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是千古罪人還是民族英雄?
汪精衛是民國政治史中一個重要而複雜的人物。在他60餘年的生涯中,集中了「無政府黨人」「國民政府主席」「民族主義者」「漢奸」「革命志士」「反革命」等多種相互對立的政治身份和立場。清朝末年,汪精衛、黃復生等謀刺清攝政王載灃,行前《致南洋同志書》中說:「此行無論事之成敗,皆無生還之望。即流血於菜市街頭,猶張目以望革命軍之入都門也。事泄被捕,獄中賦詩,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一時為人傳誦。
汪精衛以暗殺攝政王一舉成名,成為革命「偶像」。民國初年,本享有極高政治聲望的他堅持「不做官吏」,辭去一切政務,赴法留學,一時成為淡泊名利的象徵。名滿天下、淡泊名利的反清英雄,後來卻成為賣國求榮的漢奸,讓人感慨不已。
汪提到大後方各界在報刊上發表文章罵他賣國時說:「我叫什麼賣國,那些地方不是我失掉的,我是失掉個人的歷史、名譽,我是抱著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決心從重慶回來,從日本人手裡把中國領土拿回來。我們發揮了緩衝作用,有了我們,比日本人直接搞要好得多。我們這是真正的救國。中國打不過日本,這是最好的選擇。」
這一點說實話,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德國橫掃歐洲大陸,別說中國,就是英國、美國也不知道,在此之前英國甚至打過帶女王去印度繼續抵抗的念頭,可想當時局面之慘烈!民國二十七年,日本已經佔領武漢三鎮,兵峰直指長沙重慶,中國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堅持抗戰沒錯,但是當時誰也沒有把握中國一定撐得住,所以國民政府必須有一個理由分量的人物唱黑臉,同時也為佔領區的一億多人民爭取盡量多的好的待遇。不管真相如何,但客觀的事實正如汪精衛自己說的:我們發揮了緩衝作用,有了我們,比日本人直接搞要好得多。
心宇將滅萬事休,天涯無處不怨尤。縱有先輩嘗炎涼,諒無後人續春秋。
汪精衛以「烈士」登上歷史舞台,卻以「漢奸」結束政治生命。在「矛盾」的政治選擇背後,潛藏著他「一貫」的性格,即在行動中常帶著一種近於妄想的偏執與自信,且不乏付諸行動的勇氣。他內心深處未必不想為中國好,為民族末來考慮,只不過在現實面前被擊個粉碎,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
汪精衛是個悲劇人物,假設沒有投降,他在歷史上將會是個偉人,可如果沒有投降,佔領區的中國人民會由誰領導?日本人?朝鮮人?還是其他的漢奸?他們會做的比汪精衛更好亦或者更殘暴我們也不得而知。佔領區的人民會生活的更好還是更凄慘我們也不得而知。
但無論如何,我覺得也不能單純的用千古罪人或民族英雄來判定,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多面體。到底如何,我們還是交給時間去判斷吧!
你覺得呢?如果有不同的想法歡迎留言,大家一起探討,求同存異!
推薦閱讀:
※誰是王氏的罪人?
※心理學家:經常得罪人是成熟的表現!
※李自成當了42天皇帝, 歷史為何不承認? 專家: 民族罪人
※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其實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罪人
※悟空問答老有人問袁崇煥到底是不是罪人,看完這三點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