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哲學方式塑造和引導時代精神【李玉】

  哲學是思想中把握到的時代,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當代中國的哲學觀念正在以「現代性」為標誌的「世界歷史」進程中發生日益深刻的變革,以哲學方式塑造和引導我們時代的中國精神,離不開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話融通。12月13—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主辦的第四屆中哲、西哲、馬哲專家論壇在上海舉行,70餘位與會專家圍繞「現代性與中國精神」主題展開深度對話。復旦大學副校長林尚立、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余新華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推進跨學科對話

  擺脫中西馬哲學「三足鼎立」的狀態,打破既有的學科壁壘,推動跨學科對話,已成為當下中國哲學界的共識。今天,學者們對哲學問題的探討自覺、不自覺地都會綜合運用中、西、馬等不同的哲學思想資源,這反映出學界對中西馬哲學對話的認識漸趨成熟,達至一種方法論自覺。與會學者普遍認為,融通中哲、西哲、馬哲三大學科資源,哲學界才能作為一個學術共同體,自覺地面對當下現代化轉型中的中國問題,建構當代中國的精神家園。

  推動中哲、西哲、馬哲的對話,關鍵在於捕捉到我們時代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謝地坤認為,無論哪一國家和民族的哲學所探討的問題都是帶有普遍性的,都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只不過這種普遍性常常蘊含在特殊性的問題之中,在某些情況下特殊性掩蓋了普遍性。例如,中國哲學關於天人合一、名實之辯、知行關係、形神關係、古今變通等問題的探討及成果,在世界哲學史上都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他說,「哲學的發展面對人類的共同問題,這是哲學不斷前行的基本動力。一旦哲學脫離時代問題,就是自我放逐,最後一定會被社會所拋棄。」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賀來表示,在回應這些重大理論與現實課題的過程中,中哲、西哲、馬哲的理論資源都會被激活,並以一種內在而非外在的方式實現對話、交匯和融通。因此,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是進一步推進中西馬哲學對話融通的新的理論生長點。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趙敦華運用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尋找會通中西馬哲學之道。他提出,憑藉西方哲學的中介,當代中國的哲學既是中國哲學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不只是邏輯的抽象思維,更是發生在現代中國的具體哲學進程。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潘德榮主張,「我們有必要、也能夠建立『中國』詮釋學,這種新型的詮釋學必然是在中西詮釋傳統的雙重視野中建構起來的。在這個意義上,它超越了東西方之別,而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詮釋學。」

  攜中國文化精神「過現代性之河」

  現代性是本屆論壇討論熱烈的話題之一,甚至有學者提出「複雜現代性」、「多元現代性」和「中國的現代性」等有創新意義的觀點。雖然學者們對現代性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普遍承認現代性是多元的,現代化不等同於西方化,經濟全球化並不意味著文化一元化。

  現代性不是單一的現代性,更不是西方模式的複製,而是一種多元現代性,這為「中國的現代性」得以確立提供了理論前提。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高瑞泉提出,「『中國的現代性』是一個未完成的規劃,民族復興尚處於進行時態。能否真正『過現代化的河』,要看我們能否既保持強勁的動力性,又能夠抱持更合乎情理的生活觀念,培育團結信任的社會文化,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郭齊勇認為,「任何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性和時代性的統一,是優秀傳統與時代精神的結合。」他主張,應破除傳統與現代二元對立的模式,肯定文明進程的多樣性,強調中國文化精神對現代性的批評、治療與調適功用。

  哲學精神的現代重建,無疑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現代重建的核心內容,其關鍵乃是化解現代性生活與傳統文化之間張力這一時代問題。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王南湜認為,儘管所有的重建方案在形式上都會涉及現代性生活與傳統文化兩個方面,但往往在實質上會消除其中一個方面。例如,自由主義排除了傳統文化;新儒家則罔顧現代性生活;那些將傳統文化與自由主義直接拼接在一起的理論主張,雖然看起來是兼顧兩者,實際上只是把要解決的問題當成立論前提。在他看來,馬克思的「自由王國」源於希臘文化,更接近中國文化傳統,因此,以馬克思的方式為中國傳統文化理想價值與現實生活價值的柔性搭掛建構一種本體論闡釋是更適宜的選擇。

  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姚新中看來,在現代化進程中,觀念和價值的轉換不是單一維度的變遷,而是在傳統與現代的互動中的重新組合。他告訴記者,一方面,真正的現代化本身是繼承和發展的傳統,是在傳統的基本價值基礎上不斷創造和再創造傳統、改變和再改變傳統的過程;另一方面,由於現代性的程序和過程總是帶著特定文化和文明的標誌,現代化只有實現了傳統化和本土化才能全面展開,本土化的現代化是與傳統結合起來的現代化,展現出現代化的多樣性。

  為培育中國精神提供學術支持

  為推動中西馬哲學的對話走向深入,本屆論壇專門設置了評論環節,以期在真誠、健康的學術批評的基礎上形成思想交鋒。討論中,與會學者紛紛從自己關切的問題出發,不分畛域,但論是非,成為論壇的一大亮點。

  儘管在一些具體觀點上存在分歧,但與會學者普遍認為,跨越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離不開細緻的文本閱讀與精確的概念運用,否則難以產生真正有價值的創新成果。例如,一些以西方哲學或馬克思主義哲學為背景的學者,在探討中國哲學問題時,對經典文獻的使用仍較為隨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原有的語境和詮釋脈絡,使相關討論缺乏必要的文本支撐,得出的結論難免有武斷之嫌;而以中國哲學為背景的學者運用西方哲學的特定概念詮釋中國哲學時,也常常不夠精確,未經必要的、系統性的辨析,而導致對相關問題的解釋出現混亂。如何讓不同專業背景的學者通過砥礪學問以克服自身知識結構和學術視野的局限,將是深化當代哲學研究的重中之重。

  「現代中國要釐清生活世界中的價值問題,其視野離不開現代文明與中國傳統的交融、中學和西學的比較。」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孫向晨表示,「雙重本體」決定了現代中國的價值形態必將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視界融合」,這一探索過程離不開中、西、馬等不同哲學資源的交流與會通。

  有學者進一步強調,面對當代中國問題,培育中國精神,中西馬的良性互動是不可或缺的,在這個過程中,主導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這是當代中國學術的靈魂,也是基本的理論立場。只有堅持這一理論立場,才能比較清楚地釐清思想與歷史、思想與現實的真實關係,為培育中國精神提供堅實的學術基礎。

推薦閱讀:

」利他主義」是否符合理性?
戴維·波普諾《社會學》知識點整理(一)序章
《為什麼長大?》,有些書寫出來就是為了讓你懷疑人生的
《哲學》筆記(上)-今日頭條

TAG:哲學 | 精神 | 方式 | 時代 | 時代精神 | 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