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宗的智慧 (二)

禪宗的智慧(二)禪宗的智慧 (二)2017-08-0636品國學講堂

成自在人第三句話就是「成自在人」。所謂「自在」,就是自由自在。我們沒有任何煩惱的束縛了,那不就是自由自在了嗎?做「自在人」是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教里描寫的佛、菩薩追求的就是一種大自在的境界。《心經》的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菠蘿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怎樣才能成自在人呢?什麼是大自在境界?禪宗里也有描寫,就是「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路未曾踏著一片地」。這句話一般不太好理解,而佛教通過這句話要告訴大家的是,不要被外在的相狀做牽動,你雖然整天在吃飯、走路,但不會被米、路這些外境所干擾,而你也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外境。修禪並不是要你躲到什麼深山老林里去,什麼東西都見不著,好像這樣就不會被外境干擾了。其實就算到了深山老林裡面,要是你的心不凈的話,種種妄想念頭可能比你在熱鬧的地方更多。禪宗講,心凈了,佛土才能凈;心不凈,到哪都躲不掉。在這個花花世界裡,如果你能做到對境不起心、不起念、不著相,那你就自在了。我給大家講了上述三個步驟,即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有些人聽了我這三句話,覺得很有意思,就問能不能再對上三句,讓它成為一個對聯呢?我想了想,覺得對上這三句話比較好,今天也奉獻給大家:行慈悲願、啟般若慧、證菩提道。這三句話應該算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精神。

行慈悲願大乘佛教從哪裡入手來教化眾生呢?就是從慈悲入手。慈悲就是與樂拔苦,對眾生要行慈悲,而對你來講,這也是一個修證的過程。慈悲就是你的本分事。啟般若慧第二句話「啟般若慧」,「啟」就是開啟,而「般若」本身就是智慧的意思,那麼為什麼不直接把它翻譯成智慧呢?因為它跟一般的智慧不是一個層次的,我們平時講的智慧就是指一個人很聰明,或者這個人對事物能夠分辨得很清楚。人類的認識就是從分辨開始的,我們講一個東西是方的,這是相對於圓的、三角形的來說的,可是正是這種思維方式讓我們產生了分別心、執著心。

在佛教看來,最基本的分別就是我和他人的分別,即「我執」,一切煩惱歸根結底都是來源於「我執」,將我和他人對立起來就會產生種種煩惱。要怎樣才能破除這種分別與執著呢?那就是要用一種般若的智慧。所謂般若的智慧就是要消除這種分別,它是一種平等的智慧,用《金剛經》里的話講,就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金剛經·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所謂平等、無分別,就是認識到一切事物是本來清靜的,本事皆空的。為什麼說一切事物本來皆空呢?因為現象世界的事物都是因緣而生,沒有獨立的自性,因緣聚會,才有生命體。所謂生命體都是由「五蘊」聚合而成的,即色、受、想、行、識。所以佛教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沒有獨立的自性被稱作「無我」,因緣一旦散了,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現象世界的事物是沒有恆常性的,是剎那生滅的,這被稱作「無常」。一切生命體都有生、老、病、死的過程,一切生命體都有生、老、病、死的過程,一切非生命體也有成、住、異、滅的過程,因此,佛教才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般若的智慧要我們看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認識到這一點你就不會產生種種顛倒妄想,也不會再執著。只有這樣,你才會擁有平常心,不會去計較得失。佛教就是要用般若的智慧去消除分別心、執著心,以及因此產生的貪、嗔、痴「三毒」。貪就是貪得無厭,嗔就是惱怒,痴就是不明事理。人們的一切煩惱就來源於這「三毒」。也許有人會問佛教講消除「執著心」、破除「我執」,這與追求人生的目標有沒有矛盾呢?我想這是兩個問題,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追求呢?佛教並不是不讓你有人生目標,而是要你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人最難的就是認識自我,把自己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如果你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上,追求這個追求那個,那很可能就會出問題。可是一旦你把自己放在恰當的位置上,在這個位置上做到最好,就能真正回歸自我,獲得自由,這並不是執著。我們不要把兩種執著混淆了,做事情要有一種執著心,這是佛教所提倡的「精進」,它不同於那個要破除的「我執」。

證菩提道第三句話是「證菩提道」。據《法華經》,佛是為了一個大因緣來到這個世間的,這個因緣就是開佛知見、石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知見就是般若的智慧。那麼佛教追求的是什麼呢?佛教追求的就是「證菩提道」。菩提就是覺悟。般若的智慧就是讓你悟到自己的本來面貌。禪宗常問,父母未生你前,什麼是你的本來面貌?那就是什麼都沒有啊。佛教強調,覺悟人生,認識到自我,而不是被現象世界的我牽著鼻子走。如果回歸到真正的自我,那你就是自由的,現在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我的淪喪。之所以會有煩惱,覺得不自由,是因為你還沒有認識到必然。如果你認識到必然,那麼你就有自由了。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把握。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法律、規則都是一種必然性的體現,是不能隨便違背的,違背了就要受到懲罰。你認識到必然性,按照必然性去做的話,那麼無論到哪裡都是自由的。為什麼孔子講到了七十歲就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因為七十年的人生經歷讓他能夠充分了解人生的規則。當然也不一定要到七十歲,這要看個人的悟性。我在七十多歲時,還是達不到「從心所欲,不逾矩」,有些人不到七十歲就能覺悟。前些日子,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這個節目採取的是大連一個叫「愛心之家」的社會機構,它是專門收養那些父母都是囚犯的「孤兒」的,其中就有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她父母都在坐牢,她只能在外面流浪撿破爛。在流浪的過程中,遭受到種種歧視、侮辱、打罵。但是,她說,她在受到別人打罵的時候從來不還手、還口。主持人就問她:「為什麼不還手、還口呢?」她答道:「要是我去還口,他還在罵我,這不就吵起來了么,那就等於我自己換了個嘴在罵我自己。要是我還手,他就會變本加厲地打,那就等於我自己換了一個手在打我自己。」我們看到,這個女孩小小年紀就能悟到這一點,有這樣一份平常心,我覺得她的悟性就比我高。總的來說,我們要有一種覺悟,這樣才能回歸自由自在的我。

活在當下值此,我就講完「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行慈悲願、啟般若慧、證菩提道」,有人就會問:是不是還有個橫批?橫批就是四個字:「活在當下」。佛教並不是脫離世間生活的,恰恰相反,它是要求從當下做起的。大乘佛教興起後,它對小乘佛教最大的批評就是「欣上厭下」。

「欣上厭下」中的「上」就是菩提、涅槃,「下」就是生死、煩惱。小乘佛教把「上」看得很重,拚命地追求,把「上」、「下」看成是對立的,但其實二者並不矛盾。佛教並不宣揚命定論,命運完全是由自己決定的,造這樣的業就會受這樣的報,天堂地獄只是一念之差。如果你覺得好像生活在地獄裡一樣,你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念,心念一轉,人生也會改變。

因果推論是兩方面的,它並不是要你消極等待,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可以改變命運,這叫作「命由己定」。因此,佛教強調的是當下每個人要靠覺悟來解決自己的生死、煩惱問題。
推薦閱讀:

天真:只貴眼明,不論境界【禪宗大智慧五】
智慧旅遊咋做才智慧?
禪學的生命智慧 二、禪的傳承
郎郎智慧圖書室恭祝長庚書庫建館兩周年【生日快樂!】
麥揚:寬恕是一種智慧

TAG:智慧 | 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