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傳統節日的破曉地

  作者:西北大學中國節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韓養民

節日文化是一定時代人們精神風貌、審美情趣、價值觀念的反映,是人類生活的「活化石」,也是牽動人心最多、閃現民族智慧、傳承民族精神的載體,是社會粘合劑。然而當我們探幽溯遠,考其源流時,發現迄今為止,前人沒有為我們留下令人滿意的文字記錄,僅在一些史書中有隻言片語。絕大部分節俗起源的證據都已陳埋在不可復現的年代之中,再也見不到先民的生活啞劇,聽不到他們唱的歌,看不見他們跳的舞,許多史家常常苦於史料貧乏,望而卻步。節日的起源依舊隱藏在濃濃的歷史迷霧中,撥不開,理還亂。

近年,隨著國家對文化遺產的重視,考古學家的新發現,民俗學家的社會調查,為我們探索節日起源開拓了新視野。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起,學者們跳出前人藩籬,從多角度對節日文化作了較為系統的梳理,這不僅體現在以傳統的研究方法把節日文化從正史、野史到文人筆記小說的歷史堆積中梳理了出來,出現一系列超越前人的成果,而且還表現在引入現代研究方法,對節日文化之源及其發展過程作了較為有益的探索。

李穎科同志主編的《節日長安》叢書對傳統節日發祥地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它首創性地提出了傳統節日源於長安之說。節日文化是社會群體或地域間人們相沿成俗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從古代文化中走來,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的產生不是天馬行空,獨來獨往,而是要與一定區域的社會文明,如天文、曆法、數學、原始宗教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的時代,不可能形成節日,這是人所共知之事。夏、商時代,文化之謎重重。及至周人建都鎬京,周公制禮,把原始崇拜,祭祀鬼神之俗披上「禮」的合法外衣。「禮」是約束人們生活方式和行為的準則。漢朝人許慎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說禮是原始宗教信仰。金文「禮」字,左邊是神,右邊是行禮之器。顯然,禮有濃厚的宗教性特徵。節日文化與周文化結緣,尊祖敬祖、行春儀、祭春社、歲終祭百神(臘月)等節日習俗終於在周人的宗教信仰中孕育、萌芽。今日學者探討古代節日起源時,如尊祖祭祖等大量的材料都要從《周禮》、《禮記》中擷取。古代節日植根於深厚的周文化土壤里。鎬京自然成為傳統節日的破曉地。

節日文化的長河流入漢代,閃現出一道與西周時代大不相同的文化事象。首先是《太初曆》的出現,漢武帝採納司馬遷等人的建議改定曆法,司馬遷、唐都、落下閎、鄧平等人受命制訂新曆,以正月(建寅孟春之月)為歲首,改元豐七年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首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太初曆》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曆法,也是我國曆法史上一次重大改革,也為研究節慶文化提供了一個參照系和時間坐標。於是春節以正月為歲首,春節里有了驅儺、祭祖、祭神,削桃木梗,制神荼、鬱壘兩形象於門上(門神雛形)、官吏行朝賀禮、庶民用火烤竹使其爆烈發聲,驅山鬼,迎新年等一系列喜慶活動;正月十五日隆重祭太乙神(亦稱「泰一神」、「泰一」、「太一」或「太乙」)而形成張燈結綵之俗;上巳節祓禊,清明節掃墓、七夕節乞巧、中秋節拜月、節日間的皮影戲……一個又一個節日習俗興於長安且為社會群體認同。如果說西周時代是節日習俗的萌芽期,那麼,漢代承先啟後,為節日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歷史進入唐代,政治穩定、經濟發達,「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經濟的發達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極好的條件。盛唐之音,中唐之韻,匯成了一首諸調並見豐富和諧的交響曲。當此之時,備受社會關注的節日風俗亦進入劃時代的轉變時期,節日從昔日禁忌、驅儺、祓禊、禳除的神秘氣氛中脫離出來,轉變為娛樂型,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且向奢侈享樂方向發展。

在元旦,爆竹不再是驅鬼的手段,噼噼啪啪的響聲已象徵著歡樂與熱烈。「驅儺」轉化成街頭演出的小戲,莊嚴神秘的儀式變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元宵節祭神的燈火變成了人們游觀的花燈,上巳節祓禊為踏青所替代。中秋節由拜月變成了賞月、又增添了食月餅習俗;重陽節已成了賞菊盛會,每逢佳節「遊樂城觀」、「仕女如雲」的記載在唐代人的詩賦中比比皆是。

節日變得歡樂愉快,風俗生活內容也變得豐富多彩。大量的體育娛樂活動出現在唐人的節日里。盪鞦韆、放風箏、蹴鞠、打馬球、拔河、射箭、走馬、遊獵、鬥百草……形式多樣。不同季節、不同節日的活動內容也各異。儘管早在魏晉南北朝時,許多節日風俗已向娛樂型轉變,一些體育娛樂活動也在節日出現,但遠不及唐代變得這樣徹底,這樣普遍,尤其是節日觀念上的轉變。唐代有關節日的神話故事,也不再是那麼猙獰可怖,而變得生動滑稽,浪漫而又富有詩情畫意。唐玄宗偕道士游廣寒宮,月宮桂下,閑姝成群,歌舞迷人。魏晉時織女還被視為好吃懶做而被懲罰之人,唐代以後,她已成了真善美的化身。至於凶神惡煞的捉鬼門神,先由鍾馗道士取代,後又轉讓給秦叔寶、尉遲敬德二位將軍。繁榮的社會經濟帶來了輕鬆愉快的節日風俗,反映出唐代人民豐富的生活情趣。

節日文化源於長安,萌芽於西周,定型於漢,盛行於唐(中秋節定型於唐,盛於宋)。優秀的節日文化是沒有國界的,唐長安的節日文化不再為長安人所有,也不是長安人的專利,而是隨著漢文化的遠播,超越地域、民族、國界,東傳韓國、日本,南播東南亞。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長安節日文化有閃光的一頁。

今日讀長安節慶文化,如同跨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巍峨殿堂,觸目所見,奇光異彩,愈讀愈感到意蘊無窮,它如同一道精神大餐,滋養、愉悅了一代又一代國人。


推薦閱讀:

盧綸《長安春望》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唐詩鑒賞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花指的是長安的妓女…
吉利豪取第一,長安睡熊猛醒
諸葛亮北伐中原為何不聽魏延直取長安?毛主席點破真相

TAG:節日 | 傳統 | 長安 | 破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