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移動媒體的五大趨向及三大法則
中國移動媒體五大發展趨向
2014年,中國全面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媒體也在加緊向移動平台轉型。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平台的拓展過程,而是一場新的變革。媒體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創新能力,決定了它們在未來生存的可能。從近期的趨勢來看,中國移動媒體的發展將在以下幾個方向深化。
1.新聞客戶端社交化的深化
充分認識與利用內容產品與關係產品之間的關係,是內容產品產生更大價值的基礎。但今天的新聞客戶端,基本還是門戶網站思路的延續。雖然嵌入了一些社交元素和個性化元素,但社交仍是附屬品。新聞客戶端也「繼承」了門戶網站的超載與同質化問題。儘管一些客戶端在採取技術過濾的方式來提供更個性化的信息,但技術的過濾總會有其局限性。而社會化媒體早已經通過社交關係網實現了信息的過濾功能。如何將社會化媒體的底層結構與新聞客戶端的內容架構進行嫁接,將是新聞客戶端創新的方向之一。
2.UGC和眾包式生產模式的升級
目前移動媒體的UGC(用戶生產內容)生產仍然有限,但簡單地把UGC填塞進PGC(專業生產內容)中,未必能產生好的結果。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更多地要探索將UGC轉化為PGC的途徑與機制。今天的UGC需要更多與眾包的協作模式結合起來。眾包模式可以將無意的、零散的UGC生產,放進專業化的框架中,也可以將用戶中的專業力量集結起來,將UGC轉化為PGC。但今天的眾包,還只在1.0階段。在眾包基礎上的規範、協同、糾偏機制,有待進一步升級與完善。
3.「自媒體」的部分專業化
近幾年,自媒體越來越多地在擺脫「業餘」這個標籤,向專業化發展,自媒體與專業媒體的界限越來越難以劃定。今天的自媒體,已經不再是「個人媒體」,即使沒有專業媒體背景,自媒體也越來越多地靠團隊的方式來完成。自媒體正在變成專業媒體人轉型的一個方向。這種轉型,並不僅僅只是脫離體制拉起自己的一幫人馬這樣一種外在形式的變化,而更多的是傳播語態與傳播模式的轉變。自媒體正在專業化,這一方面是指更多的具有專業背景與能力的媒體人以獨立的身份繼續媒體事業,另一方面,也是指自媒體人在通過對社會化媒體、移動平台等新的傳播媒介的新的「習性」、新的傳播法則的理解與操練,獲得在傳播水平與傳播效果上的不斷突破。這樣一種專業化的自媒體,對於傳統媒體的衝擊,將比以往的非制度化的公民新聞的衝擊,更為強烈。
4.入口向平台轉化的加速
移動環境下的內容、關係、服務三者的交融,使移動媒體的平台化成為趨勢。平台化,也是提升移動媒體營利能力的基礎。今天在移動領域的內容、關係、服務三個方向下的「入口」級產品,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核心平台,尤其在關係與服務領域。2014年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各個方向下的動作,都意味著這種平台化的加速。無論是哪個方向看,傳統媒體的移動產品在「入口」、「平台」這個級別的競爭都是處於劣勢地位,這種劣勢也是在短期內難以突破的。與「大佬」們的合作,將是必然的選擇。
5.服務媒體的興起
移動媒體不等於新聞客戶端,它將具有內容媒體、關係媒體與服務媒體三種不同取向。前兩者今天已經成熟,而服務媒體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向。服務媒體將源於兩種可能:一是今天的內容媒體在服務屬性上的強化,或與服務平台的連通、融合,垂直媒體未來的深化方向,也將是和服務平台的打通。二是今天的服務類客戶端的媒體化。一些服務類客戶端,因為社交元素的使用,公共化信息越來越豐富,顯現出越來越濃的「媒體」的痕迹,儘管今天它們還大多處於服務的階段。在現有服務模式基礎上的「媒體化」,是服務類客戶端的可能方向之一。在服務領域,移動醫療與健康、移動教育類應用,或許是兩個重要的新引爆點。傳統媒體要向服務媒體延伸,障礙會更多,也並非所有專業媒體一定要涉足這個領域,但完全無視這個新的方向,也會使傳統媒體陷入更加封閉的境地。
移動媒體三大創新法則
創新是新媒體永恆的主題,看上去新媒體產品形態千姿百態,但其中也有些萬變不離其宗的法則,對這些法則的領悟與應用,決定著移動媒體的產品開發能力。移動媒體的創新法則又有哪些?
1創新法則一:在鐘擺式運動中尋找最大勢能
新媒體產品的發展,很多是鐘擺式運動。新媒體產品開 發,其核心是對人性的洞察與把握。而人性的一個特點是,人在某個方向的需求達到一定的滿足後,就會產生向它的反面發展的需求。也就是說,一個需求走到「極 點」,就會有回擺的運動。做移動媒體產品的設計,也需要對極點做判斷的能力,極點是「勢能」最大的地方,它也是回擺的時間節點。新媒體的創新,往往是一個 在鐘擺運動中尋找最大勢能的過程。回擺並不是回到原點,重複過去的運動,而是要注入新的元素,加入新的動力。
2創新法則二:通過「限制」求「突破」在今天的移動媒體環境下,人們的時間更為碎片化,人們的注意力更為分散。在某種意義上,它們會成為人們使用媒體時的限制條件。移動媒體產品開發也可以「限 制」性思路來與之適應,而這其中,也蘊含著「突破」的可能。首先,內容上的限制,專註於某一個(或幾個)「窄」的領域(如豆瓣)甚至某一個話題(如貼 吧),往往可以促進深度上的突破;其次,形式上的限制,儘管今天已經進入多媒體、全媒體時代,但是,這並非意味著任何一個應用都應該是多媒體的,把一種感 官手段運用到極致,有時可以帶來更高程度的滿足,通過對手段進行「限制」或者說「窄化」,也是移動媒體產品的創新路徑。第三,量上的限制,給用戶更大的空 間,似乎應該是新媒體產品追求的目標,但有時反其道而行之,卻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微博有字數的限制,微視、美拍等有視頻拍攝時間的限制,這樣的 限制,反倒使得技術門檻、參與門檻進一步降低,人們參與的頻率、持續度會因此而增加,從結果上來看,是帶來了更大程度的解放。
3創新法則三:讓業餘的「被專業化」美圖秀秀、美拍等產品近年來風靡一時,即使用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也可以瞬間成為圖片美化或視頻剪輯的高手,這些產品給我們的啟發是,不要試圖要求每個用戶 都有專業的背景,但要用工具讓他們變成高手,讓業餘的用戶快速「被專業化」,這是未來產品開發的一個重點。當今天的用戶普遍參與到內容生產過程中,成為新 媒體的生產主力時,如何通過產品中蘊含的技術與機制,來提高用戶內容的專業表現力與水準,應當成為產品創新中的重要考慮。
推薦閱讀:
※墨菲心想事成法則03
※如何讓資金翻倍?資金翻倍複利公式:72法則
※1.每個人都應該牢記的普遍法則
※工作後,處理人際關係的10大「黃金法則」
※劉濤早春私服,這些小西裝搭配法則你一定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