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絕密情報向總統候選人「開後門」?
在大選期間知悉通常只有少數「圈內人」有權接觸的秘密情報,是美國總統候選人的特權之一。雖然存在令機密外泄之憂,執行效果也不那麼理想,但作為一項確保最高行政權力順利轉移而在保密機制上「開後門」的制度,它還是在過去七十多年間得到了嚴格貫徹。
美絕密情報向總統候選人「開後門」
古往今來,掌握事關國家安全的核心機密者,通常是少數具有公職身份的政治精英。但在美國,每隔4年,會有一類人成為例外,他們就是殺入總統大選「決賽圈」的候選人。2016年夏天,隨著驢象兩黨總統候選人相繼浮出水面,美國情報機關也將重啟絕密使命——派出高級情報官員密會兩位總統候選人,讓後者提前享受情報方面的特權。關於這一安排,美國聯邦政府官網寫道:候選人一旦獲得本黨的正式提名,就會立即從國家情報官員那裡得到《總統每日簡報》(以下簡稱《簡報》)這份材料。這份文件有利於候選人全面了解國家面臨的問題,並幫助他們避免因不了解情況而發表不明智甚至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有利於國家大事在政府換屆後保持連貫性。眼看特朗普與希拉里對決在即,立場和個性截然不同的兩者會如何享受這項特權?曾經的國務卿身份,會不會在這方面為希拉裡帶來優勢?以口無遮攔著稱的特朗普會不會因此惹出意料之外的麻煩?種種猜測,激發了人們對秘密情報簡報制度的興趣。
「世上發行量最小的報紙」據美聯社報道,這項在保密機制上「開後門」的制度始於七十多年前。1945年4月,「戰時總統」羅斯福突然去世,當了不到3個月副總統的杜魯門臨危受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領袖。13天後的4月25日,杜魯門在高級別情報會議上聽到一則令他震驚的消息:「幾個月內,美國就能研製出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武器,一發就可以摧毀整座城市。」此前,杜魯門對旨在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知之甚少。他日後坦承,那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就像「天上的月亮、星星一股腦兒砸在我肩上」。
杜魯門據說,杜魯門不止一次為被排擠在核心情報圈之外而「吐槽」。事實上,美國的情報監測系統當時剛剛起步。1941年,羅斯福下令成立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專職情報機構——情報協調局,次年更名為戰略情報局。杜魯門上台後,冷戰驟起,情報工作的重要性促使他要求相關部門「在比較和評估的基礎上,將信息在政府內部小範圍公開」。就這樣,專為高層領導人提供絕密內參的《簡報》問世了。1947年,中央情報局(CIA)掛牌開張,它最早被賦予的使命之一,就是負責簡報的撰寫和遞送。鑒於自己的尷尬遭遇,1948年獲得連任後,杜魯門積極求變。為幫助後來者儘快找到狀態,「搞清楚世界的真面目」,他要求情報部門向總統候選人分享《簡報》。此後4年,共和黨的艾森豪威爾和當年的民主黨候選人阿德萊·斯蒂文森(AdlaiStevenson),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早一批目睹《簡報》的「局外人」。
CIA當年提供給杜魯門的秘密簡報。這種簡報究竟有多神秘?《紐約時報》稱其為「世上發行量最小的報紙」,是最小眾的彙編,有權接觸它的人不超過10位。《簡報》撰寫完畢,在次日被交給總統,內容包括過去24小時內全世界發生的大事、針對美國的潛在威脅和外國領導人的健康狀況等。CIA前官員約翰·赫爾格森(JohnHelgerson)稱,不像CIA內部的其他資料,如果有消息顯示「某外國領導人身體有恙」,《簡報》會加以詳細說明,比如,「我們在某國領導人的醫療隊伍中埋伏了線人,他透露前者患有肝硬化」。赫爾格森同時表示,這份材料一般不會詳述「戰術行動」,如美軍將進駐某國等,而是更像一份鞭辟入裡的社會調研報告。
有人指其無聊,有人如獲至寶從艾森豪威爾到奧巴馬,歷任美國總統及他們在選戰期間的對手蕭規曹隨,享受了在情報方面的特權。赫爾格森在其《通往總統之路:美國中央情報局為候選人提供的情報》一書中,披露了艾森豪威爾收取簡報的過程,「他(在競選期間)總共收到過4份《簡報》,一次是在紐約中央車站,一次在丹佛的一個競技場」。很多候選人將看到「官方爆料」視為殊榮,但也有人不將其放在心上。赫爾格森表示,「尼克松幾乎沒怎麼看過,他的高參基辛格代管了一切」。除了兩黨最終提名的候選人,第三方獨立候選人也可享受特殊待遇。美聯社稱,1992年跟老布希和柯林頓同台競爭的羅斯·佩羅(RossPerot)由於支持率甚高,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看到《簡報》的第三方候選人。曾任中情局掌門的老布希,在局長任期內為當時的總統候選人卡特遞送過《簡報》;在1992年的大選中,他自己作為候選人,又一次親眼目睹這份絕密材料。赫爾格森透露,他曾親自前往小石城,為比爾·柯林頓遞送《簡報》。書中寫道,「州長(柯林頓)正忙著系領帶,手裡拿著一瓶健怡可樂,他說自己根本沒時間看那東西,口頭直接告訴他就行,我挑著重點簡單說了6個項目,說完準備離開時,柯林頓忽然來了興趣,一把拉住我,搶過文件開始閱讀」。
柯林頓(左)與老布希根據一些退役情報官員著書立說透露的情況,這項制度的具體執行效果因人而異,有的候選人認為它純屬浪費時間,「表述含糊不清,缺乏價值」,如卡特曾抱怨「絕密簡報對我的吸引力還不及《紐約時報》」,里根也頗有微詞,「它跟聽早間新聞差不多」;當然,也有人獲知「猛料」後興奮不已,等不及當選就把機密泄露了出去,讓情報部門大為光火。美國廣播公司(ABC)稱,1960年大選期間,肯尼迪在後期辯論時高調錶示「美國政府應當支持古巴的自由戰士」,這番言論讓CIA高層驚詫不已,因為在此之前,CIA一直秘而不宣地在美國佛羅里達、多米尼加、瓜地馬拉等地糾集古巴流亡分子,密謀推翻菲德爾·卡斯特羅的革命政權,顯然,「肯尼迪的表態不啻於把CIA的絕密計劃提前曝光」。
肯尼迪肯尼迪如何得知這一消息,他是否泄露了《簡報》中的機密?ABC表示,雖然當事人對此三緘其口,但從此開始,情報官員不得不認真考慮候選人「口風不嚴」可能導致的後果。2005年,一直負責《簡報》的CIA將這份工作移交給新設的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簡報》內容也從漫無目的的信息匯總變得焦點明確。《紐約時報》表示,無論如何變革,《簡報》的功能從未改變:「對權力說出真相,提供對象應該知道的信息」。如今,奧巴馬及其高級顧問用平板電腦查看絕密材料,據說這是基於奧巴馬的個人喜好。
奧巴馬喜歡用平板電腦查看秘密簡報。
候選人「口風不嚴」是隱憂5月底,美國政府表示,延續1952年以來的慣例,共和黨在今年7月正式提名特朗普為該黨候選人之後,ODNI將為這名紐約地產大亨提供一份《簡報》。但與此同時,不少政治評論員對這位備受爭議的億萬富翁能否嚴守秘密表示擔憂。負責此事的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透露,ODNI已經組建了專門的工作小組,具體負責人不是根據政治利益挑選的,要披露的信息也非當前的熱門話題,而是對總統所要面對的議題給出一些參考,以及提供美國對全球局勢及未來的看法等,奧巴馬對這份《簡報》的長短及具體內容有最終決定權。克拉珀聲明,本屆政府內的其他官員不會介入這個過程,這不僅是為了保障兩位候選人能夠獲得同樣的信息,也是為了保護信息來源並確保保密制度落到實處。在《芝加哥論壇報》看來,特朗普作為政壇新手,總給人以「大放厥詞」的印象,卻在黨內初選中一路過關斬將,顛覆了傳統;時至今日,在共和黨內部,一些大佬依然對特朗普的崛起感到錯愕,並對後者接觸頂級國家機密後能否「守規矩」心存疑竇。
另一方面,在民主黨內「領跑」的希拉里·柯林頓正窮於應付「電郵門」風波,其誠信度在很多人眼中打了問號。美國國務院監察長辦公室最近的一份報告,不僅嚴厲批評這名前國務卿使用私人電子郵件處理公務,還指出其做法明顯違反聯邦政府的工作規定。這也是電郵醜聞延燒一年多以來,美國官方首次就此給出結論。白宮發言人喬希·厄內斯特(JoshEarnest)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情報機構會做必要的評估工作,總統完全信任情報專業人士在相關方面的能力」。
希拉里·柯林頓正窮於應付「電郵門」風波從美聯社最近發布的民調看,將近一半的美國選民承認,他們支持希拉里還是特朗普,與其說是贊成其政治主張,不如說是為阻止另一方當選。《赫芬頓郵報》稱,希拉里和特朗普的「凈支持率」都不怎麼樣,「兩人可能成為現代美國政治史上最不受待見的候選人」。「大嘴」特朗普明確告訴《華盛頓郵報》,他熱切期盼與情報官員會面。不過,作為候選人,他聽取秘密彙報的特權是一次性的,至於以後是否還有機會,就要看個人的造化了。END
原創精彩不斷,歡迎點評推薦~
青年參考 —— 多些世界眼光
本文為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機構用戶未經授權不得使用,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轉發時須標明作品來源和原標題,確保作品的完整性。
推薦閱讀:
※美菲翻船 菲新總統南海公開示好中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白宮高層人員入職儀式
※敘利亞總統一句話驚呆世界
※烏總統拋棄了與乾爹俄羅斯一起的紀念日
※菲律賓總統:中國對南海的「聲索」讓他國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