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龔自珍到魯迅,一條承上啟下的精神紐帶

承繼文匯傳統 秉持讀書品質 文匯讀書周報 ID: whdszb

《文匯讀書周報》第1631號第四版「訪談」

(2016年9月5日發行)

從龔自珍到魯迅,一條承上啟下的精神紐帶

本報記者蔣楚婷

——今年是魯迅先生逝世八十周年,也是近代思想啟蒙家、詩文大家龔自珍逝世一百七十五周年,為此,作家出版社推出了兩本傳記《搏擊暗夜:魯迅傳》和《劍魂簫韻:龔自珍傳》。這兩本傳記是作家社「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記叢書」之二種,這套國家重點文化出版工程迄今已經出版了五套(五十部)。與之前眾多的魯迅傳記和龔自珍傳記相比,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的這本新著因為出得最晚,所以提供的史料相對比較新、全、準確。同行學者不以為淺,一般讀者不覺其深,能夠雅俗共賞。由於做到了真實性和文學性的結合,可讀性強,適合一般文學愛好者閱讀,也可作為大學文科學魯迅的入門書。而作家陳歆耕則梳理了大量有關龔自珍的史料,並作了廣泛的實地調查,寫出了一部具有強烈個人印記的龔自珍傳記,對龔自珍的歷史地位予以了重新認識,並在文本構建上進行了創新。

——龔自珍和魯迅——兩位偉大先賢有著許多共同的符號標識,他們都身處重大的歷史轉型期,都是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大師。他們的思想精神文脈有太多對接、承續和相融的地方,將他們的思想進行比較研究,應是一個新的有待開掘的學術課題。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書展上,兩位作者與讀者進行了座談。他們從文本出發,挖掘和梳理龔自珍與魯迅的精神思想及文學淵源,一致認為這樣的挖掘梳理對重新喚起人們的思想啟蒙意識,讓大師的思想光芒輻射今天、啟迪未來,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思想史意義。對此,記者在會後對他們進行了訪談。

《搏擊暗夜魯迅傳》

《劍魂簫韻龔自珍傳》

龔自珍和魯迅之間有太多可以對接、關聯、相融的地方

——讀書:這次座談會的主題是「從龔自珍到魯迅:串起一部中國近代思想史」,二位在會上提到龔自珍和魯迅是有很多一脈相承的東西的。能不能具體展開說一下?

——陳漱渝:太陽系九大行星中有一顆叫金星,在中國古代也叫「長庚」。魯迅一歲時曾拜和尚龍師父為師,法名即叫長庚;後來偶作筆名,也曾用作作品中人物的稱謂。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中華文學通史》也把龔自珍比喻為中國文學史上的「長庚」星,因為他出現在中國封建社會的黃昏時分,呼喚的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黎明。龔自珍跟義大利詩人但丁一樣,是舊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世紀的最初一位詩人。他創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魯迅跟龔自珍一樣,也是時代風雷的呼喚者。1908年,二十八歲的魯迅寫了一篇文言論文《破惡聲論》,對於「萬馬齊喑」的內涵進行了詮釋。魯迅認為,真正的「萬馬齊喑」表現在國人愚昧、沉默,半死不活,失去了內心的聲音;千萬張嘴唱的是同一個調子,唱的時候又並非發自內心,只會隨聲附和,這就是寂然無聲的境界。里約奧運會上傅園慧的答記者問之所以會火爆,就是因為她掙脫了接受採訪的老套路,發出了內心的聲音。在「五四」時期,魯迅曾號召青年大膽發聲:「是黃鶯便黃鶯般叫,是鴟鴞便鴟鴞般叫」(《隨感錄·四十》)。鴟鴞就是貓頭鷹。世俗觀念認為貓頭鷹的聲音不吉利,但魯迅卻偏偏喜歡這種益鳥,也有人把魯迅形容為貓頭鷹。

——1927年2月16日,魯迅在香港發表了一篇講演,題目叫作《無聲的中國》。這次講演表面上看來是提倡白話文,反對僵死的文言文,實際上是想通過文字的革新促進思想革命,從而達到社會革新的目的。1934年5月,魯迅在七絕《無題》中更與龔自珍一樣,呼喚滾滾驚雷在無聲的中國轟鳴,以衝破黎明前的黑暗:「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所以說龔自珍和魯迅之間,有一條承上啟下的精神紐帶。

——陳歆耕:這是一個宏大而非常有深度的話題。我想,雖然有人寫過關於龔自珍和魯迅比較研究的論著,但要梳理清楚這兩座思想高峰之間的精神脈絡,可能寫多部專著也未必能說清楚。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一部近代史拉開序幕,大清帝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被侵略者的炮火轟開,中國進入了痛苦而痙攣的歷史轉型期。在此之前,龔自珍曾發出過憂心如焚的醒世預言和嘶喊,可是他的劍氣簫音,無法激活大清王朝昏庸的睡眼。一部近代思想史,是從龔自珍的嘶喊開始的。發人深思的是,近一個世紀後的魯迅,同樣也身處重要的歷史轉型期,他拿來許多別國的理念,同時也承續了龔自珍等許多前人的啟蒙思想,成為另一座思想、文學的高峰。這個高峰至今無人能超越。

——從龔自珍到魯迅,這兩位思想和文學大家,有太多可以對接、關聯、相融的地方。雖然從現有的史料看,魯迅著作中沒有直接提及龔自珍的文字。王元化先生曾撰文對此提出疑問,他的揣測是,章太炎當過魯迅的老師,而章太炎因與龔自珍分屬不同的學派而罵過龔自珍。因此,魯迅對龔自珍的評介保持沉默。但這也僅僅是揣測而已。在魯迅多位友人的詩和文章中,曾提到魯迅對龔自珍詩文的喜愛。這裡,我從思維方式、重要思想關注點、思想資源的異同來看兩位巨人相通、相融的地方,提供幾點提要式的想法:

——首先是思維方式。我曾在《龔自珍傳》中寫過類似的文字,認為龔自珍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和整個詩文。龔自珍的詩文中,當然也有純粹寫情感的部分,但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都是充滿批判力量的。他批判整個士人階層良知的缺失,「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他批判整個時代人才的平庸,平庸到不僅朝廷無賢臣良將,就連偷技高明的盜賊也沒有;他批判扼殺人才的文字獄,使得「萬馬齊喑」,士人們「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他批判官場普遍存在獅子貓人格,他們不會捉老鼠,但非常擅長討主人的歡心;他批判封建專制集權制度,使得士人們一個個都成了扭曲的「病梅」……至於魯迅,他一生也都在進行社會批判,無論他的雜文、散文、小說等,都充滿了批判的精神。

——第二點是龔自珍與魯迅在思想關注點上有驚人的相似點。我在梳理龔自珍的思想脈絡時發現,龔自珍的思想是有一個主要聚焦點的,那就是人,人才,人格。他的所有批判性思維皆圍繞此軸心展開。他衡量一個朝代盛衰的標準是什麼?是這個朝代擁有什麼樣層級的人才;他考量一個朝代制度是否先進的標準是什麼?是能否讓真正的優秀人才盡其所能;他測量一個社會是否充滿活力的標準是什麼?是這個社會國民是否具有理想的人格。龔自珍的那些著名的詩文,如「九州生氣恃風雷」,《明良論》《山中之民》《病梅館記》等,其題旨談的都是人,或是批判扼殺人才的機制,或是呼喚身心健全具有理想人格的國民,從山野間湧現。至於魯迅,他認定,中國的問題,「其首在立人,人立然後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他對麻木不仁的「看客」、庸眾痛心疾首,正是因為「看客」現象的刺激,導致他棄醫從文,致力於從精神上療治這個病入膏肓的民族。他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就揭示出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本質是「吃人」,魯迅的深刻之處在於,他不僅指出主人吃奴才,奴才相互間也在「吃」,被「吃」的「人」也在「吃人」。狂人曰:「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幾片肉……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他一生都在用筆致力於掀翻這「吃人的宴席」。

——其三是龔自珍與魯迅精神思想資源的異同。由於他們所處時代各異,他們汲取的精神營養的來源固然也有所不同。龔自珍自稱「藥方只販古時丹」,其實,他是以「古時丹」來做擋箭牌,他的思想主要還是來自對社會現實敏銳過人的洞察力。他批判的所有社會痼疾,他發出的「衰世」信號,均有現實的依據。家國情懷、憂患意識,始終充溢在他心中。魯迅的精神思想資源中,除了受傳統文化的浸潤,批判性地加以吸收外,他與龔自珍不同的是,面對洞開的中國大門,有許多外來思想可以引進,面對世界文明進程中的大量優秀思想成果,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但甭管是「古時丹」還是「拿來」的火種,魯迅最可貴之處是與龔自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著對中國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力。他的雜文、散文、小說,都是針對嚴酷的社會現實有感而發,因此能夠在眾聲喧嘩中保持其獨立思考的人格,使得他的思想在八十年後的今天,仍然閃爍不滅的光亮。無論是思想家,還是文學家,一旦喪失了對現實的洞察力,他的精神力量必然弱化,他的人格形象必然矮化,他被讀者邊緣化也就是必然的了。

經典的現實意義是流動的,具有跨越時空的巨大潛能

——讀書:這樣的精神紐帶對於當下來說有什麼現實意義?我們今天又應該以怎樣的眼光和立場來讀魯迅、龔自珍的作品?

——陳漱渝:魯迅是中國底層民眾的忠實代言人。他的一生是為現代中國人的生存、溫飽和發展而吶喊的一生,他的人生計劃是「隨時為大家想想,謀點利益就好」。他的「道德準則」是「損己利人」,「在生活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的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以為快活」。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物慾橫流的當下無疑是一種稀缺的精神資源。

——讀魯迅的書,最根本的目的應該是學習魯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像他那樣生活,像他那樣做人。我想,這也就是閱讀魯迅經典最大的現實意義。

——經典作品的審美意義和認識意義是恆定的,而其現實意義卻是流動的,具有跨越時空的巨大潛能。重讀細讀魯迅文本,應該回應現實生活中人們普遍關注的迫切問題,使其在時代發展和民族復興過程中不斷彰顯出思想和藝術的魅力。只有這樣做,才能使魯迅經典在走向大眾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魯迅之所以成為魯迅有一個歷史過程,對魯迅作品的認識也有一個歷史過程。研讀魯迅可以粗略劃分為「史實考訂」和「文本闡述」兩個層面。在史實層面應該追求還原,在文本闡釋層面則應該追求意義和價值的不斷生髮,不斷為現實生活提供意義供給,在綿延不絕的傳播與接收過程中充分實現經典的價值。

——陳歆耕:龔自珍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思想啟蒙大家,他發出諸多醒世嘶喊,曾經開風氣之先,為驅動中國社會的變革以及向現代化的轉型,提供了最初的思想動力;而魯迅身處東西方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激蕩的時代,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他的一生也在從事喚起民眾的思想啟蒙工作。當我們在梳理龔自珍到魯迅的啟蒙思想的脈絡時,就會發現,他們最為憂心的許多問題,仍然在困擾著當下。因此,有專家在研討《龔自珍傳》時認為,啟蒙問題在中國始終是一個未能解決好的問題。

——龔自珍自稱:「何敢自矜醫國手,藥方只販古時丹。」意思是,我哪裡敢自誇是治國的能人,我只不過轉販一點先賢們開出的藥方罷了。你可以看成是龔自珍自謙,也可以看成他以此方式來自我保護,免得在那個文字獄盛行的年代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我是不贊成採取照搬「古時丹」來解決當下現實問題的。先賢的智慧、思想要借鑒,但解決當下的種種困擾,需要從實際出發,尋求新的路徑。即使在寫龔自珍傳記時,我也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借古人來澆自己心中「塊壘」,一切評析、論斷、感悟,都必須有堅實的史料作依據。只要你的心中有「現實感」,文字、史料的背後自然就會有充沛的「現實感」在流動。

——至於今天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眼光來讀龔自珍的詩文,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一千個人的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能從龔自珍的詩文中讀出什麼來,與自身的學識、修養、人格境界等等有關,但不管怎麼讀,我都希望有更多的人來讀龔自珍,這樣才有可能有更多的人走進龔自珍浩瀚博大的精神世界,讓龔自珍近代啟蒙思想家的地位在更多的人心中矗立起來。

中國第一家由媒體創辦的讀書類專業報紙

《文匯讀書周報》

WENHUI BOOK REVIEW SINCE 1985

《文匯讀書周報》采編團隊

舒 也xjz@whb.cn

蔣楚婷jct@whb.cn朱自奮zzf@whb.cn

薛偉平xuewp@whb.cn 金久超jinjc@whb.cn


推薦閱讀:

心理學流派之精神分析理論
精神分裂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請問關於精神?
抗精神病患者教育手冊
翟峰:將周恩來精神傳承給後人

TAG:精神 | 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