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非常有用的攝影知識(1)
1、焦距: 鏡頭的焦距可以說是其最基本的屬性了。一個鏡頭的焦距基本決定了該鏡頭的用途和特點。鏡頭的焦距基本上就是從鏡頭的中心點到膠片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間的距離。鏡頭焦距的大小決定了該鏡頭拍攝的被攝體在相機CCD(膠片)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設我們以相同的距離(這裡我指的是拍攝者與被攝主體之間的實際距離)面對同一被攝體進行拍攝,那麼鏡頭的焦距越長,則被攝體在相機CCD(膠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例如,使用100mm鏡頭所拍攝的影像,其高度和寬度都是在同一架照相機上使用50mm鏡頭所拍攝影像的2倍;400mm鏡頭所產生影像的高度和寬度是100mm鏡頭的4倍,等等。定焦鏡頭(相對隨後將介紹的變焦鏡頭而言)都具有由其光學系統所決定的確定焦距。確切地講,從鏡頭的中心點到聚焦於無窮遠處時投射在CCD平面(膠片平面)上清晰影像之間距離的測量值就決定了焦距的長度。這裡所說的無窮遠是指聚焦非常遠的被攝體(比如地平線)時鏡頭上的距離設定值。鏡頭的焦距一般使用毫米(mm)為其計量單位。如果你在相機的說明書上看過"f =",那麼後面接的數碼通常就是它的焦長,即焦距長度。如"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這台相機的焦距長度為8-24mm,同時對角線的視角換算後(這個換算涉及到數碼相機的另一個概念,後面將具體說明)相當於傳統35mm相機的38-115mm焦長。一般而言,35mm相機的標準鏡頭焦長約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長高於70mm就代表支持望遠效果,若是低於28mm就表示有廣角拍攝能力。「可對焦範圍」則是焦長的延伸,通常分為一般拍攝距離與近拍距離,相機的一般拍攝距離通常都標示為「從某公分到無限遠」,而進階級設計的產品則往往還會提供近距離拍攝功能(即我們常說的「微距」macro),以彌補一般拍攝模式下無法對焦的問題。有些相機就非常強調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超微距),適合用來拍攝精細的物體。 一般來說,鏡頭的成像原理和製造工藝決定了,鏡頭的焦距越長,鏡頭的筒體也越長,這也是我們常把一些長焦鏡頭叫做「大炮」的原因,呵呵。
附:焦點與焦距焦點 (focal point、focus):對於一個理想透鏡而言:遠處的物體可以近似地看成時位於無限遠處。該無限遠處的物體上任何一點發出的到達理想透鏡的光線,可以看成是平行光。所謂「光軸」就是一條垂直穿過理想透鏡中心的光線。與光軸平行的光線射入凸透鏡時,理想的凸鏡應該是所有的光線會聚在透鏡後面一點上,這個會聚所有光線的一點,就叫做焦點。例如使用放大鏡將太陽光聚光後,形成最小點的就是焦點。焦點一定在光軸上。在光學術語上,以透鏡為界:被攝物體所在的空間稱為「物方空間」;被攝物體所發出的光穿越透鏡在透鏡後面形成的像所在的空間稱為「像方空間」;在像方空間所形成的焦點稱為「像方焦點」或「後焦點」;反之,從像方開始,投射出與光軸平行的光線,並在透鏡物體空間所形成的焦點,稱為「物方焦點」或「前焦點」。主點 (Principal point):一個透鏡得軸向厚度與其直徑、物距、像距以及焦距相比顯得很小,就可以認為該透鏡是薄透鏡。一片薄的雙凸透鏡的焦點距離,一般指鏡片的中心到焦點為止的光軸上的距離,這個鏡片的中心叫做「主點」。實際的鏡頭都是由數片凸透鏡和凹透鏡組合而成,無法直接分辨出主點的位置。當焦點處於無限遠時,鏡頭主點到結像平面的距離 = 焦距對於某種畫幅而言,標準鏡頭的焦距值約等於畫幅對角線長度,其主點的位置在鏡頭的光學組內焦點距離(focal length)攝影鏡頭從後主點(h")到後焦點的距離就是焦點距離。長焦鏡頭主點位置比標準鏡頭的更靠前,其主點位於鏡頭前組光學組外廣角鏡頭主點位置比標準鏡頭的更靠後,其主點位於鏡頭後組光學組外後焦距離(back focus)當焦點在無限遠時,鏡頭最後一片鏡片面的頂點到膠片平面在光軸上之間距離,稱為後焦距離。單反機由於其工作原理,在動作過程重,反光鏡必須往上翻起。所以,後焦距離比較短的廣角鏡頭,反光鏡會碰到最後一組鏡片。所以,單反機用的廣角鏡頭,必須採用後焦距離比較長的逆望遠型鏡頭。2、光圈:鏡頭的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 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 從以上的公式可知要達到相同的光圈f值,長焦距鏡頭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大。常見的光圈值基本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這裡值得一題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是下一級的一倍,例如光圈從f8調整到f5.6,進光量便多一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對於消費型數碼相機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於f2.8 - f16。,此外許多數碼相機在調整光圈時,可以做1/3級的調整。光圈及快門優先 進階級以上的數碼相機除了提供全自動(auto)模式,通常還會有光圈優先(aperture priority)、快門優先(shutter priority)兩種選項,讓你在某些場合可以先決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門值,然後分別搭配適合的快門或光圈,以呈現畫面不同的景深(銳利度)或效果。 光圈先決(優先)曝光模式 由我們先自行決定光圈f值後,相機測光系統依當時光線的情形,自動選擇適當的快門速度(可為精確無段式的快門速度)以配合。設有曝光模式轉盤的數碼相機,通常都會在轉盤上刻上「A」或「AV」字母來代表光圈先決(優先)模式。光圈先決模式(優先)適合於重視景深效果的攝影。 由於非專業型消費級數碼相機的焦距比傳統相機的焦距短很多,使鏡頭的口徑開度小,故很難產生較窄的景深。有部份數碼相機會有一特別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內置程序令前景及後景模糊。 3、快門、快門速度:快門 是鏡頭前阻擋光線進來的裝置,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範圍越大越好。秒數低適合拍運動中的物體,某款相機就強調快門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輕鬆抓住急速移動的目標。不過當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車水馬龍,快門時間就要拉長,常見照片中絲絹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門才能拍出來。 至於單眼相機常見的b快門功能,雖然可由你自由決定曝光時間的長短,拍攝彈性更高,不過目前大多數的消費性數碼相機都還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較慢速度的默認值。 快門時滯時間 相機在不使用對焦鎖定功能同時保證在自動對焦工作狀態下,從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到開始曝光的這段時間稱為快門時滯時間。 快門先決曝光模式 由我們先自行決定快門速度後,相機測光系統依當時光線的情形,自動選擇適當的光圈f值(可為無段式的f值)以配合。設有曝光模式轉盤的數碼相機,通常都會在轉盤上刻上』s』字母來代表快門先決模式。快門先決模式適合於需要控制快門的攝影。利用高速快門可凝結動作,利用慢速快門可令行駛中的車輛變成光束。 快門延遲 相機按下快門,這時相機自動對焦、測光、計算曝光量、選擇合適曝光組合…進行數據計算和存儲處理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快門延遲。 4、景深:當某一物體聚焦清晰時,從該物體前面的某一段距離到其後面的某一段距離內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當清晰的。焦點相當清晰的這段從前到後的距離就叫做景深。簡單的說,景深就是聚焦清晰的焦點前後仍能結像清晰的一段距離。這段距離的特點是實焦點後面清晰的距離要長於前面清晰的距離。清晰範圍前後較短的我們一般稱只為景深淺(或景深短),而清晰範圍較大的我們一般稱只為景深深(或景深長)。當景深變的非常淺的時候,您拍攝出來的片子將會得到非常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起到突出拍攝主體(主題)、虛化背景的效果。化腐朽為神奇,並將觀看者的眼睛牢牢的釘在您的作品上的秘方就是它了。那麼,如何得到淺景深呢?在這裡送給您三條鐵律,請在拍攝時牢記。景深規則一: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這個在傳統膠片相機中最常用的規則,我們將它放到第一位。這是唯一可以在不用改變機器位置和透視角度的情況下達到改變景深效果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不適用於攝像機和全自動的數碼相機。 景深規則二:焦距越大,景深越小最便於得到淺景深效果的方法,也是我拍攝人像時最常用的一招。當婚禮的最高潮,您將相機或攝像機的變焦推到長焦端,您會精細的發現,喧鬧的背景和混亂的現場都已經離您遠去,留下的只有新娘和新娘臉上洋溢出的微笑。景深規則三:距離越近,景深越小拍攝花朵等小物件時最佳方式,在最廣角端幾乎可以達到零距離微距可是攝像機的招牌菜呀。而對於擁有輕便型相機的眾多家庭用戶來說,合理利用這一規則可以使您在拍攝中更加如魚得水。
推薦閱讀:
※新手無懼 鉤織結合----氣質花邊開衫「素馨」
※新手怎麼玩《狼人殺》才不會顯得很菜?
※不織布新手入門篇教程
※【烘焙新手必看】,各種烘焙詳解,帶你玩轉烤箱
※想讓花長的又快又旺,5大絕招交給你,新手也能一學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