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初期北洋軍閥的統治
07-29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6月24日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鑒【字體: 】
1912年3月,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臨時政府遷往北京。臨時政府正式遷京後,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政權建立起來。袁世凱對內鎮壓國民黨,對外出賣國家主權,孫中山號召武力討袁,「二次革命」發生了。由於國民黨力量渙散,北洋軍力量強大,「二次革命」很快失敗。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後,開始了復辟帝制的活動。孫中山再次組織武力討袁,護國運動爆發,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在絕望中死去。袁世凱死後,中國出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徐州軍閥張勳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進北京擁戴溥儀復辟,但復辟醜劇只持續了短短的12天。段祺瑞再次執政後,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集國會。為維護共和制度,孫中山倡導了護法運動,但不久也失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了短暫的發展。
推薦閱讀:
※「中國最牛軍閥」,五朝元老,宋太祖唯獨不敢下他的兵權
※他是三國時期最仁厚的軍閥,卻因劉備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檔案揭秘:為禍亞洲的「昭和軍閥」
※1-1叛徒朱溫--中原最大的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