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建黨96周年,來看視頻《上海記憶:他們在這裡改變中國》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向世界亮相的地方。今天的上海,依然扮演著中國溝通世界的前沿角色。中國的諸多改革從此開始,而且仍在繼續。

市檔案局(館)出品的8集微紀錄片《上海記憶:他們在這裡改變中國》以珍貴文獻、歷史畫面、實地探訪等形式,全景再現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至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的16年間,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展現的波瀾壯闊的畫卷,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上海,

一座思想之城,

一座夢想之城,

一座行動之城。

96年前的這座城,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

他們的夢想,

就是讓中國強大起來。

在望志路106號,

他們將夢想付諸行動,

這場革命,

一個開天闢地的故事,

塑造了今天的中國。

上海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向世界亮相的地方。今天的上海,依然扮演著中國溝通世界的前沿角色。中國的諸多改革從此開始,而且仍在繼續。

為講述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在上海的紅色往事,上海市檔案局(館)聯合真實傳媒有限公司策劃製作8集微紀錄片《上海記憶:他們在這裡改變中國》(每集8分鐘),該片以珍貴文獻、歷史畫面、實地探訪等多種形式,全景式地再現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至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16年間,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

該片在上海廣播電視台紀實頻道播出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解放日報》《文匯報》、澎湃新聞等媒體門戶網站做了詳細報道,中央電視台英語新聞頻道將該片作為特別節目向全球播放。

BBC資深記者講述紅色歷史

《毛澤東傳》作者、原BBC記者、英國歷史學家菲利普·肖特擔任該片歷史敘述人。他以歷史學家的嚴謹與幽默,演繹了推動中國變革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傳播社會主義思潮到建黨再到在世界面前初次亮相,這一切都和上海這座偉大的城市有關。

作為西方主流媒體新聞記者和歷史學家,菲利普·肖特在歷史的發生地以事實說話,帶領觀眾去思考一個世紀之問:「為什麼中國革命選擇了他們自己的道路?」

珍貴檔案在片中亮相

上海市檔案館館藏370多萬卷(件)檔案中,很多都與黨的歷史有關。這些珍貴的檔案文獻既是構築本片的基石,也直接成為紀錄片的敘事元素和畫面語言。

如《新青年》「勞動節紀念號」(影印本);《新青年》刊載的多篇重要文章,如《蘇俄第一次對華宣言》《庶民的勝利》等;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日報關於1920年陳獨秀籌備紀念「五一」活動情況的記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關於蔣介石、白崇禧等申請出入公共租界通行證的材料;大量反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五卅運動以及「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歷史照片及檔案文獻等等。

陳獨秀「刑事記錄卡」中的指紋

(上海市檔案館珍檔)

片中著重介紹了一張來自上海市檔案館藏公共租界工部局檔案的陳獨秀「刑事記錄卡」。「刑事記錄卡」正面上半部分系表格式,填寫姓名、年齡、身高、職業、籍貫等,並貼有在獄中拍攝的陳獨秀照片,下半部分寫明其被捕原因和處置結果,背面則為陳獨秀指紋印數枚。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份史料與文物價值兼具的珍檔,它反映了陳獨秀在上海3次被捕的經歷。

「廉臣」所著《隨軍西行見聞錄》

(上海市檔案館珍檔)

又如,片中出現的1936年在巴黎出版的《全民月刊》連載了一篇紀實報告——《隨軍西行見聞錄》,作者署名「廉臣」,自稱是一名國民黨軍醫,被紅軍俘虜後留用,後跟隨紅軍一起長征。

該文描述了中央紅軍自江西出發直至勝利渡過瀘定橋,歷時8個月、途經6省、行程12000里的傳奇經歷。它是最早向外界介紹紅軍長征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人的著作,比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早面世一年多。後來,「廉臣」的真實身份得以揭曉,原來他就是陳雲。

該片同時披露從海外發掘的史料:英國情報人員對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的行蹤監視記錄;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在上海從事秘密工作的親筆手稿等。

毛澤民回憶自己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遇險的手稿

分集介紹第一集:千年之變局

甲午戰爭到二十世紀初葉,上海已是中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金融重鎮,伴隨著物質的變革,新經濟體制催生著新思想。和今天的互聯網一樣,當年的紙媒也利用最新的技術手段來進行廣泛的傳播,其中包括社會主義思想。西方許多人把它作為掛在口頭的一種時尚,中國人卻將把它付諸於行動,這些行動者中就有湖南青年毛澤東……

第二集:說干就干

在上海,老漁陽里二號成了陳獨秀的住所和《新青年》編輯部,「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也在此成立。1920年4月,俄國人維經斯基秘密來到上海,他此行的目的是幫助發展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中國知識分子苦苦尋找的答案就在眼前……

第三集:黃浦江的風暴

當中共「一大」召開時,陸家嘴的煙草工人,在本地共產黨人的領導下,奮起反擊虐待工人的工頭,爭得了加薪的權利。一個月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成立,它的目標是在全中國建立各級工會組織。1925年5月,日本大班槍殺了領導工人鬥爭的顧正紅,「五卅慘案」點燃了全中國工人、學生、普通市民聯合起來反抗外國勢力、抗議軍閥政府的激情,成為全國性運動。

第四集:激蕩的春天

時至1927年,國共合作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國共兩黨共同發起了「北伐」。中共上海區委軍委書記周恩來已經從廣東秘密進入上海,準備發動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同北伐的國民革命軍東路部隊裡應外合,聯手攻克上海。與此同時,北伐軍東路軍和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及其麾下將軍們卻另有謀劃。

1927年2月中共上海特委會會議記錄

第五集:4月12日分水嶺

1927年4月的一天,工部局總裁費信惇與上海黑社會勢力青幫大佬杜月笙相約見面;4月9日蔣介石離開了上海,但他借刀殺人的一個「局」已經設好。「四一二」大屠殺導致國共合作走向分裂。共產黨人從血泊中又如何站立起來呢?

第六集:返城還是上山

1927年7月,武漢國民黨汪精衛政府公開反共,背叛了革命,曾短期遷往武漢的中共臨時中央遷回上海。黨內大量的高級幹部也聚集此地,不論生活與工作都有生命危險。陳獨秀長子陳延年被捕被殺,工人運動領導人鄧中夏被捕犧牲……面對殘酷的鎮壓和犧牲,部分黨內領導人開始探索將革命的重心轉向農村,發動農民的可能性。毛澤東是領悟這個道理的第一人。

第七集:千里之外的命脈

1932年,中共臨時中央決定遷往江西瑞金,這標誌著一個轉折:黨的領導層離開城市,在農村重新站穩腳跟。但這並不意味著放棄城市。上海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八集:在世界面前亮相

1936年11月,上海英文報紙《密勒氏評論報》連載了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撰寫的《訪問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的文章和照片,這是毛澤東第一次在世界面前公開亮相。1937年秋天,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中獲勝,這是中國軍隊在全面抗戰爆發後取得的第一次勝利,《密勒氏評論報》以大篇幅,讓紅軍領導人第一次集體亮相併公布他們的小傳,從而推動了中國共產黨人群體在世界上的亮相……

《密勒氏評論報》刊載埃德加·斯諾撰寫的

《訪問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的報道

資料:檔案春秋

編輯:景雯

推薦閱讀:

看這裡!備孕男寶女寶也有技巧,最後一條超准!
裝修問題千千萬,最實用的全在這裡,20個家裝問題匯總
取個好名伴終生,這裡的名字個個獨特好聽、美好有內涵
陽明山,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夜色!
處方調配與發葯,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

TAG:中國 | 記憶 | 上海 | 視頻 | 改變 | 這裡 | 在這裡 | 在這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