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布2020年單位GDP碳減排40-45%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劉歡 牛琪 王建華)中國26日正式對外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5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決定,這將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並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會議還提出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行動。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今年9月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時曾表示,爭取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顯著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前夕提出「清晰的量化目標」,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將對大會的預期結果產生不可低估的積極影響。
「中國提出清晰量化指標,已遠遠超出了『巴厘路線圖』對發展中國家的要求,顯示了中國力促哥本哈根大會取得成功的認真態度,以及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重大承諾。」知名氣候變化問題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說。
潘家華認為,中國政府之所以直到現在才公布減排量化指標,並不是在跟國際社會講條件,而是中國確實處在較低發展階段,需要對具體的碳排放量做出充分、深入的分析論證。
「發達國家在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減排強度的。」他說。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著巨大壓力和特殊困難。
中國社科院的國際關係學者陶文釗也表示,中國政府根據本國國情採取了切實可行的自主行動,首次對二氧化碳提出量化的減排目標,「是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的風範」。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將於12月7日至18日召開,會議旨在為《京都議定書》2012年第一承諾期到期後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達成一份新協議。
儘管哥本哈根大會召開在即,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減排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等關鍵問題上仍然分歧嚴重。
溫家寶總理屆時將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中國一直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中國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國際談判和國際政策處處長李高周二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將努力使大會取得成功,而不是無果而終,或者僅有一個所謂的政治宣言。
陶文釗表示,中國提出的量化指標是切實可行的,它把經濟社會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顯然是十分現實的、深思熟慮的舉動。
「中國碳減排量化指標的提出,將對有關各方的減排態度、對哥本哈根大會取得成功產生重要的積極的影響。」他說。
2007年,中國曾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這是中國第一份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發展中國家在該領域的第一份國家方案。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基本原則。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8月表決通過了關於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這是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首次專門就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重大問題作出決議。據中國國家發改委的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單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礎上累計降低了13%,「十一五」規劃(2006年至2010年)中的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約束性指標有望實現,這相當於中國在5年內至少減排15億噸二氧化碳。
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於慶泰說:「中國5年減排15億噸以上的二氧化碳,這個規模與任何國家相比都毫不遜色。」
他說,當前大氣中累計的溫室氣體有80%源自發達國家排放,中國的排放只佔20%里的一部分。同時,當前中國的人均排放量只是發達國家的1/3、1/4甚至1/5,中國不可能接受中國人只享有發達國家1/3、1/4甚至1/5權利的想法。
不過,於慶泰也表示:「中國將與國際社會一道為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成功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
美國總統奧巴馬本月訪華期間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指出,雙方決心根據各自國情採取重要減緩行動,並認識到兩國在促成加強世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可持續成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雙方致力於在哥本哈根會議達成最終的法律協議。
美國白宮官員25日透露,美國將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承諾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17%。
美國是最後一個公布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主要工業化國家,17%的目標也比普遍擬定的20%的目標低了3個百分點,而且這還需參議院通過。另據專家推算,美國提出的減排目標僅相當於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了4%,與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要求相距甚遠。
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上的協商同樣沒有停滯。今年10月,中國與印度簽署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協定,雙方將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夥伴關係,加強在減緩、適應和能力建設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今年9月曾表示:「那些仍然對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持懷疑態度的人士需要改變看法了,中國已認識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和需要為此採取行動。」根據「巴厘路線圖」,發展中國家「發展優先」,沒有被規定具體減排目標的義務。潘家華指出,此次中國自願提出的減排量化指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必盡義務,但為了不失信於國際社會,中國一定會竭力爭取按時完成它。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說:「雖然實現上述行動目標特別是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但是中國實現上述目標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推薦閱讀:
※江蘇省級單位首次曬三公 公車費佔比超六成
※中國互金協會信披平台上線 首批10家試點單位接入
※中央四輪巡視覆蓋47個地方單位 5地買官賣官嚴重
※為什麼單位幹活越多、能力越大的人越不受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