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手足口病
55.手足口病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以發熱、手足與口腔發疤疹為特徵的流行性傳染病。發病年齡多在5歲以內,2歲以下的小兒尤為多見。患兒發病後多有發熱,體溫常在38℃左右;見流涕.流涎,食欲不振,甚至拒食(因為口舌疼痛),少數病兒伴咳嗽或腹瀉。本病最主要的特點是手足和口腔的皮疹和粘膜疹。皮疹多在手足心、手指背面、指甲周圍、足跟邊緣、肘、膝等,臂部也可出現。皮疹且充血性紅斑,或呈紅色丘疹或疤疹、邊緣清楚,小如粟米,大如豆粒,圓形或橢圓形,或扁平,其長軸與皮紋走向一致。皮疹有癢感。口腔、舌及咽部粘膜充血,有散在的小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十分疼痛。病癒後手足的皰疹會自動吸收;臂、膝、腿部的皮疹結成薄痴,脫落後一般不留痕迹。本病可並發皮膚感染,虛弱病兒可並發鵝口瘡。嚴童者亦可並發心肌炎、病毒性腦炎、癱瘓、酮中毒等。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陸續有報道本病的病原體為 COX一SCkiC一A16、Ertovr-us71,也有分離出Ao、A4、A5者。病毒主要存在病兒的疤疹液、咽喉與糞便中。通過飛沫,手污染與水源污染等多種途徑傳染,易導致流行。4一10月較常見,6一8月為高峰。
本病以手、足、口的皮疹和粘膜疹為特徵,常伴發熱,結合年齡、季節與流行情況等綜合分析,不難確診。
西醫對本病無特殊療法,僅用對症處理與支持療法,或用抗菌素起預防繼發感染的作用。
中醫認為本病屬溫病範疇。溫熱扶濕自口鼻肌膚內入心脾二臟,再自內向外透發。脾開竅於口而立四肢,心開竅於舌而主血脈,故疹發於口舌與手足之肌膚。根據病邪的性質,侵犯的部位與外透的趨勢,故用藥多從清熱解毒,涼血清心,利濕,佐以外透疏散入手
1.[處方名稱]樓藍導赤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熱,解毒,利濕。主治手足口病。
[處方組成]生地10克、竹葉7.5克、水通5克、生甘草7.5克、重樓7.5克、板藍根15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若壯熱,皰疹根部色深紅,舌紅苦黃而干,便秘,口渴者加生石膏20克、知母7.5克、黃芩7.5克、黃連5克、梔子7.5克:若熱勢不高,皰疹大而易破,大便稀而粘,舌苔膩者,可於方中去生地,加茯苓10克、澤瀉7.5克、蒼朮7.5克、滑石15克(包)、黃柏7.5克。
[療程療效]本方治療50例,服藥3劑痊癒者34例,服藥6劑愈者12例,無效4例。
[處方來源]遼寧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劉焯等。
[處方備註]手足口病是濕熱內蘊心脾,被外感對邪引發所致,故應以清熱解毒利濕為主要治法。方中的板藍根、重樓、竹葉、生甘草清熱解毒;本通利濕。若熱多濕少者,則配伍石膏、知母、黃連、黃茶、梔子加重清熱解毒;濕多於熱者,則加茯苓、澤瀉、蒼朮、滑石以利濕;熱久易傷陰,所以用生地,但生地性較滋膩,故濕重者不用。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2.[處方名稱]大青地膚子湯
[功能主治]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利濕。主治手足口病。
[處方組成]大青葉15克、銀花12克、連翹9克、生石膏12克、黃芩6克、生地12克、紫草9克、赤芍6克、丹皮6克、菊花10克、荊芥穗4.5克、蟬衣6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厚朴6克、地膚子9克,每日1劑,水煎2次,混勻頻服。
[辨證加減]口腔皰瘡重者用大黃6一10克(後下)。
[療程療效]本方治療手足口病20例,均痊癒。
[處方來源]王萬嶺。
[處方備註]本方用大青葉、銀花、連翹、石膏、黃芩、生地、紫草、赤芍、丹皮清熱涼血解毒;厚朴、地膚子化濕;菊花、芥穗、蟬衣透疹外出;脾為邪傷,消化障礙,改用山楂、神曲;口舌皰疹重者,心胃火盛,當以大黃瀉之。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3.[處方名稱]清熱瀉脾湯
[功能主治]功能清心熱,瀉脾濕,涼血解毒。主治手足口病。
[處方組成]梔子8克、生石膏10克(先煎)、黃連6克、黃芩7克、生地10克、茯苓10克、苡仁10克、金銀花12克、連翹12克、燈芯草1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發熱重者重用銀花、連翹至15克;大便干者生地用到18克,加生大黃8克(後下);口腔潰瘍較重者重用生石膏至30克、黃連10克;苔膩、大便爛者去生地、苡仁,加枳實6克、山楂8克、神曲10克、雞內金10克、陳皮10克,並重用黃連至10克;口腔潰瘍,局部宜塗錫類散。
[療程療效]本方治手足口病94例,5天內痊癒者67例,7天痊癒者18例,2周痊癒5例,2周末愈者4例。
[處方來源]河北省遵化縣中醫門診部寧秀芳。
[處方備註]手足口病為濕熱內蘊心脾,為外邪所引發。故用梔子、生石膏、黃連、黃芩、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茯苓、苡仁、燈芯草利濕。舌紅口乾,血熱明傷,用生地涼血滋陰;苔膩,便溏而臭,食積中焦,用山楂、神曲、雞金、枳實消導,均屬隨證加減
4.[處方名稱]藍根滑石湯
[功能主治]功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治手足口病。
[處方組成]板藍根15克、大青葉10一20克、銀花10克、連翹10克、生石膏10~2O克、知母8一10克、竹葉10克、玄參10克、生地10克、蟬衣4一6克、滑石6一10克、白茅根10一30克,每日1劑,水煎2次,混勻頻服。
[辨證加減]青苔白厚膩為濕重,當加川朴6克、佩蘭6-10克;大便乾燥加全瓜萎10克、生大黃6克(後下);發熱流涕加荊芥6克、薄荷4.5克(後下)。
[療程療效]本方治手足口病71例,均無合併症出現,早期者服1~2劉乃愈,較重者4一6劉愈,全部治癒。
[處方來源]天津市和平區中醫院田國楨。
[處方備註]方中用板藍根、大青葉、銀花、連翹、石膏、知母、竹葉、玄參、生地清熱,涼血,解毒;滑石、茅根利濕;蟬衣透邪外出。濕重者加川朴、佩蘭化濕,兼助疹外透;熱盛內結燥屎,用生大黃、瓜蔞瀉火攻下;發熱,流涕者是挾風邪,故用荊芥、薄荷散風,兼透疹。本方名由編者所擬。
推薦閱讀:
※摔!寶寶反覆發燒、嘴裡起皰疹,整夜哭不停!你一定錯過了廚房裡的這種東西!
※《Stone小百科》--手足口病了解一下?
※手足口病預防,手足口病如何預防
※孩子患了手足口病 何不試試中成藥?
※2012瘋狂的手足口病,一定要注意了
TAG:手足口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