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是我們】以族別為特徵的文化中華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西周滅亡之後,禮壞樂崩,大批的周王室貴族們進入社會底層,大辦私塾,廣育門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周禮的傳播者,結果就是形成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向世人提出了具有普遍意義上的精神追求和價值追求,第一次系統化地創立、倡導和推動了中國社會的人文秩序,並體系化地規範了中國人的行為規則,框架性地塑造了中國人文發展方向。
本期我們將介紹秦統一中國後,如何第一次將中國建設成為了一個文化共同體,而漢代又如何在長達423年的長期安定中,將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內容的中華文化基本定型。
4秦漢時期:以族別為特徵的文化中華偉大的公元前221年!之所以稱之為偉大,不僅僅是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更在於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之後,第一次把中國建成了一個文化共同體!無論是車同軌、書同文,還是度量衡、行同倫等,看似是服務於一個政令統一的國家,以及保證行政統一的需要。但從其內涵實質角度上來看,則皆是服從服務於建設文化共同體這一核心目標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其疆域「東至海及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直接疏通了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南北文化隔閡,消除了華夏族與戎蠻夷狄在中國區域範圍內的族群界限。
特別是書同文,以小篆為標準文字、隸書為日用文字,以視覺符號的方式,超越了各族群方言,成為當時各個族群文化統一最為直接的實現手段,可以算得上是當時社會文明要求的標準化;車同軌,不僅僅是車輛的尺度的問題,更深刻的是整個中國區域範圍內行政道路的規劃問題,它打通了族群間的交通通道,就像人體的血脈和神經系統一樣,將整個中國聯為一體,不可分隔,以至於現在的公路網、鐵路網亦是按照當時的道路走向而建的,真的可以稱得上是萬變不離其宗!應該說,對於當時來說,就是具體的行政統一的標準化;度量衡,主要是按照統一標準尺度,實施的類似現代意義上的批量化、績效化、標準化的生產責任制!包括秦朝時所生產的武器和磚瓦等,都鐫刻著工匠的名字。可以說,這是當時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標誌性象徵,等等。所有這些類似標準化的措施,其實都是在奮武衛基礎之後的揆文教,是在有意無意地在服務於政治統一的基礎上,實現了各個族群在文化上的大一統。這時候,有關華夏族的意識基本上已經淡漠殆盡,呼之而出的是「秦」的概念。也因為整個文化的大一統,秦朝以文化統一的姿態走上歷史舞台,並成為中國文化歷史上,非常應該大書特書的朝代。「秦」的稱謂,被後世外域直接被翻譯成為音同的「Sina」、「支那」、「China」,基本皆源於對「秦」的認識。雖然秦朝統一中國後,只有短短的16年的朝代壽命,但對於後世中國而言,絕對是承上啟下,不可或缺的朝代!
秦亡之後短暫五年的西楚,讓步給了漢朝帝國。某種程度上說,漢代其實就是秦代的延續,特別是以儒家為核心的中國文化發展的延續,所以後世人們經常將秦漢兩代並稱為秦漢帝國。漢帝國在秦帝國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疆域,包括河西走廊、玉門關、陽關以西的西域廣大地區和北部匈奴部分地區,全部置於了漢王朝的統轄範圍。漢初之際,承襲了秦朝的體制,其實也就是繼承了延續發展下來的秦朝文化,滿足了當時民眾人文需求。特別是漢朝的開疆拓土,本身就是建立在防禦基礎上的進攻,如果沒有匈奴的入侵,可能還不至於拓展漢王朝的疆域,即「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反過來,在拓疆開地的過程中,除直接或間接地以武力征服之外,還輔之以很重要的內容,即漢文化。由於在拓土的過程中,大量使用漢文化的浸潤,這使得很多漢代屬國逐漸走向漢化,融入並成為華夏族群。
政權統一之後,文化統一是政權鞏固的要求,也是維持政權進一步擴張的需要。即所謂的「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以文教化,是與武力征服相對應和相配合的。社會的穩定,是文化融合發展的基礎,也是民族文明進步的基礎。漢代之初的劉邦,因為儒者叔孫通為其制訂並實施禮儀,而頓感皇威,進而逐步使整個漢王朝開始接受儒家文化。之後的漢武帝更是罷黜百家,獨尊以董仲舒、公孫弘為首的儒家思想。與其說儒家思想是符合當時漢武帝治國的需要,還不如說儒家思想的理論體系,更加符合當時民眾的社會人文需求。可以說,是漢武帝根據自身對民眾需求的現實和推動國家發展的願望,而真正開始決定獨樹儒家的。因為「天命無常,惟德是輔」的思想深深影響著每個當政者,中國歷史上的當政者並不會,也沒有必要把民眾的需求與自己的政權對立起來,且當時的儒家思想已經吸取了黃老之學、糅合了陰陽、名、法等各家學術思想,並成為了當時較為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加之,有先秦時期的文化鋪墊,普遍意義地接受、秉持和傳播儒家思想已經水到渠成。可以說,儒家所主張和倡導的包括仁、義、禮、忠、孝等倫理道德,已經成為當時主流社會所共同秉持的共同社會價值理念和共同社會心理,深深根置於漢代廣大民眾的內心深處。
西漢東漢包括新朝和玄漢,共計423年的長期安定,形成了獨具漢朝特色的中華文化共同體,這時候的漢代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內容的中華文化已經基本定型。包括所吸納進來的部分匈奴、突厥,以及戎蠻夷狄等,凡納入漢代版圖的少數民族,除個別依然具有自身民族習俗外,大都已開始接受和秉持中華文化特性,並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員。其中,有的因為皇族賜姓,而直接全面轉化了自己的身份;有的因為通婚聯姻,而逐步淡化自身民族身份;有的因為生活習俗的改變,而逐步融入了中華文化圈;有的儘管遠離中原,但整體區域文明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既便是漢政權的最終終結,但其所沉澱下來的以秉持和發展儒家文化為主要特徵的漢文化,卻有序地傳承下來,並按照類似周朝時期各個封國滅亡之後,以國為姓的方式,留下了「漢族」——這一至今使用的族別稱謂。
從表面上看,漢族是因為漢代的滅亡,而得以保留下來的民族稱謂;而從深層次角度來看,實際上是中華文化對民族身份的滲入的外在體現。亦可以說,中華文化已經作為一個成熟的文化體系融入貫穿於整個民族的內在思想。而這一點,不也恰恰印證了中國文化的社會生命力、時代滲透力和人文傳播力!當然,以族別來區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時候,一定是遇到了外來民族入侵和戰爭,否則沒有必要對此專門做出區別。下一期,我們將介紹隋唐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如何從破壞、理解、接受、認同、融入,最後到完全秉持中華文化的。
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身上有這3種「催財」特徵,全家人「財氣」衝天,家有金山銀山
※鼻子看相:有富貴鼻的人有什麼特徵
※八字命理詳解十神偏印特徵
※從故宮館藏看清雍正瓷器的款識及底部特徵(中)——顏色釉篇
※婚姻里,活得最累的男人,都有這三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