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秘聞《山海經》中的宇宙飛船

本人為非專業磚家,文中觀點僅代表個人想法,非「全偽」,文中各種猜想僅供參考,若有不良影響後果自負。  查閱聊大量的神話和傳說之後一些奇妙的想法就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每當我抬首凝望深邃而寂靜的星空時,一個的聲音總會在我的耳畔輕輕迴響: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也許我們並不孤單。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我不敢斷定,但古老的《山海經》中卻記錄下了一個十分可疑的「怪物」:燭龍!  先看下面的記敘文字: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又《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些文字描述時腦海中展現出的是什麼形象,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巨型星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請聽我慢慢道來。  一些人肯定會把燭龍理解成一種長著人頭拖著蛇身逶迤前行的巨型遠古生物,這種想法不難理解,現在流行的《山海經》配圖也確實是這麼畫的。但是這些配圖並不是《山海經》真正的原圖,顯然是一些無知之徒憑想像捏造強加上去的,原圖早已遺失。後人之所以會這樣去理解完全是受到了語言思維的約束。「龍」和「蛇」的現代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每當看到這些字眼時人們總是免不了會用那些固有的形象去理解和想像這些詞語,大家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也許古人眼中的「龍」與我們想像中的「龍」是不同的概念呢?如果參照古畫和雕塑我們就會發現每個時期人們對龍的理解都是有差別的。從某個意義上講當我們一現代的意義去理解古文時極有可能是對本義的強啊奸,不然也不會有那麼考證了。  所以在理解燭龍的形象時絕不能完全用現代的龍和蛇的形象去套,只可以廣義地理解為長條型的身軀。好了,這是理解的第一步。  又有磚家稱這是男根圖騰崇拜的表象,我不得不讚歎其人的想像力,身長千里未免也太過誇張了吧。《山海經》中確實有許多關於原始圖騰的描述,而且形容出來的都是些在現代人看來不可想像的怪物。但燭龍這段描述卻不同。在山海經中圖騰的描述一般是靜態的,比如有幾個腦袋,身子像什麼,什麼毛色等等很少牽扯到動作。關於燭龍形象的描述卻被生動地賦予了動態:不吃、不喝、也不呼吸;閉上眼睛那個地方就是黑夜,睜開眼睛就是白天,這些動態的描述再形象不過了,在《山海經》中這麼生動這麼詳實的描述更是少之又少。顯然這不是一般的所謂的圖騰象徵。退一步講,假設它是男根的象徵,假設《山海經》也是以動態來描述那麼敘述語言也應該是這樣的:鐘山之神,名曰燭陰,人面,赤色,時小而軟,時鼓而大,或不息,或呼為瓊漿,其色白,風起而生萬物,居鐘山下。  如果燭龍不是圖騰那又是什麼呢?  又是什麼原因使得《山海經》的作者做出如此精心的安排呢,而且重複了兩遍?  也有磚家解釋燭龍為極光現象,顯然這種解釋也很牽強,不能做到完全解釋燭龍的現象,「人面蛇身赤色」明顯是在說燭龍的常態,而極光不可能總是已一種形態出現。所以這個解釋也是不科學的。  如果把燭龍認為是一艘宇宙飛船所有的疑問就迎刃而解了:  「人面」,這個不難解釋,要表示一張人臉只需要一個輪廓加上一雙眼睛,頂多再加張嘴,比如現在網路上「^ ^」這個簡單符號也能表示一張笑臉。《山海經》中關於人面的描述極有可能是在形容宇宙飛船的頭部特徵,也就是指揮倉的外部特徵,是兩個隔開的透明視窗,遠遠地望去就是兩隻明晃晃的「眼睛」。視窗下面可能還有一條很明顯的線條或者是一個圖標形象地填充了「嘴」的位置。  「蛇身,身長千里」這是在描述飛船的貨倉,可能是多個長條型貨倉銜接而成,就像加長版的公交車那樣一節一節的,在古人看來不正是蛇的形態?身長千里就更好解釋了,當一個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看到一艘大型航空母艦時是什麼樣的感受?更何況是要滿足星際旅行的大型宇宙飛船。長千里是一個概述,這艘船很大很大,很長很長,從這一頭看不到那一頭,古人為了突出其特點所以說成是上千里。  「不飲,不食,不息」顯然古人還不能很好地理解機械,在他們的世界裡能動的「活物」都是要吃喝的,現在卻有一個沒見張口「吃」過東西怪物,能不奇怪么!這個怪物明顯是「活」的,因為在晚上的時候它會「張開」眼睛。眼睛一張開周圍數十里都被照的像白晝一般。這個「眼睛」其實就是飛船的探照燈,宇宙飛船有這種照明能力不足為奇。「息為風」就更好解釋了,就是飛船的動力系統在啟動時造成的強大氣流。  講到這裡我們用不著再懷疑了,燭龍就是一艘停靠在鐘山的宇宙飛船!  通過上面的解釋我們不妨再把古人發現宇宙飛船的經歷如實地再現:  話說古人甲這日路過鐘山,一不小心就發現了不遠處一個紅色的龐然大物,頓時驚呆在原地。怪哉!這是哪來的大野獸?長著人的臉,蛇的身子,難道這就是祭祀口中說的大龍?古人甲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握著簡陋武器的手不自禁地瑟瑟發抖,冷汗很快就浸濕他身上的獸皮。他不是不想動,是不能動,多年的狩獵經歷告訴他遇到危險的野獸時絕對不能撒腿就跑。在那個蠻荒的年代人多人食獸,獸多獸食人,他還年輕,還不想死。他想起了部落祭祀的話,在心裡把十八輩祖宗祈禱了個遍,蒼天啊,大地啊,河神啊,土神啊,管你什麼神啊只要保佑我不死,回去我一定多宰殺上幾頭肥羊多舂幾斤粟米祭祀來你們……  不過很快古人甲就發現了一些苗頭,情況好像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那個巨獸好像一直沒有動。  過了些時候,還是沒有動靜。  又等了許久,巨獸大龍依然沒有任何動彈。  莫非是死物?  古人甲心下竊喜,一下子又從冬天回到了暖意盎然的春天。幸哉,天不亡我邪!抬頭看看藍藍的天再看看綠綠的樹再看看五顏六色的花花草草古人甲長長地舒了口氣:原來這個世界是這麼的美好啊!  話說古人甲依然不敢大意,摸摸索索地爬到了怪物對面的一座高山上,在鐘山的某個山頭,偷偷地躲在石頭後面繼續耐心地觀察著這隻巨獸。  整整一天過去了,那個怪物沒有任何響動,看來八成是死了的。  這時古人甲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要吃怪獸的肉。祭祀說過,只要吃了這類猛獸的肉就能真為的勇士,一般的野獸見了他就得讓路。  趁著朦朧的晚霞,古人甲悄悄地向巨獸的屍體摸了過去。  就在這時天色突然大亮,古人甲又是一驚,怪哉,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毫不遲疑地躥進了樹從的陰影之中。等一顆忐忐忑忑狂跳不止的心慢慢安分了下來,古人甲這才探出了半個腦袋想看個究竟。這一看不打緊,乖乖,這哪是太陽,分明是怪獸的睜開的眼睛,眼光所掠之處通通變得如白晝一般明亮。  古人甲忙腳下一陣哆嗦,被發現了就慘了。此刻古人甲自殺的心都有了,懊悔不該貪這點小便宜。  不過這次又是有驚無險,那個龐然大物好像並沒有發現他。  又不知道過了多少時候,怪獸終於閉上了眼睛,四周立刻又成了黑黢黢的死寂一片。  古人甲不敢再待下去了,趁著夜色連滾帶爬跌跌撞撞地跑回了部落,並把這件事報告給了酋長和祭祀。  祭祀有些不信,因為先祖的記憶中並沒有記載這種怪物。但他還是派了幾個人跟著路人甲再去原地查看。  那怪物竟然還在,路人甲一行人等就特意留下來觀察這個怪物的習性。有了上次路人甲驚心動魄的經歷沒人敢靠近怪獸半步,只敢遠遠地觀察。  回去後他們把自己的見聞如實地報告了祭祀。祭祀這才信以為真,心下盤算一陣這才說道:「此物極有可能是傳說中的神龍,我等最好去拜祭一番免得怠慢神物降下禍根來!」  於是一行人捧著祭品在路人甲的帶領下紛紛來到了鐘山腳下。  祭祀大人壯這膽子戰戰兢兢地來到神龍面前跳降神舞,口中念念有詞。透露點小道消息,其實祭祀本人當時也是害怕得要死,深怕這怪物一個不高興就把自己生吞了下去。不過在這麼多族人面前怎能丟了臉面,不然以後還怎麼混?心下再怕也只能強撐下去,富貴由天,生死一搏,現下只能禱告先祖保佑了。後來,祭祀年老力衰之後,每當想起這次祭祀的經歷老人總免不了湧出一把辛酸的眼淚:其實祭祀也不是好當的!  飛船中的外星人看到如此多的野人突然出現在飛船下面也是慌了神,為了避免更多的接觸他們決定立刻啟航飛離地球。  只聽到一陣轟鳴聲響,飛船正式啟動了動力系統。漩渦產生的氣流使得地面狂風大作,有將不遠處一個池塘中的水也卷了起來,古人甲們在被吹得寸步難行,又被卷過來的池水淋得像只落湯雞。  只有祭祀在此刻激動不已:先人曰云從龍,必有風雨,然也!古人不欺吾也!古人不欺吾也!  回來後祭祀珍重地告訴大家:也哉,此物游騁天際,來往自在,翕然不見,乃上古九陰燭龍也。神龍也,鐘山之神,宜多祭祀以求風雨。  很多年很多年以後的我們只知道上古有一個關於燭龍的傳說,但是燭龍到底長什麼樣沒人說得清楚!  
推薦閱讀:

《山海經》(貳)
▲山海經海經新釋卷九  山海經第十四  大荒東經1--- 國學導航-山海經校註
多圖慎入,別說你懂山海經!八一八...
《山海經》五藏山經的分布(東山經)

TAG:宇宙 | 宇宙飛船 | 飛船 | 秘聞 | 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