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鏡人治療慢性胃炎經驗

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不一,常見的癥狀如胃脘疼痛、脹 滿、噯氣、泛酸、嘈雜等,中醫辨證僅從一個「證」著眼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當 綜合地參照「胃脘痛」、「心下痞」、「噯氣」、「嘈雜」等證候進行辨證,就 更切合臨床,張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歸納為下列幾個方面:

1胃炎當從熱辨治 慢性胃炎有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之分,一般病程較長,遷延日久或易反覆發 作,前者的病理改變主要是胃粘膜充血、水腫、糜爛等;後者的病理改變主要是 胃粘膜腺體萎縮。從中醫辨證角度出發,二者病機的轉化有一定的內在聯繫,而 熱象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胃炎與熱的關係,一是因熱而引起胃粘膜的炎症,如恣食辛辣煎,喜飲烈酒, 或情志不遂,氣滯郁久而化熱,肝熱夾膽火上乘,以致蘊熱熾盛,內擾於胃。或 感受六*之邪,化熱內傳胃腑,熱壅脈絡,氣血升降失調。胃氣不和,炎症日益 加重,或濕與熱合,或瘀與熱結,或病久耗傷胃陰,陰虛內熱等因素,從而引起 胃粘膜的炎症。 二是胃炎的臨床表現以熱象居多, 如胃脘疼痛伴有灼熱感, 口乾、 口苦、噯氣泛酸、嘈雜易飢、舌紅、苔黃等,辨證屬熱無疑,這在胃炎淺表階段, 尤為明顯。

歷代文獻對胃恙的辨證有虛實寒熱之異,主張屬寒的觀點為數不少,有「胃病屬 寒者十有八九」之說,然而張氏結合臨床,認為胃炎當從熱辨治。如《素問·六 元正紀大論》:「諸嘔吐酸……皆屬於熱」。《素問·痿論》曰:「肝氣熱,則 肝泄口苦」。《丹溪心法》則謂:「病得之稍久則成郁,久郁則蒸熱,熱久必蒸 火」。清代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也指出「考內經諸痛,皆主寒客,但經 年累月久痛,寒必化熱」,以上諸家的論述,對胃炎從熱辨治提供了一定依據。 張氏經驗通過臨床實踐,對122例慢性胃炎的癥狀進行分析,其中口苦佔55%, 泛酸佔48%,伴燒灼感佔28%,黃苔(薄黃苔、黃膩苔)佔50%,紅舌占 48%。對113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舌象分析,其中紅舌(淡紅舌、暗紅 舌) 佔42%、 黃苔佔52%。 以上資料為慢性胃炎從熱辨治, 提供了客觀體征, 反映了機體氣鬱化火、瘀熱互結的病理變化。 值得提出的是中醫辨證屬「熱」,與現代醫學的「炎症」,不能完全等同看待, 熱證的出現是多種病理變化的反映,如體質因素的影響,氣候的變化,飲食的不 節以及氣鬱化火、邪熱犯胃、第四卷57濕熱交阻、瘀熱相合等病機的轉化等, 並非純屬因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因此在治療時, 也非純用寒涼清熱藥物均能收效, 尚需區別證情,予以治療。

2病起於肝膽,症見於脾胃蓋胃為腑,主受納,居於中焦,乃水谷之海,以司水 谷升降出入之職能。然厥陰肝木,少陽膽腑,均主疏泄,肝氣條達,膽液暢泄,令胃氣和順通降,有助谷氣之受納運化。又脾與胃互為表裡,以膜相連,同居中 州,胃主納而脾主運,脾為胃行其津液,相互協調,共同完成飲食的消化、吸收 及精微的輸布,營養全身,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土為萬物之母」,胃主 降而脾主升, 相反相成, 脾氣升則精微得以輸布; 胃氣降則糟粕得以下行, 《臨 故 證指南》謂:「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胃喜潤而惡燥,脾喜燥而惡濕,二 者潤燥相濟,陰陽相合,司飲食之傳化,故《臨證指南》又謂:「太陰濕土得陽 則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由上述可見,胃欲司其受納通降之功,與它臟關係 至為密切。 從慢性胃炎的發病看,有多種因素的影響,除飲食、外邪等直接影響外,情志怫 郁,多思過勞,過食油膩,寒溫失當均能導致肝膽疏泄失司,氣鬱不達,橫逆犯 胃。 木郁土中, 氣機失於條達則往往表現為肝胃失調, 膽胃不和, 而見胃脘疼痛, 痞滿作脹,引及兩脅,噯氣上逆,口苦等諸症叢生。正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曰:「木郁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清代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謂「胃痛, 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正克是也」。此外,素體脾氣 虛弱,或濕困中州,運化失職,清氣不升,胃之受納與通降障礙,而見食少、嘔 吐、脘脹、便溏等症,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的病理變化,或胃病日久,脾氣受戕,運化少健,無以 輸布精微,則表現為脾胃不和,故見中脘痞滿,中虛嘈雜,得食則減,大便稀溏、 形疲乏力、脈細、舌胖等症。因此,慢性胃炎病變雖在胃,從臟腑辨證,整體著 眼,當責之於肝、脾和少陽膽腑。張氏從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體會到,慢性胃炎的 證候,或偏重於肝(膽)胃失調,或偏重於脾胃不和,而肝胃失調者,脾胃必弱; 脾胃不和者,肝氣易滯。可見它們之間每每產生連鎖的病理影響,可以說這種病 理影響,貫穿於慢性胃炎病變的全過程。

3氣虛與血瘀脾胃之氣乃中氣, 中氣健旺, 谷氣能消, 精微能運, 後天得以充養。 《景岳全書·脾胃》曰:「正以人之胃氣即土氣也,萬物無土皆不可,故土居五 行之中而王於四季,即此義也。由此推之,則凡胃氣之關於人者,無所不至,即 臟腑、聲色、脈候、形體無不皆由胃氣,胃氣若失,便是凶候……」。又云:「土 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衰」,足見胃氣之強盛乃水谷 受納、運化之根本。若脾胃氣虛,升降失調,生化無權,氣陰營血俱虛,每致胃 粘膜腺體萎縮,臨床可見患者中脘不適、脘痛隱隱、痞滿嘈雜、神疲乏力、形體 瘦弱、舌胖(或舌邊有齒印)、脈來細弱等一派中氣虛弱之症,此證在慢性胃炎 腺體萎縮階段表現尤為突出。 由於胃為多氣多血之腑, 氣之運轉, 血之濡養是維護胃氣的基本條件。 胃炎初起, 往往病在氣分居多,若病情遷延日久,每多深入血分,而致瘀阻胃絡,即「久病 入絡」之謂。「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若氣滯日久,血行往往受阻; 氣虛日久,運行無力,氣弱則血泣,血行也易阻滯,故從臨床觀察,萎縮性胃炎 患者,瘀阻之象,每多有之,症見胃脘疼痛或刺痛,或痛處固定不移,舌質紫暗 或邊有瘀點, 或舌下靜脈曲張、 增粗。 胃鏡及病理可見胃粘膜蒼白, 血管紋暴露, 腺體減少,或伴有腸上皮化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而呈瘀熱互結於胃絡之證。 正如葉天士所言:「胃痛久而屢發,必有凝痰聚瘀」。張氏從113例慢性萎縮 性胃炎的有關資料分析,暗紅舌第四卷58和瘀紫舌佔60%,舌下靜脈曲張、 增粗者居多,足以表明本病的發生與胃絡瘀阻,胃粘膜血供不足等因素有關。從大量的臨床資料分析,認為慢性胃炎在淺表階段(胃粘膜炎症、糜爛、膽汁返 流等),往往肝鬱氣滯和鬱熱犯胃並見,故辨證側重「氣滯熱郁」為主,而慢性 胃炎在胃粘膜腺體萎縮階段,則脾胃氣虛常與胃絡瘀阻同見,故辨證側重「氣虛 血瘀」為主,但在病變過程及病機轉化中,每兼夾濕阻、陰虧等證候,尚需結合 辨證,全面參合,加減用藥。

(三)胃炎治法

1立法原則張氏根據胃的生理功能及臟腑之間的內在聯繫,認為 中焦脾胃,互為表裡,脾氣宜升而胃氣宜降,脾喜溫燥,胃喜柔潤,相反相成, 猶如稱物之「衡」,在動態變化中,保持相對平衡,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平 則不病,不平則病」。不平之因,有虛實寒熱之別,氣血陰陽之異,故宗《溫病 條辨·治病**》中提出的「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法則,作為治療慢性胃炎 的準繩。治法眾多,貴乎平衡,平則不病矣。主張治胃當責於肝、膽及脾,指出 欲調升降,先疏肝膽;欲和脾胃,需適潤燥;欲安胃氣,宜調氣血;欲助運化, 寓補於通。中虛當益氣,中滿當理氣,絡瘀當活血,陰虧當養陰,熱盛當清熱, 濕阻當化濕。臨床癥狀不一,病機變化多端,治療當執其要點,善於隨機應變, 令胃氣通順為度。

2治胃炎十法

一曰清熱和胃:慢性胃炎臨床每多見中脘灼熱疼痛,口苦且干,嘈 雜易飢,或泛吐酸水、苦水,大便乾結,舌紅苔黃等,胃鏡所見胃粘膜充血、水 腫或糜爛等,此乃恣食辛辣,鬱熱中阻,胃失和降所致,正如《內經》所言:「少 陽之勝,熱客於胃」,「火郁之發,胃痛嘔逆」。此當從「熱」論治,宜清熱和 胃。如黃芩、連翹、鐵樹葉、芙蓉葉、知母、平地木、白花蛇舌草之屬,以清泄 陽明,熱去則胃安也。其中鐵樹葉清熱止痛之功尤優,《本草綱目拾遺》稱鐵樹 葉「平肝,統治一切肝氣痛」。《本草便讀》謂知母「清陽明獨勝之熱」,芙蓉 葉性平氣涼,散熱療瘍最為有效,對胃粘膜糜爛者每多選用。

二曰疏肝和胃:肝膽疏泄失司,木郁不達,侵脾犯胃,以致胃脘痞滿、隱痛,或 引及兩脅,或攻撐作痛,脈弦等,正如《內經》所言:「木郁之發,民病胃脘當 心而痛」, 又沈金鰲曰: 「胃痛……惟肝氣相乘為尤甚」, 此當從「肝膽」論治, 宜疏泄肝膽之氣,以和胃安中。臨床以四逆散加減,其中柴胡苦平微寒,不僅善 於達邪外出,並為疏肝利膽,調暢氣機之要葯,伍白芍、甘草、枳殼、香附等疏 調肝膽郁滯之氣,木達則土安矣。玄胡能行血中之氣滯,九香蟲咸溫入肝,《本 草綱目》謂本品治「膈脘滯氣」,二葯均具止痛之功,脹劇則選加佛手片、玉蝴 蝶等,取其性潤而不燥,可和中理氣,寬脹除痞,佛手能醒脾開胃,《本草綱目 拾遺》謂玉蝴蝶「治肝氣痛」。

三曰益氣養胃:脾胃互為表裡,胃病經久不愈,脾氣相應受損,脾胃氣弱,中氣 不足,胃氣不和,每見神疲乏力,胃脘嘈雜思食,稍食則減,便形不實或便溏次 多,脈細,舌胖或舌邊有齒印等,此當從「脾胃」論治。宜健脾益氣以養胃,如 孩兒參、炒白朮、淮山藥、香扁豆之屬,脾運療經驗健則胃氣自調,其中孩兒參甘苦微 寒,善於補氣養胃,為清補之品,補而不膩,胃炎中虛者最為相宜。 白朮苦溫以勝濕,甘香以緩中,正如黃宮綉曰:「白朮緣何專補脾氣,蓋以脾苦 濕,急食苦以燥之,脾須緩,急食甘以緩之,白朮味苦而甘,既能燥濕實脾,復 能緩脾生津,且其性最溫,服之能第四卷59以健食消谷,為脾臟補氣第一要葯也。」山藥、扁豆均入脾胃二經,健脾養胃,補中止瀉,擅治中虛嘈雜,大便稀 溏。

四曰養陰益胃:肝經鬱熱犯胃,久則易損胃陰,陰液虧損則胃少濡潤,導致胃脘 少舒,口乾引飲,舌光剝或舌裂少苔,或胃酸缺乏,泌酸功能低下,胃鏡每見萎 縮性胃炎的表現,此當從「陰」論治。宜養陰生津以益胃,如南沙參、川石斛、 淮山藥之屬。其中沙參、石斛滋養肺胃,清熱生津,對胃熱脾燥,陰液虧損之證, 可獲清養。白芍配甘草,不僅能奏酸甘化陰之功,且白芍瀉肝之急,甘草緩肝之 急,二葯相合,兼具緩急止痛之效。胃酸缺乏者,酌加烏梅、木瓜、焦山楂等酸 味之品,益陰以潤燥,養胃以助運,亦有助於胃酸之分泌。

五曰清化瘀熱:木郁不達而化火,病久往往損及胃絡,氣愈滯則熱愈郁,瘀熱互 結,臨床表現為胃脘疼痛或有刺痛,痛有定處,舌質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舌下 靜脈曲張、增粗等,胃鏡、病理活檢常揭示腺體萎縮,或兼見腸上皮化生,或兼 見不典型增生,此當從「瘀熱」論治。宜清化瘀熱,如丹參、血竭、赤芍、白花 蛇舌草、白英之屬,瘀化熱清則胃自安和。其中丹參、赤芍活血行瘀,改善胃粘 膜血流和血供狀況,增強營養,冀能逐步恢復腺體。血竭色赤入營,行瘀止痛, 和血生肌(研末沖服為宜),血和則痛止,瘀去則新生,可改善血流粘稠狀態, 促進胃粘膜腺體恢復。白花蛇舌草、白英等善於清熱解毒而消癰,臨床體會,對 阻斷腸腺化生、不典型增生必不可少。

六曰調氣活血:「肝胃失調,脾氣受戕,久則絡脈瘀滯,呈氣虛血瘀之象,每見 胃脘隱痛、脹滿、神疲乏力、便溏納呆,脈細或舌胖或舌質紫暗,胃鏡及病理活 檢均可呈萎縮性胃炎的表現,此當從「氣血」論治。宜調氣活血法,調氣者,益 氣、理氣、降氣皆是也。如孩兒參、白朮、柴胡、香附、丹參、赤芍之屬,脾氣 健,肝木調,氣調血行,則腺體萎縮亦愈。

七曰寒溫相配:慢性胃炎以熱證居多,但脹痛必有氣滯,若投一派寒涼之品,更 礙脾胃氣機,脹痛將有增無減,故採用辛香和胃,行氣寬中,溫而不燥的蘇梗與 苦寒清熱的黃芩、平地木、連翹同用,寒溫相配,適脾胃之性,則氣機舒而脾胃 和,脹痛自可緩解。

八曰升降並調:慢性胃炎病起於肝膽,症見於脾胃,臨床常表現為胃氣上逆的噯 氣、泛惡、泛吐酸水或苦水等,以及脾氣不振的形瘦乏力、脘腹作脹、便溏等症。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此當升降並調,如柴胡與旋復花、代赭石配合, 升清陽之氣,降胃氣上逆。且木郁不達,少陽清氣失展,膽熱液泄必致口苦、脅 痛、泛吐苦水,胃鏡檢查每見膽汁返流,尤需柴胡以暢達厥陰,升少陽清氣,兼 佐黃芩以苦降而泄膽熱,皆升降並調之法也。

九曰化濕和中:胃主受納,脾主運化,恣食生冷油膩,濕從外受,脾運不健,濕 易內生, 故脾胃之疾每多兼有濕阻之象, 症見胸悶脘脹, 口渴而不欲多飲、 納呆、苔膩(黃膩多濕熱,白膩多寒濕),此當從「濕」論治,宜化濕和中,濕熱重宜 用陳佩梗、生、熟米仁;寒濕重宜用半夏、陳皮。濕化則胃安矣。

十曰消導悅胃:胃乃水谷之海,脾乃運化之樞,脾胃為病,胃少受納,脾不健運, 「食不消,脾不磨」,每易飲食積滯,症見脘腹飽脹,食欲不振,此當結合消導 之法,宜六曲、谷芽之屬。消食化積,健脾和中,食化積消則脾胃之氣平和。谷 芽一味《綱目》稱有「快脾開胃」之功,治胃方中每作佐使之品,葯雖平淡,取 其快脾悅胃之專能,且協調諸葯,久服無礙胃氣之弊。 慢性胃炎有淺表、萎縮、糜爛等區別,其臨床表現不一,在「中焦如衡」的理論 指導下,著眼於肝、膽及脾胃,抓住氣滯熱郁、氣虛血瘀的病機,從而調升降, 適寒溫,和脾胃。以上十法,或一法獨用,或數法合參、辨證識病, 圓機活法,屢見功效,可謂胃炎治療之要訣。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1716202114


推薦閱讀:

淺表性胃炎患者飲食上注意這幾點,避免胃炎再複發
擺脫膽汁反流性胃炎折磨,中醫有妙招
艾灸治療慢性胃炎
四逆散加味治慢性胃炎
幽門螺旋桿菌淺表型胃炎的治療

TAG:經驗 | 治療 | 慢性 | 胃炎 | 慢性胃炎 | 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