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 關心人 理解人 發展人 ——德育理論研究的新主題

尊重人 關心人 理解人 發展人
——德育理論研究的新主題
道德活動本質上是一種靠價值體驗調控的自主活動,情感體驗是克服內心衝突、產生道德意志的重要條件。CFP供圖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網路化時代的到來,面對社會多元文化發展的態勢,德育面臨著巨大挑戰,迫切需要德育理論的創新。近幾年來,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背景下,我國德育理論界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緊密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的需要,進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探索,德育理論在指導實踐的同時也在實踐中不斷得到發展。

高寶立 金東賢 許建爭

回歸生活世界成為德育改革的重要趨勢

學者普遍認為,造成道德教育實效性差的重要原因在於道德教育沒有回歸真正的生活——學生的真實道德生活。知性德育導致了德育與生活的割裂。德育要創新,就要轉換與超越以知性和技術化管理為特徵的德育範式。

——德育應回歸學生真實的道德生活。學者們認為,真實的道德生活所體現的是真確的道德事件,所引發的是真正的道德衝突,所達致的是真情的道德體驗,所喚起的是真實的道德需要與情感。

也有學者認為,德育在實然層面上的回歸,有利於克服學校與社會相脫離的弊端,增強德育的生活化。但應避免實然生活對理想社會的僭越,防止生活取代教育危險的產生。而德育在應然層面上的回歸,則反映了德育的超越性品質,目的是更好地建構生活。但應防止用理想取代現實,造成新的學校與社會相脫離的教育形態。

——生活德育的優勢在於其整體性、社會性和實踐性。現實生活中的道德總是藉助於一定的載體,道德教育總是藉助於某種知識學習、勞動活動、人際交往和日常生活而得以實施的。生活德育的優勢在於其整體性和社會性、實踐性。只有根植於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礎和強大的生命力。

針對德育低效問題,學者分析指出,去生活化是造成當前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表現為德育觀念上過度理性化,德育對象缺失主體地位,德育過程脫離學習主體的生活以及德育情境脫離社會實際等。回歸生活是德育走出困境的現實路徑,回歸生活的內核是回歸實踐、回歸多樣、回歸應用和回歸交往。在這一觀念指導下,學校德育觀念、德育目標等均需要發生相應的改變。

學生是真正的道德主體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問題不斷凸顯。在道德教育領域,也相應地出現了尊重學生道德判斷權利,將學生作為真正道德主體的發展趨勢。主體德育理論正是要生成學生的道德判斷與選擇能力,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而這是提高德育效果的理性選擇。

——塑造主體性道德人格是主體德育理論的旨歸。多元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必須以一種開放的心態,接受學生的理性選擇。在學生選擇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而不是訓導,是對話而不是灌輸。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塑造主體性道德人格。

道德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使學生掌握正確處理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身三大關係的基本道德準則,並培養學生相應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直覺和道德行為習慣,形成主體性道德人格。就實踐過程而言,有學者強調主體性道德教育的實踐過程應該是連續性教育與非連續性教育的辯證統一過程,主體性道德教育的課程體系應該是道德哲學課程與隱性德育課程有機整合而構成的互補體系,主體性道德教育的方法體系應該是課堂道德教學與課外道德實踐的有機結合,以及教育的科技手段與藝術手段的協調運用。

——著力培養道德主體的主體意識和信念。德育過程的特點由德育的目標決定。現代德育過程的本質是在實踐基礎上社會思想道德個體化、個體品德社會化的統一過程。有學者認為,德育活動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主體,都是具有主體性和潛在主體性的人。其中,受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教師主體性與學生主體性是對立統一的。在兩個主體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學生不斷得到改造、進化和發展,教師不斷得到充實、豐富和提高。教師的教學主體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是不同性質的主體性,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特徵,建構的方式也不同。主體性教學建構教師和學生主體性,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建構學生的主體性。

主體性德育理論認為,道德行為本質上是一種自主、自覺、自願、自律的行為。只有通過主體性道德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可能具有獨立人格。但也有學者認為,主體性德育理論雖然有其意義,但也有缺陷,因為它未能走出個性主義的窠臼,把學生看成單子式個體,忽略了「共識」、「主體間性」的本體論意義。所以,在主體性德育理論之後,德育理論研究又出現了一個由主體性向主體間性轉變的趨勢,主體間性、交往理性、商談倫理由此得到了更多德育理論研究者的青睞。

將情感因素置於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

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養人們的道德情感。關注道德情感不僅可使道德教育更具感染力,讓道德理念深入人心,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動力機制,促進道德認識轉化為積極的道德行為。德育要有尊重學生個性和差異性的人文關懷,將情感因素置於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

——情感體驗與道德體驗是形成道德規範的前提基礎。情感德育理論認為,道德情感是道德發展的基石。基於此,情感德育理論主張,學校德育應以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為出發點,通過情感陶冶、情感關懷、情感體驗等方式來進行道德教育,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生成和發展。

沒有情感體驗相伴隨的規範認識是一種僵化的教條,無法實現其對行為的導向功能。沒有情感驅動的規範行為是機械被動的盲目行為或虛假行為,失去了道德的本真面目。道德活動本質上是一種靠價值體驗調控的自主活動,情感需要是活動賴以進行的基礎,情感體驗或信念是克服內心衝突、產生道德意志的重要條件。

——情感德育理論需要營造豐富的情感環境。道德情感的培養是德育首要的和中心的問題。德育的有效性體現為認知和行為的統一,體現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個體思想道德情感產生和升華,學生對思想道德存在意義的深切領悟。情感的培養不應被視為局部的、狹隘的培養目標與教育任務,而是兒童道德面貌形成過程的本質。人的同情心、善良、憐憫、敏感性、友誼、義務感、責任感等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只有在兒童體驗著這些道德情感,進而達到高尚的情感激動時,道德概念才能變為道德信念。情感的培育需要營造豐富的情感環境。有學者認為,情感環境的實質在於,人用心靈來感覺別人內心的極其細膩的活動並通過自己的精神活動來回答它們。

植根道德教育的文化母體,堅持以文化人

道德教育始終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的,文化始終是型構人類價值理性的強大力量。在一個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堅持以文化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是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成為學者關注的熱點。

——德育文化研究促使道德教育回歸文化的根性。德育文化研究主要是將德育置於整體的文化背景之下來進行分析探索。學者指出,德育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文化的形態。從文化的視角審視德育,有學者指出,德育體現著文化所具有的化育人類心靈、智慧、情操、風尚之義,德育功能的發揮根本在於其所蘊含的文化力量,德育內容的魅力在於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德育效果的彰顯在於文化方法的正確運用。如果說文化歸根結底是人類追求自覺、自由活動的內在精神和過程,那麼德育是這種追求過程的具體體現。

正因為如此,德育文化研究把德育提升到了文化層面,試圖通過文化來準確地把握住德育的內涵。概括地說,德育文化研究所關注的領域有傳統文化及其德育意義的研究,現代文化中的文化多元、文化衝突及其對德育影響的研究,信息時代的媒體文化、消費文化、網路文化等對於學校德育所提出的挑戰的研究,等等。德育文化研究使道德教育回歸了文化的根性,這對於德育理論研究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發掘文化的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實效性。有學者指出,從文化的角度講,德育要走出困境,以下三個方面應引起我們的重視:一要努力強化德育工作者的文化意識,由此提高對德育這一文化現象的能動認識,自覺加強對德育文化內涵的把握和研究,自覺強化對德育文化底蘊的理解和追求,自覺運用德育文化方法開展德育活動。二要努力優化德育的文化環境。三要提高德育自身的文化品位。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的本質是對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本質力量的揭示。德育的目標是促進人的身心的全面發展和個體人生境界的提升,而人生境界從一定意義上講亦即是一種文化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必然也是道德水平的提高。

多元文化的相互滲透、交流和交鋒,同樣對學校德育價值起著深刻的影響。它一方面有利於學校德育價值主體認知的深化和德育內容的豐富、手段的更新、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也使學校德育價值面對學生道德價值的多元化取向,還使學校德育價值直面西方文化「話語霸權」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學者強調,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條件下,應樹立正確的全球意識、民族意識、進取意識,以彰顯學校德育價值的時代性、民族性與創新性;注重全球意識的養成,使學校德育價值更具時代性;弘揚理性的民族意識,使學校德育價值更具民族性;激發學生的進取意識,使學校德育價值更具創新性。

德育要重視人的生命本體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關於人的生命的教育。因此,使生命煥發生機,使生命茁壯成長,是德育必須承擔的責任,「生命取向」由此躍然成為研究的主題之一。

——生命德育理論著重將生命教育作為學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隨著社會轉型步伐的加快,人們的生命意識日益凸顯。有學者指出,現行德育範式應以生命為思維原點,探尋生命維度,形成關愛生命的德育範疇、思維方式和邏輯體系。在生命內涵多維解讀的基礎上,著重將生命教育作為學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同時,反思當前「去生命化」德育範式的種種困境,努力從生命維度對德育目標、德育過程、德育方法等進行重新審視和更新。這種「生命關懷」取向的德育研究,突出表現在將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等作為新時代德育的內涵,生態倫理教育、科技倫理教育、經濟倫理教育、網路倫理教育等亦逐步得到重視。

——生命德育是具有個性化和人性化的德育模式。學校德育與學生的生命實踐息息相關,教育現實也正在呼喚著學校德育要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生命完善和生命實現。這裡所說的「生命」,不僅是指身體意義上的生命,同時也是指精神意義上的生命。學校德育對於生命實踐的脫離,一方面是學校德育在目標、課程設置等方面沒能充分關注學生的身體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長,沒有把學生作為一個生命的主體來觀照;另一方面,則是學校德育過分強調道德認知的發展。因此,應探討人的生命本真,分析研究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的融合,以及生命實踐如何在學校德育中的具體實施,倡導學校德育對學生生命的回歸,對德育過程進行審美化改造,以助於學校德育實踐的改善,促進學生的生命成長。(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熱點之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推薦閱讀:

研究證明,越懶的男人形象越差
經絡研究+通督活血湯
民國文學到底研究什麼?——關於「民國文學」研究的三個誤解
針灸減肥研究進展
徐偉剛八字研究3

TAG:發展 | 理論 | 尊重 | 理解 | 關心 | 主題 | 德育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