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的障礙,五蓋(8) 疑蓋的增長和對治(上)
禪修的障礙,五蓋(8)
疑蓋的增長和對治(上)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五、疑蓋
一、食
問:疑蓋以何為食?
答:有去來今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一五經>:「何等為疑蓋食?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已起疑蓋能令增廣,是名疑蓋食。」
「有去來今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就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這些事情,我們不知道。聽說有人能看過去世,過去世做過出家人、或者做過什麼什麼…,我也去看看,說是我過去怎麼回事,將來怎麼怎麼…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就是自己不知道,別人說過了,其實還是疑疑惑惑的,還是不決定。「及於彼相,不正思惟」,不能正思惟這個事情。「多所修習」,你常常歡喜這樣子去思惟這些事情。「以之為食」,「食」就是這樣,這疑惑心就是從這裡來的。
謂我於過去為有?為無?廣說如上。
「謂我於過去為有?為無?」說我在過去的時候是有嗎?是有我嗎?是沒有呢?不知道。若有我,我過去世是幹什麼的?怎麼怎麼的?「廣說如上」,前面那個十二緣起裡頭。
延伸閱讀: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緣起差別云何?謂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
如《經》廣說,參考《緣起經》卷第一:「云何名為緣起差別?謂無明緣行者。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於外無知,於內外無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業異熟無知;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於苦無知,於集無知,於滅無知,於道無知;於因無知,於果無知,於因已生諸法無知。…」
不正思惟者:謂不可思處所攝思惟。
「不正思惟」是什麼呢?「謂不可思處所攝思惟」,就是這個境界是不可以去思惟的,屬於這個範圍內的,你偏要去思惟,叫「不正思惟」;這「不正思惟」有個特別的意思。
不可思處者:謂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間思惟。
「不可思處者」是什麼呢?「謂我思惟、有情的思惟、世間的思惟」這三種思惟是不可思惟的。這是「別列」。
若於自處,依世差別思惟我相,名我思惟。
解釋這三種思惟。
「若於自處」,就是若於自己這個境界。「依世差別」,依這個時間的差別,「世」是時間: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有時間也就是要有處所,就思惟這個我,究竟是怎麼回事?什麼叫做我?我又是怎麼回事?這樣去思惟。這叫做「我思惟」。
若於他處,名有情思惟。
「若於他處,名有情思惟」就是別的眾生,別的眾生又是怎麼一種情形?是過去、現在、未來又怎麼怎麼的,去思惟這個事。這是第二、底下第三世間的思惟。
若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處,名世間思惟;謂世間常、或謂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
「若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處,名世間思惟」,這就是依正;「有情世間」就是眾生世間,眾生世間也就是色受想行識,在這個地方是一個迷惑顛倒的境界,那麼當然是執著我、我所的這事情。及所居住的這個「器世間」究竟怎麼回事?這叫做世間的思惟。
「謂世間常」,思惟世間是常的、永久的;「或謂」世間是「無常」的;或者是「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這樣思惟,那麼這叫做「世間思惟」。
延伸閱讀:
聞思正法(3):思正法(上)算數行相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五:「云何思正法?謂如有一,即如所聞所信正法,獨處空閑,遠離六種不應思處:謂思議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業、思議果異熟、思議靜慮者靜慮境界、思議諸佛諸佛境界。但正思惟所有諸法自相共相。」
怎麼叫做思惟正法呢?
佛教徒,依他所聽聞的正法,單獨一個人在空閑處,在那裡專精思惟。但是有六種事不應該思惟。哪六種呢?「謂思議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業、思議果異熟、思議靜慮者靜慮境界、思議諸佛諸佛境界」。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云何不可思議?當知略有六種不可思議:謂1、我思議、2、有情思議、3、世間思議、4、有情業果思議、5、諸修靜慮靜慮境界、6、諸佛世尊諸佛境界。此中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或依見思議,或不依見思議。」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論曰:要先思惟方入現觀,是故應離不可思議處方便思惟。」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有九種事不可思議。一、我。二、有情。三、世界。四、業報。五、靜慮者境界。六、諸佛境界。七、十四不可記事。八、非正法。九、一切煩惱之所引攝。」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論曰:不應思我若有若無。何以故?成二過失故。若思為有,即於非實有義起增益執過。若思為無,即於假有義起損減執過於他有情。」若思惟「我若有若無」有二種過失。佛法是承認有假名我的,經論上說「我」只是假名字而不是真實的,如果認為是真實有「我」,這有增益的過失。如果認為「沒有我」,這樣子思惟,那就違反了佛說有「假名我」的道理,那也有減損的過失。有這二種過失,所以也不應該思惟。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論曰:有情世界、器世界,此之二種雖不依見亦不應思。何以故?世共了知現成相故問何故不思此事如是生非不如是耶?答若如是思者。或謂即如是、或謂異如是、或謂無如是。此三種過所隨逐故。」若思惟「思議有情,思議世間」就有三種過失隨逐,就是:「即如是、異如是、無如是」。下面的文字會有解釋。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論曰:於業報中不應思議。修福行者定往善趣,為惡行者定往惡趣,不決定故。又過去世凈不凈業,若處若事若因若報等,不可思議。」
「異熟」就是「果」,就是果報。眾生作善或者是作惡,作善就得善報、作惡得惡報,善的果報和惡的果報,這件事「不決定」。若說決定就與事實有點違反。有的人作了善業,臨終的時候,心裏面若是顛倒,惡念現前的時候,那就不能得善報。有的人若是做了很多的惡事,臨終也能有如理作意,那還不一定得惡報。有情的處所、有情的業、有情的因和果報,若執著去思惟去,那個事情就容易有錯誤。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論曰:靜慮者及佛二種境界中,真如及無漏性皆不可思議。又諸佛等成所作義,謂所作利益眾生事亦不可思議。何以故?無譬喻故。一切世間無有少事能譬甚深二種境界。又自在故諸如來等由內證得心自在故起所作事世間所有一切作用,若離因緣和合所不見故。」禪定的境界和佛的境界,不可思議,因為太深了。佛的大自在境界,很難形容很難譬喻的,所以不應該思惟。
《瑜伽論記》卷第六:「不應思處有六:一、我體無故不應思。二、有情假立亦無真實故不應思。三、世間中如器世界如是安布如四大性法爾如是亦不應思。四、有情業果唯佛乃知佛十力中業力最深非聲聞境故不應思。五、靜慮所發神通境界非思量境故不應思。六、諸佛境界非聲聞境故不應思。」
「但正思惟所有諸法自相共相」,按照佛所開示的去思惟叫「正思惟」,應該專精思惟諸法的「自相」和「共相」這二部分。
只有這一法本身有這樣的相貌,不共於其它的法的,就是每一法的別相,所以叫做「自相」。地水火風堅濕暖動,地是堅、水是濕、火是暖、風是動,這是地水火風的自相。那麼是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相貌,這叫做「自相」。
「共相」就是一切法共有的相貌。譬如說「無常」,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無常就是苦,一切有為法一切無為法都是無我的,這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學習佛法的佛教徒,就思惟這二件事;一個是自相,一個是共相。
《成實論》卷第十:
五心栽:疑佛、疑法、疑戒、疑教化、若有比丘為佛及諸大人所稱讚者,是人則以惡口讒刺,是名為五。疑佛者作如是念:佛為大,富蘭那等為大耶?疑法者:佛法為勝,違陀等為勝耶?疑戒者:佛所說戒為勝,雞狗等戒為勝耶?疑教化者:阿那波那等教法為能至泥洹不?讒刺者:以瞋恚心無畏敬心侵惱善人。是人以此五法敗壞其心,不任種諸善根,故名心栽。
問曰:是人何故於佛等生疑?
答曰:1、是人不能多聞,是故生疑,若多聞者疑則薄少。2、此人愚痴無智不知分別佛法異法,是故生疑。3、又此人於法不能得味,是故生疑。4、又不聞不讀違陀等經,聞人稱讚故生貴心。5、又是人世世邪疑偏多,心常濁故,於佛等疑,如佛侍者蘇那剎多羅。6、又此人與多邪見人共同事業,故令生疑。7、又此人讀誦違伽陀和羅那等邪見經,故壞正智慧,是故生疑。8、又此人於諸法義喜生邪念,不能得造經者意,是故生疑。9、又此人始終不能得自利功德,以此緣故於佛等生疑。
《成實論》卷第十說疑有五種,名五心栽,包括:1、疑佛,2疑法,3、疑戒,4、疑教化,5、及若有比丘為佛及諸大人所稱讚者,是人則以惡口讒刺,是名為五心栽。
1、疑佛:疑佛者作如是念:佛偉大還是外道大師富蘭那偉大?
2、疑法:疑法者作如是念:佛法比較殊勝,還是婆羅門四吠陀等經比較殊勝?
3、疑戒:疑戒者作如是念:佛所說戒為殊勝,還是持雞狗等戒為殊勝?
4、疑教化:疑教化者作如是念:阿那波那等教法能到涅盤嗎?
5、讒刺者,以瞋恚心、無畏敬心侵惱善人。
這類人以此五法敗壞其心,不能種諸善根,因此名心栽。
問:這類人為何於佛等生疑?
答:因為
1、此類人不能多聞,因此生疑,若多聞者疑則薄少。
2、此類人愚痴無智不知分別佛法異法,因此生疑。
3、此類人於法沒有嘗到法味,沒有法喜,因此生疑。
4、此類人不曾聽聞不曾讀過四吠陀等經,聞人稱讚故生貴重之心。
5、此類人世世邪疑偏多,心常混濁,故於佛等生疑,如佛的侍者蘇那剎多羅。
6、此類人與多邪見人共同事業,因此生疑。
7、此類人讀誦違伽陀和羅那等邪見經典,故破壞正智慧,是故生疑。
8、此類人於諸法義喜生邪念,不能得造經者意,是故生疑。
9、此類人始終不能得到自利功德,以此緣故於佛等生疑。
推薦閱讀:
※永嘉禪修班講記之四·摒棄五蓋障
※茶與禪修 -- 茗心禪流 -- 圓緣茶舍
※禪鑰 禪修的要領(一)
※我的禪修之旅
※【歸根心理學】 第十五講 歸根心理學看禪修(下)
TAG: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