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出路在何方(17):郵集郵展
每一個集郵者都希望有一部屬於自己的郵集,每一個有郵集的集郵者都希望自己能站在集郵「諾貝爾」領獎台上傲視群雄。
郵集郵展更是當前不少集郵協會津津樂道的事情,從全國範圍而言,每年都會舉行各種形式、各個層級的郵展,吸引了不少集郵者的觀摩,當然還有不少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圍觀。
很多熱衷郵集郵展的郵友見面就問對方主集什麼,有什麼集子,把組集參展作為一大樂趣。對於身邊不組集參展的郵友,往往視為不是真正的集郵者,從內心深處瞧不起。對於當前絕大多數的「年冊族」更是不屑一顧,甚至是羞與為伍。
正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愛,集郵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組集參展只是其中一種表現形式,當然是更高級的表現形式。需要集郵者統籌兼顧的收集外郵、各種實寄封片、郵資封片等各種集郵素材。
當然,近些年的開放式郵集、一框郵集的外延和內涵更廣闊,給廣大集郵愛好者組集參展提供了更大的施展拳腳的舞台,有利於提高集郵者的綜合素質,更能體現集郵者的動手能力和處理能力。
國外很多集郵協會和組織,非常重視集郵者組集參展能力的養成和日常培養,通過定期開展各種集郵沙龍和集郵展覽,為集郵者組集參展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
當前,中國的集郵活動面臨一個最現實的情況就是集郵者中有志於組集參展的人不多,或者說是願望不強烈,把組集參展獲獎作為動力和目標的不多。
絕大多數集郵者都是出於興趣愛好的「玩」,或者自娛自樂,或者出於保值增值目的的儲蓄,把集郵作為一種價值投資,一種儲蓄形式,一種理財工具。
集郵者不熱衷於組集參展,主要的原因是吸引力不夠。整個社會沒有形成一個強烈的組集參展的氛圍,每次郵展成為少數人的遊戲,知曉的人不多,參觀的人更少,導致集郵者個人動力不強,目的性不強,沒有多少參展的慾望。
其次是宣傳氛圍不夠。很多人沒有把組集參展看成是集郵的最終環節或者必不可少的環節,或是內心想要組集參展,但是不知道門道,不清楚規則,身邊的集郵者有組集參展經驗的不多,處於一種老虎吃天無處下爪的尷尬。
第三是缺乏經驗。主要是自己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只知道埋頭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各種實寄封、郵資封片、外郵等,卻不知道如何製作郵集,如何報名參展,如何進行後續工作。
第四是經濟實力不行。組集參展,需要耗費相當的資金,尤其是要獲得大獎,或者在國際上獲獎,展品的珍罕性佔據相當大的分值。集郵者就必須花費大量的金錢購買珍罕性的藏品來為自己的郵集「爭光添彩」。即便是一部平常的郵集,也需要各種實寄封片、郵資封片、大量相關的外郵、郵戳卡等郵品和素材來支撐,經濟實力欠缺的集郵者自然敗下陣來,更不要遑論沒有資金來源的青少年集郵者了。
面對集郵者組集參展方面存在的問題,郵政管理部門、各級集郵協會必須勇敢的擔負起這個重任,積極發揮各自的作用為集郵活動搖旗吶喊,加油助威。
一是要積極擴大宣傳。每次展覽要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報紙等各種媒介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千方百計爭取擴大受眾和覆蓋面。展覽期間,要積極開展各種寓教於樂的活動,通過新聞媒體大造聲勢,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和視覺衝擊力。
二是為廣大集郵者提供支持。要幫助有志於組集參展的集郵者從主題的確立、素材的取捨、郵集的製作、報名參賽等各個環節做好服務工作,手把手幫助指導,減少集郵者的後顧之憂,擴大組集參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拋棄成見客觀對待。各級集郵協會、集郵者決不能把不願意組集參展的集郵者,「年冊族」、投資者們統統打上「偽集郵者」的標籤,歧視嘲諷,甚至是看不起,人為製造矛盾。提倡集郵者根據個人愛好和經濟實力、財力時間進行專題集郵,條件成熟組集參展,決不強求和苛求。
四是擴大內涵外延。要把每一次集郵展覽作為宣傳集郵活動的主陣地和戰場,要把每一個參觀者當成潛在的集郵者,發展成真正的集郵會員。各級郵政管理部門可以在集郵展覽現場進行新郵首發、紀念戳啟用、短腿郵品銷售、熱門郵品銷售、集郵名人講座、設計者現場簽名等各種形式的集郵活動。各級集郵協會可以在集郵展覽現場進行會員發展,辦理入會手續,擴大後備力量。
總之,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積極開展各種寓教於樂,富有特色的集郵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集郵活動中來,振興集郵,就絕不是一句空話。
內容轉載自:老哥閱藏
推薦閱讀: