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日
冷力量第一次被整合進兩個對立的軍事集團,他們之間進行了一場持續幾十年的全面對抗,同時也造就了人類歷史上最壯觀的暴力美學。不管是中歐平原上對陣雙方千萬輛坦克裝甲車的滾滾洪流,還是直上雲霄的「土星」5火箭;不管是上千架戰略轟炸機隆隆飛過的轟鳴,還是新地島超級核彈的石破天驚,人類最強大的兩個國家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和熱情用於構筑前所未有的戰爭機器。如果說二戰給人類留下了最豐富的戰爭行為影像的話,冷戰則給人類準備了軍事技術史的大寶庫和暴力與機械美的無盡畫廊。現在人類所使用和發展的各種高科技技術裝備,都可以在那個巨人碰撞的年代找到源流。這個軍事技術造山的時代是如此的波瀾壯闊,以至於即使是不喜歡的人,也無法不震驚於其巨大的力量與氣魄。 同時,冷戰還是一個敵我分明、有著完整遊戲規則的時代,也是一個摻雜了很多理想主義的時代。敵我陣營各自有明確的意識形態目標、完整的政治綱領,從政治鬥爭到軍事對抗再到經濟競爭,都是清晰而有力的。不管是蘇聯人堅信共產主義將改造世界,還是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相信民主與自由才可以解救鐵幕後的人民,又或是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相信趕走了殖民者、施行了自主的發展道路就將逐步實現先進與富裕。人們都相信鬥爭的勝利將迎來一個美好的世界。這和冷戰後時代的混沌與迷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今的世界反恐戰爭與文明衝突、民族矛盾與貧富差距……無數從人類文明的底層浮現出來的矛盾盤根錯節,敵友不明、善惡難辨,沒有了昂揚的激情而平添了更多的困惑與焦慮。事實上人們往往更喜歡明白的鬥爭也不喜歡混沌的掙扎。 當然,筆者現在不是要發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喜歡這個世界再分成兩個陣營,狂造核彈,時刻準備著置對方於死地。筆者只是打算尋找幾個角度重新審視一下冷戰的歷史,剖析一下那巨人角力的時代,展開宏大的捲軸,和讀者一起體驗一下久違的壯麗和驚心動魄。 序幕篇 1945年鋼鐵洪流的會師與對峙 一切還是從二戰說起
冷戰直接承接於二戰結束時遺留的世界格局。作為展現這一波瀾壯闊史詩的鋪墊,我們先來看看二戰結束時的世界是幅什麼圖景。如果不了解這個比賽場的全貌,不認識即將出場的各個選手,我們就不可能完全看清這場比賽。 所有關心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二戰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大洗牌,6年時間的戰爭就像是一次10級強震,原有的大廈倒塌了,曾經高傲的街道和花園成為廢墟,整個世界的格局頃刻之間就都不一樣了。 首先,最醒目的一點就是,世界圍之旋轉的中心變了。在二戰之前,世界中心是無限榮光、集這個星球上最先進、最文明、最富裕、最強大的溢美之詞於一身的歐洲。現代人可能很難理解在二戰以前的幾百年里,作為一名歐洲人是多麼的驕傲與狂妄。在20世紀初,歐洲的幾個小國統治著世界上除了美洲和俄國之外的大部分陸地以及海洋,它們擁有哥廷根、牛津、劍橋等最好的大學,擁有引領世界學術風範的皇家地理學會、包豪斯等學術或藝術組織。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紀律嚴明無往不勝的德意志陸軍,是任何一個殖民地或新獨立的落後國家無法企及的強大存在。英鎊和法郎是世界最重要的貿易貨幣,倫敦是這個星球上決定性的金融樞紐,沒有「之一」。在南亞、非洲,到處都是這樣的景象:歐洲白人高高在上,有色人種的奴僕環侍左右。在法國電影《情人》中,20世紀20年代初的越南,一個控制了當地大部分產業的華人富豪的兒子,想追求一名沒落的連吃飽飯都成問題的法國窮困移民家庭的少女,卻是那麼的戰戰兢兢,讓人不由得感嘆當時人種之間地位的懸殊。 而當二戰的硝煙散去,我們看到了什麼呢。整個歐洲一片廢墟,經濟活動,乃至人的信念都崩潰了。在殘磚斷瓦上,當年衣食無憂的歐洲孩子現在最渴望得到的是美國大兵塞給的一塊口香糖。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里雅斯特,一道並非由歐洲人打造的鐵幕已經垂下。在這道鐵幕以東,一切都被踩在俄國人的皮靴之下,而在這個鐵幕以西,到處都是來自美國的大兵、物資和美元,世界各殖民地的人民被深深鼓舞了,他們第一次發現原來歐洲也可以被打得跟豬頭似的,他們是可以被趕走的。從這時起,他們看待這些歐洲征服者的後裔們的眼神不再那麼恭順,他們開始收集槍支彈藥,準備在隨後的幾十年里把這些白人從一個又一個地區趕走。 那麼新的世界權力中心呢,就是美國和蘇聯兩個軍事與工業的巨人。這個中心的轉變是全方位和深刻的,不只是政治和軍事,世界的經濟和科技中心也變了。二戰之前,美國已經成為第一工業大國,而且比第二名遙遙領先,但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貿易秩序、世界資源體系、世界貨幣等決定性的要素還是掌握在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手中,美國的工業能力與國家財富主要還是圈在自己的土地上,缺乏世界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而二戰後美元取代英鎊成為世界貨幣,美國主導建立了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等架構為核心的金融與貿易秩序,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和黃金掛鉤,從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至高無上的貨幣。整個世界的經濟再也不是圍繞著歐洲旋轉了,美國是當之無愧的軸心。蘇聯也正在成長為一個規模龐大的重工業巨人,浙漸地在綜合國力上與歐洲國家拉開距離。 經濟領域的世道變了,科技也一樣。戰前美國雖然已經是世界工業霸主,但在以理論物理學為代表的基礎科學領域,歐洲仍然是當之無愧的聖地,諾貝爾科學獎大部分都授予了歐洲的科學家。但是,二戰前後大批優秀人才逃到了美國,他們將最頂尖的科學知識和理念帶到美國,而美國本身科學技術水平已經很高,學術風氣又非常自由且財力雄厚。這幾個要素使得美國的科研機構和大學的綜合素質迅速超越歐洲,成為世界科學家的聖地。
與美國在大學教育,科學研究與實用技術全面繁榮不同,蘇聯最突出的成就來自於其軍事技術的開發應用。在大規模搜刮以德國為主的科研人員和技術資料的基礎上,蘇聯進行大規模投入,在航空航天為代表的技術領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其弱點也很明顯,重技術輕科學、重應用輕理論、重軍事輕經濟。因此,其發展模式後繼乏力,到了80年代,整個社會的科學技術與西方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導致其國家的競爭戰略都極其被動並最終崩潰。 仍是三強而非兩極 二戰結束後,除了美、蘇兩個新興霸主,有一個國家也是重要角色,那就是英國。如果說冷戰是一個新世界的篇章的話,大英帝國就是幾百年來歐洲舊世界延續下來的最強者。這一點一定要注意,二戰結束後並不是簡單的美、蘇兩強爭霸,而其他國家全都成了無足輕重的小卒子。事實上,大英帝國從國力到戰略思想都對戰後初期的世界有著重要影響。 就在戰爭結束前幾個月的雅爾塔會議上,美、蘇、英三巨頭在規劃著反法西斯戰爭進程和戰後世界的格局——儘管這個時候的大英帝國已經顯得有些虛弱——這反映出在二戰期間以及戰爭結束後的一段時期里,不管是戰爭貢獻、軍事力量、國際威望,還是經濟實力、科技水平,英國都舉足輕重。二戰之前的1937年,蘇聯生產資料的產值佔世界的14%,而英國佔10.2%,差距不算太大。二戰中英國損失慘重,但蘇聯也受到重創,在1945年底,蘇聯的煤產量只有戰前水平的90%,石油是69%、鐵59%、鋼67%、紡織品40%,而農業產值則下降了40%;可以說,此時蘇聯的重工業生產能力雖然超過英國,但超出的並非很多。但是,除了本土英倫三島蘊藏的國力,此時的大英帝國還有相當廣闊的殖民地和自治領,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南非等。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家在二戰中聽從英國的調遣,出兵出錢組成英聯邦軍隊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很大貢獻,二戰後仍然名義上以英國女王為元首。英國在中東還有石油公司,開採著未受美國控制的石油。1945年,美國控制著中東石油的55%,而英國控制了41%。雖然美元石油來勢兇猛正在接管地盤,但至少到那時為止中東出產的石油有三分之二仍是由英鎊結算,也就是說還是「英鎊石油」。在軍事上,英國皇家海軍擁有包括12艘艦隊航母的龐大艦隊,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二強海軍,同時還擁有世界第二大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在這方面蘇聯也暫時無法與之比肩。在中歐戰場最後,和蘇聯紅軍會師的西方地面作戰力量除了美國的幾百萬大軍外,還有大英帝國的近百萬大軍。因此,在二戰後初期,從綜合實力來看,英國仍然可以說是世界第三,與第二的蘇聯相距不遠,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戰略角色。蘇聯優勢比較大的地方就在於其有能力在中歐囤積龐大的陸軍威脅西方,而英國就陸軍實力而言已經無法與之抗衡。 當然,這也是日不落帝國最後的餘輝,坍塌之勢已經開始並且不可阻擋,英國本土的狹小和人口的不足決定了在戰後的民族覺醒和普遍發展中不可能保持以前的優勢。但是,這個坍塌的過程仍然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英國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都是西方世界第二號強國,直到70年代,這個被普遍認為衰敗不堪的英國在東、西方軍事對抗中所起的作用仍然大於法、德等國。 英國所起的作用不只是硬實力方面的貢獻。事實上,英國為了在自身衰弱的情況下保護其全球利益,充分利用了其在國際戰略中的嫻熟技巧,極力培育英、美特殊關係並引導美國的全球戰略。對於美國霸權代替英國霸權這樣一個大趨勢在無法阻止時,就將自己的影響和利益融入進去,使得最終形成雖然霸權體系的決定權在美國手裡、但仍然大致符台英國利益這樣一個局面。當然,這個局面畢竟不是那麼令人愉快,大英帝國也曾極力掙扎過,比如在經濟和金融上,英國為了維持自己的金融霸權也曾使出渾身解數,但終因實力懸殊而不得不承認美元霸權時代的來臨。 戰後,英國人在幫助塑造美國的全球戰略思想上,最具代表意義的就是丘吉爾於1946年3月5日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在這個演說中,丘吉爾旗幟鮮明地主張美、英聯合對抗共產主義,他認為對蘇聯的擴張,不能採取「綏靖政策」。美國正高踞於世界權力的頂峰,應擔負起未來的責任。他主張英、美結成同盟,英語民族聯合起來,制止蘇聯的侵略……很多人把這當作是冷戰開始的標誌,但其實這不過是二號種子選手在鼓勵頭號種子選手儘早進入狀態的一次呼籲。此時的美國正忙著大裁軍並從世界各地收縮,真正的冷戰對抗還未開始。在海洋上,很多英帝國當年選中的地理要點被交給了美國,比如迪戈加西亞島,位處印度洋中央,西去東非,北上南亞和中東,東到澳洲,這裡可以說是一個十字路口。英國人二戰後以一紙99年的合同將它送到了美國人手上,現在這裡是美軍在印度洋最重要的海空軍基地,襲擊伊拉克、阿富汗的轟炸機一次次從這裡起飛,充當帝國的大棒。再如比基尼,原是英國控制,戰後也充作了美國最重要的核試驗基地之一。 在這裡筆者想補充一點,從英國到美國的這次世界霸權在和平甚至合作狀態下的權力交接是一個歷史的特例,不要把它上升為一個普遍的規律。如某些人鼓吹的那樣世界新興霸主只要不做直接的老二挑戰者,而是悶聲發大財就可以自然接管老帝國的霸業,那是過於理想化了。美、英是同文同種、政體相似、理念相近,在方方面面都有著源自歷史經驗的信任,甚至於一戰、二戰美國兩次拯救過英國。即使這樣,兩國的權利更迭還如此勾心鬥角、反覆艱難。這樣的情況只會發生一次,不要再奢望歷史還會有第二次。 歐洲大陸的衰弱諸強 接下來,我們看看歐洲已經沒落的諸強。二戰後與其說他們是棋手,不如說是棋子,操縱他們命運的已經不再是他們自己。 德、意、日三個曾經氣勢洶洶的法西斯軍事強國(當然,義大利是有些名不符實的,它能和德、日所並肩的只是同為戰敗國),作為戰敗國,那麼毫無疑問地徹底退出了強國競爭的行列。但是和一般人所理解的不同,筆者認為主要原因並不是經濟的破產或軍事力量地被消滅。事實上除了美國,其他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都已經破敗不堪。但即使破壞嚴重如蘇聯這樣的國家,也迅速將重工業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可見硬實力的恢復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難。假如沒有別的決定性因素的話,我們並不能就此斷言德國、日本可以就此取消了強國競爭的資格。而且,這兩個國家在戰後很快就超越英、法而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和第三經濟大國。真正決定了它們無法再作為世界級獨立強國的,是其軟實力的徹底喪失。 先看德國,德國不僅是被徹底擊敗和肢解了,更致命的是其威信掃地。因為當初視國際法如兒戲,肆意踐踏比利時、荷蘭等中立國家的主權:因為把不宣而戰突然襲擊當做制勝法寶;因為所施行的納粹暴政以及以集中營為代表的種族滅絕政策……一件件罪行讓德國被全世界所敵視和鄙視,以至於德國戰犯在紐倫堡國際法庭上哀嘆,「千年易過,德國的罪孽難消」。可以說,在政治上二戰後的德國是輸得連一條遮羞布都不剩。它已經沒有任何資本去玩政治策略或陰謀。它只有一個出路:老老實實循規蹈矩地在歐洲聯合中找一個位置,發揮自己的正面作用,謀求周邊國家的諒解。而這一政治地位又使得德國失去了發展完整國力的資格:戰後的德國,其在國防產業和軍事力量的發展是被嚴格限制的,不僅不能發展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連獨立發展主力戰機、航空動力、核潛艇等等關鍵性裝備也是不行的。因此,德國從此只能做一隻沒有利齒的老虎,在二戰後一直作為一隻戰術性力量為盟國的集體防務做貢獻。 從戰略資源上看,二戰使德國失去了奧德河以東的一切領土,工業區西里西亞乃至德國起家的容克軍事貴族的傳統基業東普魯士都被劃給了波蘭。同時,戰前吞併的奧地利重新獨立並中立化,而捷克與斯洛伐克統一後被攬入東方陣營,就連德國自己也被一分為二。較大的西德,其面積不過22萬平方公里,不到戰前魏瑪共和國的一半,人口也只是略多於法國,整個國家從東到西不過300多公里,在德國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可以兩個多小時飈出國門去,完全沒有戰略縱深。比它更慘的是東德,只有10萬平方公里左右,和韓國一樣大。所以,不管經濟和科技如何發展,德國都已經失去了對外發動戰爭的資本,這是不可克服的缺陷。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德國永遠不再是世界軍事大國了,其安全取決於外部勢力。而更可悲的是,德國自身就是冷戰對峙雙方預設的戰場,冷戰時期東、西方最精銳的部隊作為矛尖就部署在西德與東德和捷克的邊界線兩側。一旦開打,即使雙方不使用核武器,東、西德被打成廢墟也是不用懷疑的。因此在我們將要詳述的冷戰史中,曾經無比強大的軍事強國德國只能充當低調的配角。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日本身上。在道義上不用多說,亞洲人對於日本帶來的傷害不是那麼容易忘記的。而在戰略資源上,日本在1937年入侵中國之前佔有包括日本本土、中國東北、朝鮮在內的廣闊大陸,以及台灣、加洛林群島、馬紹爾群島等在內的廣闊的太平洋上的戰略縱深。這些地區還有豐富的煤、鐵、糧食、木材等資源,可以說要空間有空間、要資源有資源,唯一的致命弱點就是石油。戰後,日本失去了海外的幾乎一切戰略空間資源,只剩下本土的四島,再沒有任何屏障和依託,這種戰略態勢是無法再與盤踞太平洋兩端的大陸強國美、蘇等國叫板的。和德國一樣,即使日本GDP再多,科技實力再強,也沒有資本和這幾個強國站在一個檯面上。 至於義大利,則不必太多關注。其資源、工業、金融實力,其戰敗國的地位以及它的民族性格,都決定了戰後初期義大利還只是歐洲南翼的一個雖然屬於西方但並不穩定的屏障而已。它甚至都不如以上兩個裸奔的戰敗國更能影響各方陣營的力量對比。 最後來談談法國。二戰中法國率先被剝下了紙老虎的外殼。戰前法國的工業其實只相當於德國三分之一,就國力而言在歐洲只能算二流,比英、德、蘇三國大大不如。到了1940年開戰後,法國被德國在三個星期內征服,而隨後的被佔領時期又是歐洲反抗最微弱的國家之一。如果說戰場失利還可以原諒的話,那麼戰場失利後整個民族先是卑躬屈膝,繼而助紂為虐就完全不可能得到尊重了。從查理曼到黎塞留,從拿破崙到福煦的世界第一層次強國的榮光一去不復返了。不過法國比較有利的地方在於,其領土和人口沒有損失。英、美出於政治考慮還把其變成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使得法國可以自由自主地發展任何需要的技術和武器,比如戰略核力量。這就奠定了法國戰後力量的基石。不過,法國在戰後的力量恢復和地位重塑是有過程的,直到60年代後期法國的國力在東、西方對壘的天平上所佔的分量才像回事。在二戰剛結束的1945年,法國能起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兩大陣營及其實力對比 在簡要分析了戰後的形勢以及戰前幾個主要強國的狀態後,我們會發現戰後初期有力量的國家並不多,強弱對比懸殊,而冷戰是兩個軍事政治集團的對抗。我們先來分析兩大集團的陣容,然後分析一下這兩個集團的實力,先看西方陣營。 戰後初期的西方陣營並不像後來那麼豐滿。德國還是一個被戰勝國分區佔領的區域,連國家都不是。西班牙處於佛朗哥的獨裁統治之下,被國際社會所鄙視。而且當時的西班牙是個非常落後的農業國,實力還比不上歐洲二流強國。當時的西方陣營主要就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其中,比、荷、盧、丹、冰、葡、挪七個國家就國力而言都很弱小,對於雙方陣營的力量對比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他們的價值主要在於地理位置與政治影響。從本質而言,西方陣營主要依靠的是美、英兩強,其餘都是陪襯。大英帝國此時仍領導著一個殖民地體系,從中可以得到相當龐大的物力和人力資源的。那麼綜合來看,西方在未來可能的熱戰或冷戰對抗中可以依靠的國力資源,主要是這樣幾個:美國、英國、法國、荷蘭以及這幾個國家的殖民體系,還有義大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家和地區中法國和義大利國內左派共產黨的力量很強,印度則在走向獨立的道路上,都是其內部的變數。 我們知道,國力的基礎規模、質量是一回事,而國力的動員效率則是另一回事。因此,只有能迅速動員起來的現代化工業化力量才是現代大國進行軍事對抗的有效力量,那些缺乏工業而國內動員機制薄弱、人口素質較低的農業社會,如當時的印度、埃及這樣的殖民地所能裝備並支持的現代化作戰師的數量很少,其對於現代戰爭所能提供的力量遠不如其人口和面積顯示的那麼多。 如果將問題集中到1945年在以中歐為主要戰場的東、西方軍事對抗,那麼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那些面積大、人口和資源多的工業化國家。就西方陣營而言,美、英、法、加、澳這五國當時的總人口是大約2.8億(如果加上荷、比、丹、意、挪諸國後,總人口將接近3.5億),也就是擁有近3億的工業化人口。其中,美國人口接近1.5億,由於生育率較高且移民涌八迅速,人口結構也較為年輕,20歲至34歲之間的兵役人口在戰前的1939年為1620萬,戰爭期間美國戰死人數大約為40萬人,考慮到人口的自然增長及移民,適齡人口已經接近2000萬。 東方陣營無疑是以蘇聯為主體。1945年的蘇聯統帥著其剛剛利用二戰後期軍事推進所控制的東歐諸國,包括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這些國家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都是幾年前還派遣軍隊和德軍入侵蘇聯的敵國,它們和歷史上的沙皇俄國都有不同的糾葛。在二戰之前,羅馬尼亞剛被蘇聯割走了黑海岸邊的比薩拉比亞地區。至於波蘭就不必說,歷史上三次被俄國瓜分,在1920年與俄國大打一場,1939年德國入侵時又被蘇聯從背後捅了一刀,與俄國之間用深仇大恨形容毫不為過。從經濟角度看,東歐國家裡除了捷克這樣不多的例外,普遍就工業化而言大大遜色於西歐。而且經過二戰的摧殘破敗,這幾國的總人口大約為7000來萬,比西歐少得多。基本可以說,此時如果和外部強敵開戰,蘇聯是指望不上東歐這幾個國家能出多大力,反而得小心這些國家隨時可能藉助外力反抗自己的統治。因此,蘇聯更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這些的僕從國(歷史中,在40年代後半期蘇聯確實忙於在東歐灌輸其意識形態,建立和加強自己的統治)。 蘇聯自身毫無疑問是個動員性非常高的工業化國家,其總人口在二戰之前大約為1,9億,其中20歲至34歲男性為2160萬,二戰中蘇聯死亡人數達到約2700萬,其中兵役年齡的男性死亡比例相當大,蘇聯在蘇德戰爭中不可恢復的軍人損失(死亡和永久性傷殘)為1600萬左右。到1945年蘇聯人口已經降為167億,因此在人口方面其形勢不容樂觀。事實上在二戰末期,蘇聯紅軍已經開始感受到兵員枯竭的痛苦,大批從中亞和遠東徵召的少數民族填充進部隊以維持軍隊必須的規模。 除了兩大陣營外,還有一些保持中立或者暫時自顧不暇的國家,主要是芬蘭、瑞典、奧地利、瑞士、西班牙、南斯拉夫、希臘、土耳其等。這些基本都是親西方國家,一旦開戰要麼會選擇中-立以求自保,要麼會加入到西方陣營,加入蘇聯陣營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不過,它們的意義也主要在於地理空間和位置,在分析國力時基本不涉及它們。至於世界其他地區,此時中國正開始國、共兩黨內部紛爭,日本則剛剛被佔領,朝鮮剛剛獨立但也陷於分裂,歐亞大陸各個角落到處都是一片亂鬨哄的景象,這些都暫時算不上戰鬥力。
簡要地分析了雙方人口對此後,我們接著看經濟實力。
從表1和表2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出當時美、蘇、英三大強國的力量對比。英國和蘇聯之間差別不大,但它們與美國之間則差距懸殊。二戰時期,美國向盟國提供的石油、鋼鐵、機床等物資對於戰爭勝利至關重要。但這只是基礎工業,對於直接決定軍事力量對比的軍工產業,我們取二戰交戰雙方在1944年的產量作為分析依據。美國1944年生產了約10萬架飛機,同年蘇聯產量3.2萬架,而且美國的產品中四發重型轟炸機(B-17/24/29等)、雙發運輸機(C-47等)和攻擊機占很大比例,而蘇聯生產的大都是單發的輕型戰術飛機,如伊爾-2,拉系列和雅克系列戰鬥機。在生產成本和工時上,四發重型轟炸機5到10倍於單發戰鬥機,因此可以大致估算1945年美國航空工業的生產能力大約5~6倍於蘇聯。海軍裝備就不必多說,美國戰時生產了26艘大型航空母艦、9艘輕型航空母艦、115艘護航航空母艦、10艘戰列艦、48艘巡洋艦、349艘驅逐艦、498艘護衛艦、203艘潛艇,幾萬艘各種登陸艦艇,以及幾千萬噸民用船舶,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 對於中歐軍事對抗中最為關鍵的陸軍裝備生產,蘇聯則很有實力。以二戰主要陸軍裝備的產量為例,坦克及自行火炮,蘇聯是10.8萬輛,美國約9萬輛:火炮及迫擊炮,蘇聯83.4萬門(其中34.8萬門是迫擊炮,而其它國家迫擊炮在火炮中的比例遠沒有蘇聯高):槍械,美國是1426萬支,蘇聯是121.3萬支,在數量上美國佔一定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時陸軍的核心裝備——坦克上,蘇聯產品要比美國的好,以「斯大林」式重型坦克和T-34/85中型坦克為主的坦克部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組合。但是在蘇聯方面陸軍裝備有個不小的短板,那就是汽車工業。1945年蘇聯汽車年產量僅有7.47萬輛,其中載重汽車6.86萬輛,拖拉機0.77萬輛,大大低於1940年的產量,直到40年代末期,蘇聯的汽車產量才趕上戰前1940年,1950年才達到30多萬輛的年產量。這將使蘇聯無法充分補充前線的損失,陸軍機動能力下降必然帶來諸多致命後果。 說到這裡又不得不提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二戰時期美、英對蘇聯的援助。二戰時期蘇聯所消耗的鋁、航空燃料、爆炸物、銅、裝甲鋼、汽車輪胎等關鍵性戰略物資,其中約一半是來自美國的援助。如果沒有這些物資,蘇聯當時在西部國土淪陷的情況下是生產不出來那麼多軍火的。考慮到美、英援助蘇聯的大批坦克、飛機、火炮、軍用卡車等物資所起的重要作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曾舉杯祝酒:「為美國的生產乾杯,沒有美國的生產,這場戰爭就會失敗」。這話顯然也並非只是客套,二戰後期隨著蘇軍向西推進,重新收復了大量自然產地和生產中心,情況得到好轉。但是由於這些地區破壞嚴重,恢復生產也需要時間和投入,因此在戰後初期蘇聯的軍工生產仍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休養生息是最佳的選擇。 通過上述簡單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二戰剛結束的1945年年中,蘇聯的勢力體系還未建立,基本是要靠一國之力來對抗美國帶領的包括英、法、加、澳等西方國家的陣營。此外,美國和英國控制著全球的海權和金融及貿易秩序,因此可以不受約束地利用和整合拉丁美洲、中東、非洲、東南亞的人力和自然資源。可以說此時美國及其領導下的西方陣營能夠調用全球大部分地區的經濟資源。而伴隨工業實力膨脹的,是美國的金融勢力。二戰結束時美國黃金儲備佔世界的74.5%,美元正在全球範圍加速取代英鎊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因此就經濟力而言,美、蘇兩強此時還是極大的不對稱,只考慮國力的話它們的對抗毫無懸念可言。
但是此時的蘇聯仍然讓西方世界產生畏懼,原因在於以下三點。 第一,蘇聯紅軍是歷經數年殘酷戰爭錘鍊出的戰爭機器。之前美國為了全球打擊德、日、意法西斯並支援英國、蘇聯等盟國,發展的是一支均衡全面的作戰力量。而戰爭結束後在中歐面對蘇聯紅軍時,需要的卻是一支加強地面部隊的軍事力量。因此在中歐戰場,美、蘇雙方的力量對比並非正比於其各自國力,蘇軍甚至佔有一定的優勢。 第二,蘇軍力量已經深入中歐,兵鋒已經越過柏林,戰略態勢十分有利。這在歷史上是很少有的,只有在尼古拉二世的俄國可以以波蘭為基地前出攻擊東普魯士。因此,這給西方留出的以空間換時間的餘地小了很多,一旦被蘇軍推進到大西洋岸邊,那麼再想挽回就難了。不管你有多麼強大的經濟力量也很難再搞一次諾曼底反攻歐洲大陸,這是一個西方世界不得不審慎對待的問題,因此在整個冷戰時期,西方都是在整體實力的優越感和在中歐戰場上的焦慮之間徘徊。 第三,此時蘇聯通過二戰聚集了很高的威望,其所堅持的政治信仰也具有了更高的吸引力。世界各國的左派此時都興奮非常,到處都有紅旗招展,不僅是一些落後地區,很多西方主要國家如法國、義大利等國的共產黨也都具有了很大的勢力。此時,意識形態領域的兩條道路之爭已經很明顯,而在中歐陳兵數百萬的蘇聯紅軍無疑是推廣這一意識形態的最強有力工具,在蘇軍剛剛經過的東歐,各國的共產黨政權都已經被扶植起來並確立其對社會的統治,這也讓西方毫不懷疑這就是蘇聯要繼續推進的目的。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即使蘇聯就實力基礎而言還處於很大的劣勢,但其對西方世界而言已經是一個另立門戶的強勁競爭對手。它既有完全不同於西方的意識形態,還有推進其意識形態擴張的物質力量。不要小看了意識形態的力量,當40年後蘇聯的發展陷於停滯、自身理想破滅,其發展路線被證明失敗時,儘管那時戈爾巴喬夫領導下的蘇聯就硬實力與西方的對比而言要比1945年好得多,但在西方眼裡這個威脅已經瀕於崩潰了。因此,1945年在斯大林帶領下的蘇聯儘管是千瘡百孔但卻是不怒自威,沒人敢於小看其行動的決斷力、威力和潛力。 假如1945年直接開打?
我們在討論冷戰,也許不少讀者都會有這個念頭,與其在之後幾十年被軍備競賽搞得精疲力竭,為什麼不直接在1945年迎頭相撞拼個輸贏?當然,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當時整個歐洲都已經筋疲力盡,所有參戰國家幾乎是咬著牙在苦苦支撐。這種狀態下,讓剛剛經過幾年浴血奮戰看到了勝利曙光的百姓和軍隊立即投入到一場新的血戰是絕對不可能的,那樣造成內部叛亂的可能性恐怕比擊敗敵人的可能性更高。而且前面我們已經知道,蘇聯與西方聯盟的實力對比是很懸殊。雖然蘇聯手握一支多年打拚出來的精兵悍將,但對手也不是魚腩,一次軍事冒險有可能把老本都賠上,斯大林是不會如此盲目和衝動的。 但既然本文是關於冷戰的軍事對抗史,那麼我們在分析冷戰的開始時,也確實要探討一下為什麼一切不是從一場熱戰開始,我們接下來就從實力角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在前面,我們已經大體分析了美、蘇兩個陣營的雛形以及其所具有的實力,可以看出當時就經濟實力基礎而言其實是一種嚴重的不對稱局面,美國在絕對國力的任何一個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優勢。如果此時開戰,一旦陷入持久戰,蘇聯是無法撐過對手的,因此其最大的希望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在美軍後續增援部隊來到歐洲大陸之前就將西方盟軍趕出英吉利海峽。那麼,蘇聯有可能做到這一點么?我們先盤點一下軍力對比: 1945年,美國和蘇聯都是擁有大約1200萬軍隊的軍事強國,總人數看上去接近,不過就軍力構成而言則差別甚大。美國的特點是陸、海、空全面強大,戰爭結束時美國陸軍兵力接近600萬,約1.3萬輛坦克和5.2萬門火炮及迫擊炮;陸軍航空隊(空軍的前身)有230萬人,7.2萬架飛機,這其中有近萬架重型遠程轟炸機可以實施戰略轟炸;海軍則擁有340萬人,90000艘各型艦艇(包括26艘戰列艦及大型巡洋艦,29艘艦隊航母、73艘護航航母、輕重巡洋艦68艘及其他各種大小艦船和登陸艦艇)以及4.1萬架飛機,飛機總數11.3萬架,其中作戰飛機67700架(其中陸航4.2萬,海航2.57萬),美國海軍陸戰隊則擁有48萬兵力。此外,美軍在戰爭結束前已經掌握了實戰的核武器技術,不過此時核彈還很少,1945年全年也只造了6顆,在此時開戰的話,核武器對於戰場的前線作戰是沒有什麼用的。因此,美軍是一個全能巨人,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實施陸、海、空多維度的進攻作戰,從戰略空襲到兩棲登陸,從陸地決戰到遠洋海空戰,無不強大,而其經濟實力以及運輸能力也足以支持這樣的大規模遠征作戰。 英國此時實力雖然遠不如美國,但也頗為可觀,總兵力452萬,擁有31600門火炮和追擊炮、5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8400架作戰飛機。和美國類似,英國也擁有以「蘭開斯特」轟炸機為代表的遠程轟炸機部隊,以及遠洋海軍。其海軍實力包括14艘戰列艦、12艘艦隊航母、53艘巡洋艦和230艘驅逐艦等。可以說,英國武裝力量更像是一個縮小版的美軍,能力很全面,但全面弱於美國,並在陸軍方面大大遜色於蘇聯。 蘇軍則是一個十足的陸上巨人,其在戰爭結束時總兵力接近1200萬,擁有14.4萬門火炮和迫擊炮、15.7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空軍大約有15萬架飛機,主要是戰術性空軍力量,以前線戰鬥機和攻擊機為主,基本沒有戰略轟炸機部隊,不具有縱深大規模打擊能力;而紅海軍則基本沒有什麼主力艦隻,是一支以海岸防衛為主的輔助性力量。另外,蘇聯此時尚未掌握核技術,其第一顆原子彈要在4年後的1949年爆炸。 可以看出,此時的美國是一個全球性強國,蘇聯仍是一個地區性的強國。就總力量而言,雙方並不均衡。但當我們把對抗的範圍局限到歐洲地區時,雙方力量對比就很不一樣了:1945年初,蘇聯紅軍在歐洲的部隊大約是670萬;而美軍在歐洲的部隊是370萬,加上英國、加拿大、自由法國的部隊等,西方盟軍總共是大約500萬。蘇軍佔有一定的數量優勢,在德國戰區雙方的地面作戰兵力大約對西方有3:2的數量優勢。 炮兵實力上。蘇軍擁有超過10萬門火炮和迫擊炮,而當時在歐美軍擁有3萬門火炮和迫擊炮。不過這裡要注意,蘇軍火炮中的追擊炮比例很高,這是戰爭初期蘇聯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為了最大限度彌補火力數量的不足而形成的傳統。迫擊炮是一種加工成本低廉、彈道彎曲,射程較近、精度很差的火炮,決定炮兵實力的仍然是以榴彈炮和加農炮為主的身管火炮。當時美軍由於信息化、機械化的優勢,已經可以實現TOT(同時彈著射擊)戰術,在火力的組織效能方面優勢很大。蘇軍則主要依賴戰役級別的集中使用火炮,通過提高火力密度來達成需要的火力效果,其保持大量的迫擊炮,就是出於這種現實下的考慮。因此,並不能認為蘇軍在火力方面的優勢有紙面那麼大。 而裝甲部隊實力上。不算大本營預備隊,在烏拉爾和中亞以西地區的蘇軍共擁有1.4-1.5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而同期西方盟軍則擁有中型和重型坦克約1.4萬輛,再加上輕型坦克和各型坦克殲擊車,總計有大約2萬輛坦克及自行火炮,其中在西歐和義大利戰場的美軍有1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從數量上看西方還略佔優勢,但在裝甲兵力的質量上則是蘇軍佔優,最為明顯的是重型坦克方面的差距。由於陸軍上層的遲鈍,到二戰結束時,美軍最強的M26重型坦克數量仍然很少,只有布萊德利集團軍群裝備了107輛M26,尚有187輛還在倉庫或運輸途中。而蘇軍呢,當時已經成熟的「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數量接近2000輛,一旦開戰必將成為西方盟軍裝甲兵的噩夢。而且,蘇軍坦克部隊的主力T-34/85中型坦克則是火力、機動性、裝甲以及易生產-生的完美結合,就綜合戰鬥力而言也比美軍的M4改進型要好一些, 前面已經提到,美國在二戰結束時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兵總共大約有11.3萬架飛機,但由於美軍的特點,其中輔助性飛機的比例非常高,比如運輸機、巡邏機、教練機等等,蘇軍則主要是以戰鬥機和強擊機為主的戰術性作戰飛機。具體到歐洲戰區,美、英有作戰飛機4.2萬架,蘇軍在歐洲前線作戰飛機大約為15萬架。數量差距明顯,但是這裡有兩個問題要注意:一個是雙方的飛機構成和特點很不一樣,美、英為了對德國實施戰略打擊,歷經多年建設了一隻龐大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包括B-29、B-17、B-24和「蘭開斯特」等,數量上萬架。這些轟炸機的發動機都有渦輪增壓裝置,飛翔在高空,要對其進行護航或攔截。也同樣需要戰鬥機能戰鬥在高空,因此美國的戰鬥機基本都是航程遠、升限高,帶有完善通信等設備和渦輪增壓引擎的P-51「野馬」、P-47「雷電」、P-38「閃電」等。蘇聯和德國都缺乏戰略轟炸機,他們實施空中打擊的力量主要是「斯圖卡」、「伊爾」2之類的俯衝轟炸機、強擊機等戰術飛機,而對其進行護航或攔截的也是以低空活動為主的「梅塞施密特」或雅克等戰術戰鬥機。因此,蘇軍戰機往往都沒有渦輪增壓裝置,這樣它們在高空都會變得遲緩笨拙、毫無戰力。雙方一旦開戰,蘇聯空軍將在中低空與美、英進行激烈拼殺,但在高空,美、英的轟炸機在對蘇軍縱深和城市進行戰略空襲時將會遇到較小的威脅,尤其是蘇聯在東歐和其西部領土還遠沒有建立像二戰德國那樣的由雷達、觀察哨、探照燈、高射炮、機場及防空戰鬥機組成的嚴密防空系統,因此西方盟國的轟炸將是個非常強力的打擊。第二個要注意的是相對於美、蘇、英的千萬大軍,中歐戰場的空間實在太狹小了,戰場的機場、指揮調度能力等都不足以支持美、英的數萬架飛機在同一時間都投入到戰場。因此在短時期內就戰術空中力量而言,美、英的數量優勢不會很突出,雙方誰都無法剝奪對方的戰術行動的自由。但是,由於空勤人員素質較高,飛機設備完善帶來的一定優勢,後備飛機及飛行員補充能力更強等等因素,如果戰爭陷入僵持的話,西方盟軍的空中優勢會越來越大並最終統治天空,就如同他們剛剛使德國空軍失血而亡一樣。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速戰速決都是蘇聯的希望,但根據上述軍事力量的對比分析,這個可能性很小。600萬兵員裝備了1.5萬輛坦克及自行火炮、6-7萬門身管火炮和1.5萬架飛機的蘇軍,面對500萬兵員裝備了2萬輛坦克及自行火炮、4-5萬門身管火炮和4.5萬架飛機的西方盟軍,很難實施像二戰後期對德軍那樣的大規模縱深突破和分割包圍殲滅。因為從1944年開始,蘇軍對德軍往往佔有巨大的兵力優勢,人員及裝備往往是3倍甚至更多,可以自由地選擇突破地段並集中巨大的數量優勢,並且在實施突破後由於德軍缺乏戰略預備隊實施反突擊以彌補缺口,從而可以大規模地殲滅德軍有生力量。如果不能大規模地殲滅盟軍,那麼必然會使戰局陷入迎頭相撞的長期高強度消耗之中。當然,對干西方盟軍而言,此時與蘇軍作戰也是他們絕對不願意看到的,要將中歐地區常規軍力的相對劣勢扳回來並最終贏得對蘇戰爭的最後勝利,所要花費的代價是很難想像的。
我們經過分析,很容易就發現歷史的進程確實是當時人們最理性的選擇,美、蘇、英將其戰時的友誼繼續向後延伸了一段時間。在1945年,大家所想的仍然是安排戰後世界政治格局,清算德、意、日法西斯戰爭罪行,醫治戰爭創傷等。所有國家,包括蘇聯在內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軍隊複員工作,當然美、英等西方國家裁減得更徹底一些,畢竟國內選民可以對他們的政府施加更為直接的壓力,戰爭的陰影一時間似乎離這個世界十分遙遠。但中歐的軍事對峙狀態卻保留了下來,當戰爭結束後的混亂狀態告利益段落,東、西方陣營的軍事對抗和競爭的大戲就要拉開帷幕了。
推薦閱讀:
※8款花樣冰淇淋,演繹夏日裡的冰與火之歌!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不是最燒錢的美劇:美劇燒錢排行榜
※鏡頭中的世界 | 冰與火之歌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Cersei瑟曦會不會步瘋王的後塵?
TAG:冰與火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