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對針法的貢獻+論《難經》對針灸學的貢獻@
來源:互聯網
【摘要】 歸納整理《難經》學術思想對針法貢獻11個方面,即發揚針刺時雙手配合;重視進針角度與深度;強調行針與得氣;豐富了母子補瀉法;創立了瀉南補北法;拓展了迎隨補瀉法;倡導刺井瀉滎法;開創了提插補瀉法;規範了營衛補瀉法;發揮了因時施針法;首次提出五腧穴這些學術思想對現在針灸臨床具有重要指導價值【關鍵詞】 《難經》 針法 五腧穴《難經》繼《內經》之後又一部經典醫學著作全書八十一難中有三十二難涉及或專論針灸內容對經絡學說、腧穴作用、針刺操作進行了較多發揮進一步充實和發展了《內經》針灸學理論反映了我國從春秋戰國至秦漢時代針灸學概貌針法醫生運用針具刺激人體腧穴通過經絡之氣作用調理人體經絡、臟腑、氣血、陰陽達到扶正祛邪、去除疾病目這一內容在《六十九難》至《八十一難》中作了較為詳細論述《難經》對針法研究具有承前啟後作用對中醫針法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深遠而重要作用因而受到歷代醫學家高度重視1 具體、便於操作針刺手法 《難經》介紹了進針與出針角度與深度、行針與候氣等操作方法1.1 發揚針刺時雙手配合 臨床上把持針手稱為「刺手」輔助進針手稱為「押手」押手作用按壓穴位、減少進針時疼痛《靈樞·九針十二原》已有「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明示《難經》在充分肯定這一操作方基礎上予以發揚使之更具體化更便於臨床操作要求施針者在「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在按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七十八難》)這一操作方法對後世針灸手法影響很大如明代徐鳳《金針賦》「下針時四法」和楊繼洲《針灸大成》「下手八法口訣」就遵照這一思想發展而來臨床實踐證明施針時運用左右手配合既有利於探准穴位方便進針益調氣、催氣和行針得氣又有利於進行針刺補瀉手法實施減輕或免除進出針時不適感穩定腧穴部位和針身從而獲得最佳治療效果1.2 重視進針角度與深度 掌握正確進針角度與深度增強針感、提高療效、防治意外重要環節《難經》提出進針深淺一定要根據病情而定(《七十一難》)還要根據不同時令氣候中人體經氣運行情況決定進針深淺(《七十難》)並首次提出了沿皮而刺平刺法即所謂「卧針而刺」(《七十一難》)1.3 強調行針與得氣 行針即運針指將針刺入腧穴後為了使之得氣、調節針感以及進行補瀉而行施各種針刺手法所謂得氣也稱之為針感指在針刺入腧穴後所產生經氣反應當這種反應產生時施針者會感覺到針下有徐和而沉緊感覺;同時患者也同樣會感覺到針下有酸、麻、脹、重感覺這種感覺會沿著患者軀體向一定方向或一定區域擴散、傳導《難經》提出了提插行針候氣手法也首次提出了「得氣」概念強調針刺手法與得氣關係「左手見氣來乃出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八十難》)2 豐富創新了針刺補瀉方法 針刺補瀉方法根據《內經》確立「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原則確立具體針刺治療方法這通過一定針刺手法產生補瀉效果促進機體內在因素轉化主要手段在臨床上為了使針刺產生補瀉治療作用《難經》在總結古代醫家經驗基礎上創造和總結了以下幾種針刺補瀉方法[1]2.1 豐富了母子補瀉法 「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六十九難》)在具體運用這一治療原則時《難經》所確立方法就有四種之多:一根據十二經脈之間異經母子關係進行補瀉按照十二經脈之間五行配屬虛則補母經本穴實則瀉子經本穴如肺虛可補脾經俞穴(土)太白肝實可瀉腎經合穴(水)陰谷;二根據發病經脈五腧穴五行屬性進行本經母子補瀉如肺屬金肺虛可補其母穴(土)太淵肺實可瀉其子穴(水)尺澤(《七十九難》);三刺井(母穴母)瀉滎(子穴火)法(《七十三難》);四刺井(子穴母)補合(母穴水)法(《七十三難》)這一原則對後世針法影響極大如明代高武在《針灸聚英》一書中設有「十二經病井滎俞經合補虛瀉實」專篇論述了「子母補瀉」、迎隨、五腧穴和時支相結合指導針灸臨床立法處方靈活運用五腧穴施行針法補瀉對於創立「納支法」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說《難經》提出「補母瀉子」法開創了「納支法」先河這一刺治方法不但對後世針刺治療方法產生了深遠影響並且將其拓展到臨床處方用藥如臨證中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益火補土法、金水相生法等均這一思想影響下發展而成《六十九難》這一治療原則也充分地體現在張仲景《金匱要略》中如:「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第七篇第十條)此言胃津受傷致肺津不足肺胃陰虛虛火上炎肺氣上逆而發咳喘用麥門冬湯治療方中重用麥冬養肺胃之陰清降虛火;人蔘、甘草、粳米、大棗養胃益脾以生肺津如此配伍使肺津充盈虛火得降咳逆自止本條病本在肺而治重在胃正「虛則補其母」——培土生金治則治法具體運用「心氣不定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第十六篇十七條)本條論述心火亢盛所致出血證方中用大黃、黃連、黃芩主要歸胃經常於瀉心火這種病在心而治在胃方法也正「實則瀉其子」原則具體臨床應用2.2 創立了瀉南補北法 「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七十五難》)針對肝旺肺虛所採用一種補瀉手法其宗旨「補母瀉子」法延伸與拓展後世將其發展為「損有餘瀉不足」並由此拓展為五行相剋理論指導下「抑強扶弱」原則如抑木扶土法、佐金平木法等均在其思想啟迪下產生2.3 拓展了迎隨補瀉法 逆其經氣運行方向而刺為「迎」可瀉除有餘之邪;順從經氣運行方向而刺為「隨」可達到補益不足之正氣作用此法首見於「迎而奪之惡得無虛?隨而濟之惡得無實」(《靈樞·九針十二原》)但《難經》作了具體描述和進一步闡釋「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七十二難》)這一方法在《七十九難》中更拓展為「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綜合式子母迎隨補瀉法即施針時將迎隨補瀉法與五腧穴母子取穴相配合所進行一種補瀉方法這種補瀉方法《難經》所創至今仍指導著臨床實踐如金代醫家何若遇「補升瀉成——經絡迎隨淺深刺法」中「迎隨」即指補瀉而言同時後世醫家一些針灸歌賦中又將提插補瀉、呼吸出納概稱為迎隨者也源於此2.4 倡導刺井瀉滎法 經穴位於指(趾)之端「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七十三難》)即須瀉井時採用「實則瀉其子」方法取滎穴以瀉之《難經》中雖未言及補井之法然後人補充為「瀉井須瀉滎補井當補合」[2]2.5 開創提插補瀉法 《難經》在《內經》所創呼吸補瀉法基礎上提出了提插補瀉方法雛形操作方法「得氣因推而內謂補;動而伸之謂瀉」(《七十八難》)後人所用緊按慢提為補緊提慢按為瀉補瀉方法就以此為依據2.6 規範了營衛補瀉法 《難經》根據「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靈樞·營衛生會篇》)理論確定了營衛深淺補瀉方法由於營衛之氣分布、循行部位不同所以在調理營衛時針刺深淺自當有別「刺營無傷衛刺衛無傷營」(《七十一難》)「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七十六難》)從原則上就告知醫家進針深淺要根據具體病情而定補則予之故從衛取氣以深納之入內;瀉則奪之故從榮棄氣以散之外出《七十八難》更指出「得氣因推而內之,謂補;動而伸之謂瀉」後世醫家把補法從衛取氣瀉法從營取氣作為補瀉法規範並遵此原則創造了燒火山、透天涼以及補法先淺後深、瀉法先深後淺等手法明代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刺法即這種補淺瀉深法運用3 發揮了因時施針法 《內經》所創因時取穴、因時施針方法在《難經》中得以補充和發揮3.1 豐富了因時取穴 所謂因時取穴以五腧穴及一年五季五行屬性為理論依據然後根據五髒髮病季節刺取相應五腧穴在具體操作時又有根據五行生剋規律取穴(《六十三難》)和五臟主時取穴(《七十四難》)兩法3.2 強調因時用針 所謂因時用針指要根據病情具體變化根據人體氣血在不同季節循行部位深淺或淺用針、或深刺之正確掌握針刺深度(《七十難》)3.3 重視因時致氣 所謂因時致氣根據時令氣候寒熱溫涼引導人體陰陽之氣使人與自然界陰陽趨於和調共諧狀態而達到治病除疾目春夏氣候溫熱陽氣偏盛要通過針刺引導人體陰氣其針刺方法先深刺到肝腎所主筋骨深層得氣後再提針使陰氣達於陽分;秋冬之時氣候寒涼陰氣偏盛針刺時必須引導陽氣針刺方法先淺刺心肺所主陽分待得氣後再推針深處以引導陽氣深抵陰分(《七十難》)4 首次提出五腧穴主治作用及四季應用《內經》對五腧穴名稱、位置有所論述而對五腧穴主治作用系統闡述首次在《難經》「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六十八難》);「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陽(陰)井乙木陰(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六十四難》)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理論為子午流注開穴規律提供了理論依據《七十四難》提出了四時分刺五腧穴針刺方法認為春刺井夏刺滎長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應時而刺以愈五臟之疾《難經》對刺法學貢獻多方面這些刺法對後世針刺手法發展產生了舉足輕重影響如子午流注針法即《難經》中取穴補瀉法一種發展明代各類針刺手法更將《難經》中手法補瀉演化多姿多彩形成了針刺手法補瀉鼎盛期由此可見《難經》與《內經》當同為針道之宗【參考文獻】[1] 張登本.《難經》研究述要(續一)[J].陝西中醫函授20005:4.[2] 柴鐵劬.《難經》對針灸學貢獻[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17(4):289論《難經》對針灸學的貢獻發表時間:2008/1/28 10:23:54評論次數:0來源:首席醫學網 作者:郭長青 馬惠芳
原載: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0年 第6期 第23卷 理論研究1 發展了經絡理論1.1 補充了《內經》中十二經脈理論的不足《難經》是在繼承《內經》中有關經絡學說十二經脈理論的基礎上,擷其要點,對經脈的長度、流注次序的運行規律、手足三陰三陽經經氣絕的癥狀和預後診斷,作了論述,使之更加簡明扼要,條理愈趨清晰。《難經·二十五難》還提出了「有十二經,五臟六腑,十一耳,其一經者,何等經也"的問題,認為手少陽三焦經與心主相表裡,「俱有名而無形",故有十二經。1.2 發展了奇經八脈理論奇經八脈的內容,最早散見於《內經》各篇,如《素問·骨空論》、《靈樞·脈度》等多篇,記述簡要,不夠全面和系統,並未冠以「奇經八脈"的名稱。《難經》首次提出了「奇經八脈"這一總名稱,並做了集中闡述。《難經》始明確提出了奇經八脈的說法,特別是奇經八脈的名稱,與十二正經的關係、起於何處、止於何處以及病候等均做了較詳細的論述。《難經》根據《內經》的原意,明確提出了人體在十二正經之外,尚有八條「奇經"。所謂「奇經"是不同於正經的意思,是十二正經以外的經脈。這八條奇經,均是從下肢與軀幹、頭部聯繫,它們均走下肢而不走上肢,更沒有與相關臟腑有絡屬關係,也沒有象正經那樣用陰陽五行學說系統化。如《難經·二十七難》具體列舉了奇經八脈的名稱:「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提出奇經八脈「不拘於十二經"的獨立理論體系。《難經·二十八難》對奇經八脈起止循行路線較之《內經》既詳且當,有明顯進步,為後世進一步確立奇經八脈理論奠定了基礎。其中有關任、督、沖三脈的循行分布論述,較《內經》有顯著進步。如《素問·骨空論》論述督脈的循行分布一無嚴格陰陽部位區別,既行於後正中線,又行於前正中線;二無明確的起止點,既起於小腹,又起於目內眥,以致循行走向既從下向上、從後向前,又從上向下、從前向後。對任脈、沖脈的循行分布的論述也有此弊。《內經》的「逆順肥瘦」、「本輸」、「五音五味」以及「上古天真論」、「舉痛論」等篇雖有過對沖脈的論述,但對它的起點則有「起關元"、「起腎下"、「起胸中",同出一本書主張卻不同。《難經》則明確指出:督脈分布於人體的後正中線,「起於下極之俞(長強),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任脈分布於人體的前正中線,「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喉咽」;沖脈並足陽明經夾臍上行,「起於氣沖,並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不僅簡化了繁雜的循行,更重要的是,更加符合它們循行分布的本來面貌,使之與陰陽學說的概念相吻和。其次補充了「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對八脈的生理功能《難經》認為有別於正經,它既沒有手經和足經之分,也沒有經脈的對稱,更沒有屬絡臟腑,它是正經以外的人體氣血運行過程中的一個預備徑路,它的功能是貯藏十二正經中多餘的氣血,氣血在八脈中循行也不是如環無端的循行,為「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從而說明正經與奇經在功能上既有同點,也有異點,既有聯繫,也有區別。在病理變化上,《難經》又補《內經》之不足,《難經·二十九難》對奇經八脈的病候,提出了綱領性的論述,指出:「奇經之為病何如?然,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沖之為病,逆氣而里急。督之為病,脊強而厥。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經八脈之為病也。"《難經》提出奇經八脈的理論以後,中醫的經絡學說才開始形成完整的理論。2 發展了特定穴的理論2.1 首次提出八會穴八會穴的理論,在《內經》中沒有記載,是《難經》首先提出的。這不僅補充了《內經》的不足,也擴大了八會穴的應用範圍。《難經·四十五難》中指出:「腑會太倉,臟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膈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這八個穴位不僅能治療熱病,其治療範圍是很廣泛的。例如太倉(中脘)可治胃腸疾病,季脅(章門)可治肝脾疾病,太淵能治血脈疾病,膻中主氣病喘息諸疾,陽陵泉主治筋病,絕骨善治髓病,膈俞主治血病,大杼主治骨病。八會穴的名稱,體現了這些穴位主治作用的內涵,使對此八穴的認識得到提高,進一步豐富了腧穴學理論。後人據此八會穴的含義,凡臟、腑、氣、血、筋、骨、髓、脈之病,則取各之會穴,擴大了其主治範圍。2.2 豐富了原穴《靈樞》「九針十二原"、「本輸"兩篇,首先記載了原穴的名稱和主治作用,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出:「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也",但穴數只有十一個,且理論闡述不多。《難經》補《內經》之不足,對原穴作了進一步闡發。《難經·六十六難》指出:「少陰之原,出於兌骨」,使《靈樞》所缺之原穴補充完整。《難經·六十二難》指出:「腑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說明了五臟「以俞代原」,六腑經脈專設原穴的道理,腑獨有六,乃因六腑屬陽,三焦之氣常運行在陽經之間,因而六腑設有原穴。《難經》強調原穴與原氣、三焦的關係,從而論述了原穴的功能。如《難經·六十六難》中說:「五臟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然:齊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原穴之所以重要是由於原穴為三焦之氣所運行和留止之處,三焦為原氣之別使,原氣是臍下腎間動氣,它是人體維持生命的動力,也是十二經脈的根本。三焦通行原氣以達周身五臟六腑,促進臟腑功能的發揮,所以刺激原穴可以激發臟腑的功能,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難經》關於原穴是原氣通過和留止部位之說,與《靈樞·九針十二原》篇「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把原穴作為臟腑收受、輸送精氣的地方之概念不盡相同,當是原穴性質的另一方面。此理論對豐富原穴的理論,擴大原穴的臨床應用,都有積極意義。2.3 補充了俞募穴《難經·六十七難》指出:「五臟募皆在陰,而俞皆在陽者,何謂也?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陰病行陽,陽病行陰"的理論是本論的中心思想,提示了臟腑俞募,在生理上,經氣可以由陰行陽,由陽行陰,陰陽互通,維持相對平衡;在病理上,屬陰的五臟疾病可出行於陽分,屬陽的六腑疾病可入行於陰分;在治療上,陰病可以針刺背俞,陽病可以針刺腹募。俞募穴是臟腑經脈之氣聚結和轉輸的樞紐,也是內臟與體表病邪出入的孔道。《難經》提出「陰病行陽,陽病行陰"理論,不僅高度概括了它們的生理、病理特性,也發揮了《內經》「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理論。後人據此意旨,制定了臟病取背俞,腑病取腹募的治療方法,豐富了俞募穴理論。2.4 完善了五輸穴《內經》雖對五臟五俞、六腑六俞做了敘述,但論述不完備,而《難經》則全面論述了五輸穴的穴位、屬性、意義和主治疾病等,補《內經》所不備,完善了五輸穴理論。《難經》用陰陽五行理論,論述了五輸穴意義、陰陽五行屬性即與天干、五行相配屬關係。五輸穴與五行的配屬關係,最早見於《靈樞·本輸》篇,但只提到手足三陰經井穴配屬木,手足三陽經井穴配屬金,其餘則未明示五行配屬。《難經·六十四難》在《靈樞》基礎上,按五行的相生關係,把五輸穴各配以五行,並結合十天干來闡述陰陽經配屬不同的道理是陰陽相合,剛柔相濟。如《難經·六十四難》中說:「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即陰經的五輸穴屬性,從木開始;陽經的五輸穴屬性,從金開始,則陰經或陽經的井滎輸經合的依次關係為五行相生的關係,但陰經中井穴和陽經中井穴則為相剋的關係,即陰經陽經同名的五輸穴都是相剋的關係。另外陰經的井穴與陽經的井穴又是陰陽相濟,陽經井穴為剛,陰經井穴為柔,即陽經配以陽干,陰經配以陰乾,陽剛陰柔相互配合,如《難經·六十四難》中說:「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余皆仿此。"這為臨床配穴提出了理論根據,補充了在取穴配穴方面的陰陽五行理論的廣泛應用。《難經·六十三難》還比類取象於大自然,提出井穴應春氣,故應以之為始的道理。《難經·六十三難》雲「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以井為始也」。《難經·六十五難》論述了井出合入的意義,指出:「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其法奈何?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所入為合,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臟,故言所入為合也。"《難經》五輸穴配屬五行的完備,給五輸穴的應用提供了新的論據。書中遵循五行規律,演繹出兩類五輸穴應用法。(1)五輸結合四時、五臟治病。①如《難經·六十八難》根據五輸與五髒的五行配屬關係,結合五臟病證,提出了「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的五臟病證應用法。後世認為井主肝病,滎主心病,輸主脾病,經主肺病,合主腎病即是在此理論基礎上發展的。②《難經·七十四難》以五臟應四時陰陽,以及五臟與五輸的五行配屬關係,提出了「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長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的四時五臟配穴法,為後世臨床多取肘膝以下腧穴奠定了基礎。(2)創造了五輸穴補母瀉子法。此為依據五行相生的母能令子實,子能令母虛的規律而制定。①《難經·六十九難》首先提出了「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則。提出本經的井滎輸經合進行補瀉,比如肝虛當補其母穴曲泉,肝實當瀉其子穴行間。啟迪後人據十二經脈五行屬性,創製了經脈間的補母瀉子法,如肝虛當補腎經合穴陰谷,肝實當瀉心經滎穴少府。②《難經·七十三難》提出了「刺滎瀉井"法。③《難經·七十九難》提出「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的迎隨補瀉法。④《難經·六十四難》有關五輸穴的五門十變論述,還為子午流注學說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3 發展了針法理論3.1 補瀉配穴法《難經》配穴法有補母瀉子法、刺滎瀉井法、迎隨補瀉法,還有四方臟器虛實補瀉法。其根據五行生剋制約規律而制定。《難經·七十五難》說:「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得平木也。"此治肝實肺虛,不用瀉火補土,而是瀉火補水,其用意在於「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正如《難經本義》所說:「瀉南方火者,奪子之氣,使食母之有餘;補北方水者,益子之氣,使不食於母也……此越人之妙,一舉而兩得之也。且瀉火,一則以奪木之氣,一則以去金之克;補水,一則益金之氣,一則以制火之光;若補土,則一於助金而已,不可施於兩用,此所以不補土而補水也。」3.2 針刺法3.2.1針刺強調壓手的作用針刺操作必須雙手施術,這在《內經》中已經確定了的原則。然而《難經》特彆強調左手(壓手)的作用,指出「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關於左手施術,不是無關緊要,而是相當重要。因而《難經》明確提出「當刺之時,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滎俞之處",即是進針前輕按穴位周圍組織和抓努穴上皮膚,然後再用爪指切循穴位,說明它是一套進針前的輔助動作,即所謂「彈而努之,爪而下之",這樣既可固定經穴,還有宣散氣血,減少疼痛,達到「氣散乃內針",說明了左手配合按壓、彈、爪針刺部位,對調氣和候氣的重要作用。《難經》在導氣和候氣方面的發揮,對後世針刺手法影響極大。如明代徐鳳的《金針賦》「下針十四法"和楊繼洲的《針灸大成》「下手八法口訣",就是遵照《難經》旨意發展而來。3.2.2 發揮了針法合於四時理論《難經·七十難》認為,針刺的深淺需順應四時陰陽的升降變化,春夏宜淺刺,秋冬宜深刺。並提出「春夏必致一陰",即針由深出淺;「秋冬必致一陽",即針由淺入深的針刺方法。此闡述了陰病取陽,陽病取陰的陰陽相生、互相制約的辯證關係,是對《內經》「從陽引陰,從陰引陽"治法的又一發明。3.2.3 刺衛不傷榮,刺榮不傷衛《難經·七十一難》論述了榮衛發病的不同刺法。刺衛應橫刺,則不傷榮;刺榮應先用左手攝按皮膚,使衛氣離散然後進針,則針至榮而不傷衛。3.2.4 補瀉分清榮衛《難經·七十六難》說:「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難經·七十八難》具體論述了從衛和榮取氣的針刺方法,即「得氣因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說明:在進針得氣後,將針推進下插,以從衛分引陽氣深入是為補;搖動針身,由深向淺抽提,以從營分引陰氣外出是為瀉。後世醫家把補法從衛取氣,瀉法從營取氣作為補瀉法的規範,並遵此原則創造燒山火、透天涼和先淺後深,緊按慢提為補;先深後淺,緊提慢按為瀉等補瀉手法。綜上所述,《難經》反映了戰國以後至秦漢時代的針灸學概貌,對針灸理論的形成有一定的貢獻。尤其對奇經八脈的建立和特定穴的應用,補《內經》之不足,對後世針灸醫學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