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小川《先賢與中國》:孔子周遊列國,狀如喪家之犬

本文摘自劉小川著《先賢與中國》,作家出版社

大約公元前496年,五十五歲的孔夫子離開魯國,周遊列國十多年,從鬍子花白游到鬚眉盡白,舟車勞頓幾萬里。他想尋找一個理想國,推行他夢寐以求的周禮,重建秩序,結束天下紛爭,回歸堯舜之道。大視野清晰,大方向明確,後人概而言之:至聖先師洞悉了分久必合的歷史潮流。也許農耕文明與漢語文化有此強大的凝聚力。

中華民族有個不變的方向,朝著大一統。

孔夫子率領一群各具本領的弟子,長途顛簸,從一個諸侯國到另一個諸侯國。有時吃得很好,有時餓得心慌。夫子塊頭大,又食不厭精,吃東西講規矩,慢條斯理。顏回吃飯也慢,也許他的腸胃不大好。善於經商的子貢吃相優雅。膀大腰圓的子路一口半張餅,很快吃完了,溜到僻靜處剔牙,模樣愜意。《 禮記 》 有規定,不可當眾剔牙。

孔子先後在衛國待了三年多,衛靈公供他美宅美食美器,「俸米六石」,最終決定不再用他,用委婉的方式打發他。有一天,衛靈公盯著空中的大雁不吭聲,孔子守在旁邊說呀說呀,嘴唇翻累了,舌頭麻木了,衛靈公仍在看大雁,鼻孔朝天,鼻息吹髯。於是,夫子知趣,次日捲鋪蓋,帶了眾弟子走人。

一些弟子沮喪,有牢騷,而老師出帝丘 ( 今屬河南 ) 的城門,只一聲輕嘆。孔夫子這幾十年,經歷了太多的坎坷與磨難。據說這位儒家聖人生下地來奇醜,父親差點不要他,大媽二媽以及九個姐姐、一個殘廢哥哥,難見好臉色。小時候他怪可憐的,臟活累活啥都干,「多能鄙事」,夥伴們還欺負他。長大了,不講道理的子路不止一次揍他……

傳道的車駕搖搖晃晃朝著遠方,「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中原大地,荊楚大地,齊魯大地,聖人的馬車一天天舊了,咿咿呀呀,日行百十里,夜宿雞毛小店。「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體弱的弟子騎瘦馬,孔武有力者步行,一個個對未來抱著憧憬。

一臉菜色的顏回體力跟不上,總是掉隊,有一次他走丟了好幾天,同學們急壞了,勞神費力把他從荒野中找回來。老師說:回啊,還以為你死了呢。

顏回躬身奉告:老師還健在,弟子不敢死。

師生間的這一簡單對話,遂成兩千五百年之經典。尊師重道由此生焉。

宋國是孔子祖先的封地,孔子對宋國很有感情。可是他不遠千里跑到宋國一看,傻眼了。民不聊生,貴族和官員十分囂張,奢靡之風大盛,「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宋國的大夫司馬桓魋給自己造巨型石頭棺材,造了三年未完工,石匠死掉幾個,採石工和搬運工死傷不計其數。孔聖人氣得鬍鬚亂飄,詛咒司馬桓魋:這種人死了,還不如早點爛掉得好!

聖人咒人死,死了還要早點爛掉,這是僅有的一次。

下人顛顛地傳消息,司馬桓魋暴跳如雷。孔子在宋國都城的一棵大樹下向弟子講禮儀,桓魋怒氣沖沖趕來,揮舞短柄利器砍斷大樹,想把孔子砸死。殊不知,年逾六旬的孔子高度敏捷,閃開了。早年他是御、射的高手,干勞力的粗活一點不含糊,可能還打過架。不過,今人拍武俠片成癮,恨不得把孔子拍成駕快車、彎弓射大雕的武林宗師。

孔子逃走了,一路上不疾不徐。桓魋帶兵追殺,曠野塵土飛揚。弟子們非常焦急,催促老師:趕快逃吧,司馬桓魋追上來可就沒命啦。孔夫子捋須而笑,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老天爺賦予我品德,桓魋能把我孔丘怎麼樣呢?

孔聖人的大無畏真是活靈活現,兇險的時刻不忘為人師表。

不久前他路過匡地,被匡人誤認為是另一個長人陽虎,圍困五天五夜,差點丟了性命。陽虎是魯國首望之族季桓子的大管家,也是身長九尺,殺過不少匡人。孔子被匡人當作陽虎,弟子們莫名其妙地混戰一場,堅守了五天,請人調解才得以脫身。

司馬桓魋未能追上來,孔夫子跑掉了,到了安全的地方,暗暗鬆了一口氣。

孔子率領的這支傳道隊伍,擺脫了凶神惡煞的司馬桓魋,且行且歌向鄭國,對鄭國又抱有信心。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隊伍走散了。孔門弟子尊敬老師,卻也自由自在各行其是。也許師生走散發生過若干次,也許聖人自駕游,興來狂奔一通,把自己給弄丟了。他站在鄭國都城的東門外東張西望,原本長長的脖子伸得更長,寬大的額頭直冒虛汗,平日里「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舒坦愜意貌 ) 的形象一掃光,失魂落魄,無精打采;又幾個時辰不走開,彷彿立地要生根。巨腿長臂加上一顆碩大的腦袋,「立盡斜陽」。

夫子為啥不走開呢?他要等眾弟子。等到半夜三更也要等。

鄭國的人紛紛趕來看稀奇,好事者把孔夫子上上下下端詳了,點評說:這個大腦袋長人怪得很,恐怕有九尺高……

子貢在城裡匆匆尋找老師,大街小巷都找遍了,躲進角落裡喘口氣,擺正了衣冠,擦掉滿臉的冷汗,尋思沿街再去找。有書生模樣的鄭人告訴子貢:東門外城牆下立著一個長人,額頭像堯,脖子像皋陶,腰部以下比大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狽不堪的形狀,活像一條喪家犬。

鄭國的書生連比帶劃,好像他親眼見過堯舜禹似的。

子貢等不及聽完,拔腿往東門跑。邊跑邊想:生得奇形怪狀的長人,除了老師還有誰呀?老師咋又像一條喪家犬呢?難道九尺高的老師腿短嗎?

陝西出土的漢代孔子、老子像,都有幾分像外星人。

子貢在東門外找到老師,激動不已,撲上去嗚咽,像孩子找到父親;又支支吾吾講了幾句,孔子一聽樂了,捋須笑道:鄭國人說得對呀,我確實像一隻喪家犬。

老師形如喪家的大犬,弟子們則如同流浪的小犬,從魯國出發,奔向衛國、宋國、鄭國、陳國、齊國、趙國、楚國……兜售仁義道德的學說,推廣周禮三千,磨破嘴皮子,碰了無數的硬釘子軟釘子。各諸侯國都忙於打仗或準備打仗,各利益集團忙著抱團或鬥爭,任憑孔子把遙遠的堯舜和周公說到天上去,人家只關心眼皮子底下的實際問題。由此可見,現代糟糕的實用主義有它古代的源頭。孔夫子咬定周公不放鬆,開端性地彰顯了偉大的理想主義。百餘年後的孟子豪邁宣稱:「雖千萬人吾往矣。」

宋國的莊子、楚國的屈原也是理想主義的開端性人物。華夏幾千年文明史,理想主義始終是一面大旗,實用主義的濫觴不足以長期佔上風。

孔聖人形如喪家犬東奔西走,居陳國三年,夙興夜寐,要讓陳國大治,樹立起一個仁義王國的典範。然而江南的吳國忽然與陳國打起來了。夫子只好再次倉皇出逃,一路上悲嘆理想破滅:吳國和陳國講好了互不侵犯的,殊不知毀約的速度比簽約快十倍,唉,春秋無義戰啊,一切用刀槍講道理。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英國人用堅船利炮向清王朝「講道理」。這幾十年,美國人用航空母艦,用枯葉劑、貧鈾彈、集束炸彈「講道理」……

那春秋末年的孔夫子驚惶出陳國,鬆了一口氣,依然向弟子們講周禮。十餘個弟子聽講,有兩三個的精力不大集中了,宰我還打呵欠,掏鼻孔。子路嘰嘰咕咕,表情分明含了怒氣。夫子佯裝未見,繼續宣揚了不起的堯舜之道。

子貢瞧著老師凹頂的大腦袋,忍不住抿嘴一笑。顏回端坐,子夏子張傾聽。樊須撓痒痒。後來蘇東坡拿樊須開玩笑:「小人繁 ( 樊 ) 須也。」

夫子路過蒲地 ( 河南長垣 ),遭不講禮的蒲人扣留,粗繩子套牢了粗脖子,四肢捆得嚴實,那形狀就不只是喪家犬了,比落水狗還慘。子路驍勇,卻不敵蜂擁而來的蒲人,子貢和顏回不會打架。宰我逃之夭夭。幸好公良孺率領幾十個勇卒趕來,與蒲人大戰,蒲人怯陣而走,公良孺才給可憐的老師鬆了綁。逃跑的宰我又溜回來,惴惴不安歸隊。

老師摸著勒疼的長胳膊,啥也不說。顏回開了口:「子曰: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子貢補充:「求仁而得仁。」子路悶聲悶氣。子路不懼打架,只怕跟錯了老師……

孔子懷揣治國平天下的宏偉藍圖,走呀走呀,豪車變成破車,肥馬騎成瘦馬,浩蕩的東風刮成蕭瑟西風,「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 魯迅 )。

暮年的大賢依然錘鍊著,大賢又去錘鍊小賢……意志堅定:寧為喪家犬,不做豢養狗!

孔夫子奔七十歲的人了,想落葉歸根,返回久違的魯國。他從楚國前往蔡國,途中受到隱士長沮、桀溺的嘲笑。楚人唱鳳歌譏諷他。又有扛鋤頭躬耕的老農,批評他的弟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夫子站在田邊默思良久,認為老農也是值得尊敬的隱士。

「子曰: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 ( 菜農 )。」

然而聖人照樣我行我素,瞄準形而上、形而中,拒絕了大多數形而下,遠離早年熟悉的種種鄙事。君子一往無前,一條大道走到黑,充滿了道路自信。

「朝聞道,夕死可矣。」

夫子偶爾也會發點牢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有一次,在陳、蔡兩國的交界處,孔子被圍困起來了。原來楚國的使臣要聘請孔子,陳國和蔡國不希望孔子輔佐楚君,於是合夥劫人質。而孔子在蔡國待了三年,不舍晝夜替蔡國謀劃……為了國家利益,諸侯國搶人才不擇手段,搶不了人才就困死人才。

孔夫子困於陳蔡,陳米糙米沒得吃,菜也無鹽也無,據說九天吃了三頓飯,人瘦了一大圈,形銷骨立,大腦袋越發顯得大而沉重,彷彿脖子撐不起。弟子們餓得東歪西倒,樹皮草根扒光了,蟲子鳥兒逃走了,半夜裡無數的星星鬼眨眼。早晨,忽然來了一陣瓢潑大雨,露宿荒野的弟子們渾身濕透,狼狽慘了,一個個病倒呻吟。體弱的顏回連日感冒發燒,向來不愁美食的子貢吃草拉肚子,勇猛而憨直的子路嘖有煩言,準備半夜敲門質問老師。「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索性裝病,趁機悶頭睡大覺。體能甚好的公良孺負責扒樹皮,野地里衝進一頭衝出一頭……

《 論語 》:「( 孔子 )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窮:沒辦法。

子路後來戰死沙場,死前猶正衣冠,微笑著面對亂劍砍來,視死如歸。

君子處逆境依然是君子,小人沒辦法就開始亂來,此理古今同。

飢腸轆轆詩書在,菜色不廢精氣神。孔子先生一如既往地盤腿坐地講周禮,講堯舜,講 《 易 》 《 傳 》 和 《 詩經 》,彷彿待在故鄉曲阜的杏樹下講學。「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那些遠遠近近的墳塋呀,老樹新樹秋瑟瑟,枯枝敗葉亂飛,黑雲沉沉壓千里。

孔子沐浴更衣,焚香彈古琴,琴聲絲毫不亂。顏回、子貢、子夏、子張等人,從琴聲中聽到了老師內心深處的安詳,不禁相視一笑。

長人孔丘閑步登小丘,引頸唱歌,歌聲悠揚婉轉,四面八方的鳥兒都飛來聽……這畫面是如此經典,後來逆境中的仰望者綿綿無盡:

左丘明雙目失明,不舍 《 左傳 》 《 國語 》;

屈原流放八百里洞庭湖,怒目作 《 天問 》,狂筆寫 《 離騷 》;

司馬遷受了「去勢」 ( 勢: 睾丸 ) 的奇恥大辱,照樣奮筆作 《 史記 》;

諸葛丞相撫古琴於一座空城,嫻靜退敵十萬兵;

嵇康彈 《 廣陵散 》 於刑場,血濺焦尾琴弦。

王羲之的絕代書風經歷了煉獄般的血與火;

陶淵明亂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李太白堅持個性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杜甫百折不撓堅硬到底:「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范仲淹針對官僚集團的腐朽墮落,發出吶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蘇東坡躍入生存的萬頃波濤,亦嗆水,亦悲號,偉岸的身軀堅如磐石,「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東坡命運的最低谷,反指藝術之高峰、生存之曠達、生命之欣欣然,足以垂範中國千萬年也。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孔子莊子孟子開了這個頭,千錘百鍊而為中國之大賢,後繼者排起了很長的隊伍。「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中國的歷史脈絡、精神坐標、文化譜系是這樣,決不以赤裸裸的慾望引領民族。法國有先賢祠,安葬法蘭西民族的各類先賢,文化先賢們赫然居首。

孟子:「上下交征 ( 爭 ) 利,而國危矣。」民間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生存不避艱辛而詩意棲居,乃是華夏族悠久的傳統。道德、風俗與審美的三位一體,維繫著中國人幾千年的生活世界。這個傳統丟不得。

孔夫子一大把年紀周遊列國,雄心壯志如少年,外形一似喪家犬。餓得吃樹皮,灌清水,幻想故鄉曲阜蒸小豬的美味。一面餓著,一面彈琴,講學,說故事。夫子幾十年來憂著周天下,吃糠咽草算啥呢?倉皇奔逃算啥呢?

「子曰:君子憂道不憂貧。」

夫子年近七旬歸故里,刪 《 詩 》,學 《 易 》,定 《 春秋 》,杏壇講學,「有教無類」,「誨人不倦」,仍然要收學生送來的干肉和大雁。夫子首重仁義,並不輕視金錢,日常生活頗講究。聖人的風度真是很令人嚮往啊。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聖人七十歲了,情與貌,越活越舒展,「子燕居,申申如也」。燕居:閑居。偉人的閑暇時光乃是能量之聚積,是蓬勃向上的生命的暫得休憩。手頭的事情要趕緊做,要充分發揮詞語的功能:語言的抽象規定著一切具象,語言蘊含了人類文明的全部密碼。

聖人述而不作,弟子們忙著做筆記,日後整理為五萬餘字的 《 論語 》。孔子不能應對春秋末年「禮崩樂壞」的局面,那就做後世的帝王師吧。

一切盡人事罷了,其他付與天命。

曲阜師生們的教學相長之餘,享受著美食、美器、美服,傾聽曠野天籟和絲竹音章。哦,那些年東跑西顛跟喪家犬似的,老師如同大犬,率領一群勇敢的小犬。斷糧,生病,打架,逃跑,講學,釋疑,彈琴,忽遭圍困,粗繩子勒進皮肉五花大綁……鬚眉盡白的老師閑話往事,杏壇上捋須自樂,弟子們大笑。

那高高的銀杏樹嫩黃葉兒飄,白果沉甸甸。

偉哉孔夫子。大哉喪家犬。

【書籍信息】

書名:先賢與中國

出版:作家出版社

作者:劉小川

定價:45.00元

內容簡介:

民族的先賢們為什麼活得精彩?

什麼是人的深度生存?

什麼是人的多樣化?

什麼是低沸點、足以持續萬年的美好生活?

著名作家劉小川創造性地使用史學、文學、現象學、人類學、心理學等手段,深入解讀經典先賢故事,用「煉、食、色、智、勇、義、學、游、狂、飲、美、愛、德、孝、錢、逝」十六個關鍵字提煉先賢特質,夾敘夾議,引領讀者吸收中國先賢的生命精華,運用先賢的智慧辨認當下,充盈正氣,走出精神性危機。

只有讀懂先賢的生存細節,才能真正領悟中國智慧。

作者簡介:

劉小川,1960年生於四川省眉山縣。供職於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論著:《品中國文人》(四卷)《來到漢語中的德國大師》;長篇小說:《蘇東坡》《李煜》《李清照》《王之道》《曖昧》《色醉》《老夫少妻》;傳記:《蘇曼殊》《汪精衛》;散文隨筆:《眉山蘇軾》《蘇軾,敘述一種》。


推薦閱讀:

來者不善,川普給中國使了第一個下馬威
189@365葉君遠教授:中國古典詩歌意象
朝核危機走向攤牌?美國務卿來華拜託中國!
福布斯富豪榜中國385人列第二 特朗普當總統1年身家縮水4億
中國農曆常識大全

TAG:中國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