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自主創新的精神原點丨科學精神面面觀
科技日報記者陳瑜
「中國(窮得)三個人穿一條褲子,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彈;中國種的是蘑菇雲,收穫的是鵝卵石。」但就在蘇聯毀約停援5年後,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大漠深處爆炸。若赫魯曉夫獲知這一結果,或許會為當初的斷言懊惱不已。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在中國西部地區羅布泊的上空,一朵絢麗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
兩年零八個月後,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消息像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震撼了世界。沒有任何資料,沒有來自其他國家的任何幫助,完成「兩彈一星」(核彈、導彈、人造衛星)實驗,對西方國家來說,驚人的速度是一個科學奇蹟,更是一個不解之謎。
7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指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在於有效發揮人的積極性,要發揚光大「兩彈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
「兩彈一星」精神,包括自力更生、大力協同、勇於攀登。「『兩彈一星』是幾代人為之獻身的偉大事業,更留下了永恆的精神財富,共同鑄就了中華民族的脊樑。」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院士16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個特定背景下干成這項事業,首先離不開自力更生的科學精神。
奏響「自力更生」交響樂
「兩彈一星」,這曲改變新中國命運的交響樂,是數十萬人用生命合奏出來的。
在這首交響樂上,北京第六研究所(現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彈奏的是「序曲」——生產製造原子彈的最初原料二氧化鈾。
1960年7月,當庄興海等滿懷豪情來到北京第六研究所時,蘇聯專家已於6月突然提出終止合作,帶著資料回國。
1960年6月,蘇聯單方面宣布撤走
庄興海回憶,二號廠籌建時,除不鏽鋼為進口,陶瓷缸、陶瓷泵、搪瓷攪拌槽、動力裝置在內的材料設備全部實現國產,並因陋就簡採用了一些閑置設備:買不到不鏽鋼閥門,就用試製的不鏽鋼拷克替代;一時設計不出正規的熱分解爐,便設計製造簡易的二氧化鈾煅燒爐,並用耐火瓷管代替供應有缺口的耐火磚。
正是靠一股自力更生的幹勁,硬拼無數個日日夜夜,建成了二氧化鈾簡法生產廠。
到1962年底,這個名字里既沒有「礦」也不帶「廠」的單位,提供了噸量級的高純度二氧化鈾和四氟化鈾,加速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進程。
「突破原理、物理設計、核地質、核材料、冷試驗(17號工地)、熱試驗、武器化……」杜祥琬說,自力更生貫穿我國核彈研製始終。
一張書桌、一把計算尺和
一塊黑板是主要兵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應用物理與強激光技術和能源研究專家杜祥琬院士
杜祥琬小時候的夢想是研究天文學,結果一輩子投身核物理。
被國家選擇,也被歷史選擇,人生軌道因此被改變的不止杜祥琬。
1960年6月,陳能寬先生突然接到通知:調入二機部核武器研究所,在他並不熟悉的爆轟物理領域,近乎白手起家,參加我國核武器研究。從此隱姓埋名達四分之一世紀。
中國氫彈功勛、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于敏院士
1961年1月,錢三強先生把于敏先生叫到辦公室,非常嚴肅、秘密地告訴他,希望他參加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這次談話,改變了于敏的人生道路。一個月以後,35歲的他被正式任命為「輕核理論組」的副組長。
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原所長李德元回憶,即使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舉足輕重的人物,彭桓武先生當時也並不知道氫彈是什麼樣子。為搞清氫彈「模樣」,大家做過現在看來很「蠢」的事——把好幾個月的《紐約時報》借來,一頁一頁翻,希望找到蛛絲馬跡,可惜什麼也沒有找到。
年輕的探索者出發的陣地,只有最基本的物理學原理,主要兵器是一張書桌、一把計算尺、一塊黑板、一顆火熱的心、一個不知疲倦的大腦和學術民主。
14號樓燈火輝煌
北京花園路三號院14號樓,我國頂尖科學家曾在此為研製氫彈拼搏了兩年多。
當時規定,每天晚上下班前要把所有材料統一存放在保密室,按張領取的草稿紙用完也要統一回收再由專人燒毀。一切工作只能在辦公室完成。所有人都主動加班加點,以至當時室主任和支部書記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晚上十點規勸人下班。許多人抹不開情面假裝離開了,瞅個空子又回到辦公室繼續挑燈夜戰。
在日復一日的計算中,科學奇蹟誕生了。
精神的「基因」不隨時代改變
1999年,《紐約時報》以3個版面刊出特稿:中國是憑本事還是間諜來突破核武發展?
接受記者採訪時,于敏指著報道,「這句話說對了,重要的是『自力更生』,我國在核武器研製方面一開始定的方針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無論是在研製原子彈、氫彈的年代還是現在,『兩彈一星』精神是我們走有中國特色的科研道路,發展高科技的精神支柱。」82歲的核武器工程專家胡思得院士說,當年可能需要住帳篷、住「干打壘」,現在科研工作環境、條件改善了很多,但仍然會面對一些全新挑戰。
1964年10月16日,周總理宣布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研究世界新軍事變革和大國軍事戰略調整時,有人敏銳地注意到,世界大國特別是美國的軍事戰略調整,從「三位一體」的核霸權戰略,調整為「核與非核」的新霸權戰略,強化了國家導彈防禦體系和基礎設施等非核手段。
杜祥琬說,像發展核武器一樣,我國發展非核新概念武器同樣是從本國戰略需求出發,這些差別又會延伸到應用結構的格局,例如形成本國特色的「空天一體」的體系概念。
「精神文化是一種非常硬的軟實力,是物質不可替代的力量。」在杜祥琬看來,在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武裝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意義深遠的一項基本建設。
專家點評
自主創新是現在人們頻繁使用的一個詞。研製「兩彈一星」時還沒有這個詞,而我們卻在自覺實踐著。
除了優良的學風,老一輩科學家紮實的功底,還有整個團隊的勤奮拼搏。核武器原理突破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的彭桓武先生卻將榮譽歸於集體,並以一副對聯作解釋:「集體集體集集體;日新日新日日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機制是必要的。但如果只講競爭,丟了大協作,就會導致條塊分割,低水平重複,有限的科技資源不能共享,會阻礙重大創新的出現,更會導致強化狹隘的單位、小集體乃至個人意識,淡化了國家意識,阻礙高素質科技領軍人才的成長。
(點評人:中物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院士)
來源:科技日報
推薦閱讀:
※再見、蘋果
※2016中國互聯網大會全域大數據應用論壇,亮點大揭秘!
※江蘇蘇南創新示範區成國家戰略
※馮八飛:創新——德國從弱國走向強國之源
※[讀懂消費者]你的產品叫好不叫座?99%是遭遇了KAP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