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當活雷鋒 ! 替人上課記得要錢啊」
破土時評組
來源:破土網綜合 2016-04-29 08:57 點擊:63次
隨著「五一」假期臨近,校園裡的替課風又掀「小高潮」。
替人喊到月入千元
替人在課上喊一次「到」就能輕鬆賺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有償替人上課已經成了不少在校大學生的「兼職」,「生意」好的學生甚至能月入近千元。
遠比其他兼職要高的「性價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替課族」,有大學生甚至自發創建了專門的替課QQ群或者微信群替人上課,儼然變成了一個交易市場。
發帖尋找「替身」,替課一節付20元
「求替課,時間為周五五六節,限女生,價格可商量。」
4月23日,山東財經大學貼吧內一則徵人替課的帖子,吸引了很多大學生眼球。
記者看到,該帖子發出去後5分鐘內就有學生跟帖回復,詢問上課地點和價格,發帖人回復她現在上大三,上課地點在燕山校區,至於價格則表示要單獨聊。
記者以應徵者身份通過私信聯繫到該發帖人。
當記者詢問是否需要做筆記時,發帖人強調只需在課上答一個「到」就行,別的什麼都不用做,甚至也不需要發送上課照片來證明上課到場。
至於付款方式,該發帖人表示課後可以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紅包的方式把錢打過來,整個過程雙方無需見面。
公共課成重災區
記者注意到,找人替課的課程大多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業指導課等這樣的公共課或者選修課。
「一般公共課上課人數多,有的一周就上一節或者兩周上一節,老師根本認不過來,很容易矇混過去。」
曾經找人替過課的大學生小郭告訴記者,如果不是很重要的公共課與社團活動或者實習衝突了,她一般會想辦法找人幫自己答個到,「一般課前老師會點名,如果點名不在,會影響自己的成績。」
高校課堂更可怕的是去了也沒人聽
拿手機刷微博、玩微信、看新聞……這已成當前眾多大學生每日的生活習慣,然而,這樣的習慣被許多學生帶進了課堂。
於是,課堂上出現了這樣一類特殊人群,即課堂「低頭族」。
據相關調查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大學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機上的時間約為5小時17分鐘,佔一天全部時間的22%,且存在年級越低、花費時間越多的現象。
為了大家上好課,高校也是蠻拼的
山財大老師劉新學發明了一種新的點名方式———搖號點名,如果搖到的那個學生沒在,會被扣分。
齊魯工業大學老師姜洪雷和幾位任課老師買了一台指紋機,第一堂課先收集學生的指紋,以後每堂課開始,學生都要按指紋來簽到。
武漢體育學院的老師每節課後,拍攝教室同學合影,課後將照片上交給輔導員「數臉」,揪出逃課學生。
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播音專業,使用了「人臉識別器」進行上課簽到,這台機器不僅可以固定在某個位置使用,還可以移動使用,用後出勤率達100%,被很多網友封為「防逃課神器」。
為了解決低頭問題,全國已有多所高校推行「無手機課堂」。
包括北京外國語大學、蘇州大學、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廣西大學等高校都在推行「無手機課堂」。
功利教育下的畸形校園生態
「無論大學生說出的理由有多合理,找人替課本身就是一種不誠信行為,但我也不認為大學生花錢找人替課只是大學生自身的問題,實際上也折射出當前高等教育的一些問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說。
熊丙奇認為,中國的大學缺乏辦學自主權,包括課程設置自主權。
他認為,替課形成產業鏈是功利教育下的畸形校園生態,要消除這些現象,必須向功利教育開刀。
一方面,學校要完善課程設計,提高課堂質量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將科研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指標,很多教師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中,上課成了「副業」,學校應該適當調整對教師的評價體系或者出台相應激勵措施,讓教師回歸課堂;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誠信教育。
責任編輯:破立
推薦閱讀:
※紀念學習雷鋒55周年 如何看待造謠雷鋒的行為?
※最有效的加好友秘訣!請叫我雷鋒!
※為什麼要學雷鋒
※學雷鋒」主題班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