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漢文化的奠基期(明鄭時代)
07-28
(1) 鄭成功驅荷復台 公元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4月,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25000名甲士,分乘200艘戰船在台灣鹿耳門登陸,迅即打敗荷軍,佔領普羅文遮城(今赤嵌樓)。消息傳開,台民歡呼雀躍,爭先恐後迎接來自祖國大陸的正義之師。荷蘭殖民者聞風喪膽,龜縮在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內負隅頑抗。1662年3月20日(清康熙元年二月初一),久困孤城、外援斷絕的荷軍,在鄭軍強大攻勢的壓力下棄城出降,夾著尾巴灰溜溜地撤離了台灣。台灣重歸祖國懷抱。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改稱台灣為「東都」(其子鄭經繼位後改稱「東寧」),以赤嵌城為「明京」,設承天府,南路置萬年縣,北路置天興縣,設官置守,另設安撫司以治澎湖,首次在台、澎地區建立起較為完備的政權機構。 (2) 明鄭時代的台灣經濟 鄭氏政權廢除了荷蘭殖民時代的「王田」,建立了「官田」、「私田」、「營盤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封建生產關係在全島範圍內普遍推廣,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並頒布墾田條例,實行「寓兵於農」的屯田政策,令部隊開赴各地,「有警則荷戈以戰,無警則負耒以耕」(江日升:《台灣外紀》卷十一)。台灣荒原,巨蟒出沒,瘴癘流行,草根深達數尺,鄭軍廣大將士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披荊斬棘,流血流汗,同大自然頑強搏鬥,開墾出片片良田。至今,在台灣省彰化縣的秀水鄉有個村莊叫「陝西村」,當地居民200多人都屬陝西籍,據說是300多年前,鄭成功率師東渡光復台灣時,他的部下有個陝西籍的武將名叫馬信,奉命帶領陝西戰士到此地從事屯墾,形成村落,世代繁衍,為表達他們對大陸故鄉的懷念,遂將村名喚做「陝西村」。 為加速寶島的開發,鄭氏政權積極招募大陸沿海人民移居台灣。閩、粵、浙等省數以萬計的貧苦百姓紛紛「附舟師來歸」,加入拓墾大軍,大片荒埔叢莽「漸成聚落」。並派有經驗的漢族老農深入原住民村社,向土著居民傳授牛耕技術,每村發耕牛一頭、鐵犁、耙各一副,幫助他們發展農業生產。在已經開墾的土地上,鼓勵農民興修水利,改進農業耕作方法,發展多種經營,如種麻、植蔗、製糖、養魚、曬鹽、伐木、燒瓦等等。台灣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糧食連年豐收,自給有餘,各業興旺。 鄭氏政權還著力發展工商業和對外貿易,「興販洋艘島船,裝載鹿皮等物,上通日本,製造銅熕、倭刀、盔甲,並鑄永曆錢;下販暹羅、交趾、東京等處以富國」(江日升:《台灣外紀》卷十三)。由於鄭氏政權的苦心經營,23年後當清王朝統一台灣時,台灣的開發已具相當規模。據資料顯示: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台灣開墾的土地面積已達18450甲①,由點及面,遍及台南以北以南。30年間,漢族人口增加到15至20萬,為原有漢族居民的二至三倍,已超過土著居民的人口(約10萬)。那時,台灣西部平原乃至中部半山區,已是「煙火相接,開闢荒土,盡為膏腴。」(查繼佐:《東山國語·台灣後語》) (3) 明鄭時代的台灣文化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進步。1665年(清康熙四年),嗣王鄭經採納陳永華②的建議,擇地在寧南坊修建明倫堂③。次年春正月,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座孔廟在承天府(今台南市)落成。孔廟的落成,標誌著台灣文化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鄭經任命陳永華為「學院」(相當於教育部長),葉亨為「國學助教」,全面負責文化教育工作。他們在台南孔廟設「太學」,在全台各地設立學校,聘請許多大陸通儒來台執教,並參照大陸科舉制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育體制,規定:兒童八歲入小學,教以經史文章;每三年舉行一次「州試」(鄭經繼位後改萬年、天興兩縣為州);州試入選者再經府試、院試,考中者入太學;每三年一大試,擇其成績優異者入朝為官。這是大陸封建教育制度移植台灣的開始。 由此,台灣文風漸開,大批名儒、賢士紛紛自大陸來台。他們不僅致力於教化漢番平民,為普及台灣的文化教育辛勤「拓墾」,而且還結成詩社,吟詩唱和,著書立說,產生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使中原文化開始在台灣放出異彩。當時在台灣文壇上最負盛名的是明朝遺臣沈光文④,他素有文名,入台後在他周圍聚集了一批名儒,台灣歷史上的第一個文藝團體——「福台新詠」詩社,就是由沈光文倡設的。因他開拓台灣文教有功,被後人尊為台灣「文獻初祖」。 在鄭氏政權的努力經營下,台灣的開發確已粗具規模,為清王朝統一台灣後,台灣經濟文化的飛躍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注釋: ①甲,台灣的地積單位,每甲東西南北各25戈,每戈長一丈二尺五寸,合計一甲之地,相當於大陸內地十一畝三分一厘(一說十四多市畝)。 ②陳永華,字復甫,曾任鄭成功的咨議參軍。 ③明倫堂:建在孔廟大成殿左面,因儒家講倫常之明,故曰「明倫堂」。在宋明兩朝以後,各縣挑選 的生員都聚集於此接受府學的教育,由學官教諭、訓導,相當於府學的教室。 ④沈光文,字文開,號斯庵,浙江鄞縣人,官至「太僕寺少卿」,著有《沈斯庵雜記》、《文開詩集》、《流寓考》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台灣之旅(戊)
※《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年:和平統一任重道遠
※從張愛玲到杜月笙:「考據癖」台灣學者蔡登山眼中的民國人物
※台灣的拉魯島和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