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文官演變史

簡要的說一下明朝的文官。

明朝文官的品級、爵位不如武官。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中央機構仿照元朝設立三個核心機構:中書省、御史台、大都督府。中書省類似今天的國務院,御史台類似紀檢委,大都督府類似於中央軍委。前兩個機構是文職機構,後一個都由武官組成。這個時期文官只要擔任中書省左右丞相就位至正一品,和大都督府大都督平級。即使這樣,文官地位也不如武官高。朱元璋封的功臣六國公只有李善長是文官,二十八列侯沒有一個文官,伯爵中只有劉基、汪廣洋是文官。朱元璋給親王配備王相,武相正二品,文相從二品。甚至御史台的首腦左右御史大夫都由武將湯和、鄧愈擔任。各省首腦也是武官級別高。都指揮使相當於省軍區司令,正二品;布政使相當於省長,從二品;按察使相當於省紀檢委書記,正三品。當時一個指揮,相當於師長、軍分區司令還正三品呢。

即使這樣,胡惟庸案使文官進一步被降級。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裁撤了中書省,把相權分給下屬的六部,它們由正三品,升為正二品;御史台一度降格為正七品,好不容易升格為正二品。三公、三孤這樣的稱號也廢除了。這其實就意味著文官最高品級也就是正二品。建文帝即位以後,一度把六部尚書提高到正一品,可惜隨著朱棣(明成祖)奪權的成功,祖製得到恢復,文官品級又回落了。直到明仁宗即位以後,封自己的功臣為三少(少師、少傅、少保)、三孤(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官最高品級才升到從一品。此後明朝文官只有張居正一人官至太師,其它高官最多死後被追認罷了。整個明朝得到過爵位的文官只有李善長、劉基、汪廣洋、茹瑺、王驥、楊善、徐友貞、王越,這就意味著明朝文官要得到爵位幾乎不可能。可見,明朝文官在品級、爵位等方面不如武官。

這就意味著文官地位不如武官嗎?明宣宗以前的確如此。明朝初年官員上朝排班次,都督府站第一排。朝廷出兵,武將為統帥,尚書只是參贊軍務,也就是高參。參贊軍務大臣的發言,總兵可以不聽。永樂末年成山侯王通攻打交阯,進發到寧橋,參贊軍務的兵部尚書陳洽建議先偵查,再出擊,可是王通不聽,結果被伏兵打敗。宣德元年,安遠侯柳升率軍打交阯,兵部尚書李慶參贊軍務,也勸柳升不要貿然出擊,可是柳升不聽,結果全軍覆沒。可見尚書不如公侯伯和都督地位高。宣德年間,平鄉伯陳懷為松潘總兵,四川省級大員會見他要行跪拜禮。可見宣德以前文官地位不如武官。

明英宗正統年間開始,武將地位逐漸不如文官了。這種變化有很多原因,過程也複雜。首先永樂年間內閣的成立就已經把武官排出了最高決策層。以前的中書省的首腦有武官名額。徐達為右丞相,常遇春為平章政事。明成祖喜歡軍事,不喜歡政事,為此成立一個翰林院分支機構,就在皇宮辦事,相當於皇帝的顧問班子,有權批閱公文,處理最高政務,這就是內閣。成立內閣時,閣臣都是翰林院基層官員,沒有武官。內閣成員雖然級別不高,大學士才正五品,但他們卻行使這一部分丞相的職權。因此它的成立其實把武官排出了最高決策層。明仁宗即位以後讓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兼任尚書,並且加三孤稱號,內閣的實際地位就超過了最高武職機構都督府。

永樂年間,明成祖的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爭奪太子之位。朱高熾不喜歡舞刀弄槍,卻喜讀經書;朱高煦卻和乃父志趣相投。文官都支持朱高熾,武官多數支持朱高煦。結果朱高熾登皇位了,這就是明仁宗。此後,明朝皇帝都不是馬上皇帝,重視文治,文官當然更受重視。皇帝重視誰,誰的地位自然就高,品級就不起作用了。

明景帝景泰年間開始,明朝開始實行文臣統軍。中央一級由文官組成的兵部指揮全國軍事,各邊鎮、省軍隊由文官出身的總督、巡撫擔任總指揮,基層部隊由兵備道指揮。有時為了收復失地,朝廷還派遣經略、督師指揮軍隊。而十三道巡按御史也有權監察部隊。這就是文官的權力大大超過了武官。名將李成梁、戚繼光會見大學士張居正要自稱:門下沐恩小的某。有個姓牛的副將拜見張居正自稱「走狗扒兒」。萬曆以後,一品的大將,位至三公,竟然對七品御史自稱走狗。可見文官社會地位有多高,主要還得看實權有多大。

明朝的官員工作起來也比較辛苦。京城官員早上五更天就要上朝,急急忙忙地到皇宮報道。每天這麼慌張,弄不好官帽戴歪了,衣衫不整,還要被治以失儀之罪,被打屁股是家常便飯。開國功臣宋濂都被治過失儀之罪,何況其他人?只不過宋學士面子大沒有挨板子罷了。散朝之後趕緊回自己的辦公室處理公務。明朝全國才只有兩萬多文官,每天的日常公務都要干到日頭偏西。如果遇到民變、兵變、邊疆告急、水旱災害、京察大計,加班加點就不可避免,這些額外勞動都沒有加班費。明朝只有翰林院是個輕閑部門,翰林官除非被皇帝看中了,要給他自己或者太子講課(明朝叫經筵),一般來說,散朝就沒事了。所以有人說翰林官「一生事業唯公會,半世功名在早朝。」南京六部官員也比較清閑。明朝地方官雖然不象早朝這麼緊張,可也辛苦得夠嗆。明朝一個縣最多只有5個官員:知縣、縣丞、主簿、典史、教諭;也就是一個縣長,兩個副縣長,一個公安局長,一個教育局長兼重點校長。其中典史、教諭還不入流。中小縣城縣丞、主簿還不全設。幾萬人就這麼幾個官員管理,公務之忙可以想像。至於知州、知府、道員、布政使、巡撫、總督有多忙就更不用說了。

明朝文官工作這麼累,官場又這麼兇險,為什麼這麼多人拚命讀書,考科舉,走後門要當這個官呢?第一,中國的讀書人唐朝中期以後學到的知識只有經書,這些東西對謀生來說百無一用,只能做官。元朝多年不開科舉,鄙視讀書人,結果讀書人憤恨不已,天下一亂,大批精英投奔了各路反王。雖然官場兇險,讀書人為了能夠更好的活著,就得做官。做官以後有灰色收入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實。第二,做官可以提高社會地位。中國古代雖然富貴相提並論,卻不可同日而語。貴指有爵位、官職,富就是有財產。大商人最富,可是他們排在四民之末。官僚卻排在四民之首。而且皇糧不象種地,遇到災害就顆粒無收;也不象經商,遇到上貨漲價,賣貨降價就會賠本;官俸是鐵杆莊稼。第三,做官可以保證自己和家族的財產安全,謀取更多的利益。權貴有時候向皇帝奏請什麼地方是無主荒地,請求把這些土地賜給自己,其實這塊土地有主人,皇帝發了特許狀之後,權貴就把土地主人趕走了。如果地主家裡有人做官就不同了。權貴不敢強搶,而且還可以免稅,並進一步在朝廷中儘力為自己階層和家鄉爭取利益(如減稅和偷稅漏稅)。畢竟能夠讀懂聖賢書的人不是智商低的人。


推薦閱讀:

「堪輿」如何演變為風水學的別稱?
演變在最前列的漢語之優勢(完整版)
?。..·°?中國百年校服的演變史?。..·°?
《白蛇傳》的出現與演變(組圖)

TAG:明朝 | 文官 | 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