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讀史筆記(九十)南朝·宋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從劉裕篡晉建立劉宋王朝到隋滅南朝·陳,這一歷史階段稱為南北朝時期。南朝(公元420——589年),包含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朝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個朝代。南朝開始於公元420年,即劉裕篡晉之年,北朝開始於公元439年,即拓跋燾統一北方之時。南朝承接東晉,北朝承接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北朝長期對峙,中國處於分裂狀態。民族遷徙、融合,程度空前。

南朝·(公元420——479年),史稱劉宋。劉宋,開國者是宋武帝劉裕,劉宋歷經義符、義隆、(劭)、駿、子業、彧、昱六帝,傳至末帝劉準而亡。

劉裕(公元363——422年),字德輿,小字寄奴,謚號武帝,廟號高祖,彭城縣綏輿里(今江蘇銅山)人,漢楚元王劉交之後。劉裕初為冠軍將軍孫無終司馬。謝玄創辦北府軍,以劉牢之為參軍。安帝隆安元年,王恭率北府軍反叛,劉牢之殺王恭,代其掌管北府軍。孫恩農民軍反於會稽,朝廷命衛將軍謝琰、前將軍劉牢之東討。劉牢之以劉裕參府軍事。劉裕鎮壓孫恩起義有功,被任命為建武將軍、下邳太守。元興元年(公元402年),劉裕隨驃騎將軍司馬元顯、鎮北將軍劉牢之討伐荊州刺史桓玄失敗,司馬元顯被殺。劉牢之欲北就廣陵高雅,然後舉事反桓玄。劉牢之判斷形勢有誤,於廣陵自縊身亡。劉裕脫離劉牢之,返回北府軍軍營京口(今鎮江市),桓玄堂兄桓修以撫軍將軍鎮守丹徒,以劉裕為中兵參軍,將軍、太守官職不變。

農民軍首領孫恩死後,其妹夫盧循代其職。桓玄欲招安盧循,任命盧循為永嘉太守。盧循並未因有了官帽子而駐守,攻城略地,寇暴不已。桓玄令劉裕東征盧循。劉裕平息了盧循之亂,盧循從海上南逃得以脫身。桓玄加授劉裕為彭城內史。元興二年十二月,桓玄篡奪帝位。元興三年二月,劉裕、輔國將軍劉毅、廣武將軍何無忌、鎮北將軍孟昶、兗州主薄魏詠之、寧遠將軍劉道規、龍驤將軍劉藩、鎮北將軍檀慿之等人以奉詔討桓玄為名,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廣陵(今江蘇揚州市)起義,斬殺桓玄兄弟徐州刺史桓修、青州刺史桓弘,並其部眾,以摧枯拉朽之勢,打敗桓玄。劉裕奉武陵王司馬遵為大將軍、承製主政,繼續剿滅桓楚殘餘勢力。桓玄逃至潯陽,挾晉帝一路西逃至江陵(今湖北荊州),聚集兵力再戰,又敗,被益州刺史毛璩的侄子毛修之騙入蜀地,益州督護馮遷將其斬殺。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劉裕掃清桓謙、桓振等桓玄殘餘勢力,東晉皇帝複位,進劉裕為都督荊、司、梁、益、寧、雍、涼七州,並前十六州諸軍事,徐、兗二州刺史,封豫章郡公,食邑萬戶。義熙二年,加督交、廣二州。義熙四年,征入輔,授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徐、兗二州刺史如故。

義熙五年四月(公元408年),劉裕舟師從京師出發,征討南燕慕容超。義熙六年二月,攻陷廣固,擒獲慕容超,消滅南燕。當初,盧循迫於劉裕掃蕩,從海上南逃。他從海上攻破廣州,擒獲廣州刺史吳隱之。朝廷無奈,只得以盧循為廣州刺史。盧循以同黨徐道復為始興(今廣東韶關市始興縣)相。徐道復有野心,勸盧循乘劉裕北伐南燕,率軍攻打嶺北。南康、廬陵、豫章相繼被盧軍攻克,何無忌戰死,荊州刺史劉道規敗於長沙,朝廷震粟,欲奉晉帝北就劉裕。劉裕得使者稟報,即刻班師南下。撫軍將軍劉毅不聽劉裕勸阻,自率舟師二萬,從姑孰出發南征盧循。盧循與徐道複合兵一處,迎擊劉毅於桑洛州,劉毅全軍覆沒,隻身逃歸。孟昶、諸葛長民等懼寇內逼,欲擁晉帝過江避禍。劉裕以為強敵進逼,一旦遷動,自將土崩瓦解,不如奮死一戰,或能扭轉局勢。孟昶害怕戰敗,服藥自殺。劉裕開賞募兵,加固石頭城,用柵欄隔斷水路,集中兵力防守城壘與敵軍相持,只用少數精兵悍將騷擾敵軍。義熙六年七月,盧軍撤圍,還屯潯陽,圖攻江陵。劉裕早已安排荊州刺史劉道規設防。十月,劉裕親率水師伐盧,盧循敗北南遁。十二月,攻克廣州。義熙七年二月,斬徐道復於始興;盧循為交州刺史杜慧度所斬,嶺南之亂平定。

西征劉毅奪取江陵。征西將軍、荊州刺史劉道規因病,要求調回京師。朝廷任命劉道規為豫州刺史。以劉毅為衛將軍、都督荊、寧、秦、雍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劉毅自以為當初和劉裕、劉道規、何無忌一起反桓玄,功勞應和劉裕不相上下。桑塔之敗被降職,鬱郁不快,為東山再起,廣交有清望朝士,尚書僕射謝混(謝安之孫)、丹陽尹郗僧施等都是劉毅至交密友。劉毅骨子裡看不起出身寒門不諳風雅的劉裕,推崇他只是權宜之計。現自為方岳,遂有一比高下之心,求兼督交、廣二州,劉裕許其要求。接著,又表請安插親信郗僧施為南蠻校尉,劉裕也答應了。於是,劉毅更加驕縱滋甚,將豫州文武、江州軍隊帶往荊州,把原郡縣守宰幾乎撤換殆盡,又請求把堂弟兗州刺史劉藩調來當副手。劉裕假裝同意他的請求,讓駐守廣陵的劉藩來建康接受任命。劉藩來到建康,劉裕或然變臉,矯詔構陷劉毅、劉藩、謝混謀反,將劉藩、謝混賜死,並對劉毅封鎖消息。劉裕率軍西征劉毅。振武將軍王鎮惡、龍驤將軍蒯恩為前鋒,一路佯言,送劉藩去江陵赴任。出其不意,攻入江陵,包圍劉毅府第。劉毅夜逃牛牧寺,寺僧拒不收留,遂自縊而亡。郗僧施及劉毅子侄皆被殺。劉裕到了江陵,減租稅輕徭役,惠政寬刑予民以利,安定了荊州局勢。為降低荊州權重,分荊州十郡設置湘州。秘密回到京師,在東府會見打算造反的貪淫驕橫的前將軍、豫州刺史諸葛長民,埋伏刀斧手,將其擊殺。隨後又除掉政敵荊州刺史司馬休之、雍州刺史魯宗之

再攻後蜀譙縱,奪取巴蜀之地。譙縱原為東晉安西府參軍,義熙元年,益州刺史毛璩遣譙縱率氐兵征桓玄,士兵不願遠離家鄉,舉旗造反,強逼譙縱為盟主。叛軍攻克涪城,譙縱自稱成都王,建立西蜀政權。東晉曾多次派兵鎮壓,皆敗於西蜀。劉裕以西陽太守朱齡石為益州刺史,率眾討伐蜀地。眾皆以為齡石資望不足,難以勝任。劉裕不從,配以猛將勁卒,將二萬軍士撥給齡石。臨行時,劉裕又囑以錦囊妙計。朱齡石不負所望,敗譙軍,斬侯暉,攻入成都。譙縱自縊而死,鬧騰七八年的西蜀滅亡。

東晉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八月,劉裕啟程北伐。收復許洛,攻破潼關,佔領長安,消滅後秦,收復中原。晉廷進位劉裕為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封十郡為宋公,加九錫,位在諸王之上。元熙元年,進爵為宋王,又給宋國增加十郡封地,宋遷都壽陽。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東晉末帝司馬德文禪位予劉裕,改元永初。劉裕封晉帝司馬德文為零陵王,全食一郡。劉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五月,劉裕駕崩,時年六十,在位三年,有儉素之德。臨終前告誡太子劉義苻,要警惕中領軍謝晦有異志;萬一有事可退居會稽或江州。

劉義符(公元406——424年),小字車兵,劉裕長子,母張夫人,史稱少帝。十歲拜為豫章公世子,宋台建,拜為宋世子,劉裕受禪,立為皇太子。謝晦曾勸劉裕說,東宮輕佻,不宜為嗣。永初三年五月癸亥,即皇帝位,以第二年為景平元年(公元423年)。以尚書僕射傅亮為中書監,司空徐憲之、領軍將軍謝晦輔政。此時,與劉宋對峙的江北政權主要是北魏。北魏對劉宋採取攻勢,先後攻克滑台(今河南滑縣)、金庸城、河南郡、虎牢關。然而,這個十六歲的小皇帝,興趣全在聲色犬馬上,既不守父喪,也不執太皇太后喪禮,更不問軍國大事,不分白天黑夜和宮人媟狎嘻戲,糾集伶官倡優,於宮中彈奏歌舞,於華林苑列肆沽賣。大興土木,穿池築觀,朝成暮毀,耗空國帑,殫盡人力,刑罰苛虐,親執鞭撲,毆擊無辜,大臣們勸諫只當耳旁風。

輔政大臣欲興廢立之事,難的是若廢義符,排序應立廬陵王劉義真。大臣們不想立他,決定以其與義符不和為名,先將義真廢為庶人,並將其殺害。檀道濟為南兗州刺史,鎮守廣陵,徐羨之等人不能不考慮他的態度。當徐將廢立意見告訴檀時,檀不同意。徐羨之等在舉事前一天,召檀道濟入朝,檀只得順從。

景平二年二月,輔政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江州刺史王弘等以皇太后令,廢劉義苻為營陽王,幽禁於吳郡。六月,徐羨之遣中書舍人邢安泰將其殺害,時年十九,在位二年。立宜都王劉義隆為帝,是為文帝。

劉義隆(公元407——453年),小字車兒,劉裕第三子,母胡婕妤,謚號文帝,廟號太祖。東晉義熙十一年,八歲的劉義隆被封為彭城縣公;義熙十二年,加授使持節、監徐、兗、青、冀四州諸軍事、徐州刺史,行冠軍將軍;劉裕平定關中,又授監司州、豫州之淮西、兗州之陳留諸軍事、前將軍、司州刺史,持節如故。後又改授都督荊、益、寧、雍、梁、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廣平、揚州之義成、松滋四郡諸軍事、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持節如故。劉裕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戶。十四歲時,除督前七州外,進督北秦、湘州,進號鎮西將軍。景平二年七月,徐羨之、傅亮、謝晦等廢少帝,誅義真,決定立義隆為帝。

尚書令傅亮率行台(尚書省臨時辦公機構)西迎宜都王義隆。義隆在江陵接受璽紱,即帝位,改景平二年為元嘉元年(公元424年)。聞二兄被廢殺時,悲號嗚咽。義隆為安定局面,以謝晦為衛將軍、荊州刺史,徐羨之為司徒,改封南平郡公,王弘為司空,傅亮加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檀道濟進位征北將軍。參與廢立的文武官員皆得實惠,兄弟、親信得以陞官加爵,老百姓所欠陳租舊債也予免除。元嘉二年正月,徐羨之等奉表歸政,十八歲的劉義隆開始親自處理朝務。

元嘉三年正月,義隆為團結家族,剪除權臣,以不能竭盡肱股之力,缺乏忠貞之心,暴篾求專,屠毒二兄之罪,將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荊州刺史謝晦收正典刑。征北將軍檀道濟雖然參與廢少帝,義隆認為那是被逼脅從,又未參與殺害,不予追究。徐羨之聞訊自殺,兒子喬之、乞奴受牽連被殺;傅亮被收監,被斬;荊州刺史謝晦握兵居於上游,義隆令征北將軍檀道濟率精兵三萬、中領軍到彥之率御林軍二萬討伐謝晦,自己親率六師西征遏防。謝晦得知徐、謝及其子謝世休、其弟謝?、其侄謝世平、謝紹皆已被誅,先為徐、謝舉哀,後集精兵三萬,並上表朝廷,為同夥鳴冤叫屈,指斥車騎大將軍王弘、侍中王曇首等為奸佞。繼而,檄討義隆失德,自絕宗廟。檀道濟至隱磯,與到彥之合兵一處,攻擊謝軍,謝軍潰敗。謝晦北逃至延頭,被其故吏抓獲,檻送京師。謝晦及其同黨被斬殺。評功論賞,義隆以王弘為司徒、錄尚書事、揚州刺史,以檀道濟為征南大將軍、江州刺史,到彥之為南豫州刺史。義隆頗有心計,戰略要地,交由皇族兄弟把守,調任彭城王義康為荊州刺史、江夏王義恭為南徐州刺史、長沙王義欣為南兗州刺史、竟陵王義宣為徐州刺史。

在安定國內的情況下,劉義隆決定,乘北魏正與大夏、柔然征戰之際,奪回被北魏佔領的山東、河南等地。劉義隆先禮後兵,派遣使者向拓跋燾索要被北魏奪走的劉宋地盤,拓跋燾不買賬,還將使者大罵一頓。劉義隆大怒,決定北伐。

元嘉七年(公元429年),義隆遣右將軍到彥之率兵五萬,從水路進攻。此時,北魏軍主力在北方,碻磝、滑台守軍,見劉宋軍至,撤軍棄城而走。宋軍順利推進到黃河南岸。冬季寒冷,黃河結冰,魏軍大軍南下,到彥之大軍潰敗。河南一些州縣得而復失,金墉、虎牢沒入敵手,滑台被魏軍包圍,到彥之奔還。義隆遣檀道濟率寧朔北伐王仲德、驍騎將軍段宏繼續北伐。檀軍於東平壽張縣、高粱亭大敗魏軍。元嘉八年二月,魏軍援軍大至,滑台陷落,譚軍至歷城而返。青州刺史肖思話棄城而逃。此次北伐就這樣失敗了。

元嘉九年,中書監王弘死,朝廷調整了人事安排,進一步增加宗室權重。正南大將軍、江州刺史檀道濟進位為司空,到彥之為護軍將軍,彭城王義康為司徒、南徐州刺史、領揚州刺史,江夏王義恭為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為平西將軍、荊州刺史,竟陵王義宣未中書監、中軍將軍,衡陽王義季為南徐州刺史,長沙王義欣進號鎮軍將軍。元嘉十三年正月,劉義隆卧病。三朝元老檀道濟功高名重,其左右心腹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將,他的幾個兒子亦皆才高八斗。彭城王義康害怕一旦宮車晏駕,無人能制檀道濟,遂乘其入朝將回鎮,借口設宴為其送行,將他逮捕,以「日夜伺隙,希冀非望」將其殺害。並將其十一個兒子一併殺害。一同被誅殺的還有檀道濟的參軍薛彤、高進之兩員勇將。檀道濟被逮捕時說:「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義隆殺了檀道濟,以南譙王義宣抵頂為江州刺史。王仲德也以誣告檀道濟有功,升為征北大將軍。

剷除義康黨羽。檀道濟被殺,王弘病死,彭城王義康總專朝政,內外眾務皆由己斷。這位王爺身居相位,卻喜好吏職文案,對奏章詔命文辭吹毛求疵,對於生殺大事,卻交由錄命斷決。任命方伯以下的官員都是他說了算,於是朝野輻輳事傾天下。他以為和劉義隆是兄弟,便為所欲為,私置家僮部曲六千餘人,方國外藩貢獻,上品獻給他,下品留為御用。太子詹事劉湛、左長史劉斌、從事中郎王履等想借義康這個路子得到遷升,每每詆毀劉義隆寵幸的尚書僕射殷景仁。劉義隆病重。讓義康、景仁等草擬顧命詔,劉湛等暗示宜效法晉不立康帝,即立弟不立子,義康未聽懂,殷景仁則不予理會。義隆病癒,也聽到了一些風聲,心中自然不快。義康想提拔劉斌為丹陽尹、會計太守,義隆卻不答應。從元嘉十六年起,主、相矛盾激化。元嘉十七年十月,收治劉湛罪,將其誅殺。劉斌、等劉湛同黨皆被誅殺。義隆明裡是誅滅劉湛逆黨,暗裡是斬除義康羽翼。義康以不能正身率下,賞罰繆加,導致劉湛等結黨營私,主動上表要求,解除職務,待罪私邸。改授義康為江州刺史、都督將州諸軍事,侍中、持節、大將軍如故,出鎮豫章。以江夏王、司空義恭為司徒、錄尚書事。臨川王義慶為南兗州刺史,殷景仁為揚州刺史。元嘉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曄謀反案發,事涉義康,詔廢義康為庶人,削除籍屬,安置於安成郡,他的兒子泉陵侯劉允、女兒四縣縣主同時被廢為庶人。元嘉二十四年,豫章胡誕、前吳平令袁惲等謀反,佔據豫章郡,欲奉戴義康為首領,廷議遷義康於廣州安置。還未動身,北魏兵臨瓜步,義隆害怕心懷異志者奉義康為亂。元嘉二十八年,義隆遣使將義康賜死。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遣輔國將軍、侍中肖斌統寧朔將軍王玄謨等北伐北魏。以太尉江夏王義恭駐守彭城,統督各軍。北伐軍分東西二路,東路由肖斌率王玄謨、沈慶之軍走水路入山東,西路由隨王劉誕率領柳元景軍從襄陽北入河南。肖斌派將軍崔猛攻擊青州,派王玄謨攻擊滑台。守衛青州樂安、碻磝的北魏將領棄城逃走,崔猛輕鬆佔領了樂安和碻磝。王玄謨圍攻滑台,久攻不克,拓跋燾親率魏軍來援,王軍不戰自潰,損失萬人,撤回碻磝。拓跋燾乘勝追殺,東線宋軍力不能敵,紛紛棄城而去,拓跋燾陳兵江淮。西線隨王劉誕兵鋒所至,攻無不克,弘農城、關城、陝城接連克複。左將軍劉祖康所領偏師也有所斬獲,進逼虎牢關。然而,東路軍潰敗,拓跋燾連敗宋軍,揮師南下,設氈帳於瓜步(今江蘇六合縣境內),與健康隔江相望。劉義隆連朝會都不召集,心憂京師不保,急招西路軍東就屏護。西路軍只得棄城東奔。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拓跋燾看援軍已至,遂拔寨返程,一路洗劫而去。此次北伐以宋軍失敗而告終。南宋辛棄疾詠史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說的就是這段故事。

元嘉二十九年二月,拓跋燾死。六月,劉義隆再次北伐,東路派撫軍將軍肖思話率眾攻擊碻磝,西路以司州刺史魯爽攻擊虎牢,均不克,兩軍無功而返。

元嘉三十年二月,劉義隆死於含章殿,時年四十七,在位三十年。義隆注意採風觀政,關心民瘼,經常問刑聽訟,酬慰士民,撫恤將士。每有災疫,循慰賑賜,遣醫贈葯,賜以棺槨。立錢署,鑄四銖錢。為求多士,責令內外薦舉人才,以為官用。興辦儒學,教育胄子,命丹陽尹何尚之立玄素學,著作郎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開門授徒,以風化江左民俗。提倡儉樸,宮內養蠶。元嘉政化,為後世所稱。在位期間國內基本太平,外交卓有成效,除北魏外,仇池氐楊、沮渠北涼等割據政權稱藩受封,海外番國頻頻朝貢。史家評論他,「歷年長久,綱維並舉,條禁明密,罰有恆科,爵無爛品。故能內清外晏,四海謐如也。」將其「喪師覆旅」、「延寇慼境」,歸咎於「將非韓、白」。至於掘玄武湖築景陽山,殺名將自毀長城,輕舉妄動草草北伐等弊政,史家也有詬病。

劉劭(公元426——453年),字休遠,劉義隆長子,母袁皇后,為義隆即帝位後所生。六歲被立為太子。元嘉二十七年,義隆將北伐,劭與肖思話堅決反對。北伐失敗,魏軍至瓜步,劉劭統領水軍鎮守石頭城。

欲蓋彌彰,弒父篡位。義隆欲勸課農桑,命宮中養蠶,以諷勵天下。吳興女巫嚴道育自稱通靈有異術,能役使鬼神。劉劭與東陽公主迷信,把她作為養蠶人召入宮中。劉劭和弟始興王劉濬幹了不少壞事,害怕父親察知,就讓道育弄法,不令乃父聞其過。又為巫蠱,詛咒其父。東陽公主奴才陳天興是王鸚鵡的養子,又與鸚鵡私通。天興、鸚鵡和黃門慶國參與了劉劭、劉濬詛咒文帝巫蠱事件。劉劭為報答天興,提拔天興為衛隊長。東陽公主死後,鸚鵡嫁給劉濬府左沈懷遠為妾,天興不忘舊情。鸚鵡擔心與天興通姦事暴露,請求劉劭殺了天興。天興被殺,慶國害怕自己也將被殺,將巫蠱之事報告文帝。文帝將鸚鵡收監、抄家,果然搜得劉劭、劉濬巫蠱詛咒證據。劉劭將道育藏匿東宮,改裝為尼,親自將其送往京口。差役搜捕道育,未見蹤影,文帝大怒。劉劭、劉濬誠惶誠恐,一味磕頭認錯。文帝也就不了了之,不再追究二人過錯。元嘉三十年,劉濬自京口入朝,又把道育載入東宮。文帝得知此事,欲廢劉劭,賜死劉濬,並將想法告知劉濬母親潘淑妃。潘淑妃告戒劉濬。劉濬與劉劭連夜策劃兵變,第二天清晨帶衛隊入朝,將文帝刺殺。文帝左右親信數十人死於兵變。

兵敗被殺,皇帝夢破滅。劉劭為帝,把殺害文帝的罪孽推給尚書僕射徐湛之和吏部尚書江湛,美化自己為勒兵靖亂英雄。紙里包不住火,弒父謀逆,眾離親叛。武陵王劉駿、南譙王劉義宣、隨王劉誕、雍州刺史臧直等舉兵檄討劉劭。江夏王劉義恭反正於內,劉劭部將紛紛投附。義軍兵至新亭,義恭奉劉駿為帝,將劉劭、劉濬斬殺。劉劭三個月的皇帝夢,就此破滅。

劉駿(公元430——464年),字休龍,小字道民(人),謚號孝武帝,廟號世祖,劉義龍第三子,母路淑媛(惠男)。永嘉十二年,封武陵王,食邑二千戶。累遷至雍州刺史,永嘉二十八年,為江州刺史。

舉兵討逆,功成為帝永嘉三十年二月,劉劭弒父,劉駿與南譙王義宣、雍州刺史臧直舉義兵征討。軍至江寧,大將軍江夏王義恭來投,奉表上尊號。劉駿即皇帝位於新亭,改新亭為中興亭。五月,劉劭、劉濬伏誅。論功行賞,改封劉義宣為南郡王、丞相、揚州刺史、錄尚書六條事,改封劉誕為竟陵王、侍中、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江夏王義恭為太傅、錄尚書事,臧直為車騎將軍、江州刺史,封始興郡公,肖思話為尚書左僕射。第二年改元孝建,立子子業為皇太子。

平息四刺史叛亂。大臣討逆有功,居功自傲,以臧直為甚。臧直鎮守潯陽,把劉駿當做少帝來對待,不諮詢朝廷,自為行政慶賞。劉駿是個好色之徒,臨幸不避戚宜,不但與義宣諸女淫亂,甚至和母后亂倫。義宣對劉駿此舉怒不可遏。臧直與義宣既是結拜兄弟,又是兒女親家。他寫密信給義宣,間說劉駿是非短長,勸說義宣叛亂:「震主之威,不可持久,主相勢均,事不兩立。今專據閫外,地勝兵強,遲疑不決,則後機至禍」。義宣心腹將佐蔡超等人,也攛掇他依靠臧直威名,成就大業。義宣被臧直說動,與豫州刺史魯爽、兗州刺史徐遺寶約定,秋冬共同舉事。魯爽「狂酒失旨」,誤於二月庚午舉兵反叛。徐遺寶也勒兵向彭城進發。劉駿遣使向臧直通報叛亂,要求臧直反叛,臧直將使者抓捕。義宣與臧直箭在弦上,只得倉促舉兵,配合魯、徐。義宣率眾十萬從江津東下,至潯陽與臧直會合。臧直為先鋒,到達鵲頭(今安徽銅陵境內),得知徐遺寶兵敗於兗州刺史夏侯祖歡,魯爽被南兗州刺史沈慶之斬首,相視失色。義宣、臧直軍與王玄謨軍戰於梁山洲(今安徽和縣東南),叛軍大敗。臧直逃到武昌被斬。義宣西逃江陵,圖謀東山再起。無奈心腹徒眾紛紛叛離,義宣帶上愛妾五人,隨魯秀(魯爽弟)北逃。未出城,隨從逃散,被逮捕入獄。新任荊州刺史朱脩之將其斬殺。叛亂平定,劉駿帝位得以鞏固。

鎮壓竟陵王劉誕。劉誕兩次討逆有殊勛,位高權重,遂為劉駿猜疑。孝建二年,出為南徐州刺史,鎮京口。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劉駿認為京口離京師太近,改授南兗州刺史,出鎮守廣陵。大明三年,吳郡人劉成、豫章人陳談之告發劉誕謀逆。劉駿責令有關官員彈劾劉誕,要求將其逮捕法辦,削奪爵土和屬籍。劉駿不許,將劉誕降爵為侯,令其歸食封國。暗中卻派給事中戴明寶率羽林禁軍,以送兗州刺史桓閬鎮守廣陵為名,襲擊劉誕。劉誕得知其謀,以平素所養數百名死士自衛,擊敗戴明寶等,斬殺桓閬。劉駿遣車騎大將軍沈慶之討劉誕。劉誕火燒廣陵近城民居,將居民遷入城內,散發檄書,號召反對劉駿,並上表揭發劉駿宮闈醜聞。劉駿十分惱怒,將劉誕家人、心腹、親戚、朋友數千人一併屠戮。劉誕於廣陵城中稱尊。平叛大軍圍困廣陵,劉誕堅城自守,劉駿以竟陵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建興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懸賞擒拿劉誕。劉誕堅持七十多天,七月二日,城破被殺,數千同黨和城內男子皆被屠戮,女口收為軍賞。

劉駿在強化中央集權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撤銷錄尚書事官,削弱相權,強化帝權;二是減少荊州(劃荊州轄郡歸郢州)、揚州所轄郡數(以揚州六郡為王畿),撤銷南蠻校尉官(原由荊州刺史所轄),降低二州權重;三是裁撤太子所領官職數和官員名額,防止形成兩個權力中心;禁止大臣儀仗隊(班劍)進入宮城,凸顯皇帝威儀;禁止官員擅自殺人,將生殺大權收歸朝廷;非緊急狀態禁止守宰動人興軍,否則需皇帝手詔才能施行。重用寒門出身的沈慶之(司空、南兗州刺史)、柳元景(尚書令、驃騎大將軍)等。處死中書令王僧達後,劉駿「主威獨用,官置百司,權不外假。」劉駿好色斂財,召幸叔伯姐妹、官女命婦,就連他的兒子都說他「此渠大好色,不擇尊卑」;詔令卸職官員風險財務,召地方官員入宮賭博贏取錢財。晚年嗜酒奢靡,沉迷酒色,徹夜狂飲,白日昏睡,耽擱朝政,巡遊州郡,觀覽川岳;建宮殿,修林園,築馳道,賞賜過度,致使國力衰竭,元嘉之治不再復現。

大明八年五月,劉駿駕崩,時年三十五。《宋書》將其比之於桀紂。

劉子業(公元449——466年),小字法師,劉駿長子,母王皇后(憲嫄),史稱前廢帝。永嘉三十年,劉駿登帝位,立為皇太子。大明八年五月即皇帝位,以第二年為永光元年。以柳元景為尚書令,義恭為錄尚書事,豫章王劉子尚為司徒、揚州刺史,顏師伯為尚書僕射。將劉駿所改元嘉制度再改回來,停止馳道工程,恢復京畿諸郡為揚州,原揚州改為東揚州。

戴法星(越騎校尉)、巢尚之(中書通事舍人)都是孝武帝心腹紅人,參與選授升遷獎賞處罰等大事決策,擬寫詔書敕令,決斷尚書省事務。劉義恭、顏師伯等尚書省主、副長官如同虛設。法興推薦的人,無不任用,因此天下輻輳,門庭若市。執權日久,威行內外,就是手握相印的江夏王義恭對法興也「懾憚尤甚」。劉子業當了皇帝,想為所欲為,法興常以這違反制度,那不合禮法,加以阻止。劉子業自然不高興。閹人華願兒為劉子業所寵幸,他挑撥劉子業說,外間說法興是真天子,你是假天子。劉子業遂將法興免官賜死,籍沒家產。

劉子業除去法興,凶悖日甚,殺戮相繼,大臣們都忐忑不安。柳元景、顏師伯等人密謀,廢劉子業,立劉義恭。但廢立大事牽動全局,如何操作,猶豫不決。柳元景將此事告知沈慶之。沈慶之出自寒門,為士族官員顏師伯鄙夷。顏師伯曾對令史說:「沈公,爪牙耳,安得預政事!」因此,沈慶之對顏師伯極為不滿,向劉子業告發此事。永光元年八月,劉子業親率宿衛兵,誅殺太宰江夏王義恭及其四子、尚書令驃騎大將軍柳元景及其八子、六弟、尚書左僕射顏師伯及其六子、廷尉劉德願。改元為景和元年。以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劉子尚領尚書令,沈慶之為太尉,王玄謨為領軍將軍。以石頭城為長樂宮、東府城為未央宮、北邸為建章宮、南第為長揚宮,恢復二馳道工程。

詈辱祖考,以為戲謔。劉駿在世時,經常訓斥劉子業。劉子業當了皇帝,恨父未消,欲掘其陵墓以泄恨。太史說,掘父墓,不利於子孫後代,乃止。卻將糞便拋灑於其父陵上。他嘲笑祖父被兒子砍了頭,指使畫匠給父親畫像添上酒糟鼻子,罵其父為「齇奴」。他痛恨劉駿寵幸殷貴嬪(或為劉義宣女),把貴嬪墓和為她建造的新安寺搗毀,並將貴嬪之子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賜死。他懷疑徐州刺史、義陽王劉昶有二心,親自帶兵討伐劉昶。劉昶被逼,投奔北魏。

變態縱淫,令人髮指。他的姑母新蔡公主(宋文帝第十女)是寧朔將軍何邁之妻,他召入宮中與其發生關係,改姓謝氏,立為貴嬪夫人,對外謊稱公主已死,殺宮女作為替身。何邁難於忍受侮辱,欲興廢立之事,劉子業將其下獄害死。八十歲的太尉沈慶之欲勸劉子業勿殺何邁,劉子業派人把守清溪褚橋,不讓他進。接著派沈攸之(沈慶之侄子)送葯賜死沈慶之。他的胞姐山陰公主劉楚玉,有皇家第一美人之稱,是司空何偃兒媳婦,劉子業外出,經常召她陪侍,並賜給她面首三十人。在華林園竹林堂,令宮女赤裸身體,追逐嬉鬧。他將王妃、公主召集起來,逼迫她們和左右侍臣發生性關係,南平王劉鑠的妃子江氏不從,劉子業使人鞭江氏一百,將她的三個兒子南平王敬猷、廬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淵一併殺害。

暴虐悖亂,禽獸不如。太后卧病,想見子業。子業卻說,病人間鬼多,不能去。將叔父領軍將軍、建安王劉休仁、衛將軍、湘東王劉彧、豫州刺史、山陽王劉休祐召進宮,囚於殿內,毆捶牽曳,盡情侮辱。三王身體肥胖,劉子業把他們分別裝入竹籠稱量體重,劉彧最肥,號為「豬王」,劉休仁號為「殺王」,劉休祐號為「賊王」。另稱東海王劉禕為「驢王」。劉子業讓人用木槽豬食,在地上挖坑,倒入泥水,把劉彧剝光衣服塞入坑中,令他吞食木槽中的豬食。他當著劉休仁的面,強迫右衛將軍劉道隆姦汙休仁生母楊太妃(楊修儀),道隆遵令而做,休仁。劉子業多次要宰三王,每次都是劉休仁阿諛劉子業,才得以保全性命。廷尉劉蒙小妾懷孕,劉子業把她弄進宮產子,立為太子。

景和二年(公元458年),劉子業將出巡荊州、湘州,欲先誅諸叔,而後出發。當晚,湘東王劉彧指使劉子業近侍壽寂之等,於華林園竹林堂將劉子業刺殺,時年十七。劉彧以太皇太后令,纂承皇統。

劉彧(公元439——472年),字休炳,小字榮期,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母沈婕妤(沈容姬),謚號明帝,廟號太宗。元嘉二十五年,封淮陽王。二十九年,改封湘東王。劉劭弒父為帝,以為驍騎將軍,加給事中。劉駿為帝,以為秘書監,遷冠軍將軍、南蘭陵、下邳二郡太守,領石頭戍事。永光元年,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豫、豫、司、江四州、揚州之宣城諸軍事、衛將軍、南豫州刺史、鎮姑孰。廢帝劉子業害怕諸叔為亂,乘其來朝,將其扣留,囚禁宮中,百般羞辱,險些被殺。

劉彧與心腹阮佃夫、李道兒等合謀,結交廢帝近侍壽寂之,將廢帝刺殺。建安王劉休仁等奉劉彧為帝,改元泰始。將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劉子尚(廢帝同母弟,行二)、山陰公主一併賜死,廢帝心腹直閣將軍宗越等被誅殺。以東海王劉禕為中書監、太尉。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勛(劉駿第三子)進位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建安王劉休仁為司徒、尚書令、揚州刺史。山陽王劉休佑為驃騎大將軍、荊州刺史。貴陽王劉休范為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

平定劉子勛叛亂。廢帝在位時,欲害其弟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勛(行三)。子勛長史鄧琬以廢昏立明為名,聯合雍州刺史袁顗,舉兵討伐劉子業,計劃擁戴劉子勛為帝。討伐檄文尚未發出,劉彧先行一步,將劉子業斃命,自立為帝。鄧琬不接受劉彧對劉子勛的封號和任命。泰始二年正月初七,鄧琬等奉十一歲的劉子勛為帝,即位潯陽城,改年號義嘉。同時舉兵擁戴子勛的諸王都是劉子勛弟弟,有安陸王劉子綏(行四)、會稽太守潯陽王劉子房(行六)、荊州刺史臨海王劉子頊(行七)。擁戴子勛的刺史有徐州刺史申令孫、司州刺史孟虯、豫州刺史殷琰、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湘州刺史(代)何慧文、廣州刺史袁曇遠、益州刺史蕭惠開、梁州刺史柳元怙。舉兵反叛的還有京畿附近的吳郡、吳興、義興、晉陵、山陽等郡太守。表面轟轟烈烈的叛軍,很快土崩瓦解。原因很簡單,名義上各王反叛,其實是輔佐官員奉王為逆,各王年齡小,不諳世事,又分散在地方,軍隊很難統合,形成拳頭。劉彧即位在前,中央官員為其所用,兄弟都是成年人,且聚集京師,天子六軍又是精兵強將。司徒劉休仁為都督征討諸軍事,與輔國將軍沈攸之率領眾軍南討,山陽王劉休佑、輔國將軍勔統眾西討,巴陵王劉休若、吳興太守張永、右將軍蕭道成率眾東討,貴陽王劉休范、輔國將軍蕭道成總統北討諸軍事。王玄謨、沈攸之、蕭道成等能征慣戰宿將,出謀策劃坐鎮指揮,反叛很快被掃平。八月,劉休仁大敗叛軍,斬殺劉子勛尚書僕射袁顗。平定江、郢、荊、雍、湘五州,子勛、子綏、子頊、子元(行十三)四王被賜死,同黨被誅殺。被賜死的孝武帝兒子還有永嘉王子仁(行九)、始安王子真(行十一)、淮南王子孟(行十六)、南平王子產(行十八)、廬陵王子輿(行二十一)、潯陽王子房。

泰始二年十二月,北魏乘劉宋內亂,在原宋平北將軍、徐州刺史薛安都引領下,南征劉宋。大敗宋將張永、沈攸之軍於呂梁東,宋軍數萬人被斬殺或凍死。秦州刺史垣恭祖、羽林監沈承伯被俘虜。沈攸之、張永隻身逃遁。兗州刺史畢眾敬、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平原太守劉休賓先後舉州、城投降北魏。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為魏所有。

劉彧在為政方面,罷用二銖錢;為柳元景、沈慶之等恢複名譽和爵位;以皇后六宮以下雜衣千領、金釵千枚賞賜北伐將士;恢復古代黥面刖足殘酷刑罰;立縂明觀,設五部學(儒、道、文、史、陰陽);奢廢過度,民不堪命,府藏空虛,拖欠百官薪俸。晚年昏聵,好鬼神,多忌諱。到宮中見到路太后停屍漆床,以為不吉利,怒殺幾十人;夜夢豫章太手劉愔造反,第二天就派人去殺了他;對左右侍臣稍不如意,就施以酷刑。重用阮佃夫、楊運連、王道隆、胡母顥等奸臣,他們言同詔敕,官以賄命,郡守令長一缺十除,把朝廷內外搞得混亂不堪。害怕諸弟威脅太子繼位,鴆殺丞相建安王劉休仁,賜死江州刺史巴陵王劉休若,賜死晉平王劉休祐,並追廢為庶人。被賜死的重臣勛將還有吳喜、壽寂之、張永、中書監、揚州刺史王景文等。他在賜王景文死的信中說:「」

泰豫元年(公元472年)四月,劉彧病逝,時年三十四。太子劉昱嗣位,以尚書令袁璨、尚書右僕射護軍將軍褚彥回、尚書右僕射中領軍將軍劉勔、征西將軍荊州刺史蔡興宗、安西將軍、郢州刺史沈攸之為顧命。

劉昱(公元463——477年),字德融,小字慧震,劉彧長子,母貴妃陳妙登,史稱後廢帝。泰始二年,立為皇太子。泰豫元年四月,即皇帝位,時年九歲。第二年為元徽元年。尚書令袁璨、護軍將軍褚淵等輔政。

平定桂陽王劉休范叛亂。休范是文帝第十八子。泰始六年,官至驃騎大將軍、江州刺史。明帝崩,遺詔進位司空、侍中,加班劍三十人。劉休范雖官高爵顯,實才能平庸。自以為官高爵尊,又是皇室宗親,宰輔之位非他莫屬。明帝顧命卻不用他。於是,怨恨鬱結,招兵買馬,繕理器械,修築成蝶,籌劃謀反。朝廷為制約休范,任命晉熙王劉燮為郢州刺史,王奐為長史,鎮守上游夏口。元徽二年五月,劉休范舉兵反叛。朝廷戒嚴,以劉勔為鎮軍將軍、蕭道成為平南將軍,作為南討前鋒,駐紮新亭,征北將軍張永屯駐白下,前南兗州刺史沈懷明把守石頭城,衛將軍袁璨、中軍將軍褚淵負責宮殿台省安全。叛軍攻新亭,大敗於蕭道成,劉休范被斬。同黨杜黑蠡、丁文豪軍卻連戰連勝。劉勔拒敵失敗被殺,右將軍王道隆潰逃時遇害,張永敗於白下,石頭城沈懷明軍逃散。車騎典籤茅恬打開東府城門,迎接叛軍。叛軍進入東府,佔據中堂,被羽林監陳顯達擊敗。越騎校尉張苟兒,掃平東府城內叛軍,京師解嚴。荊州刺史沈攸之、郢州刺史、晉熙王劉燮、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劉景素等救兵紛紛來援。潯陽、江州遂平。

平定建平王劉景素反叛。景素,襲父(劉宏)爵為建平王,文帝之孫,鎮壓劉休范叛亂有功,進號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劉昱兇殘失道,內外勸景素取而代之。元徽四年七月,景素於京城舉兵反叛。鎮軍將軍、尚書左僕射、南兗州刺史蕭道成統領眾軍,攻克京城,斬殺了景素及其同黨,平息了叛亂。

誅殺阮殿夫等。阮殿夫因參與明帝政變有功,封建城縣侯,官南台侍御史。元徽四年,累遷至豫州刺史。為官腐敗,收受賄賂,生活奢侈。劉昱喜歡微服夜行,佃夫與步兵校尉申伯宗、朱幼等密謀刺殺劉昱。事未成,三人皆被殺。劉昱嫉妒司徒左長史沈勃、散騎常侍杜幼文、游擊將軍孫超之、長水校尉杜叔文和阮佃文生活奢侈,親率宿衛軍,將他們誅殺。

劉昱生性殘忍,以殺人為樂,從者手執鋌矛,遇人殺人,不論老幼男女,遇畜殺畜,不分馬牛驢犬。一天不殺人,他就坐立不安,悶悶不樂。他看到卧屍流血,哈哈大笑,路過的人鄒鄒眉頭,他就用長矛刺穿其身。鉗鑿錐鋸不離左右,用來劈腦、剖心、捶陰,每天被殺的人不下數十個。他殺孫超之,聞到有蒜味,親自將其屍體剖開,看腸胃裡有沒有大蒜。他在曜靈殿養幾十頭驢,把馬拴在自己睡的床上。與護衛女子私通,孝武帝二十八個兒子,明帝殺了十六,餘下的都被劉昱殺了。他在殿中射箭,用蕭道成的肚臍眼當靶標,大臣們苦勸,才改用骨鏃箭射。

元徽五年七月七日夜,劉昱到新安寺偷了條狗殺了,與曇度道人吃狗肉喝酒,醉卧仁壽殿東氈幄。領軍將軍蕭道成與直閣將軍王敬則指使楊玉夫、楊萬年,潛入氈幄,用他枕邊殺牛刀,將其宰殺,時年十五。以太后令,追貶為蒼梧郡王。立明帝第三子劉凖為帝,是為順帝。

劉凖(公元467——479年),字仲謀,小字智觀,謚號順帝,明帝第三子,母陳昭華,劉宋朝最後一位皇帝。泰始七年,封安成王。元徽四年,為揚州刺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元徽五年,廢帝劉昱被殺,蕭道成擁立11歲的劉準即位,改元徽五年為昇明元年(公元477年)。《宋書》說劉準是劉彧的第三個兒子,明帝劉彧沒有生育能力,他的生父是桂陽王劉休范。劉準即位,以蕭道成輔政為驃騎大將軍、司空、錄尚書事、南兗州刺史,出鎮東城。荊州刺史沈攸之進號車騎大將軍。袁璨為中書監、司徒,鎮守石頭城。褚淵為衛將軍。劉秉為尚書令、中軍將軍。

劉準畢竟是個孩子,朝政大權為蕭道成所掌握。前朝重臣不服蕭道成,紛紛舉兵叛亂或不滿執政。在劉準當皇帝這兩年,國內動亂不已,先後發生荊州刺史沈攸之、司徒袁璨、屯騎校尉王宜興、吳郡太守劉遐、南兗州刺史黃回、司州刺史姚道和、涼州刺史范栢年等多起反叛。蕭道成果斷予以鎮壓,叛逆者終無正果。蕭道成平叛有功,由齊公進爵齊王,加丞相,總百揆,賜殊禮。此時的蕭道成,離當皇帝只有一步之遙了。

昇明三年(公元479年),劉準禪位給蕭道成,劉宋王朝滅亡。禪位後,蕭道成封劉準為汝陰王,不久,這位少年皇帝就被刺死在丹陽宮中了。劉裕以禪位得天下,劉準又以禪位失天下,真是報應。


推薦閱讀:

史類《讀史方輿紀要》清·顧祖禹撰浙江方輿紀要敘
讀史札記:唐代大臣之言有哪兩句話最為精妙?
讀史摘抄(三四)
閱書萬卷未讀史, 汗牛充棟也枉然

TAG:筆記 | 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