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各地習俗典故

還為了慶賀冬至的"一陽出生"。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述當時杭州冬至習俗:"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古人認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古人用日圭測日影,很早便發現這一天日影最長,所以以這一天為始最容易校正,所以古人將冬至日立為一年之始。我國周朝開始以冬至所在月為一月,正月初一,指的便是當月新月初生的這天,為一年的開始。周朝當時已採用地支記月,冬至所在的月份為子月,即現今農曆的十一月。   冬至在古時是一歲之首,所以現在民間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代天子在冬至這天,要舉行祭天的儀式,以祈風調雨順。北京的天壇自明成祖遷都後建成,一直是皇帝祭天的地方。中國古時的地圖南方在上而北方在下,因此天壇建於京城的南郊,其正南位為吳天上帝。雖然在五行方位上南方屬火是夏季,但因夏至二陰生,陰氣屬地,所以古時天子在夏至日祭地,地壇建於京城的習北郊,而冬至一陽生,陽氣屬天,所以古時天子在冬至日祭天,天壇建於京城的南郊。清朝的旗人在冬至日不但祭天,同時也祭祖。在祭典之後用祭祠用的豬肉煮成白肉,與同來祭天者分享神餘, "吃白肉"於是便成為旗人在冬至日的特殊食俗。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冬至這天,我國最普遍的食俗便是吃餃子。吃水餃的歷史要追溯到漢末。當時河南南陽出了個"醫神"張仲景。他原來在長沙居官,告老還鄉時,正逢臘月。張仲景見到整天為生活奔波而衣不遮體的窮人,面對寒風刺骨的冰天雪地,好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十分難受。冬至那天,他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盤起火灶,專門熬一種"去寒嬌耳湯",舍給窮人們喝,治療耳朵的凍傷。這種葯湯是用羊肉、辣椒和一祛寒溫熱的藥材合煮而成的。人們喝了湯,他又把剩下的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稱作"嬌耳"(有的寫作"矯耳"、"膠耳"),下鍋煮熟,分給人們每人兩隻。喝湯吃"嬌耳"後,人們渾身發暖,兩耳起熱,治好並保住了凍壞的耳朵。後來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喝熱湯,日久成俗, "嬌耳"也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我國南方有些地區冬至的食俗是吃餛飩和湯圓。餛飩四川人叫"抄手",廣東人叫"雲吞",因其煮熟後像荷包蛋,為混沌初開,故名"餛飩"。據民間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沉湎於歌舞酒色,某年冬至歌宴,嫌肉食膩肥,很不高興。西施乃用麵粉和水擀成薄薄的皮子,內裹少許肉糜,滾水一氽之後,隨即撈起,加入湯汁,進獻夫差。夫差食之讚不絕口,問為何物。西施信口以"混沌"作答。此後,餛飩這一美味就逐漸傳至民間。雖然人們平日也偶爾吃吃餛飩,但冬至那天卻人人都要品嘗一碗,不單是紀念西施的創造,還為了慶賀冬至的"一陽出生"。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述當時杭州冬至習俗:"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享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撥"之諺。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可見在宋朝,杭州的人們已經有冬至吃餛飩和以餛飩祭祖的風俗。晚清紹興學者范寅在{越諺。飲食》中說餛飩"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麵粉,冬至時食"。可見古代紹興還有甜味的餛飩。  湯圓是南方普遍流傳的重要冬至食品之一。又稱糰子,團圓子、丸子、圓子、冬至圓等.用糯米粉做成,有的加陷兒。古詩有"家家搗米做團圓,如是明朝冬至天"句。因圓於是圓的,可相爭"陽圓",所以,冬至吃圓子的主要用意是為了慶賀"陽生",同時寄予祈求團圓喜慶之意。關於吃圓子的由來,在浙江南部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很早以前有一位樵夫上山砍樵,不慎跌人深澗,不能脫險,就採摘狀如湯圓的野生之物"黃精姜"來充饑,才免餓死。十幾年後,樵夫遍體長了毛,身輕若燕,竟然飛回家裡,但已經不會說話了,給他米飯也不吃。家裡人就為他做了糯米湯圓。他一見湯圓。以為是黃精姜,就吃起來。後來慢慢恢復了本性,在冬至日竟開口與家人說話了。從此便有了冬至吃湯圓的習俗。我國台灣冬至也吃湯圓,並且要做成紅、白兩種顏色。按老輩人的說法:不吃金丸(紅湯圓)、銀丸(白湯圓),不長一歲。  我國潮汕地區民間冬至這天稱為"小過年"。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等習俗。在這一天要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潮汕人吃甜丸的食俗與台灣人吃湯圓很相似,並且還包含著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後,要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米缸等處。這一天家人如不慎碰上它,便是好兆頭。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還有一種說法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穀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為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留給老鼠吃。後來,因為人們貪心,把田裡的五穀全收割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後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後搬進人家屋內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為害了。按潮汕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於上山野餐。  我國陝西及河北地區在冬至日還有吃"紅豆粥"的習俗。這原本是我國遠古時的一種習俗。在{荊楚歲時記)中亦有記載。兩漢六朝時,人們相信傳說中工共的兒子在冬至日死的,死後變成疫鬼,但疫鬼怕紅豆,所以大家便在冬至日煮紅豆粥以避疫。在我國民俗傳說中,紅豆與桃木都是具有驅災避邪的神力,這種民俗對日本也有影響,所以日本也有在新年將豆子撒出去禳災的習俗。   在食品加工方面,人們在冬至日也有不少創造和經驗積累。如浙江人多在冬至日春米,稱作"冬舂米",說是這天舂米可避免易碎和多糠.減少損耗,並且這天舂出的米久放不變質。紹興人在冬至日釀造的"冬釀酒",如"紅釀酒"成乳白色,香氣撲鼻,特別誘人;更有用特種技法做成的"酒窩酒"、"蜜殷勤"是贈老人、送親友的佳品。湖南寧遠人在冬至日"多割雞宰豬,將肉陰乾",做成"冬至肉",味道非常香美。這些,在現在仍有研究和開發價值。   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小節,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天。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歌謠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時間的季節變化。也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與九九消寒歌相對應的消寒習俗是九九消寒圖。比起九九消寒歌,消寒圖出現較晚。消寒圖的形式很多。簡單的是畫縱橫九欄格子.每格中間再畫錢形,共得八十一錢,每天塗一錢,塗法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民間歌謠謂:"上陰下晴雪當中,左風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草青青。"或者選擇九個九畫的字聯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塗一筆。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為"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徐珂<清稗類鈔.時令類》載: "宣宗御制詞,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一句,各句九盲,言各九畫,其後雙鉤之,裝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圖……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畢事。"除以上的兩種以外,更有一種"雅圖",是畫素梅一枝,梅花?共計八十一,每天染一?,都染完以後,則九九盡,春天臨。(帝京景物略》云:"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八十有一,日染一?,?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日"九九消寒圖"。"更有韻致的是,婦女曉妝染梅。明人楊允浮(灤京雜詠一百首》詠及此俗,其自注云:"冬至後,貼梅花一枝於窗間,佳人曉妝,日以胭脂日圖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暖回矣。"這種設計,可謂獨出機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節的變換又與佳人曉妝的胭脂聯繫,真讓人叫絕。無怪乎楊氏詩以詠之:"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初回。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有的消寒圖還有其它"附件",一是聯語,即在圖旁標出有關的聯句;諸如"試看圖中梅黑黑。自然門外草青青";有的是在圖上印出九九消寒歌以附之;此外還有繪圖、印俏皮話的,比如畫"老虎拉碾子",印歇後語"老虎拉碾子一一不聽那一套"。  我國古時冬至日還有祭孔和拜師的習俗。《新河縣誌》載:"冬至日拜聖壽,外鄉塾弟子各拜業師,謂"拜冬余"。""拜聖壽", "聖"指聖人孔子,就是給孔聖人拜壽。因為"冬至"曾是"年",過了冬至日就長一歲,為之"增壽",所以需要拜賀,舉行祭孔典禮。祭孔子拜聖時,有的縣掛孔子像,像下邊寫一行字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有的是設木主牌位,木牌上的字是"大成至聖文宣王之位"。據說這"大成至聖文宣王"的稱號是後世的皇帝策封的。據《清河縣誌》記載,在冬苧祭孔時還要""拜燒字紙"。愛惜字紙,不許亂用有字的紙擦東西,在民間、尤其在士子文人階層非常看重,認為愛惜字紙是對聖人尊重的表現,如亂用字紙揩抹髒東西就是對先師的褻瀆不恭。所以把帶字的廢紙收集起來,在祭孔時一齊燒掉。燒字紙時也要師生一齊跪拜。  我國古代在冬至日還有給老人送鞋襪的習俗。葉濤等編著的《山東民俗》一書載:"曲阜的婦女於節前做好布鞋,冬至日贈送舅姑(即公公婆婆)。"冬至日向老人"薦襪履""在歷代都是普遍流行的,很多古籍、方誌有記載。據(中華古今注》載: "漢有綉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這就是說在漢昭帝時就有"薦履於舅姑"的事。三國魏之陳思王曹植曾在冬至日向曹操獻鞋襪並作《冬至獻鞋襪表》,其文曰:""伏見舊儀,國家冬至,獻履貢襪,所以迎福踐長"苧竺嚴為之頌。臣既玩其藻,願述朝慶,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匯朝蘇。亞歲迎祥,履長納慶,不勝感節,情系帷幄。拜表奉賀,並獻紋履七量、襪若干副。毛茨之陋,不足以如金門、登玉台也。"此表方說明了冬至"獻履貢襪"的用意是為賀"一陽嘉節"、"迎福踐長"。   冬至日的習俗真是不勝枚舉,從上面所列舉的一些風俗中,我們可以看出歷代對冬至日是極其重視的,其程度真是不亞於春節。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古人對"冬至一陽生"的喜愛。一陽初生的時刻,也是養生修鍊的重要時機,所以此節氣中正確進行養生修鍊及和理起居飲食,對身體的健康可起到致關重要的作用。起 居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按八卦學說,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的初生。我國古時曾以冬至定為子月,即一年的開始。在一天十二時辰中,子時也是人體一陽初生的時間。古代養生修鍊非常重視陽氣初生這一時期。認為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需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因為只有人體內的陽氣充足,才會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時、子月便在養生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一般來說,中年以後,人們就應當加強對身體的保健。因為中年人如日中天,儘管身體處於最強盛時期,但卻也是人體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所以中年以後的人們,理應當注重這一節氣,積極地對身體加強保健。 (靈樞.天年》中說:"人生……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寥寥數語概括了人到中年後,人體健康將逐步走向衰弱的過程。(景岳全書.中興論》上說:"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余強半",告誡我們,人到中年若能科學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得當,是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而防止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年養生一第步應做好精神調養。(列子》上說:"少不勤行,壯不競時,長而安貧,老而寡慾,閑心勞形,養生之方也。"由此可見古人認為"清心寡欲"便是養生的最好方法。因為當人不被世俗所累時,由於精神負擔小,人體的臟腑機能便不受七情所傷而能各守其職,自然身體會健康長壽。可是要做到這些,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人到中年後,要逐漸提高自己的修養,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工作、學習之餘多聽音樂,多做一些休閑娛樂,使心態年輕化,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宋代醫家陳直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載詩一首: "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詩中告誡我們,只有進行自身心理保健,保持"心靜"才能保證"身體健康而沒有疾病。  第二步是要節慾保精。《泰定養生主論》上說:"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能保持始終者,祛疾延年,老當益壯",這說明有規律地節制性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證。所以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節,勞倦內傷"損傷腎氣。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五臟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反之,腎精?乏,則五臟虛衰,多病早夭。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以"男子貴在清心寡欲以養其精,女子應平心定志以養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用,來說明節慾保精的重要性,而東漢醫家張仲景則以"凡寡慾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闡述了節慾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優生優育的首要保證。  第三步是要加強身體鍛煉。應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適當運動,有句諺語"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說明冬季鍛煉的重要性。體育運動還要做到勞而勿過。《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便是告訴我們身體不要"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第四步便是要順應四時,做好飲食調養。就是說飲食調養要符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適當進補。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心腦血管病是嚴重威脅中老年生命的疾病,其中冠心病連同中風、腫瘤,成為當今世界上的三大死因。中醫學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寒冷的氣溫作用於機體時,會使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暢,甚至引起淤血阻滯,從而為心腦血管病的發作和加劇提供了條件。現代醫學也認為,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導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失調,使細小動脈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時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凝時間縮短,血流速度緩慢"容易引起血液淤滯或血管梗塞,從而誘發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危重病症。冬季心腦血管病的死亡率較其它季節為高,原因就在於此。因此,在寒冬季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1。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2 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吸煙,不過度勞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煉,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5.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嚴冬時節還要注意老人的低體溫。低體溫是以350C2為界限,低於35℃者為體溫過低。由於老人出現低體溫後,可能無任何不適與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體溫過低的老年患者,發病多緩慢,甚至危及生命時也無明顯癥狀。這類病人一般不出現寒戰,但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出現意識模糊,語言不清,繼而昏迷,體溫隨即降至30℃2以下。此時,患者脈搏及呼吸甚微、血壓驟降、面部腫脹、肌肉發硬、皮膚出現涼感。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應採取防寒保暖措施,應及時給老人添加柔軟暖和的衣服和被褥,外出時應特別注意保護頭和腳;同時多吃些羊肉、雞肉、豬肝、豬肚、帶魚等禦寒食品;鼓勵和幫助老人在室內進行適宜的運動,使體內多產生一些熱量,老人體溫過低時,可用溫熱水給病人洗抹四肢,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體溫。情況嚴重時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此節氣中,老年人怕冷,需避寒就溫,宜毛衣貼身,棉軟著體;手腳易凍,尤宜保暖;宜練按摩功以取暖,練易筋經以助熱。飲食上可吃當歸燉羊肉,或狗肉湯等葯膳,增強禦寒防病能力。   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冬至為"冬令進補"的大好時節。說到進補,很多人只是狹義地去理解,認為所謂的"補"就是吃點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用點壯陽的補藥,其實,這只是進補的一個方面。具體的進補應該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溫寒等綜合調養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在運用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兩點:1.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2.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葯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
推薦閱讀:

歷史文化|成語典故集錦(五)
為什麼叫「心靈雞湯」?有什麼典故嗎?
成語典故 三十五
昆明有什麼都市傳說(urban legend)?
「洗桐拭竹倪元鎮,較雨量晴唐子西」聯中「較雨量晴」是什麼典故?

TAG:習俗 | 典故 | 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