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觀讀書會 | 鮑鵬山:沒了祠堂、中堂,如何辦好學堂

上觀讀書會 | 鮑鵬山:沒了祠堂、中堂,如何辦好學堂 2016-08-12 19:34:49 作者:鮑鵬山

摘要

在第四期上觀讀書會,文化學者鮑鵬山以新作《教育六問》,追問「高學歷的野蠻人」的教育困境———我們從中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識、技術、專業,唯獨缺少文化;我們培養了很多高學歷的野蠻人。

在第四期上觀讀書會,文化學者鮑鵬山以新作《教育六問》,追問「高學歷的野蠻人」的教育困境———我們從中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識、技術、專業,唯獨缺少文化;我們培養了很多高學歷的野蠻人。

教育如何讓人「文化」而不是「野蠻化」?鮑鵬山圍繞教育的基礎和使命,從傳統文化里追本溯源,與讀者交流自己的觀點。


攝影/馬松

曾經有人問我說,你是從事古代文學研究的,怎麼現在常常在講教育話題?當時,我講了一句話,有良知的學者總會關心教育。當代中國如果要選出一個話題是全民都在關心的,我想肯定是教育。每個人對教育都有自己的體會,對教育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

現在做老師碰到的問題,跟以前做老師碰到的問題不一樣。以前老師碰到的問題是,家長不懂教育。今天老師碰到的問題是,家長自以為懂教育。這比以前更麻煩。因為,教育是一個特別專業又非常複雜的問題。一個家長看到教育的一個問題,他就覺得應該如何如何。這就好比,他看到某樣東西有一個污點,他想把污點給剪掉,結果卻可能把整個東西都毀了。

教育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教育六問》這本書,是我對教育這個話題一點小心翼翼的探討,和一些充滿誠意的呼喚。今天的讀書會,我就以此書為基礎,和大家一起交流教育的話題。


思考教育的基礎

攝影/馬松

現在很多搞教育的人,都沒有意識到或者去思考中國教育的基礎問題,即中國教育是基於什麼樣的基礎上的。

比如說,西方的教育是建立在全民有宗教信仰的基礎上的。我講過一句話,我說西方的教育有「兩堂」———學堂和教堂。除了學校里的學習之外,孩子還要到教堂里去。除了學校的課本之外,孩子還要讀《聖經》,讀有關宗教的書。

那麼,中國的國民教育是基於什麼呢?經常有人會帶著強烈的質疑來問我,鮑老師你說中國人要讀傳統經典,要讀《論語》,為什麼要讀《論語》?我知道,他來問我的時候他是有答案的。他的答案就是,我們不必要讀《論語》。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觀點?因為中考不考《論語》,高考不考《論語》,孩子為什麼要讀它?他完全是從實用的應對考試的角度,來理解要不要讀《論語》、讀傳統經典的。

對此,我常常會反問,為什麼美國人、歐洲人要讀《聖經》?考試又不考這個。甚至,他們的法律規定宗教教育不可以進入世俗教育。所以,他們讀《聖經》,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因為它是關乎精神世界的建構的。

而我們從上世紀廢除讀經教育,引進西方現代教育體制的時候,把這個非常重要的前提給忘了。毫無疑問,西方現代教育體制是很有優勢的。一個老師講,那麼多孩子聽,效率高。沒有這麼高的效率,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教育的普及。還有,西方的學校教育里教授科學知識和自然知識,這也是我們傳統教育缺失的。

引進西方現代教育是必然的,但必須思考學校教育的基礎是什麼的問題。因為,我們傳統的教育實際上不只是一個學堂,還有另外兩個堂,祠堂和中堂。小孩讀書,就進學堂。學堂之外,每一個宗族有祠堂,回到家裡中堂還有五個大字「天地君親師」。到學堂里有聖賢,到祠堂里有祖宗,到中堂里還有五個大字「天地君親師」,這構成了我們傳統的精神世界。


不要光顧低頭找工作

攝影/馬松

今天,我們的教育體制尤其要重視對孩子精神世界的培育。

教育有兩大功能。第一個功能大家肯定都知道,傳授知識和技術。教你知識讓你通過考試,教你技術讓你找到工作。今天,中國教育的分工非常明確,中小學教知識應付考試,大學學專業學技術找工作。所以,我們考察大學好不好,就業率是一個重要因素。正是在就業率的指導下,我們的大學教育就越辦越實用,改造原有專業和設立新的專業時,往往會強調一個原則———針對社會需求。這樣,理論性的東西、形而上的東西越來越少,實用操作性的東西越來越多。

列寧愛引用的一句話是,鷹有時飛得比雞低,但雞永遠不能飛得比鷹高。實用的功利性的教育,是讓人腳踏實地了,但你可能失去了一片天空。我想,我們的教育還是應該積極倡導仰望星空,而不能過於腳踏實地低頭找工作。

因為,教育還有一個更原始更本質的使命,就是傳承人類文化。在那些人類大學的最初形式里,不教知識,也不教技術,它的功能就是講文化。比如,一部《論語》里沒看到孔子給弟子們講知識、傳授技術的,唯一的一次有學生問他怎麼種白菜、怎麼種莊稼,他拒絕回答。孔子回答的問題,都是關於價值的問題。

價值的問題,是難以有標準答案的。但我們今天的教育,卻很看重標準答案。求標準答案,這沒有錯。因為,如果考試內容是知識類的問題,一定有標準答案。需要反思的是,為什麼要考那麼多死記硬背的知識性問題。社會嚴重缺乏價值判斷力

孔子講過一句話,「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老師一般會解釋說,「故」是舊知識,「新」是新知識。這句話的意思是,既能夠掌握舊知識,又能夠學習新知識,就可以做老師了。但知識有新舊嗎?知識本身沒有新舊,只對獲知者來說有新舊。比如,小孩放學回到家,媽媽問他今天學了什麼新知識?這個小孩說,我今天獲知一個新知識,孔子是春秋時期人。孔子是春秋時期人,這個知識是新知識嗎?不是。兩千多年前大家就已經知道了。只不過對這個小孩來說,這是他剛剛獲知的一個新知識。

所以,孔子講「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是有知識,「知新」是有判斷,意思是一個人有知識有判斷才能做老師。你有了傳統文化的知識,然後帶著這樣一種文化的價值觀,對今後發生的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斷。今天中國社會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缺乏價值判斷力。

要使一個人「文化」而不是「野蠻化」,最有效、最常見的手段是教育。但這個教育里一定要有文化的東西、有關於精神世界培育的東西,而不能只是知識與技能。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天我們的教材需要有所改變和改進。

我有一個習慣,到一個地方給當地老師講課前,我一般都會請人幫忙準備一套當地的小學或中學語文教材,事先看一下。一次,我到一個地方,看了當地的教材,很不滿。講課時,我就和老師們討論起這個教材。小學語文教材,我一翻就翻到了這一句,「小公雞咕咕叫,太陽公公給它戴個小花帽。」要求背誦並默寫。我問,這樣的句子需要背誦默寫嗎?下面坐著的好幾百位老師鴉雀無聲。我又一翻,看到了這一句,「西瓜大,芝麻小。」我說教這個幹什麼?有一個老師忍不住了,說這是讓學生知道西瓜是大的,芝麻是小的。我就說,這是特殊學校的教材嗎?這是正常孩子兩年級的教材,西瓜大,芝麻小,還需要教嗎?這樣的學習內容,不但不能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反而會阻礙孩子的心智發展。


《論語》就是回答三個問題

現場讀者攝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傳統文化經典?因為,傳統文化經典給我們三樣東西,或者說傳統文化經典是三個體系。

第一,傳統經典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文化知識體系。比如,你讀《論語》,你會獲得很多文化的知識、歷史的知識、語言學的知識等等。

第二,傳統經典是一個價值體系,它為國家、社會和個人提供價值標準。經常有人問我,《論語》一萬六千多字到底講了什麼。我說,一部《論語》就是回答三個問題,什麼樣的社會是理想的社會,什麼樣的政治是理想的政治,什麼樣的人是理想的人。所以,《論語》是一部關於理想的書,是一部關於價值的書,是講是非、善惡、美醜的書。讀一部《論語》,就相當於跟著孔子做了500多道價值判斷題。

舉一個例子,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這就是一個價值判斷題。假如一個人傷害了你,你可以有多種選擇。如果我們的道德體系提倡「以德報怨」,那麼,正如孔子反問的,「何以報德?」我們以什麼來報德呢?

一個人如果做了壞事,我們還對他好。那麼,一個人如果做了好事,我們該怎麼辦?孔子並不反對一個具體的個人以德報怨。但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道德體系如果倡導以德報怨,那就有問題了。因為,道德本來是有糾正功能的,這樣做反而是把道德的功能給取消了。所以,一個社會的道德體系如果提倡以德報怨,看起來道德標準很高,結果恰恰是不但不能促進人類道德的提升,反而是降低了道德水準。


知道什麼事不能做,很重要

攝影/馬松

以前有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就不怕嗎?用數理化知識幹壞事的人多的是。比如,他能夠把垃圾堆里的爛皮鞋和破輪胎變成乳酸飲料,喝到嘴裡味道還好極了。人文教育和專業教育有什麼區別?專業教育是教你做事的能力,人文教育是教你判斷什麼事情不能做的能力。知道什麼事不能做,你才能真正走遍天下都不怕。

前幾年,有個幼兒園老師拍了很多幼兒園小孩的照片放到網上。這些照片引起了軒然大波,最後導致她丟了這份工作。因為,這些照片的內容里,有的是用膠帶把小孩嘴巴封起來,有的是把小孩的耳朵拎起來……很多人就罵這個老師太壞了,罵園長招人的時候怎麼不好好考察她。其實,園長招聘老師一定會考察。考察什麼?考察專業。你什麼專業畢業的?會彈鋼琴嗎?會講故事嗎?就是這樣考察。但怎麼會問你會幹壞事嗎?這個沒法問,再說好人也沒有證書呀。

很多時候,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可做,不是都有規定的,但你自己心中要有一個道德律,除了法律和規矩,人還應有一個更高層次的道德律。哲人康德曾說過,世上有兩樣東西最使他敬畏,頭頂的燦爛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這個道德律告訴你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它是一種素質、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很多時候是在閱讀文化經典的過程中,被一點一點地熏陶出來的。文化經典告訴我們什麼是理想的,什麼是應該的。

曾經有家長興奮地來和我說,我女兒學了一年國學,我覺得現在跟她講道理的時候,她比較聽得進去了,因為我們對很多事情有了共同的評判標準。人與人有了共同的評判標準,才能溝通;社會有了共同認可的評判標準,才不至於撕裂。

曾經也有人告訴我說,他如何反感孔子。聽了他的一番「高論」後,我說了一句話,你是一個不仁不義的人嗎?他一下子就急了,說你怎麼罵我?我笑著說,我只是做了一個測試。「仁」、「義」不就是孔子為我們確立的價值嗎?我不是在說你「不仁不義」,只是在證明你並不反對孔子。事實上,即使是反對孔子的人,也已經被孔子塑造了。


經典教育里可以找到文化的根

《教育六問》,鮑鵬山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三,傳統文化經典除了是一個知識體系、價值體系,傳統經典還是一個文化體系。

一位電視台主持人曾問過我一個問題。他說,我們要做一個好人為什麼要讀《論語》?讀《聖經》也可以呀。這個問題問得挺好。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價值體系,需要知道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好的社會,那麼《聖經》確實也可以提供一套標準。但問題是,通過讀《聖經》做好人,你認可的是西方文化;通過讀《論語》做好人,你認同的是中國文化。而提供文化認同,這就是傳統文化經典作為文化體系的意義之一。作為中國人,我們通過中國的經典來獲得價值觀,認同中國的文化,民族才有凝聚力。

教育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功能,就是塑造民族的認同感、民族的凝聚力。現在,我們的孩子才幾歲的時候,母語沒學好,就開始學外語。對雙語教學,我歷來是反對的。打個比方說,這相當於一個小孩剛生下來不久,家裡有兩個媽,他到最後不知道哪個媽是親媽,他也不知道跟哪個媽更親,這很麻煩。文化認同是一個文化體系,我們讀《論語》,讀《孟子》,讀中國的傳統典籍,本質上達成的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雲南建水縣,離越南很近。那地方有一個孔廟,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據說是全國第二大的,規模僅次于山東曲阜。有一年,我被邀請去參加了那裡的祭孔。在講座中,我闡述了一個觀點,這個地方離北京那麼遠,離越南這麼近,為什麼對北京有向心力?因為,這個地方和北京有著一樣的文化認同。我們的國家幅員那麼遼闊,以前交通也不發達,通訊也不發達。山高皇帝遠,為什麼認同北京?就是因為大家讀的都是一樣的文化典籍,有著文化認同。

所以,最大的國防是教育;最大的國防力量是國家的教育工作者;最強大的國防武器是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經典。

那麼,在今天,我們的語文教材就承擔著這樣一個使命———文化的傳承和文化的認同。在今天,我們依然要讀傳統文化經典,因為這是一個知識體系、價值體系和文化體系。在傳統經典教育里我們可以找到文化的根,進而找到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整理 黃瑋)

圖片來源:馬松 攝 圖片編輯:笪曦

請保存下面圖片的二維碼圖片到手機圖庫,然後打開微信的二維碼掃描,選擇從手機圖庫調入二維碼 歡迎關註上海觀察(微信號:shobserver)! 添加辦法:微信「通信錄」-「添加」-「查找公眾號」-「輸入上海觀察」-「加關注」。
推薦閱讀:

金老中醫讀書手札(二)
漫談竹林七賢———面壁居讀書雜記之四
雪峰讀書的文件夾【玩轉攝影】
我要讀書14: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
讀書筆記:如何寫出流暢有力的文案?

TAG:讀書會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