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三國演義》的最大冤案
轉載▼
分類: 縱論《三國演義》 |
主講人:周思源
主持人:細心的讀者只要拿《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一對照,就會發現其中一個最大的冤案。《三國志》里那個文韜武略、心胸開闊、英雄豪俠的周瑜,到了《三國演義》里成了心胸狹窄、疾賢妒能的「小氣鬼」。接下來,我們歡迎周先生給我們講《周瑜——〈三國演義〉的最大冤案》。
既要尊重歷史事實,又要尊重藝術規律
長篇小說畢竟有自己的藝術規律,不能完全服從歷史事實,必需在總體上真實的前提下適當虛構,有時候就不得不在人物總體評價不變的情況下對某些重要人物的個性作一些重大改變。這裡最典型的就是周瑜。由於諸葛亮是這部小說的第一主人公,諸葛亮前期的主要對立面就是周瑜,為了陪襯諸葛亮,這樣周瑜(175——210)就吃虧了。
周瑜字公瑾,瑾和瑜都是美玉。他「有姿貌」,是美男子。他和孫權的哥哥孫策同年,是好友。周瑜協助孫策打下了長江下游和淮河以南的許多地方。本來袁術想用周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謝絕了,只要求當個地方官走了。孫策立即任命他為中郎將。<<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說「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建安十三年(208 )大破曹軍時只有33歲,35歲因病去世。周瑜多才多藝,年青時就精通音樂。只要奏樂有錯誤,他必定會發現,發現了就一定會加以指點,所以當時有民謠說:「曲有誤,周郎顧」(周郎會發現,可以請周郎指點指點)的說法。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聯吳抗曹,這個戰略起了關鍵性作用。但是整個戰役的指揮者實際上是周瑜。周瑜在說服孫權上起了重要作用,小說中是諸葛亮激將法激的;利用火攻是黃蓋提出來的,後來都改成諸葛亮,這些都是出於突出諸葛亮這個主要人物的創作需要。小說中周瑜的性格特點主要是心胸狹窄,特別忌妒諸葛亮。這是小說為了使不同人物性格區別鮮明的創作需要。<<三國志·周瑜傳>>說他「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唯與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說:「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毛宗崗在評點周瑜的忌妒時有幾句話講得非常精彩:「周瑜非忌孔明也,忌玄德也。孔明為玄德所有則忌之,使孔明而為東吳所有則不忌也。觀其使諸葛瑾招之之意可見矣。」他說,龐涓忌孫臏是因為他們同事一君之故,所以想殺他,那是為己,是個品質問題。而周瑜想殺孔明是為了國家利益,是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不是品質不好,所以「周瑜真愛孔明之至耳。」(44回)小說過於突出周瑜的氣量小,電視劇也基本上是這個路子。當然作為藝術形象氣量狹窄的周瑜也是很成功的。在戲曲中周瑜就更加吃虧了。諸葛亮(181__234)在戲曲行當中屬於老生,掛髯口;而周瑜屬於小生,形象上顯得就沒有諸葛亮成熟。所以我一直認為周瑜心胸狹窄是<<三國演義>>最大的冤案,不過這是藝術需要,沒有辦法,不能平反昭雪。
如果說對於周瑜性格的改變是出於人物藝術形象塑造的需要,那麼對於趙雲年齡等作調整則是出於藝術結構平衡的需要。
<<三國演義>>中有兩個藝術形象是按照「完人」來塑造的,文的是諸葛亮,武的就是趙雲。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南)趙子龍是<<三國演義>>中最得人心的人之一,他武藝超群、品德高尚、穩重多謀,是作為一個儒將的藝術典型和完人來塑造的。他在當陽救甘夫人和阿斗歷史上確有其事。他曾以數十騎抗擊曹操的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三國志·本傳裴松之注>>)。在劉備不顧一切意氣用事地要發全國之兵伐吳時,趙雲一再勸阻,曉以大義,要劉備分清公仇和私仇,一定要「以天下為重」,真是見識過人。92回「趙子龍力斬五將」寫到「後人有詩讚曰:『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這是劉後主建興五年(227 年)的事。也就是說70歲時還力斬五將,趙雲公元229 年去世時已經72歲了,這是虛構的小說家言,因為那時趙雲已經去世多年了。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沒有明確交代趙雲哪年出生,不過我們可以作個簡單的考證,推算出他大概出生在什麼時候,這樣就能確定他70歲還力斬五將是否虛構。趙雲首次出場是第七回公孫瓚差一點死於文丑槍下時救他,「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救了公孫瓚。下面的一百多字中連續四次提到他是「少年」。那麼這是哪年呢?因為緊接著寫到孫堅之死,那是歷史上有記載的,是在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 )。我們知道古代說的「少年」就是現在的青年。第10回寫到馬超,說他是「少年將軍」,當時馬超17歲。古人20歲為「弱冠」,表示成年,「少年」應該是不到20歲。古人壽命普遍很短,比如宋代大文豪蘇軾有一首寫他在密州打獵的詞非常有名,說「老夫聊作少年狂,左牽黃(獵狗),右擎蒼(鷹)」。其實那年他才三十九歲。三十九就可以自稱老夫了。所以在比蘇軾(1037—1101)還早八百多年的趙雲的時代,「老夫」和「少年」的年齡還要提前。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時老大劉備二十八歲,而他們都沒有被稱為「少年」,而是「大漢」(關羽)。因此「少年」趙雲也就是十七八歲,大約生於公元174 年前後,他死於229年,所以他沒有活到七十二歲,而是55歲左右。不過這在當時已經是高壽的了。到223 年劉備伐吳失敗去世時五虎上將中關羽(?—219 )、張飛(?—221)、黃忠(?—220)已經逝世,馬超於次年(176—222)也離開人間。從閱讀心理來說,人們希望蜀漢還有大將能夠輔佐諸葛亮。趙雲活著,在全書的結構上能夠起某種平衡作用,即蜀漢前期主要人物除了諸葛亮以外還有一位大將趙雲在,所以五十多歲的趙雲就活到七十多歲。
司馬懿(179—251)比諸葛亮還大兩歲,是三國時期主要人物中罕見的長壽者。曹操時期任主簿,是個重要幕僚。但當時曹操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林,還輪不上他。曹丕(220—226在位)時受到重用,曹睿(227—239在位)時任大將軍。後期成為主要人物的原因並非全是韜光養晦,而是創作需要。小說必須有主要矛盾,構成主要矛盾的雙方要有一些代表人物,尤其是要有主要代表人物。諸葛亮前期的主要對手是周瑜,後期則為司馬懿。所以小說後來寫司馬懿比較多主要就是這個緣故。
蜀漢最終失敗是歷史事實,但是以悲劇結尾,是<<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由於具備諸葛亮、劉關張、趙雲等各種優秀人物(領袖型、軍師型、猛將型)的蜀漢沒有成功,會給人們帶來遺憾的同時引發一些思考。曹操之子奪取帝位,但是不久又落入司馬氏之手,而東吳一直沒有成大氣候,所以<<三國演義>>在主題與結構重心上突出蜀漢劉備與諸葛亮,在創作上是明智之舉。
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突破了尊劉貶曹的歷史局限,讓人感到劉備、曹操、孫權都是為統一中國奮鬥的英雄豪傑。其實古代也有人早已有這種看法,辛棄疾就說:「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主題影響情節與細節的調整
由於從尊曹抑劉到尊劉貶曹,所以就必需對歷史上某些情節細節作出調整,以突出主題和重要人物。
<<三國志>>中關於劉關張的關係是這樣記載的:「先主與(關羽張飛)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關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本傳>>)並沒有寫到正式結拜為兄弟。<<先主傳>>說:「(公孫)瓚深與先主相友。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也沒有說結拜。但是作為小說,要有一個非常精彩的開頭,以便一開始就將讀者吸引住,而且將歷史上的劉關張親如兄弟的關係更加緊密化和世俗化平民化,所以設計了這個「桃園三結義」。
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是張飛的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相。但是歷史上怒鞭督郵的是劉備。<<先主傳>>說:「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之所以改成張飛乾的,我想是出於刻畫人物的需要。蜀漢方面最重要的人物是諸葛亮、劉關張、趙雲五人,後三人均為武將,要寫出各人的鮮明個性才是。在小說中劉備是作為明君英主的領袖人物來寫的,<<三國志>>說他「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而張飛本身的事迹較少,<<三國志>>中篇幅不到關羽的一半,所以將這個大怒而鞭打 督郵的精彩細節給張飛。劉備則先是「唯唯連聲而退」,後來又「怒喝張飛住手」,有助於劉備性格的完整性,也有利於張飛暴烈性格的突出。
<<三國演義>>「七分史實,三分虛構」在情節與細節的處理上也有充分的體現。有些故事看起來似乎都是作者虛構的,其實歷史上確有其事。比如官渡之戰初期曹操軍堅守不出,袁紹軍築土山居高臨下射箭,曹軍大懼。於是曹操採納謀士之計造發石車(袁軍稱之為霹靂車),以石擊破袁軍射箭的石櫓。袁軍又挖地道,結果曹軍在大寨周圍挖塹壕,這些都是歷史事實。所以<<三國志>>的敘事非常具體,為文學創作提供了大量生動的細節。在長期的流傳中說書人和民間戲劇藝人作了大量的藝術加工。如關羽被迫降漢不降 曹,曹操用盡各種辦法想要將他籠絡住,贈美女金銀寶馬錦袍,都是史實。但是史書上從曹操的<<武帝紀>>到<<關羽傳>>等總共不到一千字,而民間藝人和羅貫中等人長期藝術加工,結果25—28共四回,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尋兄,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會遇張飛等膾炙人口的故事。這就表明為了使人物刻畫得更加鮮明生動,有些事實與細節就要集中使用。這四回生動地刻畫了曹操、關羽、張遼等人的個性。
小說創作自然離不開虛構。<<三國演義>>為我們創造的經驗是,要虛構得合乎情節邏輯和人物的性格邏輯。因此它儘管是生活中沒有出現過的,但是卻是可能存在的。如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不僅出於藝術需要,而且有它合理性的一面。因為曹操在赤壁之戰中確實沒死,在小說中更不能死,否則少了這個主要人物戲就不好看了。何況曹操當初確實有恩於關羽,
關羽是<<三國演義>>中除了諸葛亮之外影響最大的藝術形象。他的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徵都有歷史依據,但是在小說中更加藝術化了。他缺點是非常驕傲。<<三國志·本傳>>說「羽剛而自矜」,「羽善待卒而驕於士大夫。馬超歸順劉備後關羽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可比誰類」,諸葛亮知道他的毛病,回信說:「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可以和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關羽對孫權「為子索羽女」,不僅不許,還辱罵其使,這是蜀、吳失和的導火線。本來曹操因關羽作戰連勝,水淹七軍,已經「議徙許都以避其銳」。手下建議他「許割江南以封權」,離間蜀、吳的關係,從背後打擊關羽。現在孫權恨死關羽,而關羽平時對駐守附近的友軍將領糜芳等看不起,所以孫、曹夾攻時 他們不救,關羽後來走麥城被殺均與此有關。
為什麼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還要讓他去,其實小說中已經交代了,就是為了表現諸葛亮「知天」的超凡本領:「亮夜觀乾(天)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讓雲長做了,也是美事。」(49回)<<三國演義>>最著名的評點者清人毛宗崗在五十回評論說:「孔明既知關公之不殺操,則華容之役,何不以翼德、子龍當之?曰:孔明知天也。天未欲殺操,則雖當之以翼德、子龍,必無成功。故孔明之使關公者,所以成關公之義。而其不使翼德、子龍者,亦以掩翼德、子龍之短也。然則關公之釋操,非公釋之,而孔明釋之;又非孔明釋之,而實天釋之耳。」所以小說這樣寫,目的是為了突出一切都是天意,而所有的人中只有孔明一個人是「知天者」。魯迅曾經批評小說<<三國演義>>對某些人物的描寫過分,說「欲顯劉備之長厚似偽,狀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電視劇有些地方糾正了這些偏差,有些地方只好保留,否則就沒有這個故事了。另外,華容道事件還表現了許多中國人的一個大缺點,就是以小義害大義。毛宗崗說:「雖其人大奸大惡,得罪朝廷,得罪天下,而彼能不害我,而以國士遇我,是即我之知己也。我殺我之知己,豈血性男子所肯為乎?」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所以為什麼黑社會都最崇拜關羽,問題就在於他們提倡的是小義,只要「大哥」對我好,「大哥」讓我幹什麼都行。因此「華容道放曹」雖然寫得很好看,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重要情節,對於塑造關羽這個人物有重要作用,但是表現的是人們道德觀念中的最落後的東西。<<三國演義>>突出劉備、關羽、張飛之間的「義」氣,把這種兄弟之義置於國家、民族利益之上,是很錯誤的。實際上蜀漢的事業就敗在這個小義上。
魯迅曾批評小說<<三國演義>>對某些人物的描寫過分,說「欲顯劉備之長厚似偽,狀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電視劇很好地糾正了這些偏差。小說由於貶曹,所以較多地突出曹操的殘暴和姦詐。如果曹操完全是這樣,他怎麼可能團結那麼多人,成就統一北方的大業?電視劇著重表現曹操的雄才大略,膽識過人,知人善任和辦事果斷的王者之風,同時也表現出他奸詐的一面。這兩個方面統一在表現曹操的極富心機上,鮑國安充分運用了眼神和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來突出曹操心機過人,城府很深。這個現象塑造得很有深度,有雕塑感。
小說<<三國演義>>誕生六百多年來對後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對中國人人格的影響。比如劉備的忠厚待人,求賢若渴;諸葛亮的多謀善斷,鞠躬盡瘁;關羽的言必信,行必果,等等,都有很大的影響。這是別的小說所沒有的。另外,這部小說寫了許多具有出色領導才能的人。日本人從管理和謀略的角度研究<<三國演義>>,對我們很有啟發。
有些細節出於藝術效果的需要而誇大了。小說寫劉備率精兵七十餘萬伐吳,等於全國男子都被徵兵,還有許多女人,因為蜀漢人口只有一百萬。這就像赤壁之戰曹軍一樣,小說中多次提到曹軍百萬,43回孫權問諸葛亮曹軍有多少,他說「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孫權說:「莫非詐乎?」諸葛亮一一點告,總共不下一百五十萬。「亮以百萬言之,恐驚江東之士也。」而據史書記載,曹軍為二十餘萬人。所以劉備伐吳的軍隊至多二十萬人。
這裡順便講一下怎麼會有兩個赤壁的事。三國時發生赤壁之戰的赤壁在湖北省南邊洪湖地區緊靠湖南省的蒲圻市,那裡江邊有赤壁山。另外,在湖北省東部的黃崗(現在的黃州市)長江邊有一座突出的高大岩石,形狀險峻,大概像個大鼻子,顏色赤紅,名叫赤鼻磯。後人誤以為就是當年的大戰一場的赤壁,還說顏色發紅是當年火燒赤壁時留下的。越傳越神,連後來宋代大詩人蘇軾蘇東坡也弄錯了,他遊覽了這個黃州赤壁,寫下了著名的散文<<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還有千古名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因為蘇東坡名聲極大,所以黃州赤壁又叫東坡赤壁,比蒲圻的周郎赤壁更加有名。其實蒲圻赤壁和黃州赤壁差三四百里地呢。
用先進歷史觀解讀和演繹歷史
什麼樣的歷史觀決定了我們如何解讀和演繹歷史事實。秦始皇確實是很偉大,不僅統一中國,而且採納了李斯等人的建議,採取了許多鞏固統一的措施,尤其是書同文字,否則就不會有如此龐大的中華民族和輝煌的中華文化。荊軻刺秦王兩千多年來一直是不惜犧牲生命反抗暴政的象徵,荊軻的精神一直鼓舞著中國人為正義事業為民族大義前仆後繼。但是這些年來關於秦始皇的影視劇給人的印象是,似乎只有秦始皇是順應歷史潮流推動歷史車輪前進的偉人,其餘的人都是逆歷史潮流而動者,以荊軻為代表的英雄豪傑都是阻擋歷史前進的人物。其實當時六國君臣都想統一天下,他們統一天下後未必不會採取類似的措施。在這些作品中秦始皇嬴政的暴政幾乎完全迴避,他只有偉大而沒有不偉大。那麼秦怎麼會二世而亡?現在秦始皇行情不斷看漲而荊軻不斷看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多麼悲壯,鼓舞著世世代代的中國人義無反顧地去反抗暴政,保衛祖國。而現在荊軻幾乎成了對抗歷史潮流的普通刺客了!我們不能懷有「成者為王敗為寇」的陳腐觀念。在塑造荊軻與秦始皇的藝術形象時不要傷害崇高的民族精神,這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財富。有些影視片的出現看來是使人們得到了一些娛樂,但是卻使人們模糊了是非,失去了最寶貴的民族精神!
無論是陳壽、裴松之還是羅貫中,畢竟都是一千多年前幾百年前的人,他們當時達到那樣的思想高度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是我們現代人在解讀這些作品時,就要用先進歷史觀來看待那些材料和情節。蜀漢為什麼失敗?蜀漢有劉備這樣的明君英主,有諸葛亮這樣的卓越軍師,有關羽等五虎上將,為什麼最終還是失敗了?有三個原因:一是,實力相差懸殊。開始劉備連根據地都沒有,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有經濟文化最發達的黃河流域;孫權在富饒的江東已歷三代。雖然劉備在諸葛亮輔佐下苦心經營,但是到三國後期魏人口900 萬,吳300 萬,蜀漢僅不足100 萬。在農業社會中,人口多少決定兵員和勞動力數量,是決定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性因素。二是諸葛亮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孫劉聯盟多次遭到破壞。先是關羽中計兵敗被殺,蜀漢損失巨大,荊州(今湖南、湖北)諸郡盡失,孫劉聯盟嚴重動搖。但是蜀漢主力尚在,孫劉聯盟還有可能修復。但劉備不聽趙雲、諸葛亮等人的勸阻,動用全國兵力伐吳,結果被陸遜指揮的吳軍大敗,元氣大喪,孫劉聯盟徹底破壞。三是諸葛亮的北伐戰略被以司馬懿為代表的魏軍將領識破,未能奏效。諸葛亮在蜀漢發展農業,安定後方(包括平定南蠻),與東吳修好,然後北伐,六出祁山。他深知蜀漢實力遠遠不如曹魏,所以他力求以智謀取勝,速戰速決。而曹真、司馬懿等魏將知道蜀軍因交通不便,運糧困難,往往採取堅守不出的戰略。僅<<三國志. 諸葛亮傳>>中就有三處記載「(諸葛)亮糧盡而還」,「糧盡退軍」,「(諸葛)亮每思糧不濟,使己志不申」。最後一次北伐他率軍堅持時間最長,與司馬懿的軍隊「相持百餘日」,結果在軍中病逝。蜀軍退兵後司馬懿看了諸葛亮留下的營壘處所讚歎說:「天下奇才也!」赤壁之戰是孫劉聯盟和以智謀取勝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而蜀漢最終失敗也因為孫劉聯盟破壞和以智謀取勝被人識破故而以弱勝強戰略沒有成功。由此可見正確的戰略是多麼重要!
<<三國演義>>證明,尊重歷史同樣可以寫得非常好看。重要的是充分發掘歷史事件內在的藝術因子,首先要有藝術家的眼光,調動藝術手段加以渲染、豐富、充實。對於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不宜採取戲說態度。因為歷史主要就是由重要人物及其重要活動構成的網路。重要人物處於歷史網路的聯結點上,改變了人物的基本面貌實際上就會改變歷史的真實性。現在出現大量「戲說」歷史的作品,一是為了娛樂,過去大家生活得太沉重;二是有些宣洩(反對貪官,體察民情);三是反映了中國人的帝王情結、清官 情結和俠客情結,其核心是期盼救星,中國人歷來特別希望出現大救星。<<國際歌>>說: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但是小生產者總是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大救星身上。這種戲說的帝王戲多了,反映了咱們民族文化心理中的不太健康的一面,總是將改變自己不幸命運的希望寄托在大救星的身上。
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研究迅速流行。其實比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從同一個時代的中國歷史和外國歷史進行比較,以比較歷史學的觀念來看待某些歷史現象,會有許多新的發現。也可以進行比較閱讀,會有許多新鮮的感受。將<<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進行比較閱讀,對於提高欣賞水平和寫作技巧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歷朝歷代英雄豪傑猶如天空燦爛的群星,不計其數,光是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中的精彩故事就有成千上萬。無論是傳記文學還是歷史題材長篇小說創作或是電視連續劇拍攝,咱們中國都是這方面的資源大國,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和咱們中國這麼豐富的資源相比。我們在建設先進文化的過程中要注意開發利用這些寶貴資源,千萬不要糟蹋這些資源。而我們在開發歷史題材這個比巨大的多金屬共生的富礦時,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的創作經驗特別值得我們現代作家學習。
主持人:在羅貫中筆下,周瑜真是冤深似海。按周先生所說,羅貫中不僅製造了周瑜冤案,而且還永遠得不到平反昭雪的時日。可見小說家的筆功有多大。但我們聽了周先生的演講之後,應該明白,我們了解的是小說的周瑜,而不是歷史的周瑜。同時,這也告訴我們,以後在讀任何一部歷史小說的時候,都該對其中的史實部分,不疑處都要存疑。反正我現在是這樣。《三國演義》中的史實部分,是根據《三國志》而來,這就牽引出了又一個問題,《三國志》寫的就是真實的歷史嗎?像周先生講到《三國志》里寫曹操和許攸的那段對話,《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怎麼知道的?我想,這大概是口耳相傳的口述史料,到了史家筆底記載下來了。還有像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也是這樣。以剛才周先生講到的荊柯刺秦王為例,那也是司馬遷把他聽別人說的記載下來。告訴他這件事的那兩個人,又是聽秦始皇的私人醫生說的。那個私人醫生,正好當時在刺秦的現場,並且還向荊柯扔了葯囊,變相保護了秦始皇。仔細一分析,也是文學的筆法。「史以文傳」嘛。但我從自己十餘年的口述歷史田野實踐中發覺,口述歷史未必可靠。所以,我現在常有一個討巧的說法,不一定對,文責自負,我有時甚至覺得,歷史文學的,小說是藝術的。
周先生最後講到了歷史觀的問題,我覺得非常好。現在,我們有很多人是根據戲說的歷史小說和影視劇來認識歷史,有的像周先生舉例說到的歷史上那個大貪官和珅,都覺得他可愛得不得了。我想,我們還是要用科學、民主的歷史觀,來看待和理解這些文學和影視作品。
最後,我要說,今年是2004年的最後一場演講。真誠感謝大家一年來對文學館演講的支持,並祝大家新年快樂!2005年再見。
推薦閱讀:
※盤點三國:蜀漢戰功彪炳的五虎上將之最!
※三國志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三國》武力值排名,誰能獨霸第一
※三國兵器排行榜, 第一常被認錯
※【三國遺傳】截天夜叉何曼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