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重「資本」不「育人」 12-新論-解放日報
07-29
不能只重「資本」不「育人」
吳遵民近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董藩一句出格微博——「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引發了國人的強烈質疑。隨後其澄清觀點,聲明「那僅是對我學生講的勵志的話,他們基本都進商界」,「假如學了那麼多年,進入商界卻不成功,既是老師的失敗,也是學生的失敗」。最後,他表示「中國人有一個缺陷,喜歡錢卻不明說錢,更不允許一個教授談錢。我是教房地產的,必須跟他們談錢、談投資,這是我的專業。我們是在討論投資與經營,不是討論道德與修養」。然而,這番言論非但沒有平息眾怒,反而引發了又一輪「教師該不該用金錢來衡量學生」的熱議,教育界內部也展開了一場對教育者自身修養及教育價值觀的討論。古今中外,對教師都有一份厚重的期待與尊重。為師者也憑著對職業的信仰、對古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的虔誠,恪守教育者的社會使命,自覺地肩負起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但是,不知從何時起,教師的育「人」功能開始淡化,追逐名利的現象卻日漸盛行,甚至到了公開宣揚的程度。那麼,教育究竟是什麼?它應該具有怎樣的功能呢?對此問題確非一言兩語所能說明。例如,有人認為,教育具有指導就業及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要目的;也有人認為,教育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還有人把教育看作是「投入一塊美金可以產出四塊美金的收益」的「資本」。「教育是最好的投資」的所謂「人力資本」學說,就因美國芝加哥大學農業經濟學家舒爾茨對學校教育發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經濟成長的關係作了經濟學上的測算以後,而得以廣泛流傳。然而,「教育投資論」旋風颳了一陣後,便受到了社會的強烈質疑。有人提出,當教育的目的與「產品」或「商品」等功利性的東西掛鉤後,教育所具有的本質屬性——即對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發展是否還存在?教育對人文精神的弘揚及道德素質的培養是否還需要被重視和強調?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當國際社會正在為「人才過剩」(學校的人才培養超過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的狀況而擔憂和困惑時,美國教育家赫欽斯提出的「學習社會論」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赫欽斯認為,教育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國家或經濟的繁榮」,而是應該使每一個個人的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並使個人的人格臻於完善。他尤其對「教育投資」理論提出了強烈的批判,並提出,為經濟目的培養人才,實乃教育最大的失誤。「教育機關並沒有因為『人才過剩』而關閉的原因,就恰恰證明了教育除了有推動經濟發展的功能以外,其實還有著更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培養健全和健康的人。」應該說,無論是推動經濟發展,還是繁榮社會,都不是教育的本有之意。教育的基本目標或根本目的,應當是培養「合格公民」。而合格公民的基本定義,首先是正直的、明辨是非的公民,同時是善良和睿智的公民。因此,把發展教育與繁榮國家聯繫起來,是拔高了教育的功能底線;而把教育直接與「金錢」掛鉤,則是嚴重歪曲了教育的本質。由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這場爭論的實質,並不是教授可不可以談錢的問題,也不是該用什麼觀念去對學生進行勵志的問題,而反映出整個社會在功利主義的侵蝕下,已經對「是」與「非」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斷。大學教授對自己弟子「嫌貧愛富」的言論,既反映出教育功利主義的傾向,也暴露了整個社會人生觀、價值觀的導向性危機。近年來,「范跑跑」、「房倒倒」、「瘦肉精」等一連串關乎國計民生的社會惡性事件的出現,就已經清楚地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社會一定程度上迷失了方向,而缺失了「育人」立場的教育者更加劇了這一社會信用危機的爆發。不爭的事實是,承載著民族重負、國民期待和希冀的教育,在社會的變革與發展中,由於功利主義、利己主義思潮的侵襲,開始偏離自身的準則和立場。然而,沒有正確價值觀指引的人生,是無方向的人生;沒有理想、沒有道德追求貫穿的人生,是無信仰的人生;沒有社會使命感、沒有願為民族作出貢獻的人生,更是一個與歷史發展和人類進步相悖離的人生。因此,任何一個獻身於教育事業的人,都應該具有這樣一份自覺和信念:把教育的真正重心與關注點放在陶冶學生情操、滋潤學生心靈、煥發學生精神與意志、提升學生人格魅力與精神品質的層面。提倡讓教育回歸「育人」的功能底線,而莫以財富論英雄,已迫在眉睫。(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推薦閱讀:
2011年4月23日 12:12-新論 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吳遵民
推薦閱讀:
※新秀麗完成TUMI收購,以及,蕾哈娜和Manolo Blahnik出聯名系列:浮華日報
※水煮日報第262期:中國古代的奇葩皇帝
※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6.10.09)
※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杭州日報
※人民日報:婚姻擠壓現象凸顯,剩男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