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知道與行道
——老子道本體研究 摘要:郭店《老子》竹簡甲本構成了完整的本體論哲學體系。道是本體,道是存在本體、價值本體和社會本體的統一。道是存在本體,道具有先在性,無任何規定性,道是物產生、變化的根本依據,道是物的原起點、總規律;道是價值本體,人法道成為王而實現完滿,就與道、天、地同構成實存中的四大,這就為作為不完滿的人確立了一個終極價值;道是社會本體,聖人法道,無為而治,遵循和維護萬物的自然狀態,實現人民自富、自化、自正、自朴,這是理想社會的圖景。 關鍵詞:郭店《老子》竹簡甲本;道;王;無為;聖人 老子是春秋末期的哲學家。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是一個大轉型、大變革的時代,這是一個天下大亂、禮壞樂崩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里,知識分子們思考著社會發展的命運、個人安身立命的可能,就因為這樣的時代背景,中國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思想景象,其思想高度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同為人類的「軸心時代」)。老子便是其中之一,老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開創了中國哲學的先河,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時至今日,研究《老子》仍是一道迷人的風景。 郭店《老子》竹簡甲本(以下簡稱「竹簡甲本」)抄寫年代在戰國中期之前,且早於竹簡乙本、丙本,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老子》傳抄本,離《老子》原本時間較近,接近《老子》原本。竹簡甲本短小精悍、內涵深遠,雖只有一千餘言,卻已構成完整的哲學體系。道是本體,道是存在本體、價值本體和社會本體的統一。 一、道是存在本體:先天地生;未知其名 道是存在本體,道具有先在性,無任何規定性,道是物產生、變化的根本依據,道是物的原起點、總規律。 (一)道是物產生的原起點 本原問題,來自對現象世界(物)的困惑,當哲學家感知到現象世界(物)的規律性、豐富性、神秘性時,就會對其反思,提出疑問,現象世界(物)為何具有規律性、豐富性、神秘性,以及現象世界(物)是從哪裡來的,是怎麼產生的。當人們把一個現象之物作為本原起點時,必然有更早的起點,就會出現邏輯悖論,這就無法跳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思維怪圈。這種前因後果的思維方式,就無法解答現象世界(物)的本原問題。高明的哲學家,於是要打破前因後果(時間先後)的思維方式,而是要用新的思維方式來解答,那就是自為因果(邏輯先後)的思維方式。不再把具有同質性的現象之物作為現象世界(物)的本原起點,而是把超越於現象之物的一個絕對的永恆的終極的無時間性的無空間性的無任何規定性的非現象之物作為邏輯起點。值得注意的是,本原只是邏輯的產物,人類對本原的認識,只能是邏輯上的推論。人類對本原的認識,只是為了給現象世界(物)一種合理性的解釋和意義,同時這種認識論決定著人怎樣認識客體,也為人自身尋找意義提供了思維基礎。作為無任何規定性的邏輯起點,老子稱為道,道是現象世界(物)的本原。 道是絕對的完滿的,混同物的一切差異和矛盾,先於天地而存在(天地是現象之物,不能作為本原)。道,「先天地生」,是說道和物有邏輯先後,道是先在的。 有將混成,先天地生。 混是混同,不是混沌。混竹簡原文是蟲,蟲是昆的本字,《說文解字》昆,同也。同即玄同、混同,故讀為混。 道和物的關係,時間上是同時的,邏輯上是道先物後。猶如潛意識和夢境的關係,時間上潛意識和夢境是同時的,邏輯上潛意識在先夢境在後,潛意識是夢境產生、變化的依據。 道是絕對的永恆的終極的,無聲無形(超越時間和空間),獨自存在永不改變,不僅是天地的本原(本根),還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本原。 寂寥,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 道無任何規定性,無法命名,給它取個字(別名)叫做道。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未知其名」和「道恆無名」的表述是一致的。 把無聲無形、沒有任何規定性的道作物的本原,而不是把現象之物作為物的本原,這就具有本體意義。 道是形而上的,物是形而下的,《易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傳》的道,包括天道、地道、人道,而老子認為天道、地道、人道之先之上還有一個終極的絕對的大道。 (二)道是物變化的總規律 道具有「四性」:大、逝、遠、返。 道是超越於物的,沒有具體規定性,所以老子只能勉強命名。為了對道自身的理解,老子對道勉強概括為四個屬性:大、逝、遠、返,即完滿性、運動性、永恆性、循環性(或叫「四性說」)。 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實際應為「吾強為之名曰大,曰逝,曰遠,曰返」。這種表達的轉換是修辭的需要,用頂真修辭能達到一種一氣貫注、無懈可擊的效果。 道和物的關係是總和分的關係、是一和多的關係、是整全和分化的關係。道是物變化的根本依據,道也就是物的總規律,因此老子在概括道的「四性」時,來自對物的基本規律的抽象。 二、道是價值本體:人法道;成為王 道是價值本體,人法道成為王而實現完滿,就與道、天、地同構成實存中的四大,這就為作為不完滿的人確立了一個終極價值。 (一)王是完滿的,與道、天、地同構成實存中的四大 在實存中,具有完滿性的有四個,那就是道、天、地、王。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其順序沒有把作為本體意義的道放在最前面,是表達習慣的需要,如果寫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讀起來則很拗口。北京大學藏西漢竹簡《老子》,也是「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已經把王列入四大之一。老子再次特意強調,在實存中,王是其中之一,王可以與道、天、地處於同樣的位置。 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王不是侯王(或君王),竹簡甲本中另有侯王的概念。王是人的理想人格狀態,王能夠貫天、地、人而通道。《春秋繁露·王道》中提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庸能當是?」 (二)人實現完滿的途徑:人法道,成為王 在四大中,道、天、地都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們自始至終是自足完滿的;而王是人的理想人格狀態,在成為王之前的人,具有主觀性、自主性和慾望欲求,人本身是不自足不完滿的。人只有自身成為王而實現完滿的時候,才能與道、天、地具有同樣重要的位置,同構成實存中的四大。王是人的終極價值和終極目標,這就為作為不完滿的人確立了一個終極理想。 人如何成為王而實現完滿呢?老子在這一句中給出了答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實際應為「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這種表達的轉換上文提到過,是修辭的需要,用頂真修辭能達到一種一氣貫注、無懈可擊的效果。 人要成為王而實現完滿,實現的途徑就是:「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 人向外法道、法天、法地,向內法自然。人法道,是因為道是絕對的、終極的,道自身是完滿的;人法天、法地,是因為天地依據道得以生,天地能生萬物且涵養萬物,天地也是完滿的;人向內法自然,是因為人的自然狀態也是接近道的狀態,同時人有自身的規定性,這是區別於道、天、地的。 自然不等同於當今意義上的自然界和大自然,不是與社會和文化相對立的自然,而是指自身的本然(自:自身、自己;然:本然,本來狀態)。人法自然,就是人以自身的本然為法則。 人只有同時向外法道、法天、法地和向內法自然,才能成為王而實現完滿,與道、天、地同為實存中的四大。人以道、天、地為法則,以自然為法則,這還是老子的法學思想。 1、人法天地 (1)天地的虛空 越是虛空柔弱,越是有力量,越是接近於道。風箱的空間是虛空的狀態,卻又是實有的力量。天地之間也如此,雖然虛空,卻貫通天地,陰陽相合,以降甘露。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2)天地的虛靜 達到虛空的狀態,是恆常無變的;堅守清靜的狀態,是始終如一的。萬物生長不息,其中遵循著循環往複的規律。天之道運動不息,各自重複著自身的根本規律。 至虛,恆也;守中,篤也。萬物方作,居以須復也。天道員員,各復其根。 2、人法自然 (1)人的自然狀態:赤子 人是不自足不完滿的,人具有主觀性、自主性和慾望欲求,人與道之間常常出現一種分離狀態。人法道也是法自然,因為自然與道是統一的,而嬰兒就接近「自然」狀態,老子於是提出「比於赤子」的觀點,為人法道作一個比喻和參照,認為具有厚德的人,就像嬰兒一樣。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德」,得也,厚德是指物與道相統一而具有的本來屬性、本真狀態,而不是指品德之德。成年人無法完全返回嬰兒狀態,所以老子只是用嬰兒打個比喻(「比於赤子」)。法嬰兒狀態(自然)的過程,也就是理解道把握道的過程。把嬰兒僅僅作為比喻,而不是把嬰兒作為終極目標,還說明老子認同了人的能動性、創造性和超越性,在自然和文明之間保持一種張力,才能實現自由和完滿。 嬰兒是無欲的,只有本能的合理的生理欲求,沒有主觀異化的社會觀念,嬰兒不會因為社會觀念而自我意識到衝突、矛盾、迷失和苦痛;嬰兒與他物和諧相處,嬰兒不對其他生命體產生傷害,因此別的生命體也不會對嬰兒產生逆反。 螝蠆蟲蛇弗蠚,攫鳥猛獸弗扣。 嬰兒精氣、和氣都是一種和諧狀態,因此也不會出現身心上的病變;嬰兒保持了一種自然狀態,也就是與道保持統一的狀態。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終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 而成年人受到社會觀念的異化和主觀慾望的支配,表現為貪生、縱慾、強盛,而貪生就會病變,縱慾就是強為,強盛就是衰朽,這就遠離道了。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成年人法嬰兒(自然)的狀態,就是追求一種無欲、和諧、簡潔、自由、平常心的狀態。 我們周遭的現實,與老子描述的人之完滿狀態有很大的差距,但正因為有這樣一種差距,正因為難以實現,它才成為一種人們嚮往的具有合理性的且願意為之而努力的精神理想。 (2)人的自然原則:知足知止 老子認為,對人來說,有三樣東西經常被人們所珍視,那就是身心、名望、財富,這三樣東西的輕重位置如果沒有一個平衡的評估,人就會給自己增加負擔,而遠離生命本身,其個人之自由就無法得以實現。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身、名、貨,即身心、名望、財富三者的關係中,其身心是內在的,名望和財富是外在的、是身外之物。身心是目的,名望、財富只是手段。如果把名望、財富作為目的,身心作為手段,那就是本末倒置,身心就會成為名望、財富的奴隸,就會遠離自身和自由。 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 老子不徹底否定名望、財富的作用,因為名望、財富也是實現身心自由的必要手段,但要把身心作為目的,要正確處理好三者之間的尺度,這個尺度就是知足知止。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人法道 (1)道的運動方式:循環 返也者,道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道的運動方式是返(循環),返是「道的四性」( 大、逝、遠、返)之一,「道的四性」是對物基本規律的抽象,所以返(循環)最終是針對物而言的,返(循環)是有和無的循環,是物的兩種存在狀態。 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 物總是或有或無,或生或滅。有和無,不是針對道而言的,因為有和無作為一種規定性,而道是無規定性的,是超越於有和無的。學界普遍認為無是道,恐怕是一種誤解。如果「無」是道,老子就不會說「吾強為之名曰大……」,而會說「吾強為之名曰無……」。另外,如果道是無,那與「有將混成」相悖。但道也不等同有,因為道是無物(「寂寥」)。所以道既有又無,非有非無,超越有無。 物生於天地(有),天地(有)則生於無,故曰:「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無是無物,無不是道,道沒有規定性,是超越於有和無的。在邏輯上,天地(有)之前是無,無能變成天地(有)其產生的依據就是道。 不僅無可以生有,有還能生無。「有無之相生也」。 有無相生就是有和無相互產生、相互轉化。物的轉化,都是有和無的轉化,無生有,有生無,如此循環往複。 「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和有無相生(「有無之相生也」)的觀點並非重複,而是各有側重,共同補充。「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是向前追問,是過去式;「有無之相生也」,是往後演變,是未來式。 物「有無相生」、循環往複的規律,也就是生命永恆的規律。人的生命從產生到消亡,是有變成無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不是真正的終結,因為無還會變成有,無變成有,即人轉為他物的過程。生命就這樣處於一個相互生成、相互轉化的永不終結的「生亦死、死亦生」的永恆過程之中。 當我們對人的生命轉變為他物而感到悲嘆時,是人的虛妄價值把人和他物做了二元劃分,認為人的地位高於他物。人對生命地位高低的消解過程,也正是一個理解道走近道成為王的過程。當人成為王而實現完滿時,人對生命地位高低的意識也就消解了,從而理解了生命的永恆,而不會為自我虛妄的生命之有限性而徒增煩惱。4、道的運用特徵:柔弱上文提到「弱也者,道之用也」。人法道之用(弱),就是要做到簡樸、淡泊、低調、平常心。老子反對已經錯誤地把外物作為目的去追求,還因此而鋒芒驕橫。這樣的人必然是遠離身心,自找危險。 持而盈之,不不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貴福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三、道是社會本體:聖人法道,無為而治 道是社會本體,「道恆無為」,聖人法道,無為而治,遵循和維護萬物的自然狀態,實現人民自富、自化、自正、自朴,這是理想社會的圖景。 (一)理想的領導角色:聖人 1、聖人的根本準則:視素保朴,少私寡慾 天下之所以動亂,在於領導者的智辨、巧利、偽慮。聖人則絕棄智辨、巧利、偽慮,人民就能回到質樸狀態。聖人行事的根本準則就是「視素保朴,少私寡慾」。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慮,民復季子。三言以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屬:視素保朴,少私寡慾。 2、聖人的角色定位:處下不爭 聖人做到了處下、不爭。處下、不爭就是民主,就是服務,就是民本思想。處下、不爭,也就得到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只有領導者扮演處下、不爭的聖人角色,扮演著民主、服務的角色,才能建設出理想的美好的社會。 江海所以為百穀王,以其能為百穀下,是以能為百穀王。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厭。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反對等級制,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非常前衛的。老子不僅僅局限於提倡領導者和人民平等,反而讓領導者處下,這是老子看到了領導者和人民之間處於一個不對等的力量懸殊,如果講平等,是不現實的,領導者擁有著公共權力,無法與人民實現平等,因此只有讓領導者處下,這樣才能確保真正的平等。 3、聖人的個人修養:知足不強 聖人視素保朴、少私寡慾,所以做到了廉潔、不貪、知足為足。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險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為足,此恆足矣。 聖人的廉潔知足,還表現在和平外交上,不霸道,不侵略,軍隊是用來防禦的,不是用來侵略的。不得已而用之,勝利而不驕傲。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 聖人微妙玄達、謹小慎微、充滿敬畏,而又煥然敦厚、寧靜超脫。遵循大道,不欲尚盈。 長古之善為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儼乎其若客。渙乎其若釋,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濁。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孰能安以動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二)聖人的治理原則:無為 1、無為故無敗 聖人與侯王(或君王)的區別在於,聖人堅守無為,而候王常常強作妄為。無為就是法道,遵循和維護萬物的自然狀態,而不是以主觀欲求進行干預,這種人為的干預(為)就是一種執,為和執都意味著失敗。為是人為,違背了自然,無為就是沒有人為,維護自然之狀態。無為的狀態就是不欲、不教、輔萬物之自然。如果說無為是遵循事物本身的內在機制,為則是人為之主觀控制。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無敗事矣。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 老子不教化的思想也是很前衛的,因為教化就是意識形態,就是人為干預自然狀態,是統治階級為了統治利益而進行的愚民手段,這種教化就會對人民構成一種異化和侵犯。如果統治階級不進行教化,而是堅持自然之道,萬物則會自我進化,這樣天下反而安定。 道恆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無名之朴。夫亦將知足,知以靜,萬物將自定。 2、無為不消極 無為是積極的,無為是為了治。無為不是無所作為,不是無所事事,不是什麼都不做,無為是相對為來講的。為是人為,是妄為,而無為是反對人為,反對妄為,而要堅持自然規律,維護萬物的自然狀態。 如果把無為解讀為消極,解讀為無所作為,那就把老子的思想歪曲了。老子的無為,是為了合理的科學的理想的治理,無為不僅不消極,相反是積極的,老子在講無為的時候,都是帶著目標和理想的。 老子主張,要做好大的事情,得從細微之處入手。看得太容易了必然會遇到更多的困難,聖人把問題看得很難,最終反而不難。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老子主張,不以個人好惡之心為尺度進行美醜善惡的虛妄價值判斷,但承認事物的相對區別。堅持無為、不言、不居,反而把事情做好。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老子主張道器結合,既要把握道,又要認識客觀事物。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定性後,人們就會知道它的界限,知道了事物的界限就不會有危險。 道恆無名、朴,雖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也,以輸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 老子還非常重視防微杜漸,主張處理在矛盾尚未出現的時候,治理在混亂尚未發生的時候。處於安定之時,就容易把持;事物尚無徵兆,就容易謀劃。處理脆小的問題,還能夠分判;細微的問題開始萌芽時,還能夠破除。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作於壘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 在老子的論述中,一方面反對為(「為之者敗之」),另一方面又多次提到要為(「為無為」;「為而弗恃也」;「為之於其無有也」),這並不矛盾,原因在於,當提倡為的時候,為的對象仍然是無為。「為無為」,為的是「無為」;「為而弗恃也」,為的是「弗恃」(不佔有);「為之於其無有也」,為的是「無有」(沒有發生時)。這三個為,實則無為。老子提出無為,會有人發出疑問,領導者總得為點什麼、爭取點什麼,所以老子覺得,非要為也可以為,那就「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教不教」,「欲不欲」,「為而弗恃也」;「為之於無有也」。 3、無為以公正 從認識論上來看,道是一個整體,具有整全性,而物是法道的,物也一樣具有整全性,物沒有優劣高下之分,沒有美醜善惡之別,凡是具有的二元對立的意識,均屬於虛妄的價值觀念所致。物猶如道一樣,具有整全性,老子這樣的認識論,叫做玄同。玄同之心不僅僅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態度,而是一種公正之心。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老子主張以正治國,無為自化,清靜自正。人民不需要人為去教化,教化就是虛妄價值,就會適得其反,反而讓人民變得巧智多多,人心雜亂。春秋時期動亂的原因就來自統治者自身不正、強作妄為,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天下大亂。天下已經大亂再治理就晚了,社會已經無救了,還不如順應時勢。以正治國的關鍵在於領導者,領導者正,則人民朴,領導者無為,則人民自化,領導者為之,則天下亂之。 「以正治邦」,是政治的合法性基礎。因為不正,所以天多忌諱、民多利器、人多智、法物滋彰。因為天多忌諱、民多利器、人多智、法物滋彰,所以民彌叛、邦滋昏、奇物滋起、盜賊多有。要以正治邦,就要無事、無為、好靜、無欲。聖人做到了無事、無為、好靜、無欲,人民就會自富、自化、自正、自朴。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這是老子對理想社會圖景的描述,這種理想之社會,才是真正自然、無為、自由、平等之社會。自發秩序理論創始人,奧地利社會經濟學家哈耶克(1899-1992),是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認為,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是其自發秩序理論的經典表述。自發秩序理論主張自發的擴展,而不是自覺的規劃,主張自然,而不主張人為,這正是老子所主張的。 老子作為春秋末期的哲學家,構建出的道本體論,是存在本體、價值本體和社會本體的統一,在現在看來也仍然是積極的、進步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是當之無愧的。 參考文獻: 1、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2、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3、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12月第1版 4、蘭喜井:《老子解讀》,中華書局,2005年8月第1版 5、饒尚寬:《老子》,中華書局,2006年9月第1版 6、張松如:《老子說解》,齊魯書社,2007年1月第5次印刷 7、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3版 8、謝維營:《本體論批判》,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
來源: 共識網 | 責任編輯:邵梓捷 |
推薦閱讀:
※你不知道的習氣臨命終時會障礙你往生
※女人慾望強不強,看嘴唇就知道?第六種最招人嫌,你是第幾種
※挑水果有訣竅 這些你可都要知道!
※這48種騙局,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什麼是APS
TAG: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