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歷史 品中華文化

王秋萍說,「茫茫禹跡」語出《左傳》襄公四年,「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自古相傳,中國是大禹治水用腳一步步走出來的。禹的足跡,即為「禹跡」,代表天下。《茫茫禹跡》主要講述了西周封建和秦並天下兩次大一統的形成過程、地理範圍及其深遠影響。周和秦,一個是以族姓為核心,以宗法製為根本;一個是以制度統一和學術統一為基礎。中國的大一統就是靠這兩股力,熱一下,冷一下,共同鍛造。「我們說古代中國是外儒內法,也有人說是內儒外法,總之就是儒與法的結合,可見兩次大一統對後世形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的基本格局。」

分享會上,大家圍繞中國的歷史版圖、姓氏起源、古代農業、商周文化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和分享。辦公室黨總支青年委員榮九勇參加了讀書分享會。他在交流發言時強調,讀書分享會這個平台很好,貴在堅持。今後,要把讀書分享會打造成辦公室的品牌,擴大影響,加強讀書心得成果的運用,吸引更多年輕同志多讀書、多學習、多分享,實現共同成長。

禹 跡 追 尋

文/公文管理處 王秋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央視播出的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第五集《延續中華文脈》中說「中華文明是迄今為止唯一沒有間斷的文明。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就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四個自信」的提出,具有特殊重要意義。他鮮明地指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北京大學教授、著名學者李零先生的《我們的中國》一書即是從歷史地理人文的角度研究中國,探討中華文明的起源。

「閱讀中國、行走中國」的李零

李零生於邢台,長於北京,祖籍山西武鄉縣。他涉獵的學術領域非常廣泛,重心在「三古」,即考古、古文字、古文獻;從事研究四十餘年,著述頗豐,成就斐然。他說自己的專業有點亂,但「說亂也不亂。我這一輩子,從二十來歲到現在,竭四十年之力,全是為了研究中國。」李零先生書寫「我們的中國」,基於閱讀和行走。他主張「閱讀中國、行走中國」,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他不僅讀傳世古書,也讀出土發現的簡帛古書,解讀金銅器銘文。行萬里路,他認為研究中國,腳踏實地,有地理感,非常重要。「走路不光看山水、看風景,更重要的是看人類活動的痕迹。中國山水,人文背景很深,研究地理,離不開考古。考古和地理都是讀地書。」太行八陘,他曾穿梭往來;五嶽五鎮、四海四瀆,他幾已跑遍。他尋訪孔子、秦始皇、漢武帝的足跡,考察中國上古以來重要的戰場、城址、祭祀遺迹,由大地上的行走,思索探尋中國歷史、人文、思想的脈絡。這一研究視角,有別於傳統的歷史研究方法,思路開闊,縱橫捭闔,別開生面。《我們的中國》被看成是「當代徐霞客」寫下的國族地理思想史,經由此書,中國自上古以來的人文和精神世界,有了一個大地上的維度。

李零先生對中國的研究、在中國大地上的行走,固然源於他的治學興趣,更源於他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在《我們的中國》一書中,他以聞一多的一首詩作為題辭:「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這句話就是「咱們的中國」。他是帶著很深沉很強烈的民族情感去研究中國的,他說「我對中國有刻骨銘心的愛」(見《鳥兒歌唱——我的中國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考古學家徐天進認為,看李零的文章,能看出有非常鮮明的冷與熱的兩重性。「在面對史料的處理時,李零真的是極其的冷,絲毫看不出來情感那一面的東西,他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是毫不含糊的。但他表達的內容,又分明讓你感到他是有情懷、有溫度的。甚至你感覺,他的文章,包括書名、題目,都是他自身情感的表達。這與當下很多學者冷冰冰、沒感情的研究對比鮮明。」李零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形成了他獨特的語言風格。他慣用短句,行文極其簡約,時而犀利,時而風趣,間或幾句俗語、俚語,文筆率真流暢。

《我們的中國》共四冊,四冊內容各有側重,第一冊《茫茫禹跡》,介紹中國大一統國家形成的歷史進程;第二冊《周行天下》,跟隨古代「三大旅行」家孔子、秦始皇、漢武帝的足跡尋訪古今變遷;第三冊《大地文章》,既有山川考察,也有「家鄉考古學」;第四冊《思想地圖》側重於思想史。四冊叢書素描式地勾畫了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清晰脈絡。

中國之「國」與中國之「中」

「茫茫禹跡」語出《左傳》襄公四年,「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自古相傳,中國是大禹治水用腳一步步走出來的。禹的足跡,即為「禹跡」。「禹跡」代表天下,是中國最早的地域認同,是古人對中國的最初表達。

對什麼是最早的「中國」,爭論由來已久。現代學者依據考古發現,將中國從我們熟悉的商代殷墟時期上溯到了二里崗時期、二里頭時期、龍山時期甚至是廟底溝時期,越追越遠。而有的漢學家則試圖「解構永恆中國」,認為歷史上的中國是虛構的,是「想像的共同體」。對此,李零認為,中國是個實實在在的歷史過程和地理概念。「中國」的形成有兩個最基本的前提:首先,要有「國」的形成;其次,要有「中」的形成。如果國家根本沒有形成,如在新石器時代,無所謂「中國」;在國家形成後,有很多小的國家,如果沒有一個文明中心對周邊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吸引他們加入其中,構成中國的核心地區,那也就沒有「中」的形成。「國」的出現是基礎,「中」的形成更為關鍵。

從時間經緯,中國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新石器時代,主題是農業起源和農業革命,中國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動植物的馴化歷史悠久。中國文明的出現順理成章,我們的文明是城市、金屬、文字三大要素齊全的文明。城市在龍山時期已遍地開花;青銅器在二里頭時期已實現突破;文字在商代晚期已成體系。這些都是中國形成的背景和必要鋪墊,是中心出現的醞釀期和形成期。「中國」概念的形成,關鍵在兩次大一統,即西周封建和秦並天下。西周封建,指的是周武王滅商,分封親族姻戚,建立諸侯國,通過嚴密的宗法禮制,形成大一統的王國。秦並天下,指的是秦始皇滅六國,兼并天下,通過統一的制度標準,形成大一統的帝國。這兩次大一統,奠定了中國的基礎。中國大一統的形成經歷了長期準備的過程,不是懷胎十月,而是懷胎兩千年。從夏代到武王克商,差不多準備了1000年;從武王克商到秦統一,差不多又準備了800年,再加上漢代的後續加工,前前後後,時間在2200年以上。中國文明史的前一半,幾乎全都花在這件事上。我們常說的歷史,只是它的後一半。

從地理經緯,兩次大一統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古人理解的中國,是「天下之中」,是地域範圍而非行政區劃。「中國」是對於四裔而言,相對於蠻夷戎狄。李零先生提出了「文明漩渦」的概念。中國的文明漩渦是以定居農業為中心,周邊是騎馬、游牧、放牲口的,更外邊是航海的,多種生態環境相互依存,多種生活方式相互補充,彼此依傍著發展。中國對周邊四裔形成一種巨大的吸引力,總是吸引它的鄰居一次次征服它、認同它、加入它。隨著周邊的不斷加入和融合,「中國」的概念不斷變大,「中國」的地域範圍也不斷擴展。夏居天下之中,商從東部崛起,取代了夏這個中心,是對夏的認同和繼承;周從東部滅商,取代了商這個中心,是對夏、商的認同和繼承。夏、商、周三代都以「中國」自居,說自己住在「禹跡」,其實「禹跡」是個以夏地為名的符號,代表的是夏、商、周融為一體的天下。正是周人完成了夏、商、周三個空間板塊的統一。自此,中國歷史、地理的輪廓逐漸清晰。而後秦並天下,結束列國紛爭,合戰國七雄的領土為「天下」,是繼承周。兩次大一統,都以夏這個中心來統一天下。中國的「中」,核心在此,本義在此。

從文化經緯,中國是以華夏為中心的多民族融合國家。李零認為,中國的民族分布,特點是四裔趨中,各種族群都往文明旋渦的中心跑,有些被吸進去,有些被甩出來。吸進去,變成華夏;甩出來,變成蠻夷。夏為中心時,商是蠻族。商為中心時,周對商來說也是蠻族。任何一族只要不在中心,都會被視為蠻夷。夷夏之辨,不在種族,而在地域和文化。少數民族少,並不是真少,而是掉進了「文明旋渦」,出不來了。華夏和蠻夷,兩者是伴生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一直是夷夏雜處,不待現代國家出,就是多民族的統一國家。

「家」與「國」的統一與分離

周原先是個僻處雍州的小國,它征服、佔領了比它大很多的國家,繼承和超越了它的前輩夏代和商代。幾千年來,儒家一直把西周盛世當「理想國」。孔子一輩子都夢想回到西周的輝煌;王國維對西周「大一統」非常推崇。西周制度是以宗法為本。李零先生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對此進行了深刻闡述:「西周宗法是什麼?第一,它是男本位,和馬蜂窩、螞蟻窩相反,不是以媽為本,而是以爸為本。天子是天下所有人的爸爸。……第二,同是男系繼承,有很多選擇。兄終弟及,還是父死子繼?王國維說,周制是父死子繼。立嫡立長,還是立愛立幼?王國維說,周制是立嫡立長。這是什麼道理?道理是垂直比平行安全。」 所以,西周形成了這樣一套系統:周天子居於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長子繼承,餘子分封到各地為諸侯,諸侯服從周天子的命令,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諸侯王亦為嫡長子繼承,餘子分封為卿大夫。一層層往下複製,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西周的宗法制以血緣關係為紐帶,靠典章禮制來維繫等級秩序。李零認為,周的敗亡,問題的關鍵是血緣關係罩不住地緣關係,地緣關係大發展,家和國已經分離,必須有另一套管法。

秦取代周,秦始皇要樹立三個方面的大一統:制度大一統、學術大一統、宗教大一統。他只實現了前一個:廢諸侯、設郡縣,統一法律,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此為制度大一統,其成效兩千年來有目共睹。漢武帝接著完成了學術的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樹立一個精神領袖,把知識分子都交給孔夫子來管,此為學術大一統。宗教的大一統到後來沒有完全實現。漢以後,中國的局面是國家大一統,學術大一統,但沒有宗教大一統,一直是多元化的格局。

周和秦,一個是以族姓為核心,以宗法製為根本,靠的是熱乎乎的血緣紐帶和親戚關係;一個是以制度統一和學術統一為基礎,靠的是冷冰冰的法律制度和統一標準。中國的大一統就是靠這兩股力,熱一下,冷一下,共同鍛造。我們說古代中國是外儒內法,也有人說是內儒外法,總之就是儒和法結合,可見兩次大一統對後世形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的基本格局。

讀李零先生《我們的中國》,啟發我們深思中國從何而來,又將走向何處。今天我們講的「中國夢」,自然不是孔子一生嚮往的「周公之夢」;我們追求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自然也不是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盛讚的西周盛世。21世紀,中國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央,將重新定義和改變世界歷史。未來中國如何以文明古國、文明大國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尋訪「我們的中國」之旅,遠未終結。

來源:總行辦公室 編輯:張婷婷

推薦閱讀:

初次開店選址鎖定八大區域|生意資訊、財經資訊、轉讓行業動態盡在中華生意網生意資訊頻道
【武術論述】中華武術的跨時代傑作---三拳合一
中華聖賢經——三字箴言
中華樂聖——李龜年

TAG:中國 | 歷史 | 文化 | 中國歷史 | 中華 | 中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