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媽媽的困惑:怎樣的陪伴才高效?
語言對行為規則形成作用大嗎?
語言對行為規則形成作用大嗎?一個實驗告訴你,能造成深遠影響的其實是依戀關係!
我曾經一度為我不能全身心地陪伴女兒而感到愧疚,而且家裡人會不斷地強化我的愧疚感,我陷入了深思,究竟多少的陪伴是夠的?
對於陪伴時間多少是夠的這個問題我諮詢了紅樹林幾位心理諮詢老師並嘗試著在情感依附的理論上找尋答案。
得出觀點是,陪伴的質量比時間重要得多了,如果陪伴一整天的質量不高,不能心情放鬆愉悅地對小朋友的需求很好地作出回應的,低質量的陪伴更讓小孩受挫和無助感劇增。
30年前美國有一個研究,研究76個嬰兒,從出生跟蹤到30歲。考察他們不同的生活路徑的源頭,以及什麼對他們的影響最為深遠。
裡面揭示出父母和家庭最為重要,大部分嬰兒及兒童時期照顧得好的,後期也會發展得比較好;大部分前期有照顧問題的孩子在後面發展不夠好。
但是,有20%的發展會同早期照顧產生的預期不一樣,一些人生活不盡如人意,一些比預期更好。
在這裡面,總結出以下性格特質的父母更能培養出未來發展良好的人格。
發展良好的兒童其父母具備的品質
1、自信
2、快樂母親的感染力
3、樂觀
4、鎮靜
5、關注孩子
6、體貼
7、溫柔
8、溫暖
9、可依賴
10、共情
11、對孩子的積極感到驕傲
12、對孩子的創造性感到驕傲
13、對孩子的獨立性感到驕傲
14、謹慎的戒律
15、富有同情心的紀律行為
規則是怎麼內化到小朋友的心裡的呢?
這跟父母在作出回應的三個層面有關:
第一個層面是「你要我給,溫暖的愛」。母親的自信、快樂、慈愛、一致性、組織、保護、移情和同情。這些品質共同作用於兒童。
第二個層面是「你沒說我就能給,安全的愛」。更深層面的母嬰行為水平是微觀體態的互動。良好的人際關係中,當一個嬰兒體驗到諸如飢餓、寒冷和恐懼等壓力,會用眼睛、哭泣、痛苦的表情、手的抓取和碰觸及試圖保持親密等表達其不適。
父母用同一形式的一系列迅速反應。這種互動在生命的第一年重複上千次,為兒童提供了依附、情感安全及隨後的獨立性成長的基礎。
思想和情感是嬰兒期微觀行為的基礎。無論母親是否用語言向嬰兒表達她的思想,它們都在隱含在母親的動作里,即使嬰兒尚不能用言語表達,他們也作為互動的部分在兒童內部進化著。
第三個層面是「互動模式已經構建了神經連接,形成愛的反應迴路」與父母的互動模式已經內化了,形成了固有的依戀模式,這個原始的模式,會影響著安全感的形成和以後在親密關係裡面的互動。
神經心理學層面。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經驗因素影響了嬰兒大腦發育的過程,這在嬰兒生長的最初幾周和幾個月是非常快速的,先是生長速度驚人的突觸,其次是大量的修剪,只保留剛能鏈接。
因此,父母多次敏銳地回應以吸引嬰兒的參與,然後調節他們的行為回應嬰兒的興奮和興趣以保持嬰兒的注意,這些很可能直接影響嬰兒大腦分化和組織的過程。
母親在面對面的互動中成功保持了嬰兒的注意與參與,這種情形在幾個月里反覆發生,可能到四五個月時,已經影響到嬰兒在更大範圍的社交和非社交環境中植入信息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陪伴的效果比時長更重要
二胎政策到來,選擇生育多一個孩子父母的父母增多,意味著對於撫養下一代的壓力更大,在工作和撫養的雙重壓力下,必定讓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會減少。
媽媽的回到職場離開寶寶,導致媽媽更加焦慮,怎麼給到寶寶安全和滿足從而讓他有一個好的人格?
約翰·鮑比的依戀理論裡面,也有這部分的描述,當媽媽不在小寶寶的身邊時,小寶寶大致分為四種反應:
在媽媽離開的時候會想著媽媽當媽媽回來的時候會擁抱媽媽,又同時看見媽媽之後繼續遊戲的這種安全型依戀的寶寶;
也有媽媽的離開和回來在寶寶這裡沒有反應的迴避型寶寶;
也有媽媽的離開和回來都會給寶寶帶來巨大反抗的矛盾型寶寶;
還有一種是兼具以上三種特點,隨時轉換的迷茫型的寶寶。
大家可能比較關注的是安全依戀型寶寶是如何建立的。實際上,安全型寶寶的母親,是在寶寶哭泣的時候媽媽很快的抱起他,而且媽媽會給寶寶很溫柔的安慰,但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母親,只會在寶寶希望被抱起的時候才會這麼做。
這樣的一些媽媽們能夠很順暢地將自己的節奏和嬰兒的節奏配合在一起的,他不是將自己的需求優先於嬰兒的需求,以自己的需求安排強加給寶寶。
比如寶寶不吃飯,那麼這個時候媽媽,在消化了自己要寶寶按照自己覺得寶寶吃少一口會營養不良的焦慮之後,然後把吃不吃的權利交給寶寶。
那麼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媽媽實際上作為容器去耐受寶寶沒按自己想法來的焦慮。
父母的有效陪伴質量太重要了,低效父母關注給寶寶說了什麼、買了什麼,高效父母關注讓他真切地感受到回應的愛,滿足上面三個層面的回應,形成真實、有效而持久的反應模式,從與父母的互動當中內化成的心理品質,這才是受益一生的能力!
作者:紅樹林心理諮詢中心 諮詢師助理 葉文靜
佛山心理諮詢,佛山紅樹林心理諮詢機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