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與信仰(二)

九、參照系及其轉移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 :23)。「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當我們說某體的速度時,我們必須假設另一物體不動,以它為參照物,看該物體與參照物相對位置的改變,而決定其速度的大小。為了表示物體的相對位置,我們可以用坐標來表示。最少要用多少個坐標才可以完全地把物體的位置表示出來呢?可以想像空間中有一點叫原點,由原點向左右劃一條無限長的線叫X軸,由原點向前後劃一條無限長的線叫Y軸,再由原點向上下劃一條無限長的線叫Z軸。這 X,Y和Z三條軸就組成了一個參照坐標系,因空間中任何一點的位置都可以用它在X,Y和Z軸上的投影距原點之長,也就是X,Y和Z這三個坐標來表示。現在假設有兩個參照系。對參照系A,一物體X軸坐標是X1[M. Wen1],而同一物體對另一參照系B的X軸坐標是X2。如果開始時A和B重合,其後B以速度V在X方向離開A,則經過時間T後,X2等於X減去V乘T。又由此得出,如果對參照系A而言,物體在X軸上的前進速度是U1,則對參照系B而言,物體在X軸上的前進速度U2等於U1減去V。這種參照系的變換叫伽利略變換。如果對兩坐標系而言所經過的時間都是相同的,則叫牛頓參照系。如果一坐標以等速離開一假定不動的坐標系,則該坐標系叫慣性坐標系。舉例來說,火車A以每小時四十里的速度前進,火車B則以每小時六十里的速度在另一條平行鐵道上前進,則坐在火車B的人假設A不動時,會測量出自己火車的速度是每小時二十里,而坐在火車A的人假設B不動時,會測量出自己的火車的以每小時二十里速度往後退。另一種參照系叫加速參照系。該參照系是以加速度對一假設為不動之參照系移動。這時同一物體對兩參照系而言,所受的作用力會不同。舉例來說,如果電梯以等速度上升,則電梯內人的重量跟地面上的相同。但如果電梯以加速度上升時,人的重量會增大。太空人升空時便需要忍受這增加的重量。科學家愛因斯坦,便向人類宣揚他所發現的名為『時間』的第四空間。他認為對於兩個互相移動的參照系,同一物體所經過的時間是不相同的,故參照系是一包括長闊高和時間的四度空間。他的真知灼見,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夠體會到呢?物理學指出了長闊高外的另一道空間,類似地,聖經也指出了物質世界之外的另一個名為「靈性」的世界。人是「一個有靈的活人」 (創二:8)。故「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立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可以想像神是生活在一個有多度空間的世界裡,故他在我們周圍,我們的五官卻無從知曉,正如聖經說:「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徒十七:27-28)。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他可以作我們這些生活在時空四度空間的人無法作的事:如以水變酒(見約二:1-11);以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見太十四:15-21);及在關閉的房間自由進出(見約廿:26)等。在物理學上參照系的轉移,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靈性方面參照系的轉移,而聖經也曾多次提到這種轉移。當一個人還未信主時,他是個屬世界的人,他曾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而採取一定的人生態度。雖然每個人的人生觀不同,但總的來說,他是以世界為參照系的。世界上,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很多人也會盲從附和這種短視自私的人生觀。不錯,有一部份人會不滿意這種人生哲學,想擺脫。但由於他仍是以世界為參照系,他沒有力量離開這種世俗的控制。保羅對於這種人生有一段非常生動的描述:「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弗二:2-3)。我們不喜歡聽的字是『罪』。,我們很容易自以為是,自以為了不起。我們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我們和那些比不上自己聰明,比不上自己行為端正的人相比。結果便很容易顯出自己的聰明和正直。但神的要求是「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當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時,其根據是世人「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當我們肯謙卑地來到主前,肯以神為我們的參照系時,我們便會發覺自己的罪惡。難怪先知以賽亞在見到神的榮耀時,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賽六:5)。難怪彼得在見到神的愛子耶穌時,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路五:8)。難怪多疑的多馬在見到復活的主後,說:「我的王,我的神」(約廿:28)。聖經告訴我們,當我們肯以神為參照系,承認自己的罪,接搜受神所設立的救恩時,神便直接把我們遷移到他的國度里。保羅說:「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里,我們在愛子里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西一:13-14)。又說:「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正如由一個坐標系轉到另一個坐標系時,物理量會改變一樣。當一個人從世界遷到神的國時,他的一切都會改變。首先,他的心靈會改變,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其次,他所享有的時間會改變,因他已得了永恆的生命。再其,他的身量會漸長,因他得到『純凈靈奶』滋養(見彼前二:2)。聖經說:「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4-6)。請注意這裡說到兩個一同:一同復活,一同在天上。信了主的人是不再受死亡的威脅的,因基督已戰勝了死亡。此外,信主的人是與基督一同坐在天上神的坐標系中。既然坐在天上,便有屬天的品性。這些品性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這是何等大的福氣!

十、時間

「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詩篇九十:4)。「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神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後三:8)。「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12)。對於物理學家,很容易提出有關時間的四個基本問題:第一個問題:時間到底是真實存在的嗎?物理學家的答覆很爽脆,其答案就是:這個問題對於物理學家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不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找答案。這個問題的解答,已超出了物理學的範圍。科學家根本上不可以給時間夏定義。時間是由空間某些物體的運動來規定的。比方,從地球的自轉或繞日公轉,音響的振動或銫原子的旋轉等。但這種運動本身便需要由時間及空間來量度,缺一不可。反過來,物體在空間位置的轉移,也可以由時間及運動來決定。這種時間、空間及運動的三角關係,使物理學家感到困惑。至於聖經,對於這個問題的答覆是肯定的。聖經第一章第一句『起初神創造天地』,就表明時間是存在的,它象愛一樣,雖然不能用物理的嚴格方法來給它下定義,卻是真實的。不但如此,在它存在以前,就有了神的存在,它是神所創造的。第二個問題:時間是只向一個方向移動嗎?我們能否使時間倒流呢?古今中外無數人士,都在希望時間可以倒流,或者停留不動。中國古代秦始皇派五百童女往東瀛求取不老神丹便是一例。西方莎士比亞名劇『李察第二』中便有『喚回昨天,懇求時間迴轉』的句子。對於時間的迴轉,日常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樹木總是先開花後結果的,不會是先結果後開花;我們是先打開電源的開關,電燈才亮,不是電燈光亮,電源的開關才打開。這種先後的順序,表明時間的流動是由過去流向未來,是不可以使時間倒流的。從邏輯上來說,時間倒流是不合邏輯的。比方,某人在今天上午十時因車禍而死亡。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他的一位朋友可以航行到過去,比方倒流到上午八時,便可以對那位將會發生車禍的朋友警告說,他將會在十時被汽車撞死,他受此勸告便整天不出家門一步,他又怎會在上午十時意外身亡呢?我們知道我們的一舉一動正以光速向外傳播,故如果我們可以超光速航行,則可以航行到過去,可以看到赤壁之戰或秦始皇建萬里長城。但由於物理學的結論是人不可以超光速航行,故人類不可以航行到過去中去。聖經記載到希西家也明白時間的單向流動性。他對先知以賽亞:「日影前進十度容易,我要日影往後退十度」(王下廿:10)。也就是說使時間加速較容易,近代化學上常用的催化劑便可以使化學反應加快,但要時間往後倒流,便是違反自然規律,這需要一位支配自然規律的神才可以做到。聖經對於時間是否可以倒流的看法與物理學家的看法是一致的。聖經強調時間是掌握在每一個人的手裡,時間是一去不再回頭的了。所以聖經教訓我們『要愛惜光陰』(弗五:16)要『數算自己的日子』(詩九十:12)。由於時間不可以倒流,所以我們按時間的先後次序分成過去,現在和將來,聖經對於這三 段時間,都有很重要的教訓。對於過去,保羅勸勉我們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腓三:13)過去的失敗,不應使我們喪志;過去的成功,也不應使我們驕傲。無論成功與失敗,我們都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努力向前。另一方面,由於神不受時間單向流動的物理定律的控制,故他很容易航行到過去中去。故在審判的日子,他能按我們過去在地上的行為來審判我們,便毫不為奇了。「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來四:13)。「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閑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十二: 36)。對於將來,耶穌的門徒雅各有一段很生動的描述:「嗨,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麽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四:13-14)。在這裡雅各告訴我們一件事實,就是明天不是掌握在我們的手裡的。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甚麽事。為此耶穌勸告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4)。他提醒我們天空的飛鳥,雖然不耕種,也不收成;天父尚且養活;地上百合花,雖然不勞苦,也不紡線,天父尚且給他榮華的裝飾。我們比飛鳥和百合花貴重得多,天父必然看顧,故實在沒有甚麽理由為未知的明天而憂慮。聖經非常強調今天的重要性。耶穌設了一個比喻,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麽辦呢?又說,我要這麽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罷。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十二:16-20)在這裡耶穌提醒我們要現在立刻思想永生的問題,靈魂歸宿的問題,因為只有現在才是真正屬於的,我們不知道何時創造靈魂的主要收回我們的靈魂。聖經應許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後六:2)盼望能把握現在這個時機,接納救恩,得到拯救。現在討論第三個問題:時間的長短是否可以改變呢?愛因斯坦相對論,也同樣地指出時間沒有絕對的。所謂絕對的時間,就是把時間看成一道由過去流向未來的穩定不變的時流。時間是事件發生的一種順序,它必須以某種事件指示,否則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這個銀河系的中心距地球是三萬光年,故我們現在用天文望遠鏡所看到的銀河系中心的星球,是三萬年前的,至於它現在的「廬山面目」如何,我們要等三萬年才可知道。當我們打開聖經時,便會驚訝地發現,聖經早已指出神是時間的掌權者,他可以隨意使時光減速或倒流。早在三千年前,先知摩西便受神的感動,寫下這樣的句子:「在你(神)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詩九十:4)。其後,主耶穌的門徒彼得也說:「神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後三:8)。神所處的體系跟我們這個宇宙的體系並不相同,因為這個宇宙是他造的,他必然不屬這體系,不受這體系的限制。所以以神看來,不外乎是一日,但在世上已渡過了一千年,這是可以理解的,是與最新的物理的理論相符合的。當然,聖經上說的一千年,不一定是剛好一千年,而是指非常長久的時間。今天一些科學家估計地球的年齡為四至五十億年之間,但跟據聖經的估計,地球的年齡不外乎是一萬年左右。如果我們明白神在一天內作成的事,以人類的坐標來看也許是數億年,便不會認為二者有何衝突之處了。現在讓我們回到最後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是否有開始,有結束,還是無始無終呢?關於時間的開始,我們在第一章早已指出。企圖把神推出科學範圍之外的科學家提出了大爆炸的宇宙來源論。但我們很容易提出一個問題,就是誰造成大爆炸的物質呢?科學家發覺宇宙在不斷膨脹中。但他們也認為銀河系間的萬有引力,會使這樣膨脹的速度減慢,最後停止,然後縮小。他們估計在大爆炸後四百億年,這個宇宙會縮小,然後經過四百億年,大爆炸又再開始。這樣宇宙是一個循環不息的周期,時間的結束,也就是時間的開始。但支持這個理論的科學根據很少,他們唯一的根據就是我們這個銀河系邊緣的擴展比我們這個地球的緩慢。但由於它們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達五十億光年,故我們所獲得的資料可能受時間的影響,也可能受空間或星球運動的影響,我們根本無法分別。此外,我們看到的那些銀河系的星球,不是現在的星球,是五十億年前的星球,我們根本上無法知道它們現今的位置,我們怎能由此得到可靠的結論呢?如果這個周期性的理論是對的話,我們便不能不同意哈頓(Jams Hutton)所說的:「我們找不到開始的邊緣,也不知道何時會結束」。我們都會聽到過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先有母雞呢,還是先有雞蛋。不承認神創造的科學家唯有無可奈何地說不是先有母雞,也不是先有雞蛋。換句話說,也可以說是先有母雞,也可以說是先有雞蛋。類似的,科學家說時間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你對這答案滿意嗎?聖經對這問題的答案是非常清楚的。我們在第一章已指出,「起初神創造天地」(創一:1),這幾個字清楚地告訴我們,在未有時間,未有空間,未有物質,未有宇宙之先,神已存在。時間是神創造的,故時間是有開始的,當然很自然的問題是:「神是誰造的?」當以色列人在埃及受盡迫害時,神顧念他們的苦楚,揀選摩西去見埃及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地領出來。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4你們這裡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出三:13-14)。神自稱他是自有永有的,他掌握時間(見詩九十:4;書十:12-14;王下二十:1-11),控制空間(見約翰二十:26),改變物質(見太十四:15-21)。時間是否有結束的一天呢?根據上面的周期論,時間是不會結束的,但假使宇宙結束呢?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有一天是會結束的。那時時間會結束嗎?那時,我們(假設還有我們)沒有任何方法來觀察和量度時間的改變。雖然照形而上學來說,時間仍可以存在,但根據相對論的看法,那時是時間的終了。聖經對於這個問題也有非常肯定的答案。聖經告訴我們,不錯,有一天這個宇宙要過去,但神會另造一個永存的新天新地。「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嘎,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一:8)。我們知道阿拉法是希臘文的第一個字母,俄梅嘎是希臘文的最後一個字母。這位創始成終的全能的神,要永遠在新天新地中與我們同在,這是何等大的福氣!

十一、質量和能量的關係

「因為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卅三:9)。「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著能力的」(路一:37)。「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著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來十一:3)。質量與能量根本上是同一樣的物理量。經過簡單的運算,愛因斯坦找到了表示多少質量完全消滅時可以改變成多少能量的公式:E=MC2。其中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這個公式無疑是人類科學史上最有名的公式。這個公式解答了不少物理學上懸而未解決的問題。比方為何太陽可以連續放射光與熱達數十億年。如果太陽用燃燒石油的方法來放熱,地球早已變成冰凍的世界了。太陽由大量的氫組成,在氫原子氫原子熔成氦的過程中其質量減小,此減小的質量便以巨大能量的方式釋放出來。這個公式也解答了為何鈾和鐳這些放射性物質可以繼續放射達數百萬年。這當中也是質量轉變成能量的過程。在相對論發表以前,科學界把宇宙看成由兩種不同的東西組成。一種是肉眼看得見,有形狀,有質量,能產生慣性,能反射光線,能佔據空間的物質。另外一種是肉眼不能看見,沒有形狀,沒有質量,但能產生作用的能量。愛因斯坦的理論把二者合為一體。所謂質量不過是濃縮的能量,故質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質量,二者不過是狀態不同罷了。雖然原子彈的爆炸證明物質可以轉變成能量,而在實驗室中,也有能量聚合成質量的例子。一九四八年,巴力克(BlacKett)便因把γ線改變成正負電子偶而獲諾貝爾物理獎。但轉變了的物質或能量,是微乎其微的。人類到目前為止,尚未能用較簡單的方法,大量的進行質與能之間的互換。也幸而如此,否則一個歹徒把一張台的質量全部變成能量,就足以毀滅整個城市了。當我們知道質能可以互換的時候,打開聖經,讀到:「因為他(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卅三:9)。又說:「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著能力的」(路一:37)。你能不感到驚奇嗎?早在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的二千年前,聖經已經記載了質能互換的可能,並指出神是用他帶著能力的話語來創造這個物質世界的。「神說要有光,就有光」(創一 :2)。「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藉他口中的氣而成」(詩卅三:6)。神先用話語的權能,創造了光,然後再創造這個物質世界。這與近代光能是最基本的能量何等符合!事實上,聖經早已指出光是一種能量:「他的輝煌如同日光,從他手裡射出光線,在其中藏著他的能力」(哈三:4)。宇宙萬物從何而來?這是每一個稍有思想的人都會提出的問題。雖然有自以為是的科學家提出或相信某一套解釋宇宙萬物來源的理論,但不少實事求是的科學家都承認自己的無知。不錯,科學家可以提出千百種似乎合理的「宇宙來源」,但進一步的分析卻可以從中找到不少漏洞。因為萬物都是從神而來,在創造的過程中,人並不在場觀察,而創造的過程早已停止。故除了藉著神所啟示的聖經,人不可以知道原始物質為什麼要出現?它從何而來?它是怎樣形成的?聖經不是一本科學教科書,它雖然沒有極其詳細地敘述宇宙被造的每一細節,但它對上述三個問題都有肯定的答案。我們已說過神創造宇宙的目的是為了彰顯他的榮耀。宇宙萬物都是由能量聚合而形成的。他製造的方法是「說」。因為他的話帶著能力,所以他說有什麼,就有了什麼。這種創造宇宙的方法記載在數千年前寫成的聖經創世記上,但卻與最新的愛因斯坦質能可以互換的理論吻合。聖經對這一創造過程有很簡括但卻非常合乎科學的敘述:"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著神的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來十一:3)。又說:「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一:3)。我們已經說過,E=MC 2是一個極重要的公式,現在的中學生都可能聽過,但聖經也敘述一個極重要的公式E=MC 2哩!我們說過聖經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基督),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這句話可以簡化成:永生等於人接納基督。永生在英文是Eternity,人是Man,基督是Christ。我們可以把Eternity = Man to Christ寫成E=MC 2。E=MC 2是物質世界的公式,也是靈性『世界』的公式哩!我們已分別討論了空間、時間和物質,這三者是構成宇宙的基本材料;類似地,神也是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的神。美國莫瑞士(Moris)博士所著《許多不可辯駁的事實(Many Infallible Proofs)》及中國盧約翰牧師所著《現代科學與基督教信仰》都對三種基本量和三位一體神二者的類似關係有精闢的見解,茲簡述如下:首先,所有物體都依據不可見和無處不在的空間而存在。空間到處表彰物質和(或)能量,而這物質和能量本為一,它們必須通過時間驗證出來。同樣的道理,聖父是不可見和無處不在的源頭;他通過聖子顯明出來,而神人二性的聖子又藉著聖靈運行出來。宇宙並非由三樣截然不同的成份相加而成,它是由三者完美地混合而成。空間是無限的,時間是沒有結束的,而任何一處的空間和在任何一刻都會有物質(或)能量存在。神也不是分成三個獨立的神,而是三位一體的神,正等於一加一再加一不等於一,但一乘一再乘一就等於一一樣。此外,時間、空間和物質這三者都各自有三重組成。空間有三重結構:直線是最基本的空間,平面是可見的空間,而立體是可驗證的空間。時間有三重存在:未來是時間的源頭,它是肉眼不可見和尚未經歷到的;當時間往後流時,在現在便可以經歷到時間的實在;過去則是已經歷過的,或說已成歷史陳跡的時間。物質則有三重組織:特別發生的現象是藉運動使我們感覺到,而運動並不會無中生有,它是由不可見的能量而產生;換句話說,能量在時空中到處存在,連續產生運動,而運動藉現象驗證出來。舉例來說,光能產生光線,而光線所產生的反射現象使肉眼可以看見。又例如萬有引力產生重力加速運動,而後者藉物體會自由下落這現象驗證出來。莫瑞士把三者的關係用下圖表示:

      ┌第一度空間(空間的標記)┌   空間┤第二度空間(空間的表彰)│(宇宙的孕育)└第三度空間(空間的驗證)│      ┌能量(物質的產生)宇宙┤    物質┤運動(物質的表彰)│(宇宙的表彰)└現象(物質的驗證)│      ┌未來(時間的源頭)└   時間┤現在(時間的表彰) (宇宙的驗證)└過去(時間的驗證)

所以整個宇宙是奇妙的三重之三重的結構,它反映出神的三而一的特性,這再一次證明物理學可以幫助我們明白聖經的奧秘哩!另一方面,信望愛是基督的三種品行。「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十三:13)。筆者發現這三者也類似物質、時間及空間,各有三重的結構。首先,聖經用空間的無限量來形容神愛的無限:「……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弗三:18-19),這愛也是三度空間的愛。第一度空間的愛是「愛自己的身子」(弗五:28),第二度空間的愛是「愛人如己」(太廿二:39),第三度空間的愛是神人之間的愛:「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詩一○三:11)。聖經又用時間的完整性來形容神救贖的完備:「他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現在仍要救我們,並且我們指望他將來還要救我們」(林後一:10)。所以基督徒的盼望也有三方面:過去,靈得救,跟神恢復來往;現在,魂得救,生活有目的有喜樂;將來,身體得救,得永不朽壞的身軀。至於信心,聖經說:「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十:9-10)。所以,耶穌是信心的目標,稱義是信心的表彰,而得救則是信心的驗證。這信望愛的三重結構,可以列表如後:

      ┌耶穌──信心之目標┌   信 ┤稱義──信心之表彰│(跟物質對應)└得救──信心之驗證基督│      ┌過去──靈得救徒的┤   望 ┤現在──魂得救品性│(跟時間對應)└將來──體得救│      ┌長──愛自己└   愛┤闊──愛別人  (跟空間對應) └高──愛神

十二、電磁波

「你能發出閃電,叫它行去,使它對你說『我們在這裡』?」(伯卅八:35)一八六四年,數學家麥克斯韋(Maxwell)(注六)用數學證明任何電或磁的改變,都會在空間放出能量,此能量以波的形式傳遞。在這種波中,電的方向和磁的方向互相垂直,而它們也都與前進的方向互相垂直。這種波稱為電磁波,理論上可以證明它們在真空中傳遞的速度等於光速。一八八七年,赫茲(Hertz)在實驗室中成功地用振蕩電路放射出電磁波。那種電磁波像光波,其特性跟麥克斯韋理論所預言的完全一樣。但它跟光波不同,因它的波長較長。事實上,他所造出來的,就是今天收音機常用的短波。自此以後,歐洲大陸的科學家才像英國的科學家一樣,承認麥克斯韋有關光的電磁理論。在一八九六年,廿二歲的義大利人馬可尼(Marconi)第一個利用人造電磁波來傳遞信息,他建立了第一座發射和接收無線電的電台。藉著無線電磁波的發現,兩個相隔很遠的人可以用無線電對話,這是近代物理帶給人類的禮物。但遠在二千五百年前,約伯就已經預言了這種科學的成果。他對神的作為有如下的描述:「你能發出閃電,叫它行去,使它對你說『我們在這裡』?」(伯卅八:35)約伯預言可以發出電磁波來傳遞信息,他是這樣大有智慧嗎?不是的。他之所以能夠寫下那樣智慧的話語,是因為那些話語是直接由神默示而來的。一六六六年牛頓用三稜鏡把白光分開成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但早在四千年前的約伯,他已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光亮從何路分開?」(伯卅八:24)如果不是神啟示他,他怎能知道光會分開呢?電磁波除了可以由電子加速的方法製造外,也可以由原子內部的電子發出。我們已經說過電子運行的軌道是一定的,越遠離原子核的電子,其位能越大,故它必須吸收外來的能量,才可以由位能低的接近原子核的軌道跳到位能高的,遠離原子核的軌道。這時它所處的狀態是很不穩定的,常會跳回位能較低的軌道,這時多餘的能量便會以電磁波的形式被釋出來。各種不同的元素之所以有不同的物理及化學性質,是由於其原子核內帶正電荷的質子數目不同。原子核內除了有質子外,還有不帶電的中子。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便會使其原子量不同,這一類原子叫同位素。根據量子力學,如果原子核內所含的質子數不同,其核外電子軌道的半徑也不相同,軌道上運行的電子所具有的位能也不相同。當激發電子由一個軌道跳到另一個軌道時所放出的電磁波波長,也會隨著不同。分析其波長,我們便知道它是什麼元素了。故分析其它星球所放射出的電磁波光譜,便可以知道那星球有何種元素了。事實上,早在一八五九年,德國的加告夫(Gustav Kirchhoff)已經分析到某些太陽光譜的波長跟地球大氣的相同。遠在一八七一年,英國文學家樂若(Joseph N. Lockyer)根據光譜的分析,宣布他已發現了一種新元素,該元素恰當地被稱為太陽的元素──氦。十四年後,林適(William Ramsay)才在地球發現放射物體所放射出的微量氦。此外,物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多普勒效應。如果你站在火車站台上,看見火車已沿鐵軌向你走來,那時你聽見火車所發出的汽笛聲會較尖,亦即頻率較高;當火車遠離你而去時,火車汽笛所發出的聲音較沉,亦即頻率較低。這種波長隨發出波長物體的接近或遠離觀察者而改變的現象,叫多普勒效應。同樣的道理,當某星球遠離地球而去時,其上元素所發出的光波波長會改變,會變得較長。這種現象稱為紅位移,因光譜線會向紅色方向遷移。從它光波波長改變的多少,我們就可以知道那星球正以什麼速度遠離地球了。這樣看來,物體內部電子所放射出的電磁波不單可以告訴我們它是誰,而且告訴我們它正以何種速度運動。我們有了這種基本的物理學知識,再來重讀聖經中約伯在二千五百年前寫下的句子:「你能發出閃電,叫它行去,使它對你說『我們在這裡』?」我們怎能懷疑聖經,說它不是神的話語呢?

推薦閱讀:

量子物理中幾個熱門問題的科普講解
如果反物質不遵循我們的物理定律,那宇宙大爆炸模型將需要修改
除非你瘋了,否則你絕不敢小看物理學
初二物理 第三章 聲現象
PNF技術_康復技術_康復_物理療法_康復醫學網

TAG:物理學 | 信仰 |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