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羅漢精神
在中國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或五百羅漢。唐《法住記》載,佛陀臨涅槃時,囑咐十六大阿羅漢,自延壽量,常住世間,游化說法,作眾生福田,故佛寺叢林里常雕塑羅漢像,供養者眾。十八羅漢乃世人於十六羅漢外另加降龍、伏虎二羅漢。而五百羅漢,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時常隨 教化的大比丘眾五百阿羅漢,或佛陀涅槃後,結集佛教經典的五百阿羅漢。
五百羅漢的傳說在佛經中是常見的,例如西晉竺法護譯《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云:佛滅度,迦葉尊者與五百阿羅漢最初結集三藏。《舍利弗問經》中說,弗沙秘多羅王毀滅佛法後,有五百羅漢重興聖教。諸如此類說法甚多。《高僧傳》卷十一載,東晉竺曇猷居住天台山時,古老相傳云:天台懸崖上有佳精舍,得道者居之。有石橋跨澗而橫石斷人,且莓苔青滑,自古未有至者。曇猷潔齋累日,度橋見精舍神僧。神僧謂之曰:「卻後十年,自當來此,今未得住。」於是而返。後世便有石橋寺五百應真之說。
對五百羅漢的尊崇,似乎在五代時已頗為興盛,如顯德元年(954)道潛禪師得吳越王錢俶的允許,將雪峰塔下的十六大士像遷於凈慈寺,創建五百羅漢堂。而各地名山也有羅漢洞或竹林聖僧寺的傳說,如河南嵩山有五百羅漢洞。現存的五百羅漢堂,比較著名的有北京碧雲寺、成都寶光寺、甘肅蓮花寺石窟、蘇州西園寺、昆明筇竹寺、昆明西山華亭寺、武漢歸元寺等。其中,蓮花寺石窟的五百羅漢為石刻像,雕造於宋紹聖二年(1095)。北京碧雲寺的五百羅漢,其規模在華北地區最為可觀。成都寶光寺、昆明筇竹寺及西山華亭寺的五百羅漢均為彩塑。歷代畫家繪畫五百羅漢圖像,見於著錄的有梁代的朱繇,稍後有北宋的李公麟,南宋的劉松亭、吳彬等。
考諸佛典,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梵名(Arhat)。有殺賊、應供、無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凈,無明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槃(無生)。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應供)。於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凈,隨緣教化度眾。
我的理解是,依佛教的義理,羅漢是介於常人(如比丘)和佛菩薩之間的角色,羅漢所證的果位次於佛和菩薩,因此地位也比佛菩薩低,但又比常人高,謂不再受生死輪迴的束縛,已達不生不滅的境界。我們發現,羅漢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菩薩為了入世救世,有時甚至犧牲自我,不計個人得失。由此看來,佛菩薩高不可攀,而羅漢更接近常人一些,也更容易靠近,更容易學習。羅漢像因無經典儀軌依據,隨各代的藝術家來創作表現。通常是剃髮出家的比丘形象,身著僧衣,簡樸清凈,姿態不拘,隨意自在,反映現實中清修梵行、睿智安詳的高僧德性。就像一個個現實生活中的高僧大德。
羅漢更容易靠近,更容易學習,而且值得學習。羅漢有三大特點:一曰六根清凈,煩惱斷除;二曰了脫生死,證入涅槃;三曰人天供養,隨緣教化。我認為當今的中國出家人,最高目標可以嚮往做佛做菩薩,但要從學羅漢做起,先做羅漢,羅漢做好了再向更高的境界奮鬥。
第一,做到六根清凈,斷除煩惱。看起來只是八個字,卻真正體現了梵行少欲、戒德清凈的精神。當今中國佛教界的一些人就缺少這種精神。趙朴老在《中國佛教協會四十年》的報告中曾嚴厲指出:「當今中國佛教從自身建設來說,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佛教界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淡化,戒律鬆弛;有些人道風敗壞,結黨營私,追名逐利,奢侈享樂乃至腐化墮落;個別寺院的極少數僧人甚至有違法亂紀、刑事犯罪的行為。這種腐敗邪惡的風氣嚴重侵蝕著我們佛教的肌體,極大地損害了我們佛教的形象和聲譽,如果任其蔓延,勢必葬送我們的佛教事業。如何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形勢下,保持佛教的清凈莊嚴和佛教徒的正信正行,從而發揮佛教的優勢,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這是當今佛教界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幾年前,國家宗教局葉小文局長在一次講話中向廣大佛教界殷切建議道:「要繼續加強佛教自身建設。接著世界佛教論壇提出的『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可以說很多話,比如:『從心開始,以戒為師』,『以戒為師,紹隆佛種』,『紹隆佛種,慧炬長明』。通過重新舉起『以戒為師』的旗幟,加強信仰建設、道風建設、教制建設、人才建設、組織建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第二,做到了脫生死,證入涅槃。對常人來說很抽象,但對出家學佛人來說很容易理解。佛法的總綱是戒、定、慧三學,修學佛法的次第是持戒修定,開發智慧。從佛學思想體系的結構來說,人間佛教思想的含義與要求是非常明確的。也就是說,人間佛教的總綱也是戒、定、慧三學。在這方面,太虛大師同樣有許多非常剴切的言教。他說過:「戒定慧三學應先修習戒學為基本,所謂由戒生定,依定發慧。戒為定慧之基,定生後,戒即與之相應而成為定共戒;慧發後,戒即與慧相應而成為道共戒。戒能生定者,以戒具足後,理得心安,內心即常生歡喜安樂,由安而定,依定體驗觀察而發生智慧,則為無漏聖智。故佛法應從戒學之根本上修起。」(見《太虛大師全書》第16冊第25頁)戒律的精神,一方面是防非止惡而遠離身口意三業的過患;另一方面是修善利他而積聚功德。戒律的內容,有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的不同層次。如果根據菩薩自利利他的精神,從性質和作用兩方面對戒律加以區分歸類的話,則所有的戒法可以歸併為三大類,即所謂三聚凈戒。只有受持一切戒律,才能完成出家學佛的任務,從而了脫生死,證入涅槃。
第三,做到人天供養,隨緣教化。戒律具有止惡與生善兩重意義,戒法分為止持、作持二門。止持門是指對於身口等的過非,制止而不作,就是守持戒法;如不當作而作了,就違反了戒法,此為「止持作犯」。作持門是指對於社會人群乃至一切有情有益之事,能積極去作,就是守持了戒法:如果當作而不作,也就違反了戒法,此為「作持止犯」。如約三聚凈戒來分析,「止持作犯」是針對攝律儀戒的防非止惡而言的;「作持止犯」則是針對攝善法戒、饒益眾戒的利人濟世而言的。三聚凈戒、止作二持的精神,正是實踐人間佛教所應發揚的積極精神。
趙朴老曾經指出:「我們提倡人間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凈化自己,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 因此,必須旗幟鮮明地宣傳和實行人間佛教以戒為師的思想,這樣才能使戒香普熏,正法久住,從而受人天供奉,隨緣教化。
總之,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特別是出家人,既要有學習佛菩薩的遠大理想,也要有學習做羅漢的務實精神。這個時代,呼喚羅漢精神,一點都不過分。因此,想成佛,先做羅漢。
推薦閱讀:
※物質與精神文明的流變:秦淮風流考
※惟賢長老:一個學佛者的四條基本精神
※保持身體、心靈、精神三者平衡
※植根在基層 創新育精神
※新時代的誠信精神及其價值意蘊
TAG: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