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期望教育

身為父母,假如你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遇到困難了,你可以想辦法解決,假如你想不出辦法,可以向別人求助。但是,假如你對自己的期望錯了,不僅沒有人幫得了你,而且你越有辦法,能力越強,教育結果就越糟。因為你是南轅北轍。

  對家庭教育而言,教育期望包含四個方面,即:

  1.父母對自己的期望,

  2.對孩子的期望,

  3.對親子關係的期望,

  4.孩子的自我期望的引導。

  先說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有的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就是:把孩子拉扯大,給孩子找份工作,給孩子買棟房子(農村則是給孩子蓋房子),幫助孩子完婚,然後,長長地舒一口氣,認為當爹當媽的責任總算盡到了;有的父母認為要給孩子一個高的起點,於是用自己打拚半生所得積蓄,給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質生活,選擇好的幼兒園和學校就讀,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給孩子請家教老師,更有甚者辭掉公職,陪讀陪學;極少數的父母認為,做父母不在於能給孩子多少條件,而在於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從小尊重孩子的選擇,用心良苦地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價值觀和勇於進取的精神。

  三種期望孰優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些企圖為孩子準備一切、照顧一切的家長,不過是培養一個可憐的寄生蟲,總有一天,當自己不能再照顧孩子的時候,孩子將面臨極大的困境。那些總是催逼孩子,總是監管孩子的父母,往往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還要在那裡抱怨:現在的孩子真難管,真沒辦法。而真正的希望在於第三種,可惜現在這種人還佔極少數。

  至於對孩子的期望,不同的父母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希望,自己所有的人生遺憾都想在孩子身上實現,比如「大學夢」,比如自己羨慕的某種職業和身份,總之感覺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一定要讓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轍;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續,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就希望孩子去做,或者期望孩子在自己的基礎上發展,於是從商的人,就希望孩子富有商業頭腦,從政的人,就希望孩子善於迎合,從文的人,就希望孩子有很高的審美情趣。極少數的父母,把孩子看作另一個獨立的人,尊重孩子的天性,並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天性,這樣的父母很少去苛求孩子,所以不會像前兩種父母那樣累,而孩子卻更快樂,發展也往往更好。

  對親子關係的期望反映了父母們的倫理觀。有的父母過分看重自己作為「家長」的尊嚴,以孩子聽話、順從為榮,假如孩子忤逆自己意願,便不能忍受,只要出現在孩子面前,就是一本正經、不苟言笑;有的父母忙於自己的事業,穿梭於自己的成人世界,不屑於與孩子待在一起,或者不願意把與孩子相處作為自己生活計劃的一部分;少數的父母能夠從小和孩子親密無間,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上天的賜予的、一個生命中重要的夥伴相處,互為師友,和孩子一起來面對生活,這樣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是一種享受,是一種雙贏的親子關係。

  最後,如何引導孩子的自我期望呢?請允許我用我的一個諮詢案例來向大家說明。

  諮詢人:母親

  母親是藥劑科的醫師,丈夫是某公司的執行總監。他們的兒子今年7歲,讀一年級,非要當第一名,因為他在幼兒園始終就是第一名,而現在他在班裡是第二名。他接受不了,妒忌心很強的他,甚至對考第一的孩子產生了敵對心理。這位母親很著急,說孩子在平時生活中也出現了不能容忍失敗和差距的現象。她很擔憂地問我怎麼辦……

  (摘自 孟遷諮詢記錄)

  我覺得,一個人有要強之心是一件難得的好事。這樣的人對自己期望高、勤奮,最有可能取得驕人的發展。但是過猶不及,這個孩子現在的心理已經存在了阻礙它自身發展的因素。這個案例存在兩個問題:合理的自我期望,如何對待強者。

  先說第一個問題,合理的自我期望。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對自己的期望,決不應該以別人為坐標。不是一定要比別人強,當然也不是比別人差,而是根本就不該隨便和別人比。我們的責任是,孩子能夠做什麼,我們就幫助孩子做到什麼,孩子的自我期望應該是,自己能夠做什麼,就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到什麼。

  健康的自我期望不是比所有人都強,而是做最好的自己。我跟這位母親講了一個極端的比喻,如果班裡的孩子都是白痴,那全班第一有什麼榮耀?假如全班都是天才,那全班最末又有什麼丟臉?

  所以,正如海明威所言,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同樣,比別人差並不低賤,低賤的是自己沒有長進。

  當一個人有意和別人比較的時候,他在很大程度上干擾了自己的進程,因為如果他有缺點,而對手這方面的不足更甚,他就會認為自己的缺點也可以容忍;假如他有優點,可是對方在這方面的優點比他強許多,他就會認為自己的優點不值一提,自輕自賤。這個邏輯是這樣,如果你打籃球沒有喬丹好,那你還打什麼籃球,如果你做軟體比不上比爾?蓋茨,那你做軟體還有什麼意義;這是一個危險的邏輯,這是一種對自己很大的干擾。有這樣心理的人,他的目光只盯住自己身邊,而沒有看得更高、更遠、更廣;他的腳步是不協調的,因為它不是與自己的天性步調一致,而是不時地對照別人。

  所以,最佳的狀態是心無旁騖地專註於自己的目標,是致力於運用自我並謀求自我超越。

  再說第二個問題,如何對待強者。

  我們必須接受差距,除了極為稀少的天才,大多數人總會遇到比自己強甚至是比自己強許多的人。

  如何對待那些優於自己的人,如何對待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從善如流還是妒火中燒?把那個人假想為良師益友,還是自己獲勝的障礙?其實,即便是競爭對手,他也能給自己帶來教益,而且對手從反面給自己的幫助往往是朋友和其他人所不能給的。君子有成人之美,假如自己真的沒有辦法趕上人家,別人的長處自己很難學得來,那就由衷地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敬佩,這至少也表示了自己也是一心向善的,這也是一個進步者應有的姿態。

  不以強者為妒,而以強者為友。對待別人的優秀和卓越,我們在給予由衷地讚歎的同時,也要加緊自我發展的腳步。這是我給那位母親的最後一個建議。

  您講得很對!我也為處世不夠成熟而苦惱。


推薦閱讀:

6位中外大佬寫給子女的信:滿是愛,但期望差異很大
人有多少種心理需求?談判需求和動機分析 談判的期望和目標
今日猛文:期望俄果斷回頭,中國對越南日本開刀
何亮亮:溫家寶對梁振英兩點期望具有針對性
對親人的期望不要過高

TAG:教育 | 孩子 | 父母 | 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