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分配」畫大餅,一個富強的中國與百姓無關 [和訊博客]

「三次分配」畫大餅,一個富強的中國與百姓無關[原創 2006-07-06 17:05:39 ] 發表者: 粲然一笑

反反覆復的在報刊上看到北京人恩格爾係數逐年下降的消息,但另一個更能反映中國人生存狀態的基尼係數卻很少見諸報端。「民以食為天」,媒體更關心的是老百姓「吃」的變化;而老百姓與社會財富的關係則顯得過於敏感。俗話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說出來就是麻煩!

怕麻煩可以不說。但麻煩就是麻煩,不說更是大麻煩。

中國這些年的變化很大,甚至在某些外人的眼裡已強大到足以威脅他人。但為什麼在老百姓心裡總是感覺這一切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呢?

據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發布的《對中國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現狀的總體判斷》稱,反映當前我國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已達到合理值的上限0.4左右,而且這還是在各種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難以準確估計的情況下做出的,如果把後者也算上,則計算出的實際基尼係數肯定要大的多。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白津夫教授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透露,我國的基尼係數在進入新世紀後基本上在0.4以上的水平發展,2003年達到0.46後繼續增加。

短短二十來年,中國從一個收入分配最為平均的國家,一躍成為貧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之一。

據一份保守的數字統計;中國每年有近6000萬以上的災民需要救濟,有2200多萬城市低收入人口享受低保,有7500多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需要救助。另外還有6000萬殘疾人和1.4億60歲以上的老人需要社會提供幫助。

如何解決這些人的生存問題乃至徹底縮小財富差距,有人為此畫了一張「第三次分配」的大餅;

成思危說:初次分配一定要講效率,就是要讓那些有知識、善於創新並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勞務報酬,首先富裕起來;二次分配要講公平,政府應當利用稅收等手段來幫助弱勢群體,建立全面、系統、適度、公平和有效的社會保障體系;三次分配要講社會責任,富人們應當在自願的基礎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財富,幫助窮人改善生活、教育和醫療的條件。

然而,現實社會中又有多少「富人」願意拿出自己的財富參與「第三次分配」呢?且不說中國的「富人」到底有多少已經擺脫了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就說麻木僵化的民政部門和狀若漏勺般的福利保障機制又如何能保證「第三次分配」的公平公正呢?由此看來這張「第三次分配」大餅實在是靠不住的。

專家們之所以看好「第三次分配」可能是源於這樣一組數字;美國捐贈基金會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美國2005年慈善捐贈為2602.8億美元,人均捐款額約870美元。同樣貧富差距問題嚴重的美國通過這樣的渠道累積的財富,每年可以佔到美國GDP的9%。這樣龐大的一筆款項當真是一次社會再分配了,只可惜那是屬於美國窮人的。而中國的情況是;2005年民政部直接接受社會捐贈加上其他社會慈善組織的捐贈款不到8億美元,人均捐款以最為富裕的上海為例僅為區區1.7元人民幣。顯然,中國窮人的大餅和美國窮人的大餅一比成了餅渣。既便這樣的捐贈數字,據中華慈善總會統計,其中也只有15%來自中國的富人,其餘均來自國外和中國的平民百姓。

中國的「富人」們何以至此呢?

現在各種富豪財富排行榜火熱一時,而我們從沒聽說有過慈善富豪排名榜。更多的企業家們只是在抱怨沒有專門規範慈善公益組織的法規條款;企業捐贈越多,納稅就越多。而國內企業非稅負擔太重,也嚴重影響了企業家們的捐贈熱情。中國的慈善機構維持壟斷格局,使慈善事業依附於政府,無法變成真正的社會公益活動,無法吸引更多富人的財富流向公益事業。有人比喻政府在慈善事業中的角色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而這正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大忌。

看來「第三次分配」離中國百姓還著實有段距離,這張誘人的大餅短時間內也僅僅是畫畫而已。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經濟學50人論壇」上說:我國市場經濟框架已經基本建立起來,在這個基礎上,「結果不平等」的問題需要認真對待。「中國實現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條件已經成熟」,起碼在財政上已可以支撐這個龐大的福利體系。也許,我們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第三次分配」;我們所需要的只是決策者的大智慧而已。

推薦閱讀:

ELLE世界時裝之苑的博客 -米蘭發布2012秋冬男裝系列
變態殺手靠性侵尋滿足感 涉嫌姦殺3人猥褻14人 - 真光的日誌 - 網易博客
趙鑫珊的博客
倪萍為啥拿自己長相和身材說事?—閻兆偉.blog的博客—強國博客—人民網
十二經脈與時辰流注 - antnation的日誌 - 網易博客

TAG:中國 | 博客 | 富強 | 分配 | 百姓 | 和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