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八版」情結

作者:何 為 剪自:2008-06-21 人民日報


在舉國震撼,全民奮起,抗震救災的特殊時期,迎來人民日報創刊60周年報慶,具有非凡的時代意義。

我對人民日報是有特殊感情的。記得,早期的人民日報第八版是副刊版,那時的副刊沒有刊名。但是,副刊的文學性很強,經常發表名家佳作,在讀者中有廣泛影響,贏得眾多文學愛好者的青睞。

回想起來,我從抗戰前夕學寫散文並開始投稿,半個多世紀的筆耕生涯,接觸最多的就是報紙文學副刊。副刊幾乎孕育著我的創作生命。匆匆數十年,我涉獵過的諸多報紙副刊,留下我文學腳印最深的,首推人民日報副刊。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歷史時期,相距整整20年,人民日報副刊先後發表了我的《第二次考試》和《臨江樓記》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在讀者中傳播之廣,影響之大是我終生的榮耀。

《第二次考試》是1956年在「雙百」方針鼓舞下寫成的。上世紀50年代初期和中期,生活中湧現許多好人好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當時我妻子在上海合唱團工作,她不經意間談到一件感人的事。夏天,上海受到一次強颱風肆虐,一個女考生,奮不顧身連夜赴災區搶險,導致複試時倒嗓,與初試時優異出眾的成績判若兩人。經樂團實地調查,發現了這位女青年高尚的忘我行為,並立即決定錄取這個德才兼優的考生。

我聽後深為感動,結合妻子早幾年報考時的現場經歷,以及自己親身感受的一些細節,很快寫成了一篇3000字的文章。不久,人民日報文藝部,好像是林淡秋寄來一封催得很急的約稿信,信中強調限於篇幅,勿超過兩千字。要刪去1000字,這麼大的改動,其實是一次重寫,只有這時,我才真正投入藝術創作的實踐。

不久,一個寒冷的歲末之暮,我下班後,在上海西區的有軌電車終點站,順手在報攤上買了一份當天抵滬的12月26日人民日報。昏暗的路燈下,我在街頭翻閱報紙,一眼瞥見報頭的內容提要,第八版有《第二次考試》篇名。文題用醒目的書寫體,從版面上可看出編輯的重視。那個晚上,我有如第一次投稿被錄用,情緒振奮,又有點迷茫。這似乎意味著我的創作道路上一個新的開始。

這篇文章,在以後數十年間,出現了一個漫長又奇異的歷程,那是我完全想不到的。它被反覆轉載選用,評論文章不斷,譯成幾種外文,改編為電影《複試》和廣播劇。從1958年開始選入語文課本,長達40多年。即令在「文革」期間仍然沿用,只是沒有作者名字。上世紀80年代還看到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編入華文課本。最出乎意外的是這文章在1979年作為全國高校統考的語文作文試題,要求根據2000字的《第二次考試》改寫成800字的《陳伊玲的故事》。後來我有機會看到部分較優秀的試卷,像「一棵秋天的樹上,掉落不計其數的小樹葉,各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聽聞作文命題出自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之手,確否不得而知。

《臨江樓記》則是1976年9月間,我與《福建文藝》編輯部的幾位同事,到上杭縣為基層文學工作者舉辦改稿學習班。入閩多年,這是我第一次到閩西革命老區。上杭的汀江之畔,有一座臨江樓,相傳毛澤東的詞章《採桑子·重陽》即在此構思成篇。那幾天,忽然傳來一條震撼人心的消息,在暗中不脛而走。人們疑信參半,想說又不敢說,眉宇間卻又喜氣洋溢。隨後逐漸得到證實,罪惡滔天的「四人幫」終於覆滅了。處於這樣重要的歷史轉折時刻,我們又在歷史久遠的革命老區,一種莊嚴的歷史感在心中油然而生。我決定試寫一篇散文。意念一出,一座樓,一條江,一棵樹,一首詩和一朵黃菊,纏繞著我的思緒,形成一種內在的深沉的涵義在涌動。於是我第三次登上臨江樓頭,仔細觀察樓內外的建築及環境,還在筆記本上畫了樓宇的速寫。迎風佇立,放眼四望。汀江水恰如一條滔滔奔流的歷史長河,直向天際。我撫今追昔,心潮起伏不已。中國人民的災難太深重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災禍如噩夢纏繞。如今這個全民族的歷史大悲劇宣告結束。中國大地上現出勝利的曙光,歷史的進程將翻開新的一頁……

回到省城,我迫不及待地將此行所想寫了下來。又在原稿上反覆修改,這是我被迫封筆10年後的第一次試筆,稿成後,毫不猶豫地寄給了人民日報文藝部。

《臨江樓記》發表在1977年1月31日人民日報的第四版,《戰地》副刊頭條。文題用書寫體,版面舒展大方,編排不同尋常。在一個時期內,這篇小文引起眾多讀者的注目,從內地到香港,以至海外華文報紙都予以轉載,編入多種版本的散文選集,並譯載外文出版社《中國文學》的英文版和法文版。我想,這主要是由於我寫出了自己真實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那個時代普遍的思想感情,因此引起讀者的共鳴。《第二次考試》和《臨江樓記》得以與廣大讀者見面,不能不感謝人民日報文藝部提供寶貴的篇幅,給我以發表的機會,從而使我得到繼續寫作的力量、信心和勇氣。

然而,時過境遷,物換星移,它早已完成了歷史任務,充其量只能作為枯黃的史料一頁。但是這兩篇文章開啟了我文學的大門,其影響是我終身難忘的。在文學界很多作家都是從副刊開始的,副刊是文學愛好者的園地也是青年作家的搖籃,其社會的影響力是不可小覷的。

為慶賀人民日報創刊60周年華誕,我寫下在副刊發表以上兩文的片斷回憶,藉此向經歷半個多世紀的人民日報遙致敬意。

人民日報歷盡滄桑,一個甲子的風風雨雨是中國大起大落的見證,是隨著中華民族的崛起和騰飛。人民日報的老「八版」副刊成就了眾多文學愛好者的夢想,培養出那麼多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衷心祝願副刊越辦越有光彩,越來越深入讀者之中。

老「八版」副刊有我終身割不斷的情結。


剪記:

何為,當代著名作家。原名何振亞,祖籍浙江定海,1922年4月出生在定海狀元橋旁的橫堂弄,中共黨員。1943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45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上海《文匯報》記者,上海電影文學研究所編劇,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編輯,江南電影製片廠編輯,福建省電影製片廠編輯組長,福建省文聯、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顧問,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名譽主席。

何為的散文常常以寫人為主,他廣泛借用小說和電影的創作手法,敘事簡潔疏朗,情思清新雋永,語言凝練、形象而傳神。他晚年的作品更顯蒼勁深沉,高遠遼闊,是一位創作態度極為嚴肅、藝術個性十分鮮明的作家。

文中提到的兩篇散文《第二次考試》和《臨江樓記》已經收入小剪刀的博客,歡迎博友閱讀,吸收營養。另外,本博中《散文的寫人藝術是什麼》一文也值得一讀,可以加深對何為散文的認識。

圖片和文中的記號為小剪刀所加。


推薦閱讀:

陳溥的北京情結--陳溥
湘西鳳凰 吊腳樓情結
筆精墨妙 意境悠遠——畫家楊明的大別山情結
情結攀枝花
我的宋詞情結

TAG:情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