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卻依然治不好自己,為什麼?

發表於2016-03-20 14:24:14

文:吳曉芬 | 壹心理專欄作者

我的來訪者中常不缺乏高知高學歷和非常聰明者,自身學習能力很強學識豐富,在面對個人心理問題上,心理學知識也很豐富,他們的好強和追求完美,通常會讓他們剛開始的時候會選擇個人自學心理學來自助。然而最終發現心理學的知識可能學全了,道理全明白,但是自身的問題依然在那裡,才往往會想要做心理諮詢。

因而常常我會碰到來訪者同一個困惑:我懂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可是依然幫不了自己。這是為什麼?

就像那句話: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想針對這個問題談談我的感受。

心理學知識很豐富,那是你的大腦貯藏的知識量很多,懂得很多道理,但這些只是道理,道理沒有進入心裡的時候。好比一個人很渴,他擁有豐富的水源,就像他擁有一個水庫,可是他沒有把水喝下去,身體其實並沒有得到水的滋養。這是一個方面。

並不是說這個人知道的越多,他就越是無所不能,可以解決掉自己所有的問題。而是存在大腦中的知識有沒有運用實踐到了內心的層面,有沒有被身體和內心吸收到。

我個人在學習心理學那段時間,基本上所有我學到的方法都會先拿在自己身上使用,感受和體會這個方法到底有沒有用,是否能幫到自己,因而會對一些療法有自身的體會。這一點對我幫助很大,我首先幫助自己內在成長了,然後用我內心感受到切實有用的治療方法來幫助我的來訪者。

可是我相信別人也會和我一樣,在身上實踐所學的方法。可是有些方法並不能很好地運用到自己的身上。

這是因為,事實上,心理失調非常嚴重的個體,一方面會面臨著內在嚴重的阻抗以至於很難覺察到人格或無意識中的一些東西。另一個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心理失調嚴重的個體自我是特別弱小的,特別需要借著一個客體的作用,在這個互動的過程當中,個體感受到被看到,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被接納,被支持。產生自我認識自我覺察,因而重新建構起內在的人格中的自我。

由於人的人格基礎來自於母嬰關係。也意味著來自於關係。而且絕大多數人的一生中是需要在關係中體會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感受。

內在的關係需要被修復,往往需要藉助一個外在的關係。個人可以在內心感受和體會。

為什麼對於心理諮詢心理治療來說移情是重要的?

因為借著移情,內在自我的關係重現,親密關係的模式重現。如此內在自我和創傷之處才能被看到和處理。意味著自我覺察和自我的修復以及人格的整合在過個過程中產生。

因而越是面對心理失衡嚴重的個體,諮詢師所承受的壓力會越重,因為諮詢師會成為一個被投射的客體。其作用是映照出當事人的內在關係模式和問題情緒,然後找到化解療愈之道。

看書和知識,個體沒有被看到,沒有一個客體。沒有一個面鏡子也沒有一個投射的對象。也沒有一個人支持或接納,站在自我的一邊。沒有一種體驗和感受出現。

因而對自己說一萬遍「我要接受我自己,我要愛我自己」,但對於那些人格超我很強勢的心理失調的個體來說,這種方式只會成為一個又一個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而體驗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感和自責。因無法看清自我,反而每一個幫助自己的方法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個對自己的要求,納入原來的人格模式和思維習慣當中,變成對自己新加的負擔。這一點在神經症患者身上和抑鬱症患者身上非常常見。

一個方法,變成對自己的另一個必須要做到的要求。變成另一根把自己勒緊的繩子,不僅不能體驗到自在放鬆,而是越加焦慮恐懼抑鬱,變成負擔而非卸下負擔。

自我接納是最簡單的四個字,愛自己是最簡單的三個字,最難的是如何去做到,怎麼樣才能做到。而這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技巧,可能需要打破一些原有的思維方式邏輯。更需要一個關係的環境和一個時間段的耐心來產生作用。

本身在諮詢關係當中,關係的建立,關係的互動,通過諮詢師對來訪者的理解和接納,這份外在的諮詢關係漸漸地內化成為內在自我的關係,包括需要覺察的一些部分。常常來訪者不自覺地陷入於原來固有的強大思維慣性和人格模式,諮詢過程也就是在慢慢建構起一個新的內在模式的過程,通過來訪者在諮詢中的體驗。我把它稱為,加入一些新東西打破原來的格局。因而形成新的良性的循環漸漸取代,原來的惡性循環。那些給自己構成障礙的東西並不需要刻意去消除,而是在這一個,加入新的東西的過程中漸漸的,對自己不利的那些原來固有的那一面會慢慢的失去能量,弱化。

在我生命的前面的25年,我對書籍非常地感興趣,因為它們是我一個個的良師益友。一扇扇窗口被打開,一個個奇妙的,各種各樣的世界呈現在我眼前,各行各業各門各類,世界是如此奇妙。自學可以帶來一種極大的樂趣,就是坐在屋子裡,心卻可以借著文字和思想旅行在宇宙的各個角落,探索發現這個世界和宇宙的秘密。閱讀是對我如此重要,以至於我在年輕的時候,就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獨處的空間,每天不用做其他事情,大把大把的時間來閱讀。那個時候我可能做夢都不會想到,有一天我會可能會停止這種形式的閱讀,更加不會想到,這一天來的居然這麼快!

按興趣來索取所需,是一件好事。跟隨心意來選擇內心的所需,是有益於身心的事。因為我們常會根據心靈某個階段的所需來調整自己。生命總在流動和變化,往往讓自己意料不到。但也有如下這種情況。

往自己的腦子裡面塞很多東西,告訴自己很多道理很多知識,只需要一些書只需要通過閱讀,就可以完成。可是到頭來我發現,生命中有一些我陌生的卻很奇妙的東西,我一開始,對人生的態度是做加法。因為整個世界都是這樣,因為我所受的教育和我的,父母家庭給予的觀念是這樣,因為整個社會的集體無意識都是這樣。學歷越高越好,學識越多越好,書讀越多越好,賺的錢越多越好,房子越大越好,朋友越多越好,各種證考得越多越好,才藝越多越好......因此有許多書並不是我自己感興趣讀起來有感覺的,但是我依然對自己做了填鴨式的閱讀,因為那是名著因為那是優秀的作品。就像對一個不喜歡吃的東西但是還要拚命的咽下去,因為覺得這個是對身體有營養的東西。

以此類推,認為對自己的益的對自我的強加和身體本能的反應感受並不感覺愉快,但偏要這樣,對自我形成一種控制和強迫。身體和內心在這個過程中被忽視和壓抑。而負面情緒感受在與日俱增。

對許多人來說,養成閱讀的習慣不一定是因為興趣,很多時候是因為內心的焦慮不安,而閱讀則有時變成了一種工作一般的需要,感覺如此,才會更好,知道的越多,才會越有底氣的感覺。因為內心的焦慮不安。

後來我遇見一種智慧,與自己的內心產生了化學反應,讓我開始對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做減法,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真正喜歡的,當越接近自己的內心,越讀懂自己的感受,越明白自己的需求,開始不再強迫自己也不再想要看很多的書,眼睛不再盯著外部的很多東西,找到一種跟自己的內心相符合的一種生活態度:簡單自然。於是學會了放下,於是感受到解脫和自由。

幾十年加法的思維習慣和價值觀,其實最難的那個是減法。而減法有可能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心,觸碰到內心。

當習慣的加法的人生態度,並漸漸地形成慣性之後,其實我們很容易迷失自我,因為離自己的心越來越遠。因為心一直不被看到,越來越壓抑,心理越來越失衡,所以癥狀要跳出來反抗。

因為心,是與生俱來的東西,需要被看到,本能的需要長大,當我們追求很多很多外面的東西來填充自己的頭腦的時候,忽略了那顆心,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也忽略了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心被遺忘了,於是心需要跳出來吶喊。心裡住著一個小孩,它主宰著我們的喜怒哀樂,主宰著我們生命的意義,主宰著我們覺得生活幸福與否快樂與否有價值有意義與否。當他不被看到,我們只是一具生活在集體潛意識中,在人世間行走的行屍走肉,然後內心的小孩,他很憤怒,他很怨恨,他很悲傷,很委屈,她在哭泣,她要反抗。

而我在這裡,只是為了幫助你看到你的心,幫助你學會如何去更好的愛自己,那種愛自己和擁抱自己的感受,可能在多年的這種被我們教育的東西,被我們內在所信奉的一些觀念,遺忘。還是愛自己的本能還是在那裡,因此,我的來訪者會遇見我,因此,我會陪他們走一段,幫助他們和內心的自我對話。

很多時候,一個好的諮詢師不會問你「你懂了嗎?」而是「你的感受如何?」重要的不是你在諮詢中懂得的知識和東西,而是你在諮詢中的體驗感受。而體驗感受,恰好是內在自我,潛意識深處的東西。因為我們來做心理諮詢,並不是不懂,而是懂很多,但幫不了自己,因為懂的東西沒有給自己帶來一種東西:體驗,感受。而轉變的關鍵點,是體驗和感受的轉變,恰好它是我們的情緒情感的部分。

內心,你是否觸碰到,而觸碰內心,並不需要太多的道理。

因為我見到幾乎所有的心理失調嚴重的來訪者,最不缺少的就是理性,自我控制。他們最懂得的就是道理,和對自我的要求,完全明白想要什麼,此時更多的道理和要求無異於增加他們內心的負擔,而最重要的是如何減少內心的負擔,讓內心體驗到更多的自在自信,愉悅。這個時候他們最不需要的就是道理和要求。

所以你的諮詢師是讓你體驗到更多的放鬆,自信,自我認可感和自由感,你的感受和體驗可以檢驗自己是否找到合適的諮詢師。

作者介紹:吳曉芬,又名默默.QQ&微信:1501728029.微信公眾號:吳曉芬。資深心理師/治療師.心靈探索者.從業第八年,與陽光心理論壇合作出版<走過抑鬱的日子>一書.諮詢取向:人本主義,精神分析,認知療法,森田療法,藝術療法,禪宗的智慧等

責任編輯:綿羊仔


推薦閱讀:

學會忘記,以豁達解救自己
不要拿著別人的地圖 找自己的路
★風水大師教你如何自己養風水轉好運!
拍兩腘就是給自己「血透」,正常人都需要——對身體幫助太大了,

TAG:心理學 | 心理 | 知識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