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該了解的教育心理學名詞
▲教育效能:指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的能力的主觀判斷。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亦稱「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
△生理上的需求: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 生理平衡分泌性
△安全上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 家庭安全
△情感和歸屬的需求: 這一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友情愛情性親密等
△尊重的需求:該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自我尊重信心 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自我實現的需求
該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道德 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干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
▲羅森塔爾效應
先對小學1至6年級的學生進行一次名為「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實為智力測驗。在這些班級中隨機抽取約20%的學生,並讓教師認識到「這些兒童的能力今後會得到發展的」。
8個月重新測試。
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主人公,相傳他是塞普勒斯國王,善雕刻。他對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產生了愛戀之情,竟使這座少女雕像變成了真人而與他結為伴侶。
▲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愈弱
「馬太效應」是有其心理危害的,它會在教育中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對立。對好學生過分偏愛的教師,其所帶的班往往會發生這樣的問題:一部分人自負自傲,孤芳自賞,而另一部分人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損,自暴自棄,上進心減弱。教育中的「馬太效應」使得少數學生成為精神「貴族」,多數學生成了受冷落的「被棄者」,我們應該防止這一教育的負作用,用反「馬太效應」的方法為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
▲「南風」法則
「南風」法則也叫做「溫暖」法則,它來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這則寓言。差別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法則。有教育就有「差生」,這裡講的「差生」,不是那種學習勤奮而成績不佳的學生,而是那種不講學習而又調皮搗蛋,經常違反紀律而又屢教不改的學生。有的教師碰到這樣的學生,開始時還能用平和的心態對他們進行教育,希望用自己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去感化他們,可當這些工作的「轉化」效果微乎其微,甚至一點都沒有時,很快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繼而火氣上升,心浮氣躁,工作方法也變得簡單而粗糙。結果出現一種討厭的心理,一見他們就沒好心情,更沒好臉色。只要這些「差生」一犯紀律,對他們不是批就是罵,教師原先的那份耐心全失,可結果是「差生」的表現越來越差。
教育這類軟硬不吃、「刀槍不入」的「差生」,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我覺得單用「嚴厲」的方法十有八九是會失敗的,因為這些「差生」身上的許多不良習慣,是多年積累的結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豈能讓你教育一兩次,砍他「三板斧」即能湊效的?要說「嚴厲」,他們從小學到中學,哪種批評,哪種整治沒經歷過,說不定他們在學校幾年所經歷的「批鬥」,比教師一輩子還要多呢!因此用通常「整治」的辦法是行不通的。但學生畢竟是學生,儘管表現有些「差」,但他們要求進步的願望還是有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可,是人類的一般心理。只是他們的「外殼」比較堅硬,「嚴厲」而簡單的教育方法難以穿透,而用表揚的方法,一兩次也不易感化他們。因此教育這類學生,千萬別指望自己的感情投資馬上得到回報,而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採取長線投資,暖風長吹,金石一定為開。教師在轉化「差生」過程中運用「南風」法則,對他們採取「暖風長吹」「細雨潤物」的教育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運用「南風法則」要注意幾個要點:
一、要真誠的鼓勵,不要虛假的表揚。「差生」在成長過程中,不是沒有得到過表揚,而是他們覺得有時老師對他們的表揚不真實。同樣一件事,有時「好生」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而「差生」反而受到老師的一種誇張的表揚,這在「差生」看來,是老師對他們的另一種歧視。其實這類學生心理最需要的是老師把他們放在一個集體中,然後對他們一視同仁和平等對待,而不是著意的關照。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對「差生」要多給予鼓勵,而不要動不動就給廉價的表揚。比如「差生」做了一些學生應該做的事情,可用「你下次應該還可以做得更好」的語句,而不用「你做得真好」這種過分的表揚語言。
二、要「南風」長吹,而不是淺嘗輒止。「差生」易反覆,這是教育中最一般的規律。因此,教育「差生」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一種平常的心態。「差生」的一些不良行為和習慣,都是多年積累形成的,有一定的頑固性,因此他們不僅對教育中的「寒風」有很強的抵抗力,就是對「暖風」也有一定的麻木性與「不理症」。教師如果不了解「差生」的這些特點,就很容易產生對自己的「轉差」工作失去信心,覺得自己投入那麼多的情感了,卻得不到「差生」相應的回報,連一點轉好的跡象都沒有。其實「轉差」工作,與其它的所有事情一樣,在沒有達到一定的度和量時,事物的質是不起變化的。因此要使「差生」出現變化,教師一定要有一種耐心,保持「南風」長吹不停。只要這樣,「轉差」工作一定會取得你預期的效果。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是一個月,也可能是一年,但只要你不放棄信念,成功總是不遠的。教育不是萬能的,但它不可能無能。
▲第十名效應
導致「第十名效應」的原因有四:
一、是只為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知識面狹窄,因為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課本學習上面,考得出很好的成績,很少看其他的書,而「第十名效應」的人,功課學得也不錯。但是他花了很多的時間看了很多其他的書,知識面很豐富,也就是他受到了人文教育。
二、是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沒有個性。他為了追求好成績,花去了所有的時間,什麼活動都不參加,本來有的一些專特長也不敢去發揮了,不敢花時間了。而「第十名效應」的人,文藝活動也參加,體育活動也參加,社會活動也參加,能力很強,他到了工作崗位上就能發揮作用。
三、是追求第一、二名的人,身體不夠健康,他們很少參加體育運動,將來工作後,體弱多病,勝任不了繁重的工作;而第十名左右的學生,平時就愛運動,參加各種活動多,身體好,頭腦也靈活,工作後能承擔繁重、複雜的任務。
四、是追求第一、二名的人較多心理不健康,名利思想嚴重,經不起挫折、失敗。一個人走上社會後,不可能每天都陽光燦爛,總要遇到暴風雨,如果沒有抗挫折能力就難以適應,更難以成功和成才.
第十名學生潛力無窮
這個群體的共同特徵是:他們受老師和父母的關注不那麼多,學習的自主性更強、興趣更廣泛。至於名列前茅的學生因為得到父母、師長過分關注,過分強化學科成績,反而扼抑了潛能和學習自主性。
▲具有成功智力者有這20個特徵(斯騰伯格認為):
能自我激勵;
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衝動;
知道什麼時候應堅持;
知道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
能將思想轉變為行動;
以產品成果為導向;
完成任務並能堅持到底;
都是帶頭者;
不怕失敗的風險;
從不拖延;
接受合理的批評和指責;
拒絕自哀自憐;
具有獨立性;
尋求克服個人困難的辦法;
能集中精力達到自己的目標;
既不會對自己要求過高,也不會對自己要求過低;
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
既能看到樹木,也能看到森林;
具有合理組織的自信及完成其目標的信念;
能均衡地進行分析性、創造性和實踐性的思維。
▲知覺的背景效應
客觀的事物是形形色色的,人們總是在一定時間內,按需要來感知與指向一定的對象。對這些突出的對象進行感知時,對象周圍的其他事物就好像是感知對象的背景而退居相對次要的地位。被感知的對象與背景差異越大越易於分辨,形成的知覺就清晰、突出;反之就不易分辨或不甚清晰。對象與背景又是可以轉化的,當原來作為背景的事物成為知覺的對象時,原來作為對象的事物就退而成為背景。這一現象在雙關圖上看得特別清楚。圖1可看作多角形的平面又可看成立體的圖像;圖2,像獎盃又像雙頭像;圖3,可看成少女或老婦人的頭像。 由此可見,在有對象與背景雙關聯繫中的對象,容易被人們所知覺和把握。另外,移動的物體往往居於感知對象的地位,而靜止的物體常是處於背景的位置。
▲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蝴蝶在熱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遙遠的國家就可能造成一場颶風。
▲習得性無助
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1、定義:習得性無助指有機體經歷了某種學習後,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表現出消極的特殊的心理狀態。
2、導致學生「習得性無助」的原因:
(1)學業不良狀態的長期積澱。一部分學生曾經努力過,也曾經灑過汗水,但無論怎麼努力,仍然常常失敗,很少甚至沒有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一次次的失敗,促使他們對此做出了不正確的歸因。認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強,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因而主動地放棄了努力,舉起了白旗。也有另一部分學生同樣努力過,也曾經取得過自認為可以的成績,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班主任老師的表揚,長期被忽視,便逐漸喪失了自尊心,變得破罐子破摔起來。這便形成了"習得性無助"的學生群體。 無助感與失尊感均是"習"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經過無數次的重複、無數次的打擊以後慢慢養成的一種消極心理現象。在厭學群體中,此類學生佔了很大的比重。
(2)不恰當的評價方式。 絕大多數學生在入學時是積極向上和充滿熱情的,他們對新奇事物充滿興趣,對一切活動都願意去嘗試。只是有些發現自己或同伴在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嘲笑時,便產生了焦慮情緒,對於探求事物和參加活動產生了恐懼心理。如果有人監督自己便顯得焦慮不安和信心不足,完成任務就格外困難。經歷了一系列失敗後,他們開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不願意為完成任務而付出認真的努力,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維持他們在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所謂「自尊」和「身份」上。"習得性無助"是一漸變過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不恰當的評價方式,強化了這一趨勢。
(3)不正確的歸因 "習得性無助"現象產生的主要根源在於一個人的歸因方式。當他認為造成他學業、心理問題的因素,是內在的、穩定的、不可控制的時候,就容易感到內疚、沮喪和自卑,認為無論盡多大努力,都將難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從而降低學習動機,不願做嘗試性努力,得過且過。
推薦閱讀:
※雙性化教育
※日語單詞記憶技巧,路得老師經驗分享
※學會珍惜
※在古代沒有銅鏡的時候,人們是否知道自己的長相?
※500萬的「明規則」,教育不能嫌貧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