※「八一」南昌起義革命後代座談會在京舉行(組圖)
※嚇!子孫後代都會遭殃,只因住進了「絕命」房屋!
※自稱皇帝後代,拿出寶劍玉璽,族譜作證,專家取證確實
※陰宅祖墳「龍脈」風水是這3種的,子孫後代大財必有,必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