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式中國教育毀了幾代人?
關注 於2012-04-05 16:11發表
只看該作者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作者:蔣元明 人民日報高級編輯有一個問題一直讓我困惑:諾貝爾獎中,如果說文學、和平獎與政治有關,那麼醫學、物理等獎應當是比較超脫的吧,幾十年來,中國大陸有被提名的嗎?如果說外國有歧視的眼光,那麼自己偉大的愛國科學家錢學森何以要感嘆中國的大學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呢?顯然,傑出人才的匱乏與教育有關。按說,中國是一個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度,從幾千年前的孔夫子算起,今天更是達到了空前程度。而眼下我們的教育可以更是徹底地從娃娃抓起,甚至從「胎教」就開始了。小孩三四歲會背唐詩、會算加減法簡直普遍得很;五六歲繪畫、識字、跳舞、彈琴、外語、數奧等等,甚至高難度的國粹京劇都能唱得有板有眼。上小學後就是各種輔導班、培訓班,連星期天寒暑假也不放過。絕大多數人認為,為了孩子有個好前程,必須提前抓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中國人到了歐洲就很不適應了。一位中國學者去德國做訪問學者,發現人家的小孩學齡前就是玩。問為什麼?人家回答:「我們這裡,學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不允許教授專業知識,社會上也沒有類似的培訓班。」有人希望老師額外多教自己的孩子一些知識,因為孩子智商高,還有檢測證書。德國老師堅決反對,說你應當讓你的孩子與同齡人同步。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像的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大腦變成計算機的硬碟,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人家教育專家說得更明確,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任務是快樂成長。孩子們的天性就是玩。你不讓他玩,他能高興嗎?不高興能快樂成長嗎?違背成長規律,拔苗助長,小時候好了,大時未必佳。你說中國人有幾個不明白這個道理的?可現實都這樣,人家讓孩子學你不學,就進不了好學校,考不上重點中學那不就毀了孩子一輩子嗎?現實如此,潮流如此,你有什麼辦法?有人形容中國孩子的形象:在家庭和學校高舉的鞭子下,背著沉重的書包,戴著眼鏡,在路上跋涉……我們的訪問學者最後得出結論,中國「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實是毀了中國一代又一代」。如何改變這種無奈的悲劇現實?顯然,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那麼國家呢?其實,許多歐洲國家是運用國家的力量予以阻止的。德國憲法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匈牙利立法規定:嚴格禁止教授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學習寫作、閱讀、計算等。國法大於天,毛主席他老人家號召要教育改革,他怎麼就沒有想到修憲立法呢?也許老人家還沒來得及吧!中國的現行教育與「中國製造」相匹配。「中國製造」讓中國走出貧困,進入小康。可中國要真正富強起來,全面現代化,必須跨入「中國創造」。「中國創造」再靠「硬碟腦袋」是不行了,必須要有會思考、有想像力的「創新腦袋」,而「創新腦袋」必得從娃娃教育就得開始。
推薦閱讀:
※「乾爹政治」污染中國
※《中國人比韓國人少什麼》讓人驚心動魄
※中國中堂畫
※中國大運河重生之路
※中國人,為什麼宗教情感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