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打假:子虛烏有的依戀類型、親密關係恐懼症、假性親密關係
自從鮑爾比發現「依戀類型」,依戀便成為當代心理學的一個重要領域。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立即宣布依戀是客體關係理論的一個部分,但鮑爾比並不以為然。很快,依戀理論被用於成人情感問題的診斷和治療,最近又被用於危機干預。那麼,到底什麼是依戀類型?
鮑爾比最早用一周歲左右的孩子做實驗,先讓孩子和媽媽一起在實驗室玩,然後媽媽離開。媽媽離開後,大多數孩子都會哭。媽媽回來後,孩子就不哭了。鮑爾比把這種現象稱為「安全型依戀」。除此之外,還有兩種「不安全依戀」,一種是媽媽離開之後孩子不哭,說明他對媽媽無所謂,叫「迴避型依戀」或「冷漠型依戀」,其實就是不依戀;另外一種是媽媽回來了,孩子繼續哭,甚至哭得更凶,叫「矛盾型依戀」。
矛盾型依戀是很煩人的。媽媽怎麼安慰都沒用,最後生氣了,不理孩子了,結果孩子又拉著媽媽不放。
很多人際關係問題都可以用矛盾型依戀來解釋,譬如戀人或夫妻,在一起吵吵鬧鬧,想分卻分不開。母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閨蜜之間、同事之間的各種糾纏,都屬於矛盾型依戀。矛盾型依戀也叫「敵對共生」,俗稱「歡喜冤家」。
但是,我在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實踐中一直沒能證實人際關係問題與依戀類型之間的聯繫,很多來訪者處於矛盾型依戀中,但測試結果不是矛盾型依戀;而有的人並沒有陷入矛盾型依戀,但測試結果是矛盾型依戀。為此我請教過專家,專家說,一個人屬於哪種類型和他當下的人際關係如何只有弱相關,而對於心理學來說,只要有相關,就可以立論。另一個專家說,類型是相對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只屬於一個類型,很多人都是同時符合多種類型的,只是其中之一最突出。例如,某人測試結果是安全型25分,迴避型13分,矛盾型9分,就說他是安全型,其實他也有「迴避」和「矛盾」成分。我心想,那還不如說他有三個人格面具,強度分別為25、13、9,為什麼非說是「類型」?
按專家的解釋,一個人當下的人際關係不僅僅受依戀類型的影響,還有其它影響因素,所以兩者只有弱相關。那麼,還有什麼影響因素呢?我發現,人際距離是一個重要因素,它比依戀類型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更大。
人是需要心理空間的,當心理空間被人侵犯時,人會感覺不舒服、不安全,於是「後退」或把對方「推開」,以便保持距離。如果距離太遠了,又會覺得孤單,於是向別人「靠近」,或者把別人「拉籠」過來。這樣一來,就可以把人際距離分為三個區域:禁區,舒適區,孤單區。如果有人進入禁區,我們就會覺得不舒服,想推開他,從而陷入矛盾型依戀。如果那個人處在舒適區,關係不遠也不近,兩個人的關係就會很融洽。如果那個人離開了舒適區,我們就會想念他。安全型依戀就是處於舒適區和孤單區之間的表現,媽媽離開(進入孤單區),孩子就難受;媽媽回來(進入舒適區),孩子就開心。
對於不同的對象,區域的設置是不同的。如果是陌生人,禁區就會很大,舒適區也比較大,孤單區基本沒有(永遠不見也不會思念);如果是戀人,禁區就會很小(人際界線打破,允許對方「侵入」),舒適區也比較小,孤單區很大(分離焦慮,稍微有點疏遠就難受);如果是朋友,禁區因人而異,舒適區比較大,孤單區比較小(在一起很開心,分開就分開了,不會牽腸掛肚)。
有一位來訪者,測試結果是安全型依戀。她朋友很多,事業有成,家庭也經營得不錯,屬於八面玲瓏的類型,情商極高。但是,她捲入了婚外情。她說,這不是問題,問題是她和男朋友的關係非常糾結,她很喜歡他,但對他的有些做法非常反感(他很挑剔,還有點花心);她渴望見他,又怕見到他(每次見面的頭幾分鐘是很開心的,過一會兒就開始擔心分離);因為思念之苦,她想忍痛割愛,但一直下不了手。她的狀況是典型的矛盾型依戀,原因不是依戀類型,而是現實問題。她需要一個舒適區,但現實不允許,所以她一直處在孤單區。她在孤單區積累了很多負性情緒,這些情緒轉移到男友身上,導致矛盾型依戀(既愛又恨)。同時,她的禁區又是比較大的,男友的入侵(挑剔)讓她感覺很不好。所以,約會的頭幾分鐘感覺很好,然後就不好了(另一個來訪者跟老公兩地分居,半年探親一次,頭三天「小別勝新婚」,第四天開始就吵架,吵到第五天或第六天,發下毒誓,揚長而去)。
進入禁區,是因為愛得太深。如果不是很愛,就會保持距離,不讓對方進入禁區,這樣的話就可以一直處在舒適區。因為愛得太深,就會邀請對方進入禁區,自己也會主動進入對方的禁區,互相干涉,有人稱之為權力爭奪,遲早會發生衝突。所以,為了愛情「保鮮」,必須保持距離。這個距離就是人際界線。經典精神分析認為,愛的前提就是人際界線。前俄狄浦斯期的孩子人際界線不清,分不清你我,所以不會談戀愛。進入俄狄浦斯期後,人際界線清楚了,「你是你,我是我」,把對方當作獨立的個體來對待(互相尊重),才會談戀愛。
有人把戀愛過程分為蜜月期、權力爭奪期、穩定期、創建期。在蜜月期,人際界線還在,禁區還沒被突破,即使被突破了,時間還不長,可以忍受,所以甜甜蜜蜜、卿卿我我,感覺非常好。進入權力爭奪期,就是人際界線和禁區被突破,感到不舒服,產生負性情緒,暴發人際衝突。到了穩定期,雙方又從膠著狀態回到「若即若離」的舒適區,恢復正常的人際距離,保留個人空間,所以相安無事,相敬如賓。
綜上所述,根本不存在依戀類型,人際關係「模式」與人際距離有關,距離太近了,都會出現「矛盾型依戀」;如果距離適當,都會是「安全型依戀」。所以我喜歡用矛盾性依戀代替矛盾型依戀。
有的人跟街坊鄰居、同事同學關係很融洽,跟家人、戀人、閨蜜總是吵吵鬧鬧(其實不是「有的人」,而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心理專家稱之為「親密關係有問題」;有的人總是跟別人保持距離,不願意過分親密,專家們稱之為「親密關係恐懼症」,並推測當事人在親密關係方面有問題,可能與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有關。其實這是假問題。任何一個人,一旦打破人際界線,侵入禁區,都會出現矛盾性依戀(有的人早一點,有的人遲一點;有的人強烈一些,有的人溫和一些),而與當事人心理是否健康、有沒有童年創傷、有沒有原生家庭問題毫不相關。
那為什麼有的人在親密關係中不會出現矛盾性依戀?原因很簡單,他沒有真正進入禁區,他一直在維持人際界線和個人空間。有人把這樣的親密關係稱為「假性親密關係」。請注意,這又是一個假問題。
推薦閱讀:
※「以憤怒和疏離來表達愛意」|躲在傲嬌背後的焦慮型依戀者
※親密關係的三個段位,你在哪一段?
※為什麼女生偏愛「壞」男生
※四十歲最親密的傾訴對像是我媽
※戀愛中有哪些有趣卻不為人知的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