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最熟悉的這首唐詩,是白居易的成名作,其實也是一首「腰斬」之作

唐代詩人白居易,自稱香山居士。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他與青蓮居士(李白)、少陵野老(杜甫)等可以並稱為唐詩三大家。因為在我們日常學習到的古詩當中,他們三人的詩歌是最多的。

詩人白居易

尤其是我們所學習到的一首古詩,是白居易的成名作。不過我們的課本上只有這首詩的前四句,所以,一直到今日,許多人依然只會背這四句,而對於全文卻毫無所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首詩題目叫做《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的成名作,也是白居易的科考應試之作。全詩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前四句是不是眼熟?後四句是不是覺得眼生?

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首詩本是一首離別詩,教材當中只選取了前四句,已經看不出送別詩的意味了。尤其是「一歲一枯榮」,寫的是野草生存的周期;而「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更體現出野草鮮活的生命力,完完全全是一首生命的頌歌。

不過到了後四句,已經完全是送別詩的意境了。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且看「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無論是「遠芳」還是「睛翠」,其實都是連接上文,寫的是草,而且從具體的詩歌意象上來說,它確實比「原上草」的整體意象顯得更為生動和具體具體。而且,「遠芳」寫的是這一片遼闊的土地上都是野草;「睛翠」則指的是這些野草在太陽下鮮活的生命力。與「古道」、「荒城」相對稱,進一步凸顯了野草的青春生命力。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王孫」其實是有典故的,出自楚辭,指的就是路人、行者。在楚辭的原句中,是「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所表達的意思是看到萋萋芳草,就想起遠遊未歸的遊子。不過到了這首詩當中,凸顯的是離別的情誼,而已經不再指代某個具體的遊子了。

萋萋滿別情

古往今來,送別詩大多悲悲戚戚,諸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等,諸如「西出陽關無故人」之類的詩篇較少,而這首詩所體現出的「萋萋滿別情」藉助系列野草的意象,已經體現出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的境界了。

詩人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剛剛16歲。但凡才華橫溢,年少就已經初露崢嶸。不得不說,唐代真是培養人才的肥沃土地!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推薦閱讀:

白居易的一生,才是一個男人真正完美的一生
白居易《香山居士詞》
白居易的詩酒蘇州
每天背一首 白居易:夜雪
唐代詩人白居易

TAG:成名 | 唐詩 | 白居易 | 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