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日下的美國影響:從日本看美國的首腦竊聽事件
橋本隆則/文
上周重要的國際新聞就是來自俄羅斯政治避難的斯諾登拋出的一枚重磅炸彈,美國情報機構對歐洲盟國的首腦竊聽,據德國媒體的透露:美國對東德出身的首相默克爾的竊聽長達10年時間,消息一出德國輿論嘩然,原來美國盟友不放心默克爾。美國總統奧巴馬不得不出面澄清:因為技術的發展,美國情報部門獲得超越越來預計的能力,或以獲得超出範圍的情報。美國國務院對德國媒體的詢問:美國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竊聽德國領導人的電話。(過去是否竊聽沒有提及)
奧巴馬總統與默克爾總理
現在德國議員都在商量是否組團去俄羅斯會見斯諾登,因為這個人知道的秘密實在太多。大家都把怒火發向了美國:連同盟國都這樣竊聽,沒有信賴關係了。看看德國媒體都把默克爾與奧巴馬親密會談的影像反覆播放,感覺到是一種極大的諷刺,檯面上的友好演出,台下的極度不信任,這個竊聽對於德國民眾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我認識的很多德國人現在談起美國,美國人一個詞:騙子。(他們認為被美國欺騙了)但是我認為竊聽是美國在冷戰中的一貫做法,不但監聽敵國,而且還對同盟國也加以監聽,所以這種竊聽是一種常態化的行為,只不過一般百姓不知道,現在東窗事發德國有關部門為了給民眾一個交待趕緊撇清關係(德國情報部門本身也不幹凈,也在竊聽其他國家的機密情報)。
但是有一點,根據斯諾登的情報,美國方面對於默克爾的監聽是開始於2002年,當時的首相還是施羅德,美國卻對這個東德出身的在野黨黨首監聽說明美國對德國政治的不信任,當今年夏天默克爾打電話詢問奧巴馬總統時,奧巴馬回答:對於您的手機竊聽我全部不知道,我讓他們停止。但按照美國情報部門彙報的程序,情報部門會定期向總統等彙報情報,說總統不知道竊聽對於奧巴馬來說是人品的問題了。這就是今年夏天美德關係的一個插曲,從這時開始兩國關係急轉直下,據德國高層透露:現在的德國與美國關係要遠遠危險於施羅德與小布希的伊拉克時的關係,德國外長罕見地,高調地招來美國駐德國大使進行抗議,號稱美國駐歐洲的隱形太上皇的美國大使來說,這是極大的侮辱。
德國媒體報道美國竊聽
話題轉換,中國領導人外訪的照片中,夫人們都會使用手機拍照的情景經常會看見,我們說從默克爾的手機竊聽中,我們可以看到手機竊聽或許很容易,其實並不是這樣,默克爾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手機,在手機內部有加密系統,據說是16位的數字加密,按照普通的手機竊聽是完全不能獲得成功,同時國家領導人使用的電話迴路是特殊單獨迴路,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方面還能竊聽,說明美國的網路技術,通訊技術的層次遠遠高於一般的想像。自從斯諾登叛逃以後,不但美國對俄羅斯,中國以及伊朗的竊聽監視被公開,而且美國對盟國的竊聽監視也被公開,如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對於在美國的EU代表部的竊聽監聽也被公之於眾,其中美國對德國的竊聽最多,最嚴厲。不但監聽德國領導人的通信,連一般人的通信也毫不放鬆。每個月美方對德國的竊聽數據要有5億個,如果美國方面只是用反恐來解釋這些行為,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其實德國媒體的透露還不僅僅是這些,如美國在駐外三十多個外交機構設有秘密監聽站,在德國的就是美國駐德國大使館,在這個柏林市中心的建築幾乎可以用特殊的天線監聽到整個市區內的所有通信。相同的事情還發生在中國,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館,上海的美國駐華總領事館都有這個特殊天線。所以在星期四時中國外交部向美方提出詢問,未獲得美方的回應。本周,美國媒體還爆出,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情報也在竊聽,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五國成為竊聽世界機密的五個同盟國家。
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白色房子
現在我們回想,當斯諾登叛逃,在香港逗留時開始沒有一個國家敢收留他,大家都從不同的方面感覺到了美國的壓力,就算反美的古巴,委內瑞拉都沒有公開收留斯諾登的意向。但是時過境遷,現在包括德國在內大家都想見見他,他的揭露實在是令人震驚。從另一個側面看這次的默克爾首相的手機竊聽事件,我感覺到美國的威力正在衰退。如果是10年前,《明鏡》周刊的文章還沒公布就會被消失。在美國打出亞洲再平衡以後,歐洲國家都覺得美國力不從心,要從歐洲撤走了。而這點美國也有清楚地感覺,所以美國政府一再警告,不要因美國戰略重點轉移以後就可以不跟隨美國。而這次的美國竊聽盟國事件被揭露以後,在盧森堡的歐洲國家空前團結,要求美國說說清楚:不允許美國的情報機構為所欲為。當然這其中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國家想趁美國後院起火時,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獲得更多的讓步(利益)。
最後還要提一個人,這就是斯諾登。本來在歐洲各國都認為斯諾登是叛國者,是自由世界的叛徒。但是歐洲各國領導人的竊聽事件被揭露以後,大家都覺得斯諾登真的是英雄,他單槍匹馬與美國這個巨大組織鬥爭,猶如歐洲的唐吉珂德式的理想主義抬頭,德國等國民眾要求政府給於斯諾登的政治避難呼聲不斷高漲,今天大家都不認為斯諾登是罪犯,真正的罪犯是華爾街的大鱷們。
推薦閱讀:
※美國加息的進程開始影響美國上市公司進程
※美國北卡州《春泉希望行動報》觀察
※以美國為首所倡導的「普世價值」為什麼在中國「臭了」?
※美國歷史上44位第一夫人芳容
※《紐約時報》揭秘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制定的家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