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說 16
07-28
(6)佛的常隨眾五百比丘有得慧解脫、有的俱解脫、有的三明達 依《中阿含經》卷二十九(一二一)說:「……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耶,彼時世尊告曰:舍梨子,我不嫌汝身口意行,所以者何?舍梨子,汝有聰慧、大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舍梨子,汝成就實慧。舍梨子,猶轉輪王而有太子,不越教已,則便受拜父王所傳,而能復傳。如是舍梨子,我所轉法輪汝復能轉。舍梨子,是故我不嫌汝身口意行。 尊者舍梨子復再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世尊,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我亦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者何?舍梨子,此五百比丘盡得無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舍,有結已盡而得善義、正智、正解脫。唯除一比丘,我亦本已記於現法中得究竟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舍梨子,是故我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 尊者舍梨子復三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亦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世尊,此五百比丘,幾比丘得三明達?幾比丘得俱解脫?幾比丘得慧解脫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達,九十比丘得俱解脫,余比丘得慧解脫。舍梨子,此眾無枝無葉亦無節戾,清凈真實得正住立。」(《雜阿含》卷四十五「一二一二」亦同) 由此可知,佛在世時,獲得「慧解脫者」遠比得「俱解脫者」為多,而獲得「俱解脫者」又比得「三明達者」為多。而事實上,俱解脫者,得「宿命明、天眼明、神足明、三明達者」甚多,應該說是俱解脫者得「三明達」的神通力用又有厚薄,深淺之別。故此段經文,更將阿羅漢果分為三個不同層次,即慧解脫、俱解脫及三明達,而佛更高於任何阿羅漢果的層次。何以證明?8.成佛的時間與證阿羅漢果的時間相差得很遠(1)佛在世時的聲聞弟子皆是「頓根器」故證果快 如在《四部阿含經》上,皆有說明,佛在世時,在當生得證阿羅漢果的實例很多。但是「成就佛果」卻不是一世、兩世、多世就能達成的。如《別譯雜阿含經》卷六(一一九)中,有記載大迦葉尊者,出家第八日即證三果,第九日盡諸有漏、得阿羅漢的例子。《雜阿含經》卷三十四(九六九)又有舍利弗出家半月不起諸漏、心得解脫的例子。又《雜阿含經》卷三十五(九七九)有須跋陀羅當日出家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果的例子。又在《雜阿含經》上記述,如果聲聞弟子一心用智慧觀察,思惟色、受、想、行、識五蘊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而得到信心堅定的程度,只要在今生修行的中間,沒有遭遇意外死亡,一定能成就「聲聞初果」的經文,此為針對佛在世時利根器的聲聞弟子而言。然而「成佛的時間」卻是需要「歷劫修行」才能究竟達成的。(2)佛說比丘隨時善學三學今生必得阿羅漢果 又在《雜阿含經》卷二十九(八二七)記載,比丘今世必當得證阿羅漢果的經文,如經上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種作田,隨時善作:何等為三:謂彼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彼田夫隨時耕磨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若明日後日也。諸比丘,然彼長者耕田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長果實成熟,若明日若復後日,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如是比丘,於此三學,隨時善學:謂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已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譬如比丘伏雞生卵,革乃至十二,隨時消息,冷暖愛護,彼伏雞,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若以瓜刮,令其兒安穩得生,然其伏雞,善伏其子,愛護隨時,其子自然安穩得生。如是比丘,善學三學,隨其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由此可知,佛在世時只要出家弟子在當世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戒、定、慧三學增上、精進、等持成就,是有希望不起諸漏、心善解脫的。但是並不適用於末法根器,因為若欲「生無佛世」,而「證果、解脫」,其根器比阿羅漢還高,稱為辟支佛,如前述《增一阿含經》所說。《阿含經》上說得很清楚,「阿羅漢」與「辟支佛」所學無異道,皆是依「四聖諦」、修之而了脫生死,末法之中是否有大迦葉、辟支佛之根器者,值得省思!?(3)佛在世時多有四眾弟子得證四果或者得證聲聞三種果位 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四(九六四)說:「……婆蹉白佛,頗有一比丘,於此法律得盡有漏,無漏心解脫,乃至不受後有耶? 佛告婆蹉:不但若一若二若三乃至五百有眾多比丘,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 婆蹉白佛:且置比丘,有一比丘尼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比丘尼,乃至五百,有眾多比丘尼,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 婆蹉白佛:置比丘尼,有一優婆塞修諸梵行,於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優婆塞,乃有眾多優婆塞,修諸梵行,於此法律斷五下分結,得成阿那含不復還生此! 婆蹉白佛:復置優婆塞,頗有一優婆夷,於此法律修持梵行,於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優婆夷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夷,於此法律斷五下分結,於彼化生得阿那含,不復還生此。 婆蹉白佛:置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梵行者,頗有優婆塞受五欲,而於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塞、居家妻子,香華嚴飾,畜養奴婢,於此法律斷三結,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來究竟苦邊。 婆蹉白佛:復置優婆塞頗有一優婆夷受習五欲,於此法律得度狐疑不?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夷,在於居家,畜養男女,服習五欲,華香嚴飾,於此法律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千萬不要誤會此段經文是說:在家居士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樣的在不斷五欲「與妻子不斷淫事,享受世間榮華富貴的情況下」,可以得證初果及二果?當知證初果,並未欲界五欲全斷,但是其「五欲」絕對比「俗人淡薄許多」。證二果者已經「貪恚痴非常微薄」,故其五欲,又比初果者淡薄許多,將要超脫欲界業習,故應深思經上所說:「在家居士為何在"服習五欲』的情況下猶能證得初果與二果」的經意為何!?(4)佛在世時諸多居士命終後得三果 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八五四)又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梨迦聚落繁耆迦精舍。爾時那梨迦聚落,多人命終,時有眾多比丘,著衣持缽,入那梨迦聚落乞食,聞那梨迦聚落,罽迦舍優婆塞命終、尼迦吒、佉楞迦羅迦、多梨沙婆闍、露優婆闍、露梨色吒、阿梨色吒、跋陀羅、須跋陀羅耶舍、耶輸陀耶舍、?多羅,悉皆命終。聞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眾多比丘,晨朝入那梨迦聚落乞食,聞罽迦舍優婆塞等命終,世尊,彼等命終,當生何處? 佛告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於天上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 諸比丘白佛:世尊,復有過二百五十優婆塞命終,復有五百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皆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於天上般涅槃,不復還生。 此世,復有過二百五十優婆塞命終,皆三結盡,貪恚痴薄,得斯陀含,當受一生,究竟苦邊。此那梨迦聚落,復有五百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佛告諸比丘:汝等隨彼命終,彼命終而問者徒勞耳,非是如來所樂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為奇,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另《佛般泥洹經》卷上亦有說明諸多居士命終後得證初果、二果、三果的經文)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八)又說:「若複比丘、比丘尼思惟此義乃至十歲,必成二果,若阿羅漢、若阿那含。比丘且舍十歲,若一年之中思惟此義者,必成二果,終無中退,比丘且舍一年,其四部之眾十月,若至一月思惟此義者,必成二果,亦不中退,且舍一月,若四部之眾七日之中思惟此義,必成二果,終不有疑。」(卷四十六(一)又有比丘戒成就,於禪得自在,六根而寂然,六年成六通的經文)《中阿含》卷二十五(九八)亦同。 由此可知,佛在世時的四眾弟子,多有在「短時間內」得證聲聞四種果位的實例,請注意:這是指「佛在世時」才有「諸多比丘」於「短時間內」得證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事證」,並不適用於「末法中」的「禪修者」。而且這只是《阿含經》所記載佛在世時的「四眾弟子」得證聲聞四果的片段實說,而且有更多四眾弟子證得聲聞四果的事實,皆沒有記述在《阿含經》內,亦即說明佛在世時的四眾弟子能證聲聞果位中的任何一個果位者皆是「利根器者」,才能生在佛世,隨佛出家證果或解脫。但是要完成佛果|成佛,卻不是在七日、一年、十年、一生、二生、三生、七生、百生、千生、千劫、萬劫中,就能修證成就的。(5)歷劫修行才能成佛的經文甲、《雜阿含》中說明「歷劫常選擇」才能成佛的經文這個道理,在《四部阿含經》中皆有說明。如《雜阿含經》卷四(一○○)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而前問訊,相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所謂佛者,云何為佛?為是父母制名,為是婆羅門制名?時婆羅門。即說偈言:佛者是世間,超渡之勝名;為是父母制,名之為佛耶?爾時世尊,說偈答言:佛見過去世,如是見未來;亦見現在世,一切行起滅。明智所了知,所應修已修;應斷悉已斷,是故名為佛。歷劫求選擇,純苦無暫樂;生者悉磨滅,遠離息塵垢。拔諸使剌本,等覺故名佛。佛說偈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雜阿含經》卷四(一○一)亦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有從迦帝聚落、墮鳩羅聚落,二村中間,一樹下坐,入盡正受。時有豆磨種姓婆羅門,隨彼道行,尋佛後來,見佛腳跡,千輻輪相印文顯現,齊輻圓輞,眾好滿足,見已作是念:我未曾見,人間有如是足跡,今當隨跡以求其人。即尋腳跡,至於佛所,來見世尊坐一樹下,入盡正受,嚴容絕世,諸根澄靜,其心寂定,第一調伏,正觀成就,光相巍巍,猶若金山,見已白言:為是天耶。 佛告婆羅門:我非天也。問曰:為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佛告婆羅門:我非龍乃至人非人也。婆羅門白佛:若言非天、非龍乃至非人、非非人為是何等?爾時世尊,說偈答言:天龍乾闥婆,緊那羅夜叉;無善阿修羅,諸摩?羅伽。人與非人等,悉由煩惱生,如是煩惱漏,一切我已舍。已破已磨滅,如芬陀利生;雖生於水中,而未曾著水。我雖生世間,不為世間著;歷劫常選擇,純苦無暫樂。一切有為行,悉皆生滅故;離垢不傾動,已拔諸劍剌;究竟生死際,故名為佛陀。 佛說此經已,豆摩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路而去。」 這兩段經文皆在說明「成佛者」是經過「歷劫求選擇」的過程,才能成佛。 有人會問:經上明明說「歷劫求選擇」、「純苦無暫樂」、「遠離息塵垢」、「究竟生死際」、「等覺故名佛」,也就是說佛是將「塵垢煩惱」完全盡斷,即斷除「一切有為行」,才成佛,故說「等覺故名佛」。 但是有一個疑問:「脫離生死苦海」需要「歷劫求選擇」,亦即需要歷經「劫數」才能究竟生死際嗎?而且經上說「歷劫」二字是,一劫?二劫?三劫?……十劫、二十劫?五十劫?還是百劫、千劫、萬劫、並沒有說「經過多少劫數」,才能了脫生死?故知百千億劫……,絕對不是指只有在「歷劫中」為了斷除「有為行而需要經過不知多久的劫數,才能拔諸使剌本,究竟生死際!?」是以這段經文值得四眾弟子深思!而在以下經文中更將「歷劫求選擇,等覺故名佛」的經意解釋得更為清楚!乙、《雜阿含》中「歷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經文 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五(六四○)又說:「……爾時佛母摩訶摩耶夫人,天上來,詣諸眾僧所,號?啼泣,鳴呼苦哉?是我之子,經歷阿僧祇劫,修諸苦行,不願勞體,積德成佛,今者忽然消滅。而說偈言:我是佛親母,我子積苦行;經歷無數劫,究竟成真道。悲泣不自勝,今法忽磨滅;鳴呼智慧人,爾今何所在?持法舍諍訟,從佛口所生;諸王無上尊,真實佛弟子。頭陀修妙行,宿止林藪間;如是真佛子,今為何所在?今者於世間,無有諸威德;曠野山林間,諸神寂無言。施戒愍群生,信戒自莊嚴;忍辱質直行,觀察諸善惡;,如是諸勝法,今忽都已盡。」 這段經文更點出上述經文所說「歷劫求選擇」的「時間」,是「經歷阿僧祇劫,修諸苦行,才能成佛。」但是「經歷多少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經文上只有說:「經歷無數劫」,才能究竟成真道,而並沒有說明「歷經多少劫數,才能成佛」,這是《雜阿含經》上唯一一段明確說明成佛者必須「歷經阿僧祇劫」才能究竟成佛的「經證」。四眾弟子亦應深思這段經義。但是並不為後世一類聲聞行者所接受。而必須「歷經多少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經文,在以下經文有更明確說明。丙、《增一阿含經》中「無數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經文 如《增一阿含經》卷十六(八)又說:「……如我於三阿僧祇劫,所行勤苦成無上道。」 《長阿含》卷一(一)又說:「……我從無數阿僧祇,勤苦不懈修無上行,今始獲此難得之法。」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八(一)也說:「……汝今比丘將來無數阿僧祇劫,當作佛號曰燈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寶藏佛報曰:能也牟尼女,成無上正真之道也。然王女,當知將來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識,彼佛當授汝決……。」 由此可知,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或者經過「無數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經證」,在《增一阿含經》中早有記載,而《雜阿含經》在上述說明「歷經阿僧祇劫、修諸苦行」的經文後,又有「經歷無數劫,究竟成真道」的經文,而此「經歷無數劫」不就是指「經歷無數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意思嗎?而無論說「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或說「歷經無數阿僧祇劫」,均是在說明若欲「究竟成佛」需要「經過不可思議的劫數」才能完成佛果。進一步說,《增一阿含經》上說的「三大阿僧祇劫」的每一大阿僧祇劫中皆有「無數阿僧祇劫」的「意涵」在其中,只是用「三大阿僧祇劫」來做說明成佛的時間必須經過「三個無數大阿僧祇劫的階段」才能成佛。而這三大阿僧祇劫的階段是什麼?《增一阿含經》中並沒有說明。但是在「大乘經論」中有詳解。如《華嚴經》、《仁王般若經》、《菩薩瓔珞經》及「成唯識論」等便將三大阿僧祇劫中,菩薩修行的資糧及階位做詳述。而在《阿含經》上對「成佛需要歷經劫數」的經文,僅有寥寥數篇,但是在「大乘經典」中(如《大寶積經》、《法華經》、《華嚴經》)等卻廣說,成佛者必須經過「無量阿僧祇劫」的經文。故四眾弟子應省思:為何佛在「大乘經典」廣說「成佛的時間表」,而卻在「阿含經」略說?必有因緣。佛弟子更應深思:為何需要「無量阿僧祇劫」才能成佛?這牽涉到一位菩薩行者無始以來與不可思議、不可稱數的「六道眾生」所結善、惡緣等甚深難解、難了的「業種、業緣、業習、業網、業報」等大問題。一位菩薩行者何時扭轉其無始以來所結「六道眾生」的善、惡業緣、業網成為佛道的善增上業緣、業網成熟之際,便能究竟成佛。故知何時才能「圓滿成佛」不僅是「自度解脫範圍」,尚牽涉到與「宿世眾生」糾結的「善惡業習、業緣」如何轉換為佛道上的清凈業網等大問題,故一位菩薩行者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究竟成佛」是有其以六度萬行「自度、度他的甚深修持福慧資糧意涵」在其間!絕不如「一分行者所說只要"一世修行就能圓滿成佛』,或者僅需經過"數世、數十世修行就能圓滿成佛!』」在此不說,詳見筆者所著「下篇之二|菩薩如何莊嚴凈土」一書。丁、佛出世不僅教化聲聞弟子同時度化菩薩弟子的經文 《增一阿含》卷二十七(二)又說:「爾時佛世尊告諸比丘: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當轉法輪,二者當度父母,三者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五者當授將來佛決……。」 這段經文又說明,佛出世並不是只為教化「聲聞弟子」而出世說法,更為「未發菩薩意者使發菩薩心」,即是說佛又為教化發成佛心的菩薩弟子而出世說法,又為了為「菩薩弟子及聲聞弟子授記成佛」而出世教化。(如《法華經》所說)戊、佛有六法不同阿羅漢所修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五)又說:「世尊告阿那律說:……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佛對布施波羅蜜無疲厭)。二者教戒(對四眾弟子教誡無疲厭)。三者忍(佛對忍辱波羅蜜無疲厭)。四者法說、義說(佛有四無所畏及無礙辯才對說法無疲厭。)五者將護眾生(佛以悲願力護念眾生無疲厭)。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佛對勤求佛道功德無疲厭),如來此六法無有厭足、……。世間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為勝,由福成佛道。」 由此可知,修行者「由勤修福德無厭足」而成佛道,而聲聞弟子只有以上所說「一法或二法或三法」,因一類阿羅漢證果後,其心寂然,不說法度眾「無護生心」,更不會教人發「無上成佛之心」,由是說明「成佛者」與「阿羅漢」絕對有許多不同的地方。而成佛者在因地如何發心修行才能圓滿成就,以下經文有扼要說明。己、《增一阿含經》中「菩薩修學六度波羅蜜」的經文 如《增一阿含經》卷一九(五)又說:「……爾時彌勒菩薩白世尊言:菩薩摩訶薩成就幾法而行檀波羅蜜,具足六波羅蜜疾成無上正真之道? 佛告彌勒:若菩薩摩訶薩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羅蜜疾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云何為四?於是菩薩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選擇人,恆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是謂菩薩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複次菩薩若惠施之時,頭目髓腦國財妻子,歡喜惠施不生著想,由如應死之人臨時還活,歡喜踴躍不能自勝。爾時菩薩發心喜悅,亦復如是,布施誓願不生想著。複次彌勒,菩薩布施之時,普及一切,不自為己使成無上正真之道,是謂成就此三法具足六度。複次彌勒,菩薩摩訶薩布施之時作是思惟,諸有眾生之類,菩薩最為上首,具足六度了諸法本。何以故?食已諸根寂靜,思惟禁戒,不興嗔恚,修行慈心,勇猛精進,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恆若一心、意不錯亂。具足辯才,法門終不越次。使此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羅蜜。若菩薩摩訶薩行此四法,疾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是故彌勒,若菩薩摩訶薩欲施之時,當發此誓願,具足諸行。如是彌勒,當作是學,爾時彌勒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既然成佛與阿羅漢之間是有非常大的「距離」的,那麼「成佛之道」絕不等同「解脫之道」,而在未成佛的過程間,一定有一段「修行成佛的歷程」,即是《增一阿含經》約略說明的「菩薩道」,亦即菩薩修行之法。何謂菩薩修行之法?即是六度波羅蜜。而在《增一阿含經》中只約略提到六度中菩薩「布施」的意涵,並沒有將「六度波羅蜜」一度一度的修行意義詳細敘述出來。而卻在「大乘經典中廣說」,如「《般若經》、《大寶積經》等」,而佛為何沒有在「阿含經中」廣說「菩薩道」? 因為《阿含經》最主要是為「聲聞弟子」修學「解脫之道」而宣說的經典,故只在《阿含》中略說「菩薩法」,是可以理解的,相對的佛在「大乘經典」中亦因聞法大眾大多是菩薩弟子,而廣說「菩薩道」,卻少說「聲聞法」,亦是可以理解的。庚、佛道及三乘思想是《四阿含》共同傳誦的經文 又《中阿含經》卷八(三二)有「阿難白曰:我聞世尊迦葉佛時始願佛道,行梵行」的經文。 這是在《中阿含》內少數記載「佛道」及三乘不同名的經文,又在卷三十六有佛、阿羅漢、辟支佛三種不同名相的經文,亦證明「佛道」的思想,「三乘」的思想是「四阿含」共有的,亦是部派佛教所共同傳誦的經文,只是在《阿含經》內「少說」而不受到「聲聞弟子」的注意,因不是他們心心念念所修學的法門,當然會忽略而不重視。辛、證阿羅漢果後只能隨順所知「四念處」等法義而行進 以上經文明示,「什麼是佛?」「佛與阿羅漢為何無異?又為何有異?」成佛的時間與聲聞弟子修行證果的時間又有何差異?佛與阿羅漢的「覺悟」又有何不同? 而依《雜阿含經》上說,佛是能夠徹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宇宙、世界、眾生的生、住、異、滅等現象的一個偉大的智慧覺者(如佛十力義)。佛為什麼能夠有這種廣大、深遠的智慧能力呢?依前述《雜阿含經》及《增一阿含經》說,這是佛在無量劫數中,精進不斷地勤苦修行而獲得的成果。 也就是說,一個修行人如果想要成就佛道,一定要在「歷劫中求選擇」,亦即是要在無量劫中,選擇修學異於聲聞行法、異於辟支佛行法,也就是「成佛之法,行菩薩道」,回入生死海中,做無量利益眾生的修持,才能究竟成佛。如前述《增一阿含》卷十六(八)所說,佛於六法無厭足,故修福無量,「由福成佛道」。但是一位在佛住世時已經見性、悟道的聲聞行人,若不是經「由佛指導修行」,自己卻沒有自覺、自證法性的能力,不能如「辟支佛」般地「無師自悟」,一定要聽佛說法,才能證果、解脫。而且「利根器」如舍利弗、大迦葉、目犍連等,只要在一生中精進苦修,就可以得證阿羅漢果,最遲也能在天上、人間往返七次後,成就阿羅漢果。並且當羅漢證果後,也只能隨順所知法義,隨順道果而行進。(按此指一類「小阿羅漢」而言)。 如《雜阿含》卷十(二五九)說:「得阿羅漢果證已,復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無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 《雜阿含》卷二十四(六二一)亦說:「若阿羅漢,諸漏盡已,所作已作,舍諸重擔,盡諸有結,正知、善解脫,當於彼時,亦修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乃至於法得遠離。」這兩段經文,足以證明一類阿羅漢在證四果後,只能隨順其所知「四念處」等法義而行,隨順道果而行進的事實。 以是證明,許多證羅漢的行者因為沒有如佛過去、現在、未來「歷劫廣修福慧、迴向佛道」的堅固、不退的事行及過程,當然沒有佛的十種廣大智慧功德法力。因為阿羅漢的學法能力和智慧力、福德力不如佛,所以說阿羅漢當然不是佛。 並且從前述《阿含經》的經文中,明白的指示說,一個修行人,一定要在無量劫中把智慧與福德修持圓滿成就,才可以稱為佛,否則都只是在成佛的道路上前進而已。所以不僅在佛在世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阿羅漢弟子,敢自稱是佛,就是佛涅槃以後,也沒有一個阿羅漢弟子,敢自稱自己已經成佛。 由此證明,因為阿羅漢不是佛,當然了脫生死的方法絕不等同「成佛之法」,是故必然有另外的「成佛之道」,可見五百阿羅漢第一次在「窟內結集」聲聞藏經外,一定同時有多方的「大眾部」在「窟外結集」「菩薩藏經」,這是不容諍辯的事實。亦由此證明「佛教經典的結集」,與世俗哲學叢書撰寫、編輯方式是迥然不然的。因為「大、小乘經典」的內容不僅涉及佛、阿羅漢、菩薩、辟支佛等「內證智境」的「修證大問題」,更涉及「佛教宇宙觀」的「深廣內涵」,其中談到「多種不同層次、不同種類的多度、復度時空間」「無數化生眾生」因各種業力的和合而形成不同類型的「穢土世界」及「多類善性世界」乃至「凈土世界」的﹁時空﹂、「依報」、「正報」等不可思議的不同類別的「共業聚合」的生存問題乃至「修行問題」等,豈是現代生存在「三度時空」的學術研究者能夠以人類有限的「凡常思慮」所推測及臆度出來的!?壬、《金剛經》所說的「成佛義」與《阿含經》所說的「成佛義」是截然不同的又有另外一種重要理由,也會讓後世佛弟子誤會阿羅漢就是佛,因為就如金剛經亦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而且在《諸般若經》中均有「相類法義」。無怪乎後世一類弘法者要將《金剛經》及「諸般若經典」所說「成佛之義」與《阿含經》所說「證空三昧、無相三昧等就是成佛之義」來相提並論。然而若是只取《金剛經》所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之義而以此說明《金剛經》所示的「成佛義」,亦是「斷章取義」。因為《金剛經》又有經文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謂修一切善法?詳見《諸般若經典》所說。其中包括「菩薩以六度波羅蜜莊嚴凈土」的修行內涵過程,才是「般若經典」所說的「具足修一切善法的完整義」。而最後成就充足、圓滿、莊嚴的佛位果報身相,才是《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法,才能究竟成佛之意」,否則「經中」就不會接著說: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故知《金剛經》之義是說要「離一切相」得證「實相空義」,成就「心莊嚴」及累劫修積福報圓滿,具足三十二相等,成就「身莊嚴」,這才是《金剛經》所說「圓滿成佛義」(此為略提)。故一類弘法者只提《金剛經》及《般若經》所說:「離一切諸相(即修學空三相、無相三相)成就」,就是「充足成佛義」,誠如《金剛經》所說有將「成佛義」導入「斷滅空」中誤導眾生不能正確分辨「阿羅漢證空解脫」與「圓滿成佛義」時所具足成就的「真空妙有」的「內證智境」兩者有何不同?(如《華嚴經》所說)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轉 》神奇的呼吸念佛法(大力推薦)(
※一法含攝一切法之「四步念佛法」
※【佛陀到底有沒有說過佛法?】
※五星級文章---護身佛法:解決非人干擾和附身的問題。
※關於出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