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琴背後一定是雞飛狗跳嗎?|ki媽兒童行為手記

學琴背後一定是雞飛狗跳嗎?|ki媽兒童行為手記

來自專欄 ki媽親子啟蒙社1 人贊了文章

學琴背後一定是雞飛狗跳嗎?

ki媽兒童行為手記

文:ki媽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ki媽親子啟蒙社,ki媽微信:maoerhutong,歡迎交流

很少聊起過kiki學琴。

記得以前寫過一篇文章:

孩子要學樂器了,到底怎麼選擇?

結果是,我選擇了電子琴作為啟蒙。

報了雙排鍵電子琴的班,一報就一年。看中它系統的教學:聽、唱、彈,到後面創作的全面培養,現在學下來已經有三四個月了。

其實,我也不知道孩子究竟會對哪種樂器感興趣。

kiki從沒跟我主動說要學琴。以前問過她,她說喜歡鋼琴。但其實我們知道,喜歡和自己彈完全兩個概念。

作為一個普通的孩子,彈奏樂器需要不斷的重複練習,這種練習對孩子來說,沒有父母的督促,很難自己堅持。

孩子如果一開始就知道要去這樣的練習,她估計就不會有興趣了。

* 選擇興趣班的一些個人看法 *

給kiki報興趣班,也有一些個人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1、為什麼最喜歡的畫畫不報興趣班,但是不感興趣的樂器演奏要報班。

對於kiki來說,她對畫畫充滿了熱情,表達慾望非常強烈,且對繪畫本身就很敏感。

找繪畫班,如果找到好的,對他的技能上可能有所促進,但如果老師的教學是對結果負責,很可能就會打斷孩子本身在繪畫上的探索熱情,以及表達欲。

所以,這塊,在不確定有好的條件的情況下,反而不敢輕舉萬動。

關於繪畫的引導,請看這兩篇文章:《我是怎麼讓孩子愛上畫畫的》、《ki媽藝術啟蒙一年經驗總結

但是樂器不一樣,她沒有學過,我也不會教。

2、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樂器?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說過,培養孩子的審美感知力。音樂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也是另外一種藝術、情感的表達,如果能夠深入的學習音樂,孩子對音樂的理解又會有更多深入的體會,也更能幫助孩子有更多元的情感或者藝術表達。

而對於5周歲的kiki,這個年齡段,是學習一項樂器比較好的階段,所以這個機會一定是要給她留出來。

這三個多月來,對kiki來說,課堂上最開心的部分,就是圍在老師的鋼琴邊唱歌,以及音樂里那一首首有歌詞的歌曲。

歌曲一旦唱起來,人是非常快樂的。一直到現在,kiki非常快樂的時候,她依舊會哼歌。雖然,經常走調。

kiki的學琴,我是純粹當成孩子的興趣愛好來去培養。

所以,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想著孩子能夠慢慢的了解音樂,培養音樂興趣,讓她自己去發掘音樂的一些美好的地方,至於想不想深入發展,就看她自己。

音樂這塊,我的角色就是,會一直跟隨孩子一步步成長下去,只要她不討厭,可能會一直循序漸進的堅持下去,也幫助她跨過成長階段的每一個關鍵點。

只要她跳一跳能夠得著,那我一定會是那個背後的推手。

* 練琴中碰到的困難 *

早前對父母陪琴的痛苦早有耳聞,內心已經做好了準備。

但是,事實發現,學琴給kiki、給我打開了一扇學習的窗。從學琴中,我們了解到什麼是循序漸進式的學習,如果犯錯了應該怎麼辦?面對一門不怎麼感興趣的課程應該怎麼辦?等等。

下面,我一一將我自己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1、面對不喜歡的課程怎麼辦?

沒有一個人能夠剛剛好,總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學習也一樣。

其實,一開始,kiki非常排斥上音樂課。

因為她不喜歡課堂里的配套音樂,她更喜歡《大魚海棠》這些更美妙的旋律。

而後,因為涉及到彈奏,需要不斷練習來達到效果的。她經常會表達憤怒:為什麼要給她報電子琴?

但,就如我想的,每個人都離不開音樂,即便報課家長意志為主,但是我認為這也是孩子必備的基礎知識。

所以,現狀就是,面對你不喜歡但必須學的課程怎麼辦?

首先,幫助孩子了解到:

這個不喜歡也許只是因為不了解、不習慣。

這裡存在一個教機就是:對一個新事物,不要憑第一印象就否定它,要仔細了解之後,再進行判斷。

之前跟kiki在做岩石主題的時候,跟他說,你要通過視覺、嗅覺、觸覺去觀察物體,看看長什麼樣子,聞聞什麼味道、摸上去什麼感覺。

這點上,用的最多,還在食物上,kiki經常一看就說不好吃,不去嘗。這時候,我也會提醒他:你只是看一眼,就說它不好吃,這對他不公平。

所以,歌曲好不好聽,課程好不好玩,你至少也要多上幾節再去判斷。

事實上,上了幾節課後,kiki非常喜歡裡面的歌曲和音樂,經常會不時哼唱。

所以,這類的體驗,可以讓孩子了解到,也許很多東西並不如一開始想像的那樣,可以減少她對新事物的屏障感,讓她用更開放的心態去迎接新事物。

以後,她如果還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大可以把學音樂的這段經歷和她回顧一下。

2、循序漸進,給孩子每個小小的進步點贊,幫助孩子建立信心。

如果每個人都拿自己現在的進步和過去做對比,那麼每個人都會信心滿滿,而信心會點燃熱情。

老實說,kiki一開始彈琴不好,當然現在也不好,絕對不是一個好的例子。

有段時間,簡直要懷疑她的記憶力有問題。但是,真的如此嗎?

她的記憶力好的很。

感興趣的東西,她只要聽過一遍,隔了半個月依然記得。大魚海棠的歌詞那麼多、也難理解,她自己要一遍遍的學,跟著音樂唱,經過了大半個月,自己終於能夠全部唱出來了。

但是學琴呢?

音符記不住。一開始的時候,我要求是一首簡單的曲子彈成型,但是很難,她老是記錯。越是耗的時間長,越記不住,而且中間會越來越懊惱。

馬上改變了策略。

一天多次練習,每次時間短一點。

每次,當她完成一個個小小的挑戰,我都會和她擊掌相慶。

我相信,任何學習都是如此。如果你一開始,就給自己一個大目標,要考多少分,要過多少級,那麼,你總是在焦慮中追趕,一旦哪個部分不滿意,就感覺非常沮喪。信心也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擊。

當我們把目光放在這一個個小小的目標上,看見自己的每一次成長,一步步往前走,越來越有成就感,信心反而越積累越多。

看似是同一個過程,但是心態非常重要,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就決定了你的心態。

幫助kiki復盤學習的過程,了解到有難處很正常。回頭看自己的進步,看到自己一點點的成長,讓她感受到這份力量。也許進步慢,但是這種向上的力量也會激勵她繼續往前走。

現狀就是,kiki的練琴並沒有那麼痛苦,痛苦的時候,她看到自己以前的進步,她確信自己現在也一樣可以完成挑戰。

* 孩子常說的話的應對方案 *

有時候,孩子說的話,你聽到就光火。但是,細想一下,可能剛好又是一個讓孩子正視學習的機會。

kiki最常說的話:

一開始說:「媽媽,我不會。」

我的回應: 因為不會,所以才需要練啊。你看,你以前會的,是不是就不用多練習了。

******

後面再提到:「媽媽,我不會。」

我就會笑著問:kiki,你知道媽媽後面會說什麼嗎?

kiki就開始心領神會的笑了。

******

kiki:「媽媽,我就是不會,一直彈錯,怎麼辦?」

我的回應:那你先彈10遍,如果還是不會彈,那麼就休息一下,下次再彈。但是,很可能,你彈了五六遍,你就會了。

通常,孩子彈了五六遍真的就會了。

******

kiki:「媽媽,這個也太難了。」

我的回應:你還記得你以前彈的《我是國王》嗎?一開始的時候,你也說太難了。但是,你多練了幾次,現在你就彈得很好了啊。

******

彈琴的時候,碰到一個細節。

kiki每次要是彈錯一個音符,就一定要從頭開始彈。

這樣造成的情況,就是每次一彈錯就重新開始,

越期待不出錯,就越容易出錯。

於是跟她聊起:每個人都會犯錯,那出錯了怎麼辦?

如果一個演奏家在演奏,下面有很多觀眾,他也彈錯了呢?

他總不能說:哎呀,我彈錯了,我要重彈。

他肯定不管前面彈的怎麼樣,繼續彈下去,努力把後面的彈好。

kiki聽了我的建議,繼續彈奏了,彈錯的音符,她很快的調整過來。

於是,及時的對她的改變進行肯定,並且提醒她:如果要不彈錯,只有不斷的練習才可以。

* 學琴經歷過哪些階段 *

細數,陪練琴,也差不多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著重於聽上面,感知音樂節奏,並通過簡單的彈奏音符來找到對應的節奏感。

這個時候,孩子的興趣還是比較足的,本身沒有難點,全靠本身對節奏的感知。可能因為學過舞蹈的原因,對節奏把握比較好,所以,一開始,kiki也比較喜歡。

對課本音樂一開始的排斥,也開始慢慢喜歡。

第二階段:

開始涉及到音符和鍵盤彈奏,孩子一開始不能適應。特別是彈奏的時候,連貫的音符感知不明顯,經常因為記不住音調,不知道怎麼彈而懊惱沮喪。

這個時候爸媽的角色非常關鍵。

一味的強壓只會讓孩子一心遠離樂器,認為彈琴是痛苦的來源。

我上文得出的很多想法總結都源自於這個階段。

同時,幫助孩子識譜,寫譜,為她的獨立學習做準備。

鼓勵孩子好的習慣:

kiki其實非常聽老師的話,老師安排的任務,她一定要完成,積極性也非常高。所以,爸媽應該維護孩子的好習慣,不要輕易的打亂。

第三階段:

孩子已經能夠獨立識譜了。

孩子的學習,慢慢的,我們是一定需要放手的。

陪琴,從一開始每一步都跟著,到後面遠遠的看著,並開始做自己的事情。到後面,不在乎過程,只問孩子要一個結果。

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當然,現在可能還不能做到,但是,已經慢慢的往這個方向在走。

* 後話 *

關於陪練,談談我自己的想法。

1、本身我很想學彈琴,但是小時候沒有條件,所以,趁著這次kiki學琴,我剛好也能夠學起來。

所以在學琴的熱情上,我比kiki動力更足,更有熱情,通常回家,只要有時間,我會經常去彈琴。

而這樣的熱情也會感染到孩子。

學樂器到最後都是父母的堅持,所以,至少選一個自己喜歡或者不排斥的樂器,和孩子同學。

kiki很少主動想到摸琴,但是如果我先彈奏,她也會湊過來。

2、學習的過程必定沒有捷徑,目標越是高付出的也越多。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更大的進步,又總是心疼孩子受的苦。正如歌詞裡面唱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取得成績是一定要付出心血。

所以,即便孩子對樂器並不那麼感興趣,但是也需要她明白,做任何事情付出就一定有收穫,你想得到的更多,就必須更努力才行,沒有捷徑。

3、在乎結果的同時也要享受成長,一味結果導向,只會讓生活枯燥乏味。

練琴的同時,多方位的接觸音樂,好聽的歌,好看的音樂劇、優秀的兒童電影,不管是現場還是屏幕上,都可以讓孩子全方位的感受音樂的魅力。

真正希望孩子是因為熱愛才不斷自我成長。

kiki學琴的三個月,本來是不值一提的,畢竟這點時間對精通一門樂器來講太短了。但是,有了這樣的總結,後面的階段也許會走到更從容一些。關於kiki學琴這塊,後面也會不定期跟大家分享。

大家關於孩子學琴的心路歷程,也可以留言發表看法。

其他ki媽兒童行為手記:

如何治娃的拖延症?(含實踐素材)

美國娃口才那麼好,據說靠的是這些……

胸無大志的孩子,父母怎麼引導?

孩子喜歡看書,可以引導自主閱讀了嗎?

訂規矩前,請先和孩子劃清界限

競爭or合作?哪個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暑假必備:跟孩子一起制定暑期日程表

ki媽啟蒙系列3-4歲大集合(150篇主題遊戲收藏)

ki媽啟蒙系列4-6歲大集合(90篇親子手工遊戲收藏)

點擊 「閱讀原文」 ,即可查找你想要的文章


推薦閱讀:

推薦 | TED演講:成功的關鍵在於毅力
數據化、商業化的「大學排行榜」後時代...
比性無能更要命的是教育無能
中國基礎教育網-語文-考試研究
讓愛在教育的沃土中滋養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