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女性:為什麼要結婚?

「我37歲時才結婚,但我找到了我的真命天子。」這是海倫·格蕾·布朗寫在《單身女孩》(Sex and the Single Girl)第一頁的話,1962年,這本書極為暢銷。她補充說,雖然她既不「豐滿性感」,也不美麗妖嬈,但她卻釣到了一個聰明,性感,優秀成功的男友。不過等到他們相遇之時,她也足夠有魅力迷倒他,因為之前作為單身女性的她,靠才華活了二十幾年,在辦公室和卧室倆點一線之間修鍊自己。她打趣說道, 「結婚是你混得最爛時的保險,在你混的最好的年華,你根本不需要一個老公。」

布魯克·豪瑟在豐富多彩的新傳記《走進海倫》(Enter Helen)中寫道,1965至1997年間,作為《時尚》(Cosmopolitan)雜誌的編輯,她把一本家庭類的雜誌,變成一本有趣而成功的女性雜誌,對還沒準備好結婚生娃的女性簡直是福利,同樣這本雜誌也吸引著男士的關注。儘管著裝性感暴露的封面女郎,還有關於減肥和戴著假睫毛睡覺的文章讓女權主義者有所反感,但很多女性也從中學會了如何避孕和獲得貸款。貝蒂·弗里丹在1963年出版的《女性的奧秘》(The Feminine Mystique)的書中一直在探索快樂家庭主婦的奧秘,其實,早在這之前布朗就告訴女性,在成家之前過得瀟洒一點。

布朗是有先見之明的。麗貝卡·特雷斯特在《所有的單身女士》(All the Single Ladies)書中寫道,在單身女性越來越多的美國,女性結婚的時間越來越晚了,還有許多女性乾脆選擇不結婚了。追求大權在握的事業以及性生活多樣化而不必擔心懷孕或背負污名的自由,已經將婚姻變成一個選擇,而非命運。到2009年,近一半不到34歲的美國成年人都未婚,這個數字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上漲12個百分點。未婚女性人數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已婚女性。

單身女性正在重塑政治。由於女性更關心生育權和報酬公平,所以,自1988年以來她們就青睞民主黨人做總統。但女性們的投票也掩藏著分歧:2012年,羅姆尼勉強贏得已婚婦女的支持,然而數以百萬的未婚女性蜂擁到奧巴馬這邊,給他贏得36分的大勝。光單身女性就佔了總票數的四分之一,這個數字幾乎保證了奧巴馬的連任。單身女性的作用今年可能更為明顯: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極有希望成為民主黨候選人的希拉里·柯林頓領先於共和黨的領跑者唐納德·特朗,在希拉里的支持者中,未婚女性就佔了52個百分點。

女性推遲結婚也帶來了不少經濟影響。25至34歲的女性是能夠與男性平等競爭、開創事業的第一批人,她們賺的薪資大約是男性薪資的93%。現在單身女性購買住房的比率已經超過男性。女性在獨立財富建設上前進了一大步。

這些趨勢使得一些保守派擔憂女性家庭觀念降低,但特雷斯女士堅信,成為「獨立成年女性」將會有利於婚姻。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間,離婚率飆升,一些急於結婚的女性,婚後生活並不如意,因此她們選擇離婚,重覓自由。離婚的盛行鼓勵著下一代寧願不結婚,也不要進入一段有瑕疵的婚姻。既然婚姻只是多數選擇中簡單的一個,所以選擇交換誓言進入婚姻殿堂的女性就更少了,但她們確實會擁有更快樂、更雙贏的戀愛。

如今,離婚率下跌了,在經歷長時間單身的人群中下跌最快。儘管傳統觀念認為女強人註定是單身的,但事實是,現在這些女強人是最有可能走進婚姻殿堂的,並有能力來維持這段佳緣。特雷斯特女士說,她自己作為紐約的一名記者,擁有成功的事業,這讓她在30歲出頭的時候感覺很充實,直到遇見並愛上一個她想結婚的男人,「我結了婚會更幸福,因為我生活在一個單身也會很幸福的時代。」高要求的女性也會讓自己的男人發生變化。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里(2001-2010),美國留在家中做奶爸的人數幾乎增加了一倍。

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贊同這個觀點。對於一些女人來說,單身更是一種壞運氣,而非一種選擇。在遠離大城市的地方,女人到了30歲還沒結婚是相當可憐的。雖然生育醫療技術已經有很大突破,1990年至2008年期間,35歲以上女性的生育率提高了64%,但對於那些希望成為母親的人來說,身體生育條件給她們非常大的壓力。

此外,貧窮的單身女性面臨著不同的前景。並非所有女性把單身作為一種選擇:美國在押犯人比率居高不下也使得男性數量在縮減。單親父母都一貧如洗。保守人士深信婚姻就是一粒解藥。聯邦政府已花了近十億美元出台保護婚姻計劃,但收效甚微。特雷斯特女士則強調教育、住房和兒童保育的重要性,並指出,在北歐國家,雖然結婚率猛跌但貧困率卻沒有上升。

特雷斯特女士為這個進步歡呼是合理的。但這種選擇卻帶來不確定性,也就是「老姑娘」的問題。凱特·布利克寫了一本抒情回憶錄,講述她自力更生的故事,已經發行平裝本了。有些讀者不同意她書中大肆宣揚的觀點,即你和誰在什麼時候結婚這個問題將會「定義每個女人的存在」。但她認為新型單身生活沒有經驗可循是很正確的。她自己已故的母親就很像她這一代的有些女性,很早就放棄野心結了婚,相夫教子。

現在43歲的布利克女士,花費了近二十年時間來尋找激勵人心的當代未婚模板。她找到了五位「清醒者」,包括伊迪絲·華頓,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和夏洛特·吉爾曼。她們向布利克女士展示了如何在她們生命的重要時刻「不去想結婚」。

有些人抱怨說這是一本關於她自己生活的書。布利克女士似乎從沒缺過男友(她的出版商熱衷於讓讀者知道布里克女士是自願成為「老姑娘」的,甚至把她妖嬈的照片放在這本書的封面上)。還有人抱怨說,她所寫到的在人生某個階段才結婚的「清醒者」都是相對僥倖的白人女性。但是,他們卻都沒有抓住重點。布利克女士所寫的自傳體,是在她那個規則變化莫測,擁有無儘可能時代,布利克自己作為一位女性所面臨的快樂和挑戰。海倫·格蕾·布朗曾這樣說過,女性「能擁有這一切」。如今的女性更了解這一點了。當然,擁有更多的選擇,自然是一件好事。

原文選自:經濟學人

譯者:愛新聞 朱琳

推薦閱讀:

45歲女性最易變心?·每日商報
如何能做到一年四季都穿裙子?
在男性主導的領域,有哪些女性正大放異彩?
如果男友以前約過炮你們會怎麼處理?
有沒有什麼美食適合女生例假的時候吃?

TAG:女性 | 結婚 | 單身 | 單身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