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中國青年報:方舟子:「網癮」是不是病?[/url] - Qzone日誌
1995年3月16日,紐約心理醫生伊凡·戈德堡在一個心理醫生網路貼了篇帖子,聲稱「網癮障礙」的患者數量正在急劇增長,宣布為此在網上成立「網癮支持小組」,並列出了網癮的診斷標準。「網癮」一詞自此面世。不過那是一篇搞笑的帖子,所謂網癮的診斷標準是參照賭癮(病理性賭博)的診斷標準列出來的,在網上成立「網癮支持小組」就和在賭場成立「賭癮支持小組」一樣好笑。戈德堡本人到現在也不相信有「網癮障礙」這麼一種心理疾病。但是戈德堡創造出的這個詞語卻有出乎意料的生命力。有一些心理醫生並不把這當成笑話,還正兒八經治起了網癮。在戈德堡發明「網癮」一詞的第二年,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瑪麗莎·歐扎克就在她工作的醫院開了專治網癮的門診。她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網癮患者,在發現自己玩電子遊戲玩上癮之後才想到這可能是一種新型的心理疾病。美國精神病協會編的《心理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編的《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精神疾病部分都沒有把「網癮」列進去。不過,這兩本權威指南的最新版本出版的時間都比較早:前者在1994年,後者在1992年,都在網癮問題被提出之前。《心理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預計在2012年出版新版本,有的專家提議把網癮列進去,有的則反對。我們耳聞目睹有很多人由於沉迷於上網而嚴重影響到生活、學習、工作,會直覺地認為這是心理有病,但是為什麼有些心理學專家反對把網癮當成一種心理疾病呢?一個理由是,沉迷於某種活動並不等於就是一種病態行為。比如,有很多人整天坐在電視機前消磨時間,也會因此嚴重影響到生活、學習、工作,是不是該認為這些人得了「電視癮」,必須加以治療呢?另一個理由是,有網癮的人往往有其他心理疾病:青少年沉迷於上網,可能是由於有嚴重的心理發育問題,例如患有注意力缺乏症(即俗稱多動症)或缺乏社會交往能力;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把上網聊天做為一種釋放心理緊張的手段;有人上網賭博難以自拔是由於有賭癮,等等。上網過度是這些疾病的表現,但是本身不是病。對這些患者,應該是針對他們患的心理疾病進行治療。例如,對沉迷於上網賭博的患者,應該是讓他們戒掉賭癮,而不是試圖去戒掉網癮,否則他們即使不上網,也會在網下繼續賭博。既然學術界在目前對有沒有網癮這種心理疾病還存在很大的爭議,並沒有權威的診斷標準,又根據什麼判定某人是否患有網癮需要治療,如何治療,治療的效果又是如何呢?提起網癮,人們很容易想起「毒癮」、「酒癮」、「煙癮」、「賭癮」。但是網癮和它們有著顯著的不同。毒品、酒精、香煙和賭博都有害無益,戒除它們的目標是做到徹底告別它們,而不是減少使用。例如酗酒者在戒酒時往往要記錄自己已有多少天滴酒不沾,如果某一天又開喝了就前功盡棄,必須從頭開始戒。但是互聯網是一種非常有用的通訊工具,戒除網癮的目標顯然不是要完全放棄上網,否則反而會對生活、學習、工作造成不便。何況對許多人來說,上網是其謀生手段,整天泡在網上是常態,排斥上網反而不正常。有一項研究認為,大部分沉迷於上網的人在一年後都自覺減少了上網時間,表明這是一種可以自我糾正的行為。有些人認為自己上網過度,主動尋求心理治療,當然也是其權利。但是這樣的治療都帶著試驗性質,就應該遵循醫學臨床試驗的規範和倫理,對治療方法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做恰當的評估。國外治療「網癮」的方法和治療「酒癮」類似,比如提供心理輔導和採用認知行為群體療法。這些療法至少不會對尋求幫助的人造成傷害,符合「首先要無害」的醫學倫理。國內一度採用電擊療法治療青少年網癮,便違反了醫學倫理。電擊療法被用來治療心理疾病,雖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也是最有爭議的療法,並有顯著的副作用。目前電擊只被用以治療少數幾種嚴重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用以治療嚴重的憂鬱症,有臨床試驗研究認為有一定的效果。通過對腦部施加電擊誘發抽搐並改變大腦功能,其機理至今不明,但已知能損害記憶和認知功能。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國際上已普遍採用先對患者進行麻醉再施加電擊的步驟,以減輕電擊的痛苦。只有極個別國家還在進行不加麻醉的電擊。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在世界範圍內禁止不加麻醉的電擊。從國內接受電擊治療的網癮青少年事後痛苦不堪的描述來看,他們顯然沒有被麻醉,違反了國際慣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這是把電擊療法當成了懲罰措施,是一種很不人道的虐待青少年的行為,對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比網癮還要大得多。在有關電擊治療網癮的報道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後,衛生部終於發函停止了這種做法。但是對一種違背醫學倫理並用以贏利的試驗性療法,不應只限於事後姍姍來遲的叫停,還應該追究醫院、醫生的責任。 |
推薦閱讀:
※方舟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方舟子和陳游標誰更真?
※方舟子:戳穿「氣功大師」王林的民間把戲很容易
※[方舟子]進化論虛妄嗎:第一章 進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